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國體育

出版時間:2005-7  出版社:第1版 (2005年7月1日)  作者:魏紀中  頁數(shù):39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當了7年的董事長,寫了一本書——《我看中國體育》。許多人爭著給他的書作序,大魏一一婉謝,卻點名道姓讓我寫一篇“魏紀中其人”,權當作序。  “從1981年我?guī)е袊艜r小畢就和我打交道,二十多年來一直沒斷了聯(lián)系,他了解我,我也了解他,對脾氣,談得來,請他寫合適?!贝笪嚎烊丝煺Z,卻把我弄了個誠惶誠恐。我說:“寫完了之后請你審閱、定稿?!薄  安挥茫也挥每?”這便是大魏的回答。性情中人,淡泊名利?! ∥杭o中2004年從中體產(chǎn)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上退下來之后,面對總局領導的執(zhí)意挽留,大魏坦言:“我能干點什么就干點兒什么,不能干什么了我就不干了,但我還會讀書,或與媒體合作寫點什么。總之,還得繼續(xù)盡一個知識分子對國家應盡的責任?!边@便是大魏的心思。無愧于人,寧靜致遠?! ∥杭o中出生在一個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殷實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54年就讀于南京大學。人長得高,又有運動天賦,是南京大學排球隊的主力,繼而成為南京市代表隊、江蘇省代表隊的隊員。他所學的專業(yè)是法國文學,因打球、訓練,缺課較多,怕畢不了業(yè),選修課時,他便選修了法國古典文學、戲劇。大魏想得很簡單,因為這是冷門,一共沒幾個人選,畢業(yè)問題不大。大魏這一選,讓著名的何茹教授特高興,因為很少有學生選他的課。于是老師主動上門找學生。這一來,大魏還真鉆進去,學出來了?! 〈髮W畢業(yè),魏紀中便到了國家體委工作。和所學的專業(yè)挨不上,只是因法語的優(yōu)勢,到了國際司尚可一展其長。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敝灰獙W了,就肯定用得上。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人民文學出版社要出薩特的書,請大魏翻譯,并擔任總校訂。在翻譯過程中,大魏發(fā)現(xiàn)法國一位院士著的參考書中有幾處錯誤,便給那位院士寫了封信,一一指出。不料,獲得了那位院士的首肯,他在回信中說,沒想到中國還有如此精通法國古文的人才。當時正趕上評職稱,魏紀中就憑著一部薩特作品的總校和法國院士的一封信,評上了高級職稱。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雌饋硎沁\氣、巧合,但卻印證了“功夫不負苦心人”這句話,從一個側面說明大魏治學之嚴謹,辦事之認真?! 乐敗⒄J真并不一定非得繃著、架著。大魏人很隨和。他是被中國排球前輩錢家祥發(fā)現(xiàn)帶回體委的。1981年,魏紀中任中國女排領隊,和袁偉民搭檔。他當領隊從不搞什么宣誓之類的形式主義,而是從疼愛關心入手,想方設法讓女排姑娘們高興、放松。在日本打世界杯,每次開會袁頭兒讓領隊講話,大魏總是三言兩語,便起身離去,外出采購。孫晉芳愛吃魷魚絲,陳招娣愛吃大櫻桃,毛毛、曹慧英愛吃花生米……他都一一記在心上。等姑娘們開完會,便到大魏那去領好吃的?!芭⒆觽冏扉e不住,比賽那么緊張,訓練一天,開完準備會,吃點可口的零食,對她們是種放松,上場打比賽也不緊張了?!薄 ∮腥苏f大魏是福將,在體委40年可算是一帆風順。您瞧,他抓排球,女排就拿了個五連冠,至今他還是國際排聯(lián)第一副主席。他抓跆拳道,跆拳道就連獲奧運會冠軍,現(xiàn)在他仍是世界跆拳道聯(lián)合會執(zhí)委。  再看他那差事,到體委不久就在國際司,吃著西餐,說著洋文,飛著外國,講著排場,所以大魏什么時候見他,都笑在臉上。這些,都是表面上的事兒。其實大魏并不那么順當,他也曾備受坎坷,讓他心靈受到撞擊最重的有兩件事,一生都難忘。第一次是上世紀50年代末,年終部門總結,當時的負責人當著國際司全體同事的面批評他說:“魏紀中這個人自解放以來思想就沒進步過,總是表現(xiàn)出一種沒落的資產(chǎn)階級的悲情……”當時就是那么一種極左的環(huán)境,你:gi"-~‘么辦法?! 〈笪寒敃r一言不發(fā),心中堅信同事們不會同意這種評價。從那之后,他發(fā)憤學習業(yè)務,除了法語之外,他自學了英語、西班牙語、羅馬尼亞語。