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境文心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劉天華  頁數(shù):293  字數(shù):242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畫境文心:中國古典園林之美》是我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寫的關于古典園林審美的書,現(xiàn)在三聯(lián)書店要再版,說明它還有讀者,很是欣慰。屈指算來,此書從完稿至今,已匆匆過去了十七個春秋,自己也由一個四十多歲的壯勞力熬成了華發(fā)滿頭的老者,高興之余,真是感慨良多。上星期,我單位(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開了個學術思想報告會,讓我講講自己治學的一生,同時歡送我光榮退休。這表明這輩子剩下的時光我可以不干活,盡情游玩,尋覓開心了,讓我渾身感到十分的自在輕松。雖然我不可能像古代有些退休文人,自己造園,但眼下的我,至少可以不帶一點功利,沒有一點壓力,自由地在園林風景中徜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生真諦的詮釋,少不了一個“樂”字,人活著就是要快樂,在古代園林賞景中,“樂”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北宋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歐陽修的瑯砑山水之樂,有鐘情園林“興會神到”的司馬光的園中獨樂。直到晚清,頤和園中有樂壽堂、諧趣園,江南海寧安瀾園中更有以“三樂”為名的主要廳堂。

內容概要

北宋著名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很入神地描繪了自已園林生活的豐富:    漁于泉,舫于淵,俯仰于茂木美蔭之間……與之酬酢于心目之所寓者:琴、棋、禪、墨、丹、茶、吟、談、酒,謂之“九客”。    ——劉天華    本書作者巧妙借助中國古典文學理論,選取十二個最重要的角度,解讀中國古典園林之美,勾勒出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安身之道。本書第四章到第八章,是關于古代造園藝術的法、韻、情、趣,談的都是園林藝術文化含意上的妙處。

作者簡介

劉天華,甲申歲尾生,1966年畢業(yè)于同濟大學建筑系,后又師從著名園林家陳從周教授研讀古典園林,1981年研究生畢業(yè)后入上海社會科學院工作,退休前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美學室主任。主要從事園林美學、建筑美學、中西建筑文化的研究,著作有《園林美學》、《旅游美學》

