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手記(第1輯)

出版時間:2002-5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  作者:朱啟新 編  頁數(shù):19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收輯的文章是由主持考古發(fā)掘工作的考古人撰寫的發(fā)掘報告,對發(fā)掘經(jīng)歷進行生動描述,并對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主題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意義的理解進行了闡述,引發(fā)讀者對中國古代文明發(fā)展內涵的思考。

作者簡介

鄭振香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1959年北京與安陽隊同仁共同編著《殷墟婦好墓》《殷墟青銅器》《殷虛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彭士凡,1937年生,1960年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學院歷史系。注有《江西先秦考古》《中國南方古代印紋陶》現(xiàn)任《南方文物》主編。蔣廷瑜1939年生。196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yè)。注有《銅鼓藝術研究》《古代銅鼓通論》《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

書籍目錄

序            李學勤編者的話      殷代王后的地下珍寶庫——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考古記          鄭振香撩開古代南方青銅王國的面紗——江西新干商代大墓發(fā)掘記      彭適凡重見天日的南越文化——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發(fā)掘記            蔣廷瑜探尋古越的懸棺葬——江西鷹潭龍虎山崖墓考察記              劉詩中罕見的金代貴族墓葬——黑龍江阿城金齊國王墓發(fā)掘記          朱國忱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當詹開遜等趕到現(xiàn)場時,圍觀人群依然里三層外三層,他們好不容易擠進了包圍圈,銅器雖已不見了,但沙中墨綠的銅銹、破碎的陶片,干部、群眾七嘴八舌的報告,加上職業(yè)的敏感,他們很快作出判斷:這無疑是一處重要的古代文化遺存。鑒于沙質疏松,無法進行鉆探,他們分析研究后,決定先開一4X4米的小探方試掘,由侯遠志、徐長青(技工)、劉山中和縣文化館楊日新同志在現(xiàn)場試掘。領隊詹開遜趕赴5里外的大洋洲鄉(xiāng)郵電所,向省主管部門電話匯報。    約11時許,詹開遜自鄉(xiāng)返回,途經(jīng)昌贛公路邊個體開辦的贛東飯店,因天氣悶熱,加上來回奔波,覺口干舌燥,想入店討點水喝。沒想到剛到店門前,樓上探出一個腦袋在打招呼,原來是縣文化局一個干部正在那間房里死死地守著床底下的那個麻袋。    袋中是一些被砸碎了的青銅器碎塊,有方鼎的豎耳、圓鼎的腹片、虎耳虎形扁足鼎的體部……看見這些圓雕的虎耳:“這不是和1978年樟樹三橋橫塘出土的虎耳虎形扁足圓鼎一樣嗎?”“這是典型的商代晚期青銅器!”這位1980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的考古隊員,憑著他較深厚的文史功底知識,深知這次考古發(fā)現(xiàn)的重大意義和價值,當年樟樹發(fā)現(xiàn)的那件虎耳虎形扁足銅鼎因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商代珍品而被中國歷史博物館征調走,而今天出土的不止一兩件!70年代吳城遺址發(fā)掘以來省內同仁們尋找的器物就近在咫尺。想著、想著,他竟忘了自己當初進店的目的,返身直奔工地。  與此同時,正在沙丘上試掘的同志也有驚人的發(fā)現(xiàn)。原來試掘僅推進55厘米就發(fā)現(xiàn)一片灰褐色的沙層,擴方后可清晰地看見長軸約2米的橢圓形分布范圍。