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錢鍾書 頁數:73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錢鍾書先生(一九一○一一九九八年)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學者、作家。他的著述,如廣為傳播的《談藝錄》、《管錐編》、《圍城》等,均已成為二十世紀重要的學術和文學經典。為了比較全面地呈現錢鍾書先生的學術思想和文學成就,經作者授權,三聯(lián)書店組織力量編輯了這套《錢鍾書集》?! 跺X鍾書集》包括下列十種著述: 《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七綴集》、《圍城》、《人?獸?鬼》、《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槐聚詩存》。
作者簡介
錢鐘書,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鐘書在文學,國故,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其夫人楊絳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
書籍目錄
一 詩分唐宋二 黃山谷詩補注 附論比喻(附說一)山谷鉤章摘句三 王靜安詩(附說二工說華山之華字四 詩樂離合 文體遞變(附說三)西人言詩樂離合(附說四)八股文(附說五)退之以文為詩(附說六)西人論以文為詩(附說七)西人論文體演變 評近人言古詩即史五 性情與才學六 神韻(附說八)神七 李長吉詩八 長吉詩境九 長吉字法一○ 長吉曲喻一一 長吉用啼泣字(附說九)心與境一二 長吉用代字一三 長吉與杜韓一四 長吉年命之嗟(附說十)羲和扶馬一五 模寫自然與潤飾自然一六 宋人論韓昌黎一七 昌黎與大顛一八 荊公用昌黎詩 詩用語助一九 荊公詩注二○ 宋人論昌黎學問人品二一 朱子論荊公東坡二二 辨奸論二三 朱子書與詩二四 陶淵明詩顯晦二五 張文昌詩二六 趙松雪詩(附說十一)方虛谷主詩中用虛字二七 王漁洋詩二八 妙悟與參禪二九 竟陵詩派三○ 漁洋竹坨說詩 竹姹詩(附說十二)田山姜說詩三一 說圓三二 劍南與宛陵三三 放翁詩(附說十三)誠齋詩賞音三四 放翁與中晚唐人三五 放翁詩詞意復出議論違牾三六 放翁自道詩法三七 放翁二癡事二官腔三八 甌北論詩 甌北詩三九 龔定庵詩四○ 袁蔣趙三家交誼四一 蔣心余詩四二 明清人師法宋詩 桐城詩派四三 施北研遺山詩注四四 遺山論江西派四五 金詩與江西派四六 劉靜修詩四七 靜修讀史評四八 文如其人(附說十四)以目擬文(附說十五)文如其人與文本諸人四九 梅宛陵五○ 賀黃公以下論宛陵詩五一 七律杜樣五二 錢捧石詩五三 學人之詩五四 萚薄石詩以文為詩用語助五五 萚石言情詩五六 萚石七律對聯(lián)五七 萚石萃古人句律之變五八 清人論萚石詩五九 隨園詩話六○ 隨園非薄滄浪六一 隨園主性靈(附說十六)得心應手六二 隨園詩學于名家深而于大家淺六三 隨園深非詩分朝代六四 隨園論三都兩京賦六五 長干一塔一詩人六六 堤速意相隨六七 王延年夢六八 春江水暖鴨先知六九 隨園論詩中理語(附說十七}說理詩與偈子(附說十八工釋老生死之見(附說十九置山水通于理趣七○ 隨園述方望溪事七一 孟東野吹角詩七二 詩與時文七三 周橾園論詩雋語七四 王荊公改詩七五 代字七六 俗語出詩句七七 山谷午夢詩七八 摘茅朱聯(lián)七九 學問如居室八○ 詠始皇八一 摘曹史句八二 摘陳尹句八三 隨園推楊誠齋八四 以禪喻詩八五 祝芷堂絕句八六 章實齋與隨園(附說二十)六經皆史(附說二十一)言公八七 隨園記事之誣八八 白瑞蒙論詩與嚴滄浪詩話(附說二十二)神秘經驗(附說二十三)聲無哀樂八九 詩中用人地名(附說二十四)雪裹芭蕉九○ 庾子山詩九一 論難一概
章節(jié)摘錄
一:詩分唐宋,唐詩復分初盛中晚,乃談藝者之常言。而力持異議,頗不乏人。《蘇平仲文集》卷四《古詩選唐序》論楊士弘《唐音》體例不善,早曰:“盛時詩不謂之正音,而謂之始音。衰世詩不謂之變音,而謂之正音。又以盛唐、中唐、晚唐,并謂之遺響。是以體裁論,而不以世變論。異乎十三國風、大小雅之所以為正變者’’云云。已開錢牧齋《有學集.唐詩英華序》之說。余竊謂就詩論詩,正當本體裁以劃時期,不必盡與朝政國事之治亂盛衰脗合。士弘手眼,未可厚非。(補訂)楊士弘說實為北宋以來常論。參觀《管錐編》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二七四“文弊與起衰”。俞文豹《吹劍錄》曰:“近世詩人好為晚唐體。不知唐祚至此,氣脈浸微,求如中葉之全盛,李、杜、元、白之瑰奇,無此力量。今不為中唐全盛之體,而為晚唐哀思之音,豈習矣而不察也?!狈Q“中唐全盛”,正謂作者處世乃唐代之“中”,而作者成章則唐詩之“盛”。區(qū)別井然.葉橫山《汪文糾繆?唐詩正序》日:“就初而論,在貞觀則時之正,而詩不能反陳隋之變”;亦此旨也。左仁、周貽樸同輯黃周星《九煙先生遺集》卷一《唐詩快自序》曰:“唐之一代,垂三百祀。不能有今日而無明日,有今年而無明年。初、盛、中、晚者,以言乎世代之先后可耳。豈可以此定詩人之高下哉。猶之乎春、夏、秋、冬之序也。四序之中,各有良辰美景,亦各有風雨炎凝。不得謂夏劣于春,冬劣于秋也。況冬后又復為春,安得謂明春遂劣于今冬耶。”則另明一義,而筆舌恣肆可喜。詩自有初、盛、中、晚,非世之初、盛、中、晚。故姜西溟《湛園未定稿》卷四《唐賢三昧集序》,即詰駁牧齋,謂:“四唐不可以作詩者之年月論。如毛詩作誦之家父,見于桓公八年來聘、十五年來求車,為周東遷后人,而其詩不害為小雅。黍離行役之大夫,及見西京喪亂,為周東遷前人,而其詩不害為王降而風”云云。斯言也,并足以上折平仲,惜尚未能明拈風格之分。唐詩、宋詩,亦非僅朝代之別,乃體格性分之殊。天下有兩種人,斯分兩種詩。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嚴儀卿首倡斷代言詩,《滄浪詩話》即謂“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興”云云。曰唐曰宋,特舉大概而言,為稱謂之便.非曰唐詩必出唐人,宋詩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東野,實唐人之開宋調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靈,則宋人之有唐音者?!稐钫\齋集》卷七十九《江西宗派詩序》曰:“詩江西也,非人皆江西也?!薄秳⒑蟠宕笕肪砭攀濉督髟娕尚⌒颉啡砸院笊健⒘觋?、子勉、均父、二林等皆非江西人為疑,似未聞誠齋此論。
編輯推薦
《談藝錄(繁體)》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