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上坊

出版時間:2008年6月  出版社:三聯(lián)書店  作者:鄭巖,汪悅進  頁數(shù):18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山東安丘一座清代石坊“庵上坊”為考察對象,從追溯它的建造緣由入手,講解它的建筑式樣和裝飾題材;由欣賞它的藝術(shù)之美,既而分析它的表面與實際功能;以這座牌坊為例,揭示了清代流行起來的建筑樣式“貞節(jié)牌坊”的隱匿意義:雖然建造的名義是為紀念那些籍籍無名的婦女,但這些牌坊并沒有提供表彰對象的真實生平,其真實功用乃是作為地方富豪彰顯和增強一己勢力的載體。在富貴吉祥的裝飾圖像和莊正醒目的匾額題詞背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意旨和不曾言說的故事……     作者對這一典型題材進行過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參考和援引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在歷史語境下清晰勾畫出石坊所衍生的各種形式的話語及其彼此間復(fù)雜的關(guān)系;在精心鋪敘的種種故事之間,巧妙地穿插著對于許多理論問題新穎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說呈現(xiàn)了豐富靈動的歷史文化景觀,堪稱見微知著。

作者簡介

鄭巖,中央美術(shù)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安丘董家莊漢畫像石墓》、《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中國表情》《山東佛教史跡》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王氏第二章 石匠的絕活兒第三章 誰的牌坊第四章 家譜第五章 載入史冊第六章 石算肋、石鳥籠第七章 后跟——后跟第八章 故事新編第九章 庵上年表術(shù)語圖解引用文獻目錄插圖來源鳴謝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二章 石匠的絕活兒講述者完全可以借助王氏的美貌,來鼓動聽眾的好奇心。但實際上,在談到王氏的時候,人們卻相當有節(jié)制,并不刻意去描述她的容顏。面對一位節(jié)婦,似乎任何窺視的欲望,都不那么理直氣壯,人們只是在說到馬若愚和王氏僅有的一次見面時,才借著馬若愚的眼睛,讓我們隱約看到了女主人公美麗的面龐。與王氏的故事相比,石匠的傳說更加令人著迷。故事中有一個細節(jié)說,揚州石匠李克勤、李克儉兄弟為了贏得馬家的信賴,亮出了自己的兩件絕活兒:一件用整塊石頭雕刻的算盤,算珠可以撥得嘎嘎作響;一個石鳥籠,里面一只石雕的畫眉鳥能迎風啾啾鳴唱。有人還提到第三件作品,那是用一塊石頭雕成的一套石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拿在手里叮咚作響。一般說來,石匠們所使用的工具大多比較簡單,無非是斧子、錘子、鑿子、鏨子、剁子之類(圖4)。他們制作出種種精妙絕倫的作品,所憑借的不是工具中的秘密武器,而是師徒口授心傳,并經(jīng)過多年磨練而獲得的高超技藝。還有人說,在建造庵上坊之前,李氏兄弟已在庵上東南相距3公里的樓子村建過一座牌坊。傳說樓子牌坊雖然比庵上的小,但雕刻工藝也非常好。馬家看中了樓子牌坊,才請了李氏兄弟來建他們家的牌坊。但樓子牌坊今已不存。據(jù)說,修建牌坊的石材采自村西二十里外的杏嶺子,又說取自庵上的后山或村西孝仁泉嶺。人們說,從山上開出來的石頭全部砌到了牌坊上,一塊不多,一塊不少。石匠在雕刻石頭時,分別加工,這里一塊,那里一塊,但最后垛起來的時候,各塊之間榫卯相對,毫厘不爽。

編輯推薦

《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圖像》作者對這一典型題材進行過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參考和援引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在歷史語境下清晰勾畫出石坊所衍生的各種形式的話語及其彼此間復(fù)雜的關(guān)系;在精心鋪敘的種種故事之間,巧妙地穿插著對于許多理論問題新穎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說呈現(xiàn)了豐富靈動的歷史文化景觀,堪稱見微知著?;槎Y那天,忽然下起了雨,用一塊石頭雕出一只鳥籠,里的石鳥迎風鳴囀,就在那門神腳下,埋藏著石匠的咒語,為什么貞節(jié)牌坊上所有的圖畫都與貞婦無關(guān),為什么不同地方流傳著相似的故事,為什么詩中的牌坊難以用畫筆來描繪,這些故事和問題重重疊疊,構(gòu)成一種歷史,一種不止呈現(xiàn)在文字上的歷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庵上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3條)

 
 