拍照后,剔去表層,發(fā)現(xiàn)三堆器物呈品字形地分布著:一為鼎、豆、鬲等小型青銅禮器;一為寬刃劍、刀、斧、錐、鑿等青銅兵器和生產工具;一為陶器。三堆器物,均疊壓而置,刀、匕首多數(shù)都折成數(shù)截,木把手雖多已腐朽,但有的銅箍尚存,一些柄部的漆皮和背部的朱紅尚清晰可見。在遠離中原的南國一旦看見這些青銅“重器”的出土,他們個個都驚喜得無法自持,徐長青跪坐在炙熱的沙土上,喃喃說:“天哪!不會是我的眼睛看花了吧!”楊日新館長雖過半百,也忘了因通宵未眠疲憊勞累,竟欣喜若狂:“這下我們江西、我們新干要出名了!”炙熱的沙礫、干燥的喉頭、饑餓的肚子,這一切,考古隊員們已拋之腦后。    新干出土商周青銅器群的新聞,不脛而走,9月27日,省文化廳廳長鄭光榮和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周鑾書及省社科院副院長姚公騫作為省內首批領導和專家到考古現(xiàn)場參觀指導。他們在參觀了現(xiàn)場和出土青銅器后,都喜出望外,贊不絕口,姚公騫說:“不僅在我省,就是在南方地區(qū)也是空前的!”周鑾書說:“了不得,不得了,不僅江西古代歷史要重寫,中國古代史至少也可以補充一節(jié)!”    10月22日,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副館長陳佩芬以及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長壽一行作為省外第一批專家專程來到新干大洋洲考察指導,并在縣武裝部軍械庫里仔細觀賞了已出土的青銅器,馬館長連聲贊道:“大開眼界!”張長壽先生則謂:“大飽眼福!”馬館長還說:“新干這批青銅器必將轟動全世界!”在午后舉行的座談會上,專家們還就下一步科學發(fā)掘特別是青銅器的修復、保護問題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馬館長提出,有些破損嚴重、修復難度較大的青銅器,可以送給他們館技術部修復。后來,就是按照馬館長意見,上海博物館無償?shù)貛臀覀兙男迯土朔蕉?、假腹盤和瓿形鼎等多件青銅器。    10月28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華覺明、副研究員蘇榮譽先生來省指導瑞昌銅嶺礦冶遺址的發(fā)掘工作,得知新干有大發(fā)現(xiàn)后,懷著濃厚興致參觀了大洋洲出土的部分青銅器。華先生是國內著名的從事冶金史研究的權威學者,僅憑他數(shù)小時的粗略觀察,就認為這批商代青銅器在鑄造工藝上很有自身的一些特色,很值得深入研究。他建議將來對新干這批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進行研究,我們之間可開展合作。我想,青銅器鑄造工藝研究是青銅文化研究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它可以揭示我們先民如何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青銅文明,如何制造出這批精美絕倫的青銅器,也只有通過研究青銅器的鑄造工藝,才可以明了贛江流域先民的青銅冶鑄水平,也才能了解新干這批青銅器在制作工藝上與中原青銅器究竟有哪些共性和個性,進而對探討新干青銅器群的文化面貌、文化屬性乃至青銅技術和工藝的傳播路線、方式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以華先生為首的冶金史組的專家們在這方面積累著豐富的經(jīng)驗,于是對華先生的動議,我當即欣然同意。后來新干這批青銅器群的鑄造工藝研究以及金相分析等就是在華先生指導下,具體由蘇榮譽先生負責進行的。    我們先從西坑清理起。在西坑內,西端倒置著一面完整的大銅鼓,鼓腔內疊放著三件銅盆和二件銅盤,盤內又放著三件銅勺和一件杯形壺。銅鼓的西北邊豎放著一件漆繪銅筒。在坑的正中,放著一個木腔革鼓。坑的東端則放著銅盤口鼎、銅蒜頭扁壺、鐵釜架及鐵釜。除了木腔革鼓的鼓皮已浸泡朽蝕不存,鼓腔邊沿霉爛,和鐵釜架已斷散之外,其他器物都很完整,有的像是剛出爐丟進水中的一樣。    當王克榮從坑里舉起杯形壺時,很多人以為是“炸彈”,并開玩笑地說:“是不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飛機扔下來的?”有人甚至演義說:炸彈打穿了封土,沒有爆炸,就留在這個坑里了。玩笑是玩笑,當時確實不知道它是何器物,臨時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彈形壺”。