顏色的故事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英] 維多利亞·芬利  頁數:438  譯者:姚蕓竹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維多利亞·芬利從小癡迷色彩,自童年時代就立志探究每一種顏色的起源與變遷。她在閱讀大量有關色彩的書籍之后,不辭勞苦走訪世界各地,尋取色彩的第一手資料,足跡遍及南美、澳大利亞、阿富汗、伊朗、印度等地,她甚至到過中國的敦煌和法門寺。沿途的發(fā)現(xiàn)常常讓她大吃一驚:洋紅原本出自南美洲仙人掌上的一種寄生蟲——胭脂蟲的鮮血,而昂貴的紫色則來自海蝸牛的眼淚!她在講述每一種色彩的來龍去脈的同時,又穿插進旅途中的逸聞趣?,使得閱讀本書成為一次輕松迷人、多姿多彩的色彩旅行。

作者簡介

作者維多利亞·芬利是一個英國人,曾在圣安德魯斯大學就讀,具有社會人類學背景,專攻亞洲文化,曾在香港當記者和藝術編輯。

書籍目錄

前言彩虹的開端
概述顏料盒
第一章赭色
第二章黑色和褐色
第三章白色
第四章紅色
第五章橙色
第六章黃色
第七章綠色
第八章藍色
第九章靛藍
第十章紫色
后記彩虹的末端
鳴謝

章節(jié)摘錄

  赭色的亂倫禁忌  提維島(Tiwi Islands)距離達爾文只有20分鐘的飛機航程,只需飛越阿普斯利海峽即可,但當你第一次步入巴瑟斯特機場的跑道時,卻感覺仿佛來到另一個國度。這一點兒也不像澳大利亞,語言是提維語,孩子們幾乎不說英文。16位議員代表全島居民在提維白屋(Tiwi White}-Iouse)開會管理全島事務。盡管他們樂于將自己區(qū)別于澳大利亞人,幾年以前,提維議會還是投票同意每天接納最多12名游客,以便讓外界了解他們的文化?! ”砻嫔峡?,提維居民有著田園詩一般的島國生活。充足的陽光、閃亮的襯衣,環(huán)以棕櫚畫滿裝飾的精巧房子,許多畫家在明亮而寬敞的藝術中心工作,全島都躺在無邊的大海的懷抱里。但從另一個層面看,島民們不僅必須與困擾許多土著部落的醉酒問題做斗爭,他們的社會組織結構也是我所見到過的最嚴格的一種?! 栴}源于人口統(tǒng)計。在梅爾維爾(Melville)和巴瑟斯特(Ba.thurst)兩個島上只有1400人,很多年以來,他們曾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人種。因此他們非常嚴格地禁止近親結婚。這些禁令今天仍然保存著。島上沒有實行男女混校。不是出于對某種教育理論的遵守,而是因為兄弟姐妹之間不允許見面,更不允許說話。我們的向導,理查德-通加圖倫(Richard Tungatulum)——提維島上的16位議員代表之一——提及一件逸聞,據說,有一天一個男人十分痛苦地來到島上那座小而簡陋的醫(yī)院。醫(yī)生恰好不在,護士卻跑出去喝茶而不去幫助這位病人?!八仨氝@么做,”理查德解釋說,“因為她是他的姐姐?!薄 ∶恳粋€人都是四大族群中某一族的成員。你可以是太陽族、石頭族、梭魚族或是露兜樹棕櫚族。