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年

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林文月  頁數(shù):20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林文月以一個旅游者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初期的日本生活,為讀者呈現(xiàn)了日本的秀美風光、民情風俗、鬼神傳說乃至宗教迷信。用清新動人的筆墨,向讀者轉述自己對日本這個遠東國家古怪而陌生的印象。雅俗共賞的內容與筆觸,令不同身份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的體驗與啟示?!  毒┒家荒辍分饕榻B京都這座歷史文化城市,所涉獵的范圍,雖然沒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但具有非常及引人的可讀性,有如一幅白描長卷,將日本的歷史生活風貌一一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

作者簡介

林文月,臺灣省彰化縣人。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yè)后,留母校執(zhí)教,專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教學之余,更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及翻譯。重要著作有:《京都一年》、《讀中文系的人》、《遙遠》、《午夜書房》、《交談》、《作品》、《擬古》(以上為散文集)、《謝靈運傳》、《連雅堂傳》(以上為傳記)及《澄輝集》、《謝靈運及其詩》、《山水與古典》、《中古文學論叢》(以上為論文集),并譯注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

書籍目錄

深秋再訪京都——《京都一年》代序自序奈良正倉院展參觀記京都茶會記歲末京都歌舞伎觀賞記訪桂離宮及修學院離宮京都的庭園空海-東寺·市集櫻花時節(jié)觀都舞神戶東方學會雜記鑒真與唐招提寺祗園祭京都的古書鋪吃在京都我所認識的三位京都女性京都“湯屋”趣談“京都一年”以后