此壺的蓋器密封得很好,一個學員把它捧在手上,抹去器表的泥漿以后,找不到開蓋的地方,倒來倒去,一不留心,把蓋沖開了,倒出一壇清水。有人說:“是酒,不要倒掉!留著化驗!”但是說時遲,那時快,已經(jīng)晚了,水被倒了個精光。這件壺很像1970年山東諸城藏家出土的杯形壺。山東的杯形壺高32.9厘米,壺蓋上只有三個環(huán)鈕。我們這一件壺高39.3厘米,蓋上有四個鈕。其他方面完全相同,因此我們就把它改稱“杯形壺”?!段髑骞盆b》上刊載一件“漢獸杯壺”,也是此類壺,但蓋已失。此外,再也沒有在別的地方見到過這種壺。    把銅鼓里的東西提取完后,最后才將銅鼓抬上來。把銅鼓上的泥漿抹去一些之后,它金黃的顏色和流暢的寫實圖案花紋真令我們傾倒。我們知道,廣西地下埋藏著許多銅鼓。自唐宋以來,時常有出土。但出土的機會是偶然的,打井、修渠、蓋新房挖地基,植樹挖坑,甚至耕田種地,都會挖到銅鼓。據(jù)光緒二十年(1884年)梁吉祥《貴縣志》記載,該縣農民在山谷中挖土,還經(jīng)常獲得銅鼓。這些銅鼓多數(shù)被供祀神佛,在廟宇中常有保存。當時的山北里尚龍寺、懷西里思懷圩永興寺,都有銅鼓收藏。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修的《貴縣志》記載,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北山下里福村農人于山間掘得一銅鼓;民國三年(1914年)北山下里沙龍村人又掘得一銅鼓;民國十八年(1929年)山東橋暫村覃某在大農村背亭灘嶺掘得一面大銅鼓;在縣城南岸也出土過銅鼓。南岸銅鼓后來存放在縣城同福堂。當時一些鄉(xiāng)村迎婚儀仗中還有用銅鼓的。但是,這些銅鼓的出土都沒有經(jīng)過考古工作者的手,它們埋藏的環(huán)境始終是一個謎。    1955年在貴縣嶺頂發(fā)掘一座西漢晚期的土坑木槨墓出土了一面銅鼓,盡管鼓身已殘破不全,我們還是高興得不得了,因為那是考古工作者親手從漢墓中發(fā)掘出來的。與這面銅鼓同出的文物還有銅壺、銅盆、銅釜、銅奩、博山爐等,為這類銅鼓的斷代找到了一個可靠的標尺。自1955年以來,黃增慶在貴縣發(fā)掘了數(shù)百座漢墓,也只有這兩座漢墓出銅鼓,令他興奮異常。    除了這面銅鼓以外,化肥廠工人在東坑已取出一面小銅鼓,那而銅鼓面徑只有28.8厘米,高24.4厘米,紋飾也較簡單,鼓面太陽紋十道光芒,主暈是空白的,第二、四、五暈飾櫛紋,胸部下方有兩組羽人劃船紋。鼓雖小,但完整無缺,燦然奪目,令人喜愛。另外,化肥廠工人在東坑取出的三足銅案是用銅鼓改制的,把一面銅鼓從胸部打橫截斷,在鼓面上焊上三只蹄形足,翻過來就變成了一張銅案。由此可見,這座墓一下子就出了三面銅鼓,也是難得的機遇。    當我們用清水洗凈銅鼓以后,不但金光燦燦,紋飾也特別華麗,內容極豐富。從鼓面上看,中心太陽紋十二芒,芒外有七個暈圈,分別裝飾著櫛紋、勾連雷紋、翔鷺紋和鋸齒紋,主暈是十只銜魚旋轉飛翔的鷺鳥。鼓胸有六組羽人劃船紋,每只船上有六人,頭戴羽冠,奮力劃槳。腰部有八組羽人舞蹈紋,舞者頭戴羽冠,身穿吊裙,擺手扭腰,翩翩起舞。    掀開東坑蓋板,除西南角已被化肥廠工人因提取器物擾亂過外,其他地方還未擾亂。據(jù)化肥廠的工人說,他們取出來的銅器都堆放在東坑的西南角,橫七豎八,沒有一定次序。但他們確認,在三足銅案上放著一件彩繪銅盆,銅盆內橫放著兩件筒形銅鐘,豎放著一件羊角鈕銅鐘。銅紡銅壺和小銅鼓放在銅桶和三足銅案之間,銅九枝燈倒臥在銅匝和小銅鼓旁邊,有的燈盞、枝干已散落。西端一個大銅盆覆蓋著一件銅缽、一件葫蘆瓢,兩件疊放的銅匝和一件帶蓋的銅桶??拥闹胁窟€有一件帶蓋的銅桶和一件大陶甑??拥臇|部擠放著兩件銅桶。    我們再一次按照從西往東,從上往下的次序一件一件地提取。    同時出土4件銅桶,這在廣西也應是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4件銅桶形制相同,大小各異,都是圓筒形,上大下小,平口,平底,內凹成圈足??谙掠幸粚Π氕h(huán)附耳,附耳內有豎形貫耳。出土時有木蓋,蓋作覆盤形,頂中有柱狀鈕。腹部紋飾大同小異。1號(最大的一件)腹部飾櫛紋四道,第一、二道之間飾勾邊雷紋,腹中部在點紋帶之間飾帶切線的同心圓紋。2號(次大的一件)上腹部在兩道櫛紋之間飾勾邊雷紋,腹中部飾兩道相斜切的同心圓紋帶,下腹部又飾兩道櫛紋。第三件銅桶腹部上、中皆飾勾連雷紋;最小的一件紋飾與第三件相同,但腹上部一側刻有一個“布”字,在桶耳的下方,刻有“十三斤”三字。那個“布”字,是當?shù)氐孛安忌健钡氖∥?,“十三斤”三字是這件銅桶自身重量,實測重3405克,折合當時一斤為260.03克。    ……