因有語言優(yōu)勢,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兒。很快,他成了體委離不開的能人。正所謂: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做鉤?! ∵€有一次,是1993年在蒙特卡洛,北京申奧失敗。隨團去的中國少女合唱團的小姑娘哭成了淚人。大魏心痛了,不覺潸然淚下。他感到自己工作沒做好,傷了國人的感情。在他看來,再沒有比傷國人的心更嚴重的事情了。從此他心中壓上了一塊大石頭。直到2001年莫斯科,北京申辦2008奧運會成功,大魏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心痛才變成了欣慰,有一種還了債的感覺?! ∨c魏紀中接觸過的人都會得出一個結論:大魏能侃,只要打開話匣子,想攔都攔不住。但卻有一樣,很少扯閑篇兒,說起正事兒,說起工作,滔滔不絕,卻絕不是口無遮攔。這人還特講原則,不該說的絕不亂說;不該早說的,絕不事先透露。2001年在莫斯科申奧時,大魏在列寧運河邊上的一個演播點,頂著太陽,淋著雨,一說就是七八個小時。其實他對北京申奧成功心中早有底數(shù),但正式結果沒出來前,他絕不透露一個字兒。任憑記者如何點撥,他就是不見真佛不燒香,而且還說得風趣、充實,絕不讓你煩。這是本事,也是城府,更是經(jīng)驗?! 〈笪阂灿袔滋觳徽f話的時候。記得1997年他剛擔任中體產(chǎn)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時,第一次開董事會,他事先默默準備了三天,閉門謝客。用他自己的話說:“咱學的是法文,干的是體育,從沒想過會去做生意,而且當總裁。董事們不光是體委總局的人,要是當著外人的面說露了怯,丟的可不是我魏紀中一個人的臉?!薄 「鶕?jù)規(guī)定,上市公司老總必須在兩年內(nèi)通過證監(jiān)會的業(yè)務考核,才能獲得資格認證。為了能進入角色,真正擔起這么一大攤責任,64歲的大魏,硬是咬牙苦讀了一年多的書,用他的話說,這一年把一輩子的書都讀完了。結果他考核成績門門在90分以上。正應了天道酬勤這句話,大魏憑著這股狠勁兒,在兩屆任期內(nèi),使中體產(chǎn)業(yè)開發(fā)了房地產(chǎn)、賽事、健身、廣告、保險等多項產(chǎn)業(yè),不僅使原有的9000萬資本升值翻了兩番,而且大魏本人也學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體育產(chǎn)業(yè)專家學者,也才成就了今天這本《我看中國體育》的書?! ≌f到這本書,大魏謙虛地評價道:“我這本書算不上什么理論,只談觀點。用經(jīng)濟的觀點、法律的觀點去說明體育的問題。改變體育界以往那種只會用行政的觀點去面對體育問題的習慣。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看,我的觀點屬非主流,但不反主流?!薄 】蓜e小看了這些觀點,大魏是用了8年的市場經(jīng)濟的實踐,刻苦學習、鉆研,結合了他40年的體育實踐,梳理、凝聚出來的,形成了中國體育界扭轉觀念、解放思想、跟上全國宏觀改革大環(huán)境的新思路,既有理論依據(jù),叉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為中國的體育改革鋪墊了一條生路。正因為如此,何振梁才用“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第一人”的稱謂來評價他。這是很高的贊譽,也是中肯的評價?! ”M管到目前為止,魏紀中的這些心血、觀點、思路,在中國體育圈內(nèi),尚未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甚至還不時會被歪曲,甚至抵制。但它畢竟閃爍著涅柴的光,是與時俱進的產(chǎn)物,是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必修課。將來,中國體育改革,中國的體育市場的開發(fā)、成長,一定會證實大魏的價值。正所謂:“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边@便是一個老知識分子對自己國家的責任感,對自己事業(yè)的使命感?! 」礃I(yè)、活到老學到老,并未絲毫減少魏紀中的生活情趣。熬夜攻關時,一大盤牛肉、兩瓶啤酒揮灑著他天生的豪放;讀書思考時,歐洲古典音樂的旋律彌漫在他的四周,反襯著他的品格和修養(yǎng);一閑對百忙時,浸染在老伴兒的琴聲里,感受著詩情畫意,默默地端上一杯熱茶,釋放著對老伴兒會心的關愛?! 【瓦@樣,大魏念著家,愛著家。他喜歡京劇,卻絕不到劇場去看,只在電視機前,打開戲劇頻道過過癮。夫人是學音樂的,大魏每次出國,都要帶回不少經(jīng)典音樂的CD碟來。一架鋼琴,一曲梁祝;一臺電視,兩段西皮;幾多CD,百首經(jīng)典;一壺熱茶,對坐品茗。兩位老人品不夠生活的情趣,享不盡恩愛溫馨……  這便是我眼中的魏紀中,68年的風雨歷程,他生活得踏實、坦誠,儒雅而瀟灑。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忙,無愧家國,無愧于心。