如果你是一個太陽族,那你就既不能與太陽族也不能與石頭族的人通婚:你的丈夫或妻子必須來自于梭魚族或是棕櫚族。提維人的世界由四種象征性的赭色組成——每一種顏色代表一族:紅赭是太陽族,黑赭是石頭族,白赭是棕櫚族,黃赭是梭魚族。紅黑只能與黃白通婚:“強”色只能與“弱”色般配?! ∮袔讉€蹩腳的傳教士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傳播基督教,可是,提維的信仰仍然在基督教世界之外頑強地生存著。提維的“夢幻時代”故事講的是一位懷里抱著三個孩子的盲婦人,她的身軀裂成碎片,那些碎片漂向地球各處,穿越黑暗和無主之地,塑造了今天的地理。她的女兒長大后成了太陽,并且嫁給了月亮。每天早晨,太陽都要用紅赭涂遍自己的身體以取悅她的丈夫。而到了一天結束的時候,她又到達西邊的地平線,用黃顏色浸染自己,這樣她就能夠穿越地下世界,在整個夜晚的旅程中顯示出她的美麗。  過去,提維島與澳洲大陸沒有貿易往來,所有的赭石都來自于本島或附近的島嶼。最好的白色原料來自于一棵樹尖島(one TreePoint),黃赭色來自于伏克勞角(cape Fourcray),運回這些顏料的過程——在那個還沒有四輪工具的時代——可以稱得上一項全方位的探險之旅。自然界有一些紅色,但它們很稀少,大部分較為普遍的紅顏料是通過將黃顏料炒熟后制成的。這得益于氧化鐵顏料的一項卓越特性:利用煅燒過程加熱黃赭可以使之變紅。這種紅并不是很適合用在較為神圣的儀式上(因為它的亮度不夠),但對于日常用色,這種紅已經足夠了。在歐洲,煅燒也是很普遍的方法。有時,同一種顏色卻有兩個名字,就是因為煅燒的緣故。比如說,錫耶納有一種相對更紅一些的相類似色“燃燒的錫耶納”,就是因為18世紀荷蘭的顏料制作商們曾經買來法國的黃赭,通過加熱的方式使之變紅,并拿它充當“英國紅”來販賣?! ∥冶唤榻B給四位婦女,由她們來講解提維文化中更加獨特的一面。原來,提維島上有22種不同的舞蹈,每一個人都要學會其中的一種。比如說,有一種鱷魚舞和一種蚊子舞;甚至還有一種戰(zhàn)前舞蹈。我問一位叫做多莉?提皮露拉的婦女,她跳的是哪一種?“我的大叔祖有一次看見了火車,是在大陸上,”她說,“因此我跳的是火車舞?!薄 〕宋璧?,每一個人根據自己所屬的“夢幻”,擁有自己的面繪。她們一邊在臉上畫,一邊向我展示面繪紋樣。我很好奇地問,能用赭色在我的臉上畫嗎?于是魯思?克林瑙依阿就戲謔地將她的大羊、小羊圖騰畫在了我的面頰和前額上——在我的眼睛上和下巴上畫了糖果條紋,然后沿著我的顴骨畫上細一點的小條紋。后來——當我看見自己的照片時——我才意識到,她為我畫的完全是她自己臉部圖案的反色畫。她臉上用白色的地方,在我的臉上就涂黑:她用黃色亮彩映襯黑色皮膚,而我用紅色亮彩。似乎一些線條的變化和色度的對比在設計中特別重要,需要小心著色使得色彩得以突出。無巧不成書,高加索人種恰好在提維語中被稱為“紅”人,而不是“白”人。我是一個莫里塔尼(moretani):一個“熱紅臉”,盡管他們并沒有當著我的面這樣稱呼我。  ……