書籍目錄

再版序  作者序  第一章 滿眼風波自古今——古園談往   悠久而輝煌的歷史   從絳守居園池談起  源頭的二股活水  陶淵明的影響  碩果累累的時代   全民的造園風氣  理論和技術之花  燦爛的皇家園林 第二章 遠近高低各不同——古園談體   苑囿花園  獨特的宮區(qū)   山水林泉之美 多樣的游賞情趣  文人園林   文心與詩意 可游可居的妙品  寺廟園林   青山流水古剎  城市寺園  崇敬與游憩的結合  邑郊風景園林   詩意的熔鑄   融于山水之間 第三章 淡妝濃抹總相宜——古園談景   山容水態(tài)之美   山林趣味此中來  湖石假山之瑰寶  清池涵虛活止水 活潑的動水景  充滿生機的植物景   色彩和形姿的統(tǒng)一  花木的香景和聲景  多姿多彩的建筑   建筑的顯和隱  亭、榭、廊的魅力 雙橋落彩虹  第四章 樓臺累累向青紅——古園談法   自然與生氣   山水脈理之法  滄浪亭的野趣  花木建筑之理   建筑與自然的調和  虛實與空靈   “有”、“無”的協(xié)調與統(tǒng)一  石林小院的空間意義  虛景的點睛作用 巧于因借   遠山近水皆有情  近借和鄰借   花窗門洞和對景第五章 回首煙波十四橋——古園談韻   風景結構的韻律   山光潭影涉趣橋  園林佳景協(xié)奏曲  對比和布局章法    動靜之韻  虛實之韻  曠奧之韻  曲直之韻  大小之韻  開合之韻   形、影、聲、色    形與影的韻味  聲色的節(jié)奏與變幻 第六章 卷幔山泉入鏡中——古園談境   園林真境   四照閣之境美  真境與移情 園林靜境   輞川之靜美  釋、道園的靜意  多樣的靜趣    園林月境   湖月之美 化實為虛的月華  月來滿地水 第七章 山光水色與人親——古園談情  園林山水情    可人的石峰  石到病除    石峰的品評標準  松竹梅的友情   竹的意蘊   松柏的風格   梅的情趣   田園情和人倫情 歸田園的情思  愛和孝悌的寄寓 第八章 還將吾樂同魚樂——古園談趣   園林理趣 魚樂我樂 滄浪之水 舟船景之趣 園林酒趣   意不在酒 曲水流觴  園林奇趣   浮水花園    建筑奇趣  第九章 相似曾賦賞花詩——古園談文   詩意與景名   引玉與鬧紅一舸 題名的三種境界 文學景的魅力  _ 名聯(lián)、名樓與名園  多樣的文學景觀    園借文傳   沈園與陸游的愛情悲劇 桂湖與楊慎、黃娥  詩人的功績  _第十章 湖上春來似圖畫——古園談畫   天然圖畫 美在圖畫中 青藤和石濤 歷史的淵源 山水畫與文人園  畫論與造園  艮岳與清悶閣   艮岳絕觀   日日成清悶蜀第十一章 梨花院落溶溶月——古園談曲  琴韻和曲趣   形聲合一   古園琴景   昆曲與園林   曲中表現(xiàn)的園林 園林顧曲種種  園曲雙絕的大家   以園、曲伴終身  園、曲理論的相通 第十二章細雨垂楊系畫船——古園談游 顯游與隱游   文化與聯(lián)想   園林中的歷史文化意味  沈括與夢溪園  賞景的聯(lián)想   游賞之術   遠望近觀   動靜結合   情景交融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我國古典園林,“園因景成,景因園異”,雖然花園景致均是由山水、花木、建筑等要素組合而成,但其妙處可說是園園不同,所以計成說造園有法無式——只有總的藝術規(guī)律,而無固定的陣式。在園林藝術的發(fā)展中,和它的左鄰右舍——山水畫和風景詩文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并從這兩門藝術理論中不斷吸取養(yǎng)料。因此,我國古代文藝理論中的自然、氣韻、清新、空靈、活潑、含蓄和意境等審美標準,對園林藝術法則都產生過很大影響。要問治古園之法,首先便是“自然”。自然與生氣自然界的山水林泉是一個不斷變化、充滿活力和生氣的有機整體,園林藝術創(chuàng)造的風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順應自然,因地制宜按自然山水的規(guī)律去組織、去布置各類景物。山水脈理之法“天下之山,得水而悅;天下之水,得山而止”,這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游賞山水風景的經驗之談。自然山水的關系極為多樣,有相爭的,如峽谷深淵;有相依的,如曲岸平湖;有相和的,如丘陵溪澗,這不同的關系賦予山水景不同的風格。園林中的山水景是對自然的概括和提高,因而按照山石的脈絡走向和水的源頭流向來組織風景,是最重要的。正如園林家陳從周說的:“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理貫通,全園生動?!睋泶渖角f是蘇州城外虎丘風景中的一座小園。它位于虎丘寺二山門西側,因著山麓的自然坡度,逐層升高,與真山渾然一氣。園門向南,十余級樸素的青石踏步將游人引入翠樹掩蔽的簡潔門洞。內有小軒三間筑于崗巒上的古木間,深邃幽奇。軒北不遠處,有突起平臺,臺上建亭名“問泉”,與軒屋和陡峭的山坡互成犄角之勢,是引導人們登山的點景小筑。小亭西、北兩面,和著真山懸崖的石脈,又堆了一座湖石小山,間植紫薇、白皮松、石榴等花木,令人真假莫辨。一邊,園墻隱約于山石花木之中,使園內小景和園外自然山林融合在一起,充滿著生機和意趣。然后,由自然山石和稍經人工疊砌的磴道盤曲而上,可到小園主建筑靈瀾精舍的平臺上。這里已是虎丘山腰,往下看,是一片蔥翠的山麓風景;抬頭望,則是巍巍古塔。按照自然脈理,人工構筑的小園與大的山水景色得到了協(xié)調和統(tǒng)一。與擁翠山莊不同,寄暢園雖然亦處于惠山腳下,但卻是平地園,它的山景中,有真山,亦有假山,假山中又有土山和石山,但造園家按照自然脈理,因地制宜地置山景,使真山假山渾成一體,氣勢奔走相連,達到了較高的藝術造詣?;萆綎|麓伸出的一支余脈直接寄暢園西壁,并有數(shù)點余脈突入園內。于是就依順著園外真山的脈絡走向,掇土筑山。其方法也是仿效自然,以土為主,在一些高阜及關鍵處點以山石,其走向與真山脈絡保持一致,石質石色及紋理也相同,不流露出人工斧鑿的痕跡。因而土山雖僅高數(shù)米,但游人卻有置身于真山腳下之感。然而,園林要源于自然,更要勝于自然,為了組景,造園家在局部處還是對山進行了藝術加工。如使水池西面大假山中部較高,正好處于園景構圖中心,逐漸向東、向南低落下去,山勢延綿至花園西北部又重新高起,看上去似乎與惠山相連。而東部小崗正好對著錫山,所以游人常說此山“頭迎錫山,尾聯(lián)惠山”,使園內山景自然向園外兩座真山伸展開去??偟目磥?,寄暢園假山沒有“另立山頭”,去搶奪真山真水風景之美,而是陪襯了主山,呼應了主山,引渡了主山,使整個惠山景很自然地移植到園林中來。滄浪亭的野趣不少城市園林沒有真山可以依托,其理石挑山也要講究脈理,使山現(xiàn)出自然的野趣。蘇州滄浪亭,是一座文人名園,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享有盛名。當時,詩人蘇舜欽被人陷害,罷官隱居蘇州,買下城南一塊廢地修筑園林,為感慨命運的作弄,他在大假山上筑一小亭,取名“滄浪”,并以此作為園名。詩人當年很欣賞假山景色,他自己作的記中,曾以“一徑抱幽山,居然城市間”來贊美。城中小園的平地堆山何以能成為幽深的城市山林,關鍵還在于依照真山脈理之法使之自然清新。