作者簡介

魏紀中,1936年生。1958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法國文學專業(yè)。青年時代喜歡體育,曾任江蘇省排球隊隊員。大學畢業(yè)到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工作,曾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國際司司長。從1974年起介入奧林匹克運動,擔任過12年中國奧委會秘書長。至退休年齡,又奉命組建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集團并擔任董事長?,F(xiàn)任北京奧運經(jīng)濟研究會會長、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并擔任國際體育組織中的一些領導職務。

書籍目錄

無愧家國無愧心——我所了解的魏紀中    畢熙東卷一   1 奧運會給北京和中國帶來的機會 /7  2 奧林匹克精神是愛國主義精神 /13  3 為什么中國對奧運會那么重視 /14  4 中國體育的國際化問題 /16  5 奧運申辦對外宣傳如何更有效 /18  6 北京申奧的文化優(yōu)勢 /23  7 北京此次申奧和上次有何不同 /25  8 以申辦促發(fā)展的伊斯坦布爾 /27  9 重視運動員的權利和意見 /29  10 我對中國奧委會的幾點認識 /30  11 全民參與,全國受益 /32  12 人文奧運與文化交流 /34  13 科技奧運的內(nèi)涵和外延 /36  14 世博會和奧運會的協(xié)同作用 /38  15 與各項社會因素相結合不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專利 /4l  16 奧運會也要與時俱進 /42  17 奧運會的評價標準 /44  18 “好”的奧運會不是“克隆”出來的 /46  19 奧運會改革改什么 /48  20 2008年奧運會組委會應采用何種體制和機制 /50  21 賽事效率 /52  22 奧運會舉辦時間有了硬性規(guī)定 /54  23 夏季辦奧運會的特殊考慮 /55  24 體育賽事中的志愿服務人員 /57  25 老年人是辦好奧運會的資源 /59  26 各盡其才 /61  27 從九運會開幕式展望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63  28 雅典奧運會反思之一 /65  29 雅典奧運會反思之二 /67  30 雅典奧運會反思之三 /69  31 雅典奧運會反思之四 /71  32 雅典奧運會反思之五 /73  33 雅典奧運會反思之六 /75  34 雅典奧運會反思之七 /77  35 雅典奧運會反思之八 /79  36 奧運冠軍也可用“風險投資”培養(yǎng) /81  37 加強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刻不容緩 /82  38 奧運建筑中應有中國一席之地 /83  39 奧運會的標志性建筑 /84  40 “網(wǎng)巢狀”方案之我見 /86  41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鳥巢” /88  42 辦好奧運會要解決的交通問題 /89  43 如何解決奧運滯留問題 /9l  44 武術能成為奧運會項目嗎 /92  45 棒球,壘球會遠離奧運會嗎 /93  46 職業(yè)拳擊不宜進入奧運會 /94  47 不歧視“性別變更者”參加奧運會 /96  48 客觀看待哈爾濱申辦2010年冬季奧運會 /98  49 歐洲人主導了國際奧委會 /99  50 伊拉克奧委會將被重建 /100卷二  51 從宏觀經(jīng)濟分析舉辦奧運會的作用 /107  52 奧運開發(fā)要維護奧林匹克崇高形象 /110  53 