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三聯書店 作者:曹慕樊 頁數:511
Tag標簽:無
前言
一九六二年,夜讀之余,往往寫點筆記。在“文化大革命”中這些東西大部散失。惟談杜詩的存留下來。打倒“四人幫”后,把其中談杜詩注解的刪去一半,談杜甫思想和詩藝的,或損或益,算一本書,題日《杜詩雜說》。將去年寒假中編的《九種版本杜詩篇名索引》,作為附錄。我因眼睛接近失明,不能抄稿。幸得中文系七八級阮世輝、張貴杰、湯慶章、李誠等同學自愿為我謄錄,索引則由政教系李霽帆、傅麗容同學任???。沒有他們,我是無法進行清抄舊稿的工作的。在此表示感謝!
內容概要
曹慕樊老先生的兩本名著《杜詩雜說》和《杜詩雜說續(xù)編》的合刊。前者主要是其1962年的一些讀書筆記;后者集中了80年代杜甫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一般解釋杜甫,都是由文學、詩歌著手,但曹老先生由于有新儒家的底蘊,所以解釋杜甫則特別著重杜甫的儒家思想,強調從思想到文學,全盤分析杜甫的詩歌內涵。文章寫得巧妙、耐讀、好讀。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英年早衰,詩圣,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并稱“李杜”。杜甫善于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fā)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chuàng)造性,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本書是關于研究其作品的專著。
作者簡介
曹慕樊(1912-1993),四川瀘州人。生前為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早年金陵大學畢業(yè),師從劉國鈞先生,學習目錄學。1946-1947年。在四川樂山五通橋中國哲學研究所,師從熊十力先生治佛學及宋明理學。1947-1950年,受重慶北碚勉仁文學院(創(chuàng)辦人梁漱溟先生)之聘,為中文系副教授。1953年后,為西南師范學院(后改為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對中國古典文學、哲學(儒學、莊學、佛學)及目錄學造詣甚深。著有:《杜詩雜說》、《杜詩雜說續(xù)編》、《莊子新義》、《杜詩選注》、《東坡選集》(與徐永年主編)、《目錄學綱要》等。
書籍目錄
杜詩雜說 自序 一 杜甫的思想、生活 杜甫與農民 杜甫的思想 杜甫與房?! 《鸥Α胺菓?zhàn)”嗎? 杜甫在夔州東屯的經濟狀況 杜甫南行 杜位杜濟 杜甫兩參嚴武幕 二 論杜甫的詩藝和詩作 杜甫的詩藝 沉郁頓挫辨 《北征》新說 《哀江頭》闡微 《屏跡三首》之三 《又呈吳郎》 論“清詞麗句” 三 杜注瑣談 杜詩地名泛稱釋例 杜詩中的偏義詞 杜詩的互文、省語、反語 杜詩中的俗語 故武衛(wèi)將軍挽詞 天闕 天棘 青精飯 梟盧 解水乞吳兒 齊渡馬 來問爾東家 斷此生 跨蒼穹 飲中八仙 消息 同襟期 思飄云物外 洞門對雪 竹埤 免無兒 羈旅推賢圣 改席臺能迥 喚人看騕衷 《積草嶺》 《建都十二韻》 覺來往 耐知 藥欄 業(yè)工 婆娑 《病柏》 主當 《少年行》 詩態(tài) 春來花鳥莫深愁 《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 直字 張彪 《暮寒》 柴荊即有焉 罷字 宵旰 一點 上番 西方變 桃竹 隱浪 天地在 《奉寄高常侍》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遠近 窗含西嶺千秋雪 《到村》 獨園 卻落 蕁草 蛟龍匣 面勢 吾衰豈為敏 酒為徒 是物 非天意 沉冥 《催宗文樹雞柵》 烏雞 杜用事法 浮瓜供老病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熱退,……戲呈元二十一曹長》 