媒體關注與評論

序  李學勤最近我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就是我們的學術著作出版事業(yè)有不少重要的創(chuàng)新。其明顯的標志之一,是選題范圍的開拓,能夠打破陳規(guī),不落窠臼,三聯(lián)書店推出的這套《考古人手記》即其佳例。我聽到這一叢書的宗旨體例,不禁為之擊節(jié),認為正是大家所需要和期待的好書。    考古學是科學,在社會迫切要求普及科學知識的今天,考古學自然也應該普及。可是考古的簡報、報告和論著盡管數(shù)量繁多,卻不是一般讀者易于涉獵的??脊艑W有自己的方法、術語和規(guī)范,沒有經(jīng)歷過專門訓練的人,面對著大量的器物、數(shù)字、圖表,確實很難弄明白。包括在學科領域上和考古比較接近的,如歷史學者、人類學者、美術史學者等等,其實也有不少隔閡。    這種情形,是考古學日益專業(yè)化的結果。特別是在近年,考古學進一步與新的科學技術結合,更使得考古學的報告、論文技術化,于是可讀性愈發(fā)減弱了,縮小了讀者的范圍??脊艑W同大眾的距離越來越遠,在有些人心目中簡直成了一門望之生畏的學科。考古學不斷取得的新成果,因此也很難轉化到社會的共識中去。    當與一些考古界的老朋友談起這個問題時,大家常常回憶起,在現(xiàn)代考古學于中國建立的早期,好多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學術“經(jīng)典”的報告和著作卻不是這樣的。那些作品,雖然研究的對象是一樣的古遠,問題是同等的艱深,卻是非常有可讀性的,有不少還可以說讀來趣味盎然,引人入勝,有似游記或探險史。為什么如今我們在技術性的報告以外,不能寫出更多的像前輩學者那樣的文章呢?    科學是探索,是創(chuàng)造,其成敗利鈍,時時激發(fā)人們內心的思維與感情??脊殴ぷ饔绕涫侨绱耍还苁窃谔镆?,還是在室內,通過揭示和觀察已被佚失遺忘的過去,產生了多少期待,多少歡欣,多少困惑,多少驚奇。千般思緒,萬種辛勞,沒有證實的猜想,難于避免的遺憾,在簡報、報告里海每無法容納。然而缺少了這些,我們的考古學家終生的經(jīng)歷便不是活生生的了。    所以,大家應該歡迎像《考古人手記》這樣的考古學家的回憶著作。三聯(lián)書店在給每一位作者的約稿信里說:“您曾主持……的發(fā)掘,故特請您承擔該主題‘手記’的寫作,由您對發(fā)掘實際經(jīng)歷進行生動描述,并對發(fā)掘過程中您對發(fā)掘主題之歷史文化內涵與意義的理解進行闡述,為讀者展示歷史長河中由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文明及其意義,引發(fā)讀者對中國古代文明發(fā)展內涵的思考o”讀過這段話,大家會明白,《考古人手記》對學術研究本身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不能僅作回憶錄看。    這套叢書又有考古學史方面的價值。每一門學科,都有對應的學科史,例如文學有文學史,數(shù)學有數(shù)學史。文學史、數(shù)學史等都成為獨立的分支學科,有許多學者專家從事研究,在推動學科發(fā)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與考古學相對應,當然有考古學史。從世界來說,考古學史的研究不能說很發(fā)達,但也有相關國際會議舉行。首屆“考古學史會議”,是1978年在丹麥的奧爾胡斯召開的。    ……