章節(jié)摘錄

書摘吃在京都    在我構想這個題目的時候,立刻想到,如果是一個日本人,或一個在日本住過一段時間的外國人,必定會指責我錯了。因為在日本,有一句很普通的諺語:“吃倒在大阪;穿倒在京都。”以吃著稱的是大阪人,為了滿足口腹,大阪人不惜慷慨傾囊,吃倒了家產;京都人的嗜好是在衣著,尤其是京都的婦女,她們寧愿傾家蕩產去買一襲華麗的和服,或粗飯蔬食地節(jié)省,以換取一條西陣織錦帶。。所以如果說:“吃在京都”,不要說大阪的人會嗤之以鼻,連東京的人都會不屑傾耳的。不過,盡管京都人把生活的重點放在衣著上,他們也自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食經,而有些當?shù)氐睦削?,更以為想吃細膩精致的菜肴,非京都莫屬?   我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的外國人,而且,對京都我?guī)缀跏且灰妰A心的,我愛她那四季多變化的自然環(huán)境,我愛她那古趣盎然的庭園寺院,我愛她那閑適自在的生活情調,而如果不去嘗試京都的食物,怎能更深入地了解京都人的生活全面呢?可惜我在京都的時間有限,而又只是一個窮書生,所以只能在有限度的條件之下,去窺探京都人的食生活,否則恐怕真會“吃倒在京都”,而貽笑大方了。    日本人以含蓄為美德,一切講究收斂,不喜宣揚,而這個現(xiàn)象在保有千余年歷史文化的古都更為顯著。就以料理亭為例子吧,你想吃一頓真正京都風味的食物,往往不是在鬧區(qū)的三條或四條即可以找到的。一個精于此道的京都人會帶你到某一條小弄堂里的平房前面,告訴你在那兒你可以享受一餐美食。那個料理亭可能與附近的民家沒有什么分別,木造的日式房屋,窄小的門面,拉開細格子的木門,可能還垂著一幅藍色蠟染的布幔,所不同者,無論你什么時候進去,他們的店前總是掃除潔凈,在那石板地面上潑灑著水的。日本料理亭前喜歡潑水的緣故,一方面是因為可以保持灰土不揚,干凈涼快,另一方面則因為“潑水”這個詞的發(fā)音在日語里近似“招迎”,可以解釋做“以廣招徠”,生意人借此討個生意興隆的吉利。只要一聽見拉木門的聲音,店里就會有兩三個穿著和服,臉上堆滿笑容的中年婦人碎步出迎,她們會操著濃重的京都口音說歡迎客人的話,并且迅速地接過客人手上提的東西,引導入內里。平常一個較高等的料理亭,往往要走一段石板廊子,才能到餐室。這時你會驚訝于里面的氣氛是如何與外頭所看到的門面不同了。京都自干余年前平安時代以來,直到明治時代,為日本的都城,歷史與古跡是它的光榮與特色,因此京都人都刻意保留古物,他們寧愿時時翻修木屋紙門,卻不愿讓鋼筋水泥的大廈替代那些低矮陰暗的老房子。先前你所看見的京都式細格木門也許有數(shù)十年的歷史了,因此那不施漆的木料已發(fā)黑。但是跨過門檻,低頭從布幔下鉆過,你會看到一條潔凈的石板路,石板與石板之間可能還有翠綠的苔痕,兩旁布置著精致而古雅的石庭或假山石。眼前的景致予人的印象勿寧是賓至如歸,親切而溫暖的,使你不會有置身餐館的感覺。    日式料理亭的餐室都是榻榻米的,所以客人一律要脫鞋才能入內,至于房間有大有小,依宴客人數(shù)的多寡及排場大小而定。正式宴客的房間多有“床之間”。,墻上常懸掛著書畫,案上供著鮮花,主賓被安排在面對“床之間”的方向,算是上位??腿俗ê?,服務生會送來毛巾和熱茶。京都以產“清水燒”陶瓷器著名,一個好的料理亭所用的茶碗食具常比一般家庭考究,有些茶杯往往價值在千元以上。所幸日式房屋席地而坐,茶杯不易打破,而當客人手捧精致名貴的飲具時,心里常常有受尊重的感覺,所以也就特別自重自愛了。    京都的宴會和日本其他各地大致相同,只是更注重餐前的茶點。因為京都是茶道的發(fā)祥地,所以有些料理亭也會用抹茶。佐以精美的甜點待客。日本人用餐方式與西方人相似,與我們中國人圍著中央的大盤,大家共享一菜不同,而是每人面前一個托盤,上面放置著酒杯、碗筷和碟盤。第一道菜是冷盤,有魚蝦,有蔬菜,卻絕無肉類。說來奇怪,中國的酒席若省去了雞鴨豬肉幾乎不能想象,而日本人正式宴客卻不能有肉食上桌,他們連平日三餐也極少吃鳥獸肉,魚和其他海產是他們的主菜,這可能與島國環(huán)境有關系吧。京都人的冷盤中最常見的是利用河魚做成的生魚片。因為該地離海較遠,海魚需賴附近濱海地區(qū)供應,但河魚則可以直接取自東北方的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這些或切片,或切絲的新鮮生魚,不佐以綠色的芥末,卻另配有一種顏色較黃,味道酸中帶甜的稀醬。據(jù)說是因為河魚有較重的土味,所以需用酸味來遮蓋。許多初嘗日本菜的外國人都吃不慣這種“頗野蠻”的生魚片。尤其京都的新鮮河魚更不堪入口,但是如果你不能吃這種生魚,享受京都美食的樂趣將減去一大半了。河里的生魚片較海魚爽脆,味道也往往更鮮美,配以酸甜稀醬,初嘗時可能稍覺異樣,不過,細嚼之后,那種特有的風味確屬不凡,你便不得不同意京都人的調配了。     P157-160

編輯推薦

《京都一年》作者林文月以一個旅游者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初期的日本生活,為讀者呈現(xiàn)了日本的秀美風光、民情風俗、鬼神傳說乃至宗教迷信。用清新動人的筆墨,向讀者轉述自己對日本這個遠東國家古怪而陌生的印象。雅俗共賞的內容與筆觸,令不同身份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的體驗與啟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京都一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9條)

 
 