《八哀詩》 《八哀詩》無房琯 《八哀詩·張九齡》 《夔府書懷四十韻》 漢閣自磷緇 《中宵》 《宗武生日》 將能事 數秋天 《秋興八首》 《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解悶十二首》之十 《西閣夜》 無家病不辭 嗟爾太平人 《九日諸人集于林》 “五云高太甲”二句 淚相忘 莫鞭轅下駒 《西閣曝日》 《不離西閣二首》 《見王監(jiān)兵馬使說,近山有黑白二鷹……請余賦詩二首》 《折檻行》 詩律細 《小至》 槐葉冷淘 苞蘆 《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 《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勤耕牛,兼書觸目》 《虎牙行》 《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筐見遺老夫》 《上后園山腳》 燕玉 烏鬼 破甘霜落爪 呀坑 蹴鞠 樹蜜 《上水遣懷》 《北風》 胡為足名數 焉得所歷住 《白鳧行》 楊子琳 四 附錄 一 杜詩常用字義通釋 將 看 即 肯 在 直 直作 直下 信 總 共 童 作 成、不成 殘 正……復 聞 得 平生(生平同) 他日、他時、他年 自非 一川、平川 終然 況乃 物色、此物、物 未應 絕倒 錯莫 爛熳 蒼?! K?! 《【欧N版本杜詩篇名索弓杜詩雜說續(xù)編 自序 杜詩游心錄 ——杜甫詩研究方法新探 杜詩的起結 《杜詩選注》新序 《杜詩選讀》序 傷春五首第二首說 解悶十二首之二 《醉時歌贈鄭虔》的藝術性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關于文學遺產繼承問題的論辯 ——杜甫《戲為六絕旬》臆釋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夔州詩及五言長律的我見 杜公《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歌》與東坡《韓干十四馬》之比較觀 杜詩字義、修辭叢記 出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杜詩地名有泛稱,有專稱,有郡望,有詞藻。如一律視作專名,更求今地以實之,便會齟齬難通;曲為之解,益復支離。舉例如下:山東 漢以來,稱華山以東為山東,與稱函谷關以東為關東者,同指我國(除陜西以外)自北至南的廣大地區(qū)。顧炎武、閻若璩早經指出過。《日知錄》卷三十一“山東河內”條說:“古所謂山東者,華山以東?!豆茏印费裕?,山東之強國也?!妒酚洝芬Z生言,秦并兼諸侯山東三十馀郡?!逗鬂h書·陳元傳》言,陛下不當都山東(顧氏原注,謂光武都洛陽)。蓋自函谷關以東,總謂之山東。(原注,唐人則以太行山之東為山東。杜牧謂山東之地,原禹畫九土日冀州是也。)而非若今之但以齊魯為山東也?!保▍ⅫS汝成集釋本此條下引錢、王注)今考杜甫詩用山東字,略有四義,列舉如下:①指華山以東。如“漢家山東二百州”。(《兵車行》)按唐《六典》三,開元時,全國有州三一五。王彥輔集注杜詩引《十道四蕃志》,關以東七道,凡二百十一州。杜舉成數,故言二百州。又,“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山東起?!薄赌呵锿髋岬乐菔衷罚┶w次公注引班固云“山西出將,山東出相”。舊注改作“東山”,便引謝安為證,非是。公亦何拘于西對東耶?今按班固此語,見《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贊》,云“秦漢以來,山西出將,山東出相”。檢《后漢書·虞詡傳》引諺日“關西出將,關東出相”。李賢注引《前漢書》趙充國傳贊語。注先引白起、王翦以明山西出將,又云,“丞相則蕭、曹、魏、邴、韋、平、孔、翟之類?!崩钯t所引八相,蕭曹則沛人,在今安徽境。魏相,定陶人,邴吉,魯國人,皆在今山東境。知“山東”一語,泛指華山函谷以東。故知杜詩用泛稱,亦非指太行以東地而言。又,“澶漫山東一百州,削成如案抱青邱?!