編輯推薦

《畫境文心:中國古典園林之美》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畫境文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一本園林的精品書,園林人如同聽一老者去敘述中國園林的歷史.故事娓娓而談,如沐春風.
  •   我先生是學相關專業(yè)的,買了這本書,覺得很不錯?。?/li>
  •   書的質量很好,喜歡。
  •   書的硬件方面很到位,內容更是不必說,非常好的一部書,更推薦沈老的書。
  •   對我來說比較有用
  •   內容很充實,值得一看!
  •   當你不了解一本書的時候,名字是最大的誘惑。對于一個摯愛園林的人,此書的名字不可抵擋。作者的學識值得稱道,可以充當博覽觀之,然,專業(yè)的深度和銳利不足。
  •   寫得不是很有深意,沒有陳從周的散文好。
  •   是一本可以靜下心來,仔細閱讀的書。和現(xiàn)在那些速成的暢銷書很不一樣。感覺是很認真地寫的一本書,作者應該是用自己幾十年的積累寫成的這本書,所以也需要你慢慢地仔細欣賞,而不是那種通過幾個小時的閱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值得。
  •   買了這本書很久了,不知道被誰拿去忘記還了。不是看到要評論的商品我都不知道我買過這本書
  •   沖著三聯(lián)出版去的,結果理論沒說出來,美感也沒展現(xiàn)出來,文人堆字罷了,讀來辛苦
  •   寫的很好,就像讀散文
  •   和好茶一樣,可以清心
  •   質量和內容不是很好
  •   每天要看13本書一本看幾頁。。這本到現(xiàn)在也是沒有看完 還在自己做目錄 把園林名錄總結好 再去蘇州 想帶的書就是這本了
  •   極品好書,差一本<理心之間>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