  •   如果你對日本文化有足夠的了解和興趣,林文月的名字,就是高質量的保證。
  •   因為這本書愛上了京都,喜歡京都那種寧靜,沉下心來,品味生活~~
  •   人是一種很戀舊的動物,但是這種戀舊情懷又往往很微妙。我們可能會對自己的舊習俗和傳統(tǒng)視而不見,甚至嗤之以鼻,極端者還要砸碎、打破、踩上一只腳讓它永世不得翻身。但是我們又會因為某些原因對他人的文化心心念念,愛之深,了解之深,連當?shù)厝艘惨試@弗如。我們去到另一個地方,往往懷念的是已經消逝和正在消逝的事物,就像老外到了北京愛往胡同里鉆,林達帶本書去了巴黎找尋的是雅各賓俱樂部的遺址一樣。像那《查令十字街84號》的海倫娜漢弗小姐,從未到得英國,卻日夜魂牽夢繞,而當她終于到了英國,才發(fā)現(xiàn)早已物是人非,已經是披頭士的時代了,而不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了,我想,她寧愿一直沒有去過那里吧,那她還會一直保有一個完整的英國夢。說到京都,喜歡《源氏物語》、《枕草子》等等日本古典文學作品的人都不會陌生,而喜歡鬼怪傳說的人就更覺得那里的神秘了,陰陽師安倍晴明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那里,在平安時代的日本,人、鬼、妖仿佛是和諧相處的。那種泰然自若,才是真名士自風流的寫照。當然現(xiàn)在的京都也不是那時的京都了,但如果有一雙懷舊的、擅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也就能看見一個色彩豐富,層次立體的京都風貌,一個過去與現(xiàn)實并存的京都。林文月對日本文化浸淫日深,筆下文字也有了那種淡然的感覺,看到很多人說覺得太淡,那我送他們一句詩:淡極始知花更艷。如果你的心是浮躁的,那你永遠無法品出平淡生活的真味。
  •   內心平靜,GOOD。
  •   林氏的文筆含蓄而簡單,最能道出京都之美。
  •   書的質量沒的說,還是不錯的
  •   這本書已經登記了很久了,突然收到郵件說有庫存了馬上過來看,還是沒有。。
  •   作者的文字細膩優(yōu)雅,體現(xiàn)出京都那種獨特的古風有機會我也很想去一次
  •   內容講述學者作家的留學故事,有點焉悶。
  •   對初了解日本的人很有用
  •   如題。不知被誰截走了 。
  •   雖然初讀有些枯燥,但作者很細致的介紹了京都的人文風情,喜歡京都或想要了解京都傳統(tǒng)的朋友會有不錯的收獲
  •   之前在逛書城的時候看到這本書,因為一直很向往去國外旅行所以就買了這本書;名出版社出版,里面插圖的質量也不錯 拿到手上感覺還是挺滿意的
  •   感覺比同系列的《海德堡雨絲》好~一直很喜歡林文月
  •   這本書的大部分文章寫于70年代,但是文筆相當細膩,同為描寫日本文化的書籍,感覺比《狂走日本》系列好很多。這本書詳盡的介紹了京都得文化特色,如果讀者是可以靜下心來閱讀的,推薦!
  •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季風書園。被它的封面吸引,但內容似乎有些沉悶。一向是外貌派的我,在書店里猶豫了許久,還是把它留在了書架上。
      大約一年以后,再次看到它,還是在季風書園。依然是外貌派的我,毫無懸念地再一次被吸引,只是,這一次我沒有把它留在書架上。
      一年后的我,對日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年后的我,覺得內容似乎也沒那么沉悶,甚至有點清新淡雅的感覺。一年后的我,占有欲似乎更強了些。
      應該是在某個夏天,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了這本書,然后就把它放到了書架上。今年夏天,決定把那些只讀過一遍的書再讀一遍,它是第一本。
      喝著茉莉花茶,在一陣一陣夏日夜晚清涼的風里,看《京都一年》是最適合的了。
      看書時似乎有許多想法,但想來想去怎么也不知道具體是什么。不過,真想去京都呢。
  •      對這本書的評價,偶修改了三次,從二顆星、三顆星,一直到今天的四顆星,hoho~~
       買這本書是因為偶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花400大洋買她翻譯的源氏物語,只好買她自己寫的書過過癮,嘖嘖,見不著美人本人,摸摸她穿過的衣服也好啊——偶就是懷著這種心態(tài)買了這本書。
       剛買了挺失望的,每篇的題目起得簡單,類似于我小時候寫游記用的副標題《***古剎》,《**集市》什么的,至于里面的內容,我看也挺無聊,就是人物、時間、地點作文六要素。而且她又自稱“筆者”什么什么的,給我感覺就是一個挺無趣的干巴巴的小老太太。
       可是啊,后來我翻到了她的照片,hoho,居然是一個長得很古典很美麗的氣質型少婦,雖然說不上是魅力四射的大beauty,但絕對像我們當?shù)厝苏f的“耐看”,當然,也絕對一點的不干不燥。
       再看這本書時,大概也有點受了照片的影響=-=!!,我覺得也不是像第一看時這么糟糕,文字配上圖片,也能夠遐想下林文月所說的那種京都風味。不能不說這些圖片很重要,否則我的感覺就像是看紅樓夢里對鳳姐出場的那些衣服的文字描寫,看得我心癢難忍,但是,我,實在實在,是無法光憑這些撓人的文字想象出這身行頭到底是什么光景。
       再看這本書時,感覺這本書有點兒想林文月本人,美麗的但不扎眼,古典的而又點兒隱忍的味兒,慢慢得看,還能琢磨出里面點好來。但是,不得不說但是,比起京都風景里那種精致安靜,抑揚頓挫的美來,她的文字還欠點。不知道是不是學者的身份壓抑了她的寫作,大概覺得放開了寫有點流于下層的意思,所以老覺著讀著讀著好像感覺她要發(fā)力了,又轉念憋住的感覺。
       當然了,我也不喜歡那種賣力的文風。最好是悶兒不騷,偶爾不著意的小發(fā)力,撓到你癢癢處,但是又波瀾不驚的沒了,比起這個段數(shù),林文月真是還欠點兒意思。
      