保ā冻新労颖敝T道節(jié)度人朝……絕句十二首》之八)。趙次公解“山東”為太行山以東,非是。此詩后二句云,“苞茅重入歸關內,王祭還供盡海頭?!币庵溉珖?,包有河北道,不僅指河北諸州也。河北道僅二十五州,詩說一百州,故知非僅指河北。據開元二十六年所定十道,河東道十九州,河北道二十五州,河南道二十八州,山南道三十三州,共計一百零五州。青邱,蓋言仙山(青邱,又名長洲,相傳海上十神山之一,見舊傳東方朔著《十洲記》),以比喻帝王所居關中,而黃河、長江四道(上文已舉)環(huán)拱關中,言形勢極好。②指太行山以東,亦日山東。如“中興諸將收山東”。(《洗兵馬》)趙注:山東,今之河北。蓋謂之山東、山西,以太行分之也。又“安得自西極,申命空山東”。(《往在》)又“山東殘逆氣,吳越守王度”。(《宿花石戌》)又“山東群盜散,闕下受降頻”。(《與嚴二郎奉禮別》)③指泰山以東,古日齊魯,約當今天的山東省地。然須知唐十道無山東,唐河南道即包含今河南、山東二省地。故此“山東”一名,亦非專名,仍屬泛指泰山以東地(無確定區(qū)界就叫泛指)。如“昔我游山東,憶戲東岳陽”。(《又上后園山腳》)下言“窮秋立日觀”。又“諸姑今海畔,兩弟亦山東”(《送合弟穎歸齊州三首》之三)。④指郡望之山東?!短K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云,“近來海內為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舊本有作東山者,非是。今存宋本均作山東。錢謙益駁東山之說,然于山東字無有力說明。據我看,杜甫此詩中的山東一語殆以趙郡舊族目李白,因唐代習用“山東門第”、“山東舊族”抬高姓崔姓盧姓李的人,其實他們完全可以不必實是該郡人。李白自稱則日“隴西布衣”(灶韓荊州書》)。其實大家都知道李白也并非隴西人。稱隴西也是敘郡望。(唐代李姓說郡望,不是隴西,便是山東)唐室有冒趙郡李氏之嫌(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1-11頁),張說好求山東婚姻,李稹以爵位不如族望,與人書札唯稱隴西李某而不具官銜(俱見《國史補》卷上)。當時社會既有這種風習,杜甫本人又素以舊族自許,故稱人亦喜說門第,如“名家合是杜陵人”(《送鄉(xiāng)弟韶……》)、“吾憐滎陽秀”(《鄭典設自施州歸》)之類,宜其于太白亦如此。青丘杜詩四用青丘,無一實地,皆比興廋詞。①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壯游》)按上文有“放蕩齊趙間”句,故注家每引《寰宇記》,青州有青丘,在千乘縣,齊景公田于此云云。按這亦是用典,并不是實用地名。②用“青丘”為海上神山,以喻帝都之關中。此如《虎牙行》云,“漁陽突騎獵青丘,犬戎鎖甲圍丹極。”又“澶漫山東一百州,削平如案抱青丘”。已見上文解釋。③《錦樹行》“東郭老人住青丘”。
后記
本書是作者兩本杜詩研究名著的合刊:一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的《杜詩雜說》,主要是作者1962年的一些讀書筆記;二是由巴蜀書社于1988年出版的《杜詩雜說續(xù)編》,集中了作者80年代杜甫研究的心得和成果。為了呈現作者不同時期的學術問題和研究理路,我們將兩書“一仍其舊”,不做重新編排;并據作者的自存本訂正了兩書初版中的排印錯訛。
媒體關注與評論
以一個被逐的小臣,關心國事如此深刻……一方面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一方面是直乃能真,情乃能勇。真情之極,乃可以為詩。杜詩在千載下讀之仍可令人感激流淚的。乃是杜公天高地厚的熱情,而不是什么華麗的章句!——曹慕樊
編輯推薦
《杜詩雜說全編》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一般解釋杜甫,都是由文學、詩歌著手,但曹老先生由于有新儒家的底蘊,所以解釋杜甫則特別著重杜甫的儒家思想,強調從思想到文學,全盤分析杜甫的詩歌內涵。文章寫得巧妙、耐讀、好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