奧運會市場開發(fā)要堅持兩大原則 /113  54 奧運組委會的市場開發(fā)如何充分考慮我國企業(yè)的利益 /115  55 奧運經(jīng)濟與就業(yè)問題 /119  56 信譽和品牌在奧運市場開發(fā)中的價值 /122  57 奧運會商機有多大 /125  58 奧運市場開發(fā)中的壟斷問題 /127  59 奧運會正在被奧運行業(yè)所壟斷 /129  60 北京奧運會的賬怎么算 /130  61 算一算世界杯與奧運會的經(jīng)濟賬 /132  62 誰是奧運經(jīng)濟的實質性受益者 /134  63 奧運與品牌 /135  64 “節(jié)約辦奧運” /137  65 奧運建設中的市場學 /139  66 如何參辦體育賽事 /141  67 奧運會、全運會體育設施建設要避免過度投資 /143  68 2008奧運村 /145  69 奧運會的“人力資本”戰(zhàn)略 /147  70 快速介入奧運經(jīng)濟的旅游業(yè) /151  71 北京奧運旅游資源的開發(fā) /152  72 了解一下奧運會電視轉播權的銷售 /155  73 北京奧運會賽期要考慮電視轉播因素 /157  74 奧運會的“電視化”和“互聯(lián)網(wǎng)化” /158  75 奧運會轎車贊助商 /160  76 冬奧會期間美國的商業(yè)利益 /162卷三  77 我國體育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 /171  78 如何讓體育賽事“火”起來 /173  79 體育資源的價值如何體現(xiàn)和衡量 /174  80 中國人喜歡體育嗎 /175  81 不成熟的中國體育市場充滿機會 /176  82 成功的賽事應是贊助商與組織者雙贏 /177  83 球迷創(chuàng)造的市場 /178  84 困境中必有亮點  復蘇時商機無限 /180  85 謹防體育競賽市場中的“泡沫” /182  86 體育商業(yè)市場競爭要“量力而行” /184  87 直面“危機” /186  88 ISL破產(chǎn)值得體育界反思 /188  89 財政撥款應有約束和制衡的機制 /190  90 加速中國傳統(tǒng)體育強項的商業(yè)化 /191  91 弱勢項目的觀賞性和市場開發(fā) /192  92 發(fā)展冬季項目商機無限 /193  93 賽事產(chǎn)品也需要“包裝” /194  94 我國體育明星的商業(yè)化潛力亟待挖掘 /195  95 昔住體育產(chǎn)業(yè)國有資產(chǎn)流失的黑洞 /197  96 看國際足聯(lián)如何運作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 /198  97 承辦大型國際賽事確有風險 /199  98 看世界杯足球賽收入如何分成 /200  99 “隱性廣告”:一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201  100 從甲A電視轉播權紛爭看體育賽事電視轉播權的銷售 /202  101 中國足協(xié)世界杯網(wǎng)站授權爭端暴露了什么 /203  102 傳統(tǒng)優(yōu)勢媒體如何應對優(yōu)勢貶值 /204  103 體育廣告的特點 /205  104 電視轉播對體育賽事的影響 /207  105 體育網(wǎng)站的廣告前景如何 /208  106 德國小城萊莎的體育場館利用模式 /209  107 九運會后再提新建場館的賽后利用問題 /210  108 體育產(chǎn)業(yè)與利用體育運動創(chuàng)收的區(qū)別 /212  109 體育事業(yè)與體育產(chǎn)業(yè)的區(qū)別 /214  110 中國的體育彩票不是體育產(chǎn)業(yè) /216  111 賽事活動中的強制保險 /217  112 正確認識體育中介機構 /219  113體育經(jīng)紀人要有資格認證 /220卷四  114 深化體育改革把中國體育運動推向新階段 /229  115 政府體育機構應是改革的先動者 /231  116 政府在國家體育發(fā)展中應起的作用 /233  117 反對官僚主義 /235  118 體育領域的“政治文明” /237  119 “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有失靈的時候 /238  120 透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239  121 