  •     王安憶在《王安憶讀書筆記》中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堅不可摧”,是林真理子的小說,寫了日本男女關系,其中提到了京都的姑娘,京都是古風淳淳的地方,不像東京那個大都市,日本人一般最終會娶一個舊式的京都姑娘?,F(xiàn)在也許不是,不過當時就想京都到底在日本什么地方,是日本比較純樸的地方吧,直到看到這本《京都一年》。時間是2007年,而成書的時間很早,1972年,可以推斷作者是70年代去日本的訪問,里面的照片很美。
      真是有意思,林文月有機會去日本,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兩篇文章。《京都“湯屋”趣談》,寫日本公共浴室(湯屋)時候,想必有羞恥感的中國人還是和日本人不一樣的,日本人能充分欣賞自己的裸體,另有意思的是,法國人的表現(xiàn)就又和亞洲人不同,日本人家里一般沒有浴室,京都那么傳統(tǒng)的地方是沒有的,他們熱衷在湯屋里洗澡,男女浴室只隔一個不封頂?shù)哪景?,浴室的老板娘也不避諱,左顧右盼的。不過對比目前中國的澡堂,還是很避諱的,結果是目前也掀起新的一輪窺視癖。此外日本人洗澡的時候各個好友可以坦誠相見也是讓中國人比較驚異的地方。
      還有一篇《我所認識的三位日本女性》,三位優(yōu)雅的日本女性,不一定美麗,但是日本京都的女人是優(yōu)雅的,最讓人感動的是日本保姆,她是一個單親媽媽,她有個兒子,兒子相當英俊也相當沉默,和媽媽不怎么說話,媽媽把他拉扯大,他準備去美國學習,而他們住的木屋也很簡單,但是日本京都媽媽極為勤勞,很讓感動,也可以看到平常日本人的生活。
      
  •   小長安。買件藍底白花的簡和服。 去金水寺的花樹下一站。
    即使是長安的盆景。 也非常想去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