媒體關注與評論

  此書充滿了被遺忘的事實和迷人的傳說,讀完它再去賞畫,您看到的將不再是一幅畫,而是顏料世界的一份密碼圖。  ——《每日電訊報》    此書是一本罕見而奇妙的書--博聞廣識,充滿魅力,文筆優(yōu)雅精確,每一頁至少有一個新奇有趣的故事。我對此書充滿熱情?!  髅伞厍兴固亍   ¢喿x此書,是一次非常獨特和有趣的享受?!  冻霭嬲咧芸贰   ∫肱u她的文化探索精神不容易,分享她的聰明熱情很容易,此書充滿了執(zhí)著的細節(jié),既長知識又有趣?!  赌先A早報》    這位堅毅的藝術記者兼學者跑遍全球,追尋歷史上 的顏色與染料,跟著她旅行是一種純粹而愉快的享受?!  丢毩蟆贰   ≡摃扔畜@險的故事,又有栩栩如生的描述。這是一本富有內涵的書?!  镀鞄猛韴蟆?/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顏色的故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9條)

 
 

  •   說是旅行記事比較貼切,作者為了尋找色彩的起源走了很多地方,以一位感性的女性的視角,講述了顏色的故事。
  •   非常值得一度的書籍 不能說她是一本學術專著 有些比方欠缺嚴謹你可以認為她是一本色彩的游記 可以為你打開一個前所未見的空間最熟悉的東西往往最容易忽略 你可曾注意過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來源以及他們負載的歷史你是否有過為了鐘愛的事物二奔走天涯的熱情
  •   對于色彩的逸聞瑣事,追根尋源,知識很豐富,但又有趣味性,值得一讀。
  •   這個必須要說,很好的,買了兩本關于sec色彩的書,一個是色彩性格,在一個就是他了,很好
  •   很佩服作者對顏色的追尋。普及了些顏色、顏料方面的知識,故事尤其好看。
  •   對于顏色感興趣的人都可以讀一讀。閱讀此書 ,是一種愉悅的享受。本書文筆優(yōu)雅精確,并且引人入勝。值得一讀。
  •   對于美術專業(yè)的人,也許色彩產生的過程能給人靈感;對于研究歷史和科學的人,是一本比較全的參考資料;對于喜歡獵奇的人,也是不錯的茶余飯后讀物。
  •   和一起學藝術的朋友一同買的,無論故事是否令人感動,但能為每種顏色寫故事,還是很有意思的。
  •   很可愛~很精致~一個個的故事,關于顏色~另一個角度看歷史~
  •   最近一段在學醫(yī)思維導圖,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從顏色更能夠快速獲取更多的信息,醒目的顏色有助于牢固記憶信息,這會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   非常棒的書,我對顏色的認識更加深刻~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那些顏色的提取很有意思。
  •   顏色背后的故事,值得一看的休閑讀物
  •   老師極力推薦的一本書,買了還沒細讀,但是總體感覺很不錯,因為喜歡旅行所以對這本書比較感興趣,又是學美術的,顏料盒的自然史,非常的棒
  •   不是我要的書,是關于顏色的歷史,不太好看
  •   一本關于顏色的歷史書
  •   從來都沒想到過顏料的制作原來是有這么多內容在其中,讀了這本書確實了解了許多東西
  •   如果按原話來念,對六歲孩子來說,太難理解了,對家長來說,語言也太艱澀了,孩子對顏色的來歷很有興趣,但家長得做點準備提前轉換成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這本書內容不錯,對學美術的孩子講講還是很有好處的,就是家長得先備備課
  •   深刻了解顏色
  •   描寫顏色的題材挺少,買了一本送給老婆看,感覺比看穿越小說靠譜。
    由于是西方人著作,大多集中在歐洲地區(qū)的演變和歷史描述。
  •   非常好的書,尤其對繪畫感興趣的。了解顏料來源和寓意。
  •   現(xiàn)在還沒開始讀,讀后再發(fā)表
  •   很喜歡這本書,沒有看完,但是里面的內容我非常喜歡,受益匪淺!
  •   看到介紹,決定買這本書,內容確實不錯,大開眼界哦!
  •   很好的一本書,是單位領導推薦我們讀的,寫的很動情也容易感染到讀者
  •   閱讀是愉快的
  •   專業(yè)性比較高,要帶著興趣去讀才能不會覺得枯燥
  •   給同事買的,好書,值得一讀??!
  •   孩子們都很喜歡的書,寶寶很愛看。
  •   是滿贈的書,應該還是可以的。
  •   好看哦!~~當當的書一直很好!
  •   認真寫書的學者。致敬
  •   在外面玩的時候偶然看見這本書,感覺很不錯,回家就在當當上買了,喜歡~~
  •   沒有介紹的那么精彩
  •   內容非常好,可一翻就散了架。
  •   非常好非常好,夢寐以求
  •   多買了一本怎么退貨啊啊啊
  •   書體哦你更好的 就是有點皺
  •   閑書不閑,期待這<香料傳奇>的上架。