跟上“游戲規(guī)則”的變化速度 /240  122 買來的奧運冠軍不是公共產(chǎn)品 /242  123 體育管理的成本與效率 /244  124 官場文化 /245  125 體育行業(yè)要加大人力資源的投資 /24"7  126 職業(yè)運動員的價值與國家利益 /249  127 對“掌門人”的否定 /251  128 “舉國體制”與“協(xié)會制” /255  129 再論“舉國體制”與“協(xié)會制” /256  130 優(yōu)秀運動員的“陪練”機制 /257  131 別把好事辦糟 /259  132 “競賽飽和”的困境 /261  133 亟需完善體育運動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 /262  134 假球為何屢禁不止 /264  135 為運動場上的暴力行為定罪 /265  136 現(xiàn)階段運動協(xié)會的職能與作用 /267  137 協(xié)會對運動員所擔負的責任 /268  138 健全體育經(jīng)紀人制度保護運動員合法權益 /270  139 我國職業(yè)運動員的流動還有障礙 /271  140 體育界要保持信息暢通的渠道 /272  141 防止體育宣傳中的“泡沫” /274  142 體育媒體應建立“行規(guī)” /275  143 國際體育組織領導亟待年輕化 /277  144 國際體育組織委員的零花錢 /278卷五  145 體育可以促進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 /285  146 體育的社會功能和政治功能 /286  147 應重視中國的體育理論 /287  148 當前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管理模式 /288  149 時尚而尷尬的體育管理 /289  150 健身養(yǎng)身應并舉 /291  151 健身將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之必需 /293  152 健身俱樂部的健康 /295  153 體育人口變化也和婦女社會地位相關 /297  154 重視對在校青少年的體育教育 /298  155 學校的體育課是教什么的 /299  156 體育界要過語言關 /300  157 “足球的發(fā)展光靠錢是不行的” /302  158 推薦一種健康時尚的運動——沙灘排球 /303  159 高爾夫是高消費嗎 /305  160 高爾夫球正在走向平民化 /307  161 電腦游戲與體育 /309  162 我國也需要有些公眾的體育設施 /311  163 中國需要名副其實的體育博物館 /313  164 “創(chuàng)造中國現(xiàn)代建筑文化是中國建筑師的責任” /314  165 鄧小平與中國奧林匹克運動 /315  166 薩馬蘭奇和奧林匹克精神 /319  167 馬啟偉博士是中國體育界的驕傲 /321  168 中國運動職業(yè)化敢吃螃蟹第一人 /323  169 請記住他:宋中 /325  170 管中窺豹 /從金云龍的宦海沉浮看體育的政治舞臺 /326  171 體育無國界和愛國主義 /327  172 王治郅去NBA是增值了還是貶值了 /328卷六  173 好規(guī)則是簡明易行的 /335  174 裁判問題由來已久 /336  175 變規(guī)則易  撼實力難 /338  176 國際足聯(lián)矯枉過TF /339  177 呼吁設立獨立的體育糾紛仲裁機構 /  178 呼吁建立運動員個人教練制度 /341  179 體育競賽應給競賽者以更多的機會 /343  180 亮出我們乒乓大國的風度 /344  181 國際體育競賽中的不平等現(xiàn)象 /345  182 我對健美運動的幾點疑問 /347  183 主教練是CEO還是總經(jīng)理 /348  184 體育組織主席難當 /350  185 運動員的國籍問題 /351  186 如何看待黑哨問題 /353  187 足球黑哨問題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355  188 司法介入足球黑哨問題之我 /356  189 不要在運動場上重演蘇格拉底的悲劇 /358  190 體育競賽是一種精神產(chǎn)品 /360  191 運動場上的行為心理學 /362  192 狀態(tài)只是浮出水面的現(xiàn)象 /363  193 體育競賽中的“強者邏輯” /365  194 金牌戰(zhàn)略與獎牌分散戰(zhàn)略的辯證法 /367  195 金牌的“含金量” /368  196 第一與第二的區(qū)別 /3的  197 競技場上不要有恩仇 /371  198 球迷是中國足球事業(yè)的一部分 /373  199 中國三大球的“恐韓癥” /374  200 切莫為局部利益偏離全運會的宗旨 /376  201 九運會這池水干凈嗎 /378  202 “皇馬”現(xiàn)象 /379  203 “皇馬”在京的商業(yè)價值 /381  204 鹽湖城冬奧會“令人難忘” /382  205 坦誠原則讓我們坦然面對“麻煩” /383  206 究竟誰是體育的恥辱 /385  207 興奮劑,越反越“興奮” /386  208 中國申辦2014年世界杯足球賽為時尚早 /388  209 舉辦綜合性運動會的意義 /389  210 全運會也應輪流舉辦 /39l

章節(jié)摘錄

書摘中國上至政府下至民眾,中層是體育界,對各屆奧運會的重視程度是世界少有的。從歷史上看,由于中國人被西方貶成“東亞病夫”,因此要把這頂帽子甩到太平洋中去一直是眾多有正義感的中國人的夢想。我記得在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有人查了20世紀20年代出版于天津的報紙,報載有人投書報紙?zhí)崃?個問題:中國人什么時候想?yún)⒓訆W運會,中國人什么時候在奧運會上能拿金牌,中國什么時候能辦奧運會。這3個問題確實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心聲。今年3個愿望都實現(xiàn)了。    美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弗里德曼在其名著《生活經(jīng)濟學》中曾講到,在其他行業(yè)中很少見的現(xiàn)象是運動競賽幾乎總是與國家和城市聯(lián)系在一起,球迷們堅信自己的吶喊助威有助于自己所支持的球隊在場上表現(xiàn)更佳。真正的信仰并不需要總是有預期的效果,弗里德曼是從人的理性出發(fā)分析各種社會現(xiàn)象的。    我個人認為,中國對奧運會那么重視可以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來分析。    第一是民族、國家的認同感。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無論是暫時的分,還是穩(wěn)定的合,我們的民族對國家的認同感始終是如一的。我們只要聽聽場外僑胞和華人的敘述心懷就會被這種血濃于水的情緒所感動。這在今天的世界趨向一體化的過程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難能可貴的。這種情結在我國體育健兒在綠茵場上與世界各國各地區(qū)的代表的和平競賽之中,會起到強化的作用。    第二,參加奧運會也好,組辦奧運會也好,在我們國家重要是政府根據(jù)人民的意愿所組織的政府行動,它已經(jīng)形成一種公共產(chǎn)品,群眾在其中有所獲。這就是我國運動隊訓練的“舉國體制”,中國公民每—個人都以各種形式程度不同地做出了貢獻。因此,政府、人民、社會各界對其“收益”的關注是必然的。    第三,“振興中華”的趕超愿望?!罢衽d中華”這個激勵全國奮發(fā)圖強的口號是從運動競賽中我國獲得勝利引發(fā)的。我國領導人馬上抓住這句高度概括民族復興強烈要求的話,來具體組織在奮發(fā)圖強之下全民發(fā)展經(jīng)濟和社會的巨大行動。我國在綜合實力方面在世界經(jīng)濟中排名第六第七,但是在奧運會比賽中本世紀初已經(jīng)躍居第三,中國人為此感到驕傲。    第四,目前各級政府體育主管部門都仍然把運動成績看成政績的主要目標之一,由于上面講的三方面原因,這也是公眾的要求,不能簡單地視為金牌第一的錦標主義。政府部門不就是要做人民喜歡的事情嗎?P14-15

編輯推薦

本書匯集了作者的一些精彩體育評論,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作者透過北京申辦奧運會、奧運會改革、體育賽事中的志愿服務人員、奧運會建筑、體育商業(yè)市場化等一系列問題,解讀了我國體育事業(yè)及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并對我國體育未來的發(fā)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看中國體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