編輯推薦

你想知道殷代王后的地下珍寶庫嗎?你想撩開古代南方青銅王國的面紗嗎?你想知道南越文化是怎樣重見天日的嗎?你想探詢古越的懸棺葬嗎?這本書,將給您帶來最有沖擊力的視覺效果,帶您走進一個考古的視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考古人手記(第1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最喜歡在卓越買書了,質量總是那么好!
  •   喜歡考古和歷史的人,除了看考古,還要看盜墓。考古的書,這本是不錯的。這就是陽春白雪。
  •   每一篇的撰寫人都很認真,雖然有幾位文采稍遜,寫得比較流水。但將考古工作真實的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很值得細讀。比較可惜的就是相關圖片不夠多、不夠大,很多都是黑白的。
  •   很是一般,太專業(yè),沒文采,一堆考古數(shù)據(jù),距人于千里之外
  •     此書也就是集結了各大考古發(fā)現(xiàn)(殷墟、新干大洋洲、羅泊灣漢墓等)的過程和背景,對于考古內在的發(fā)掘過程、器物研究、文化領域等都沒有涉及。相比于《考古人和他們的故事1、2》,頗有不如
  •     寫的比較寫實,如同考古報告的寫作一般,絲毫沒有文采??春笞约憾加X的考古索然無味了。作者和編者的想法并無出彩之處。有著濃密的挖寶心思,而考古的科學性和探索性并未表現(xiàn)。當然這也是幾十年來,甚至今日仍然處處通行的挖寶思想的遺緒,不能過于責怪作者,總的來說,了解可以,而可讀性不強。未能體現(xiàn)出考古的真正精髓,且有迎合大眾趣味(或者說商業(yè)趣味)的感覺。希望將來我們能寫出更好的通俗作品來。
  •   寫的確實很簡單,平鋪直敘,幾個月前看過了,幾個月后竟然忘記,一不小心又借回來了,當然跟我的記性也有很大關系
    不過感覺國內這方面的書還是很少,這個系列還是不錯的
    對于我等普通人來說,總比xxxx年考古大發(fā)現(xiàn)這類的書籍更好懂些
  •   有商業(yè)趣味的是《鬼吹燈》。這些《手記》比起發(fā)掘報告已經(jīng)不枯燥多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