  •   算是美術(shù)史論研究的專業(yè)書,不過十分好讀,對貞節(jié)牌坊文化感興趣的行外人也可以讀讀。推薦!
  •   如果想了解中國古代為婦女立的貞潔牌坊里的文化內(nèi)涵 你必讀此書
  •   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小小的一座牌坊居然有這么多的學問在里面,不錯!值得一讀!
  •   可以說這是一本新型的書。運用人類學深描和考古學方法結(jié)合藝術(shù)史研究方法,為我們勾勒出一段段美麗而曲折的故事,故事的背后,人們依然在尋找……
  •   很久沒有這么讓我覺得越看越想看的書啦??!本來是為了寫作業(yè)才買的,結(jié)果讀著令人欲罷不能。感謝作者的用心,給我們呈現(xiàn)了那么好的一本書~~~很值得一看。
  •   在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有人能夠?qū)懗鲞@樣優(yōu)秀的一本書,非常難得。好的書籍一定要圖文并茂,即使是理論書也一樣。向本書的作者致敬!
  •   多么好的書以一個全新的方式與角度,來闡釋學術(shù)問題我的老師的書,確實不錯
  •   這本書收集了許多材料
  •   學術(shù)上,可讀性上,都很好的一本書,學問做得很立體,很豐富。
  •   拿到書以后,我?guī)缀跏且豢跉庾x完的。把午休的時間全部給了這本書了!書的可讀性很強,并且分析精道,作為學術(shù)著作,做到這一點很難得!
  •   很好的學術(shù)書籍,但是閱讀也很輕松!
  •   很有趣的一本藝術(shù)史著作。
    視點比較獨特。
  •   一本語言輕松地考古專注!
  •   書的裝幀和內(nèi)容都很好
  •   紙張還可以,沒有什么破損,以后還會在當當上買書
  •   這本書買來一段時間了,最近剛開始看。整體而言用平淡的語調(diào),以及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有細節(jié)感覺到歷史娓娓道來,似乎回到了那個山東的小村莊,和村子里面的人一起品味立在那里的那座牌坊以及牌坊涉及到的那些人的生活、情感。
  •   在這本書里我了解到了我想知道的東西,我真正的知道了牌坊上不同圖案的意義,以及在牌坊后面鮮為人知的事情。
  •   一本字很少的書。不過題材很新穎,當閑書看看無妨
  •   壯觀的外飾,精美的雕工,,歷史悠久
  •   書是正版,學術(shù)性的書,里面文字深入淺出,很容易理解,附加的照片也很清晰,不錯
  •   技術(shù)分析到位,如果精心安排照相和印刷,不失做成高檔書。非常好的內(nèi)容。
  •   這本書寫的很扎實,借用的是巫鴻的研究方法,還是挺不錯的。
  •   還不錯,挺喜歡三聯(lián)最近出版的這類書,文字精致,圖文并茂。
  •   民間藝術(shù)
  •   當作休閑讀物的,作者是業(yè)內(nèi)一線,應(yīng)該值得一看。
  •   美術(shù)史?人文?博物學?這該是一部跨界的書,我喜歡這樣的交叉結(jié)合~~~
  •   可能是因為我沒有美學基礎(chǔ),讀起來有些吃力
  •   大愛鄭巖~~他在課上提到過這本書~其研究方法極有啟發(fā)性~推薦推薦沒得說~~
  •   中央美術(shù)學院薛永年先生以之作為美術(shù)研究方法論必讀書目鄭重推薦此書??春笠嘤X確實好書,當為綜合而有效地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個案進行研究的典范之作。
  •   很不錯,一直覺得鄭巖的書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現(xiàn)在讀的還不多,很有興趣
  •   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本書。
  •   可惜皮子是能去掉的。但這個價錢,很值啊~
  •   本書以山東安丘一座清代石坊“庵上坊”為考察對象,從追溯它的建造緣由入手,講解它的建筑式樣和裝飾題材;由欣賞它的藝術(shù)之美,既而分析它的表面與實際功能;以這座牌坊為例,揭示了清代流行起來的建筑樣式“貞節(jié)牌坊”的隱匿意義:雖然建造的名義是為紀念那些籍籍無名的婦女,但這些牌坊并沒有提供表彰對象的真實生平,其真實功用乃是作為地方富豪彰顯和增強一己勢力的載體。在富貴吉祥的裝飾圖像和莊正醒目的匾額題詞背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意旨和不曾言說的故事……作者對這一典型題材進行過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參考和援引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在歷史語境下清晰勾畫出石坊所衍生的各種形式的話語及其彼此間復(fù)雜的關(guān)系;在精心鋪敘的種種故事之間,巧妙地穿插著對于許多理論問題新穎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說呈現(xiàn)了豐富靈動的歷史文化景觀,堪稱見微知著。作為藝術(shù)史、建筑史的個案分析,本書將歷史、建筑、雕刻、民間文學/民俗文化等諸多領(lǐng)域融于一爐,篇幅精短然而頗見功力;配有插圖106幀,以親自測繪和訪查拍攝為主。這使本書同時成為一本具有親切感的圖文藝術(shù)書和文化旅游讀物。
  •   三聯(lián)出品,不管是內(nèi)容還是紙張印刷,那是沒話說的,而且還是一版一印,買的又是最后一本,買完,亞馬遜即無貨,慶幸!對于傳統(tǒng)的東西,不管是物質(zhì)的還是非物質(zhì)的,一直都很喜歡,就如此書給我的感覺,了解的很多原先不知道的
  •   鄭老師在北大為考古系做過講座,我聽后受益良多??!這本書也是之后買來讀的,闡述和研究手法很獨特,有人文關(guān)懷在其中。本來鄭老師也曾給巫鴻的很多英文著作進行翻譯,所以寫作也很具有前沿性,多學科交叉。
  •   藝術(shù)史當中的文化史研究風氣始終彌漫著……
  •   作者視角獨到,思辨清晰又發(fā)人深省,深刻挖掘了庵上坊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學術(shù)風格嚴謹
  •   鄭巖先生要是多長點兒頭發(fā),應(yīng)該是個可愛的老帥哥。講話的聲音也很好聽。書看到第二章的時候,有點看不下去,讀完第三章我卻完全被迷住了。某些術(shù)語不是很懂,我沒學過建筑史也沒學過美術(shù)史,可是我很喜歡作者的抒情,太有意思了。一座牌坊引出那么多故事和文化,太厲害了。
  •   三聯(lián)的編輯有眼力,更有膽力.這樣的題材,別的出版社不敢出,敢出也必死無疑.蓋市場無人問津呀.
  •   列位有興趣可以參讀李軍發(fā)表在《文藝研究》第9期的書評文章《<庵上坊>與“另一種形式的藝術(shù)史”》。
  •   庵上坊,一本小書
  •   不錯的書 存起來慢慢看
  •   立體的歷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