  •   很好的,不過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看
  •   有意思,角度新穎
  •   書本不錯,是送人的
  •   朋友推薦的,有些地名也是從沒有聽說過
  •   辦同事買的,說挺喜歡的
  •   孩提時她被教堂彩色玻璃的顏色迷住,長大后在博物館的凡高《玫瑰》畫前扼腕長嘆,因為那如今看是白玫瑰,最初卻是妖艷、卻容易褪色的紅色!   為了愛走天涯,謂之癡情。但為了所愛的謎題走天涯,就該近乎癡狂了。女學者維多利亞·芬利具有社會人類學背景,專攻亞洲文化,曾在香港當記者和藝術編輯,她的旅行足跡遍布全世界,尤其是土著人、史前壁畫尚存的冷僻之地,每一次旅途的目的只有一個:顏色;相應的,每一章節(jié)也都以一種色彩為主題,內容常是多次旅行的趣聞軼事,甚至到中國敦煌探尋白色、到法門寺考察秘色。      這本書可以稱為國外近年來盛行的非虛構類的典型代表。和我之前鼎力推薦的《奇異的僵尸》一樣,和我即將翻譯的《水果獵人》一樣,都是作者本人用第一人稱帶動一個研究主題的深入,并伴隨廣泛的旅行,書籍本身是歷史、知識和游記的結合體。更主要的是,主人公從一而終保持對話題的強烈熱情,這是讓我最喜歡的一點,也令作者本人突顯出來,儼然有小說塑造人物手法的痕跡。   事實上,我大概是在羨慕吧。首先羨慕作者有這樣偏執(zhí)而長久的愛和好奇,再羨慕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去世界各地。      為了藍色,她鋌而走險去塔利班統(tǒng)治下的坎布爾!為了黃色,她去印度鄉(xiāng)下靠簡筆畫和肢體動作探訪明亮的印度黃是如何制作的——真的是讓母牛吃飽芒果樹葉再撒尿而得來的嗎?也和澳洲土著人套近乎,只為了能進入秘密的部落腹地,看一眼“巨大的顏料盒”一般的曠野小溪河床。她告訴我們,黑炭作畫始于一個瘋狂相思的少女,鉛筆的發(fā)明曾帶來壟斷之戰(zhàn),明知最亮的白色是劇毒卻阻止不了畫家和愛美女性的追逐;她還跑了大半個歐洲尋訪傳說中的仙人掌園,因為胭脂蟲棲身其上,那便是紅色的來源!   又譬如橙色,和奇跡般的小提琴聯(lián)系在一起;秘色之綠,來自唐代皇帝在繁盛艷麗中對清新的期待。顏色是有魔法的,譬如最逼近自然、最鮮麗的綠色,看似有機,卻因來自金屬而成為中世紀的毒物;孔雀石還曾被用來嚇退魔鬼。      追尋顏色的流逝,反而像提亮想像力的著色過程,圣母的面紗或許不是灰白而是天藍,最著名的希臘神廟之白其實原本是紅藍燦爛;跟隨作者尋訪顏色,也就等于在被遺忘的歷史中重新發(fā)現(xiàn)亮點。   這樣的書,不是用來提供結論的。只是線索和證據的集合。因此好看,也因此不會受到一些嚴謹讀者的推崇。   作為一本研究顏色的專著,內容注定龐雜,從遠古人類圖騰到中世紀名畫家的畫室秘密、再到現(xiàn)代顏料制造科技,一條色彩斑斕的線索在她筆下鋪開,不僅有年代的跳躍,還有智慧和靈感的相撞。當你看到她寫,白色其實是反射掉所有光芒的空洞之色,黑色卻是包含一切存在的色彩的富有之色,怎么可能不被她身體力行、付諸實現(xiàn)的癡狂所打動呢?
  •   是愛琴海畔用貝殼染成貴比黃金的紫色,是能提煉出最早的消炎藥的紅色,是古老的蠟染上凝固的藏藍,是西域絲綢之路的莫高窟壁畫上華美到舉世震撼的美輪美奐,是大溪地碧水波濤上變換的斑斕無窮盡的夢幻……色彩,自人類有美的意識起,就存在。色彩,是科學,也是藝術。
  •   對學藝術或喜愛色彩繪畫的人來說非常有意思, 前部分有幾張彩圖, 內容也十分翔實
  •   每一種顏色都有故事,喜歡
  •   里面的故事吸引我,知道了顏料的來源這也算一種好的收獲。。。。唯一的缺陷就是書的質量不好,翻了幾天就好幾頁就掉了。。。
  •   跟著作者深入到世界上每一處角落與風景,找到顏色的地圖。一項興趣使然卻歷險艱苦的旅程,感官的一次釋放與找尋!當當圖書的質量也來越好了,喜歡!
  •   書挺厚的,字體也很方便閱讀哦。覺得還不錯,有助于加深對顏色來源的了解。
  •   顏色的故事,知識性兼趣味性
  •   書內容不錯 沒想到顏料居然有如此的歷史 可惜的是化學名的翻譯有錯誤
  •   雖然買了很久但是并未仔細讀過一遍,很是慚愧,不過也能感覺的本書不一樣的視角和味道。
  •   內容還是比較新鮮和豐富的,這種主題比較冷門的書籍不多。但也沒必要當專業(yè)書籍去考據,都是一些逸事。就是價錢貴了些。
  •   趣味閱讀,長知識
  •   書里的知識很廣,學到了很多
  •   沒看內容,幫同事帶的
  •   不錯 敘述稍顯冗長
  •   三聯(lián)版的,品質保證。滿200減100,。滿意
  •   這本書讀起來需要用力,沒有什么閱讀趣味。但是顏色的知識和歷史卻很詳盡
  •   這本書很不錯,之前是在陪女朋友在三聯(lián)書店看到的
  •   總體尚可,結構有些混亂
  •   封面裝幀大于實質內容
  •   了解各種色彩
  •   逐色之旅
  •   新知文庫是一套不錯的書
  •   不錯的好書
  •   細致文庫很不錯
  •   書質量很不錯,內容非常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