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

出版時間:1998-10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美] R. W. 愛默生  頁數(shù):237  譯者:趙一凡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本愛默生講演集收錄的作品有,美國學者、對神學院畢業(yè)班的講演、自然的方式、人即改革者、關于時事的報告、保守黨、超驗主義者、年輕的美國人等等。

作者簡介

R?W?愛默生(1803―1882)是美國著
名散文家、思想家,也是19世紀美國超驗主義
文學運動的領袖。他出生于清教世家,曾任牧
師,三十歲后做了作家和演說家。這部講演集
系統(tǒng)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理論。他熱愛祖國,
但不狹隘;他提倡改造與變革,又明確指出過
去是未來之母;他號召大家思想和行動起來,
可是并不希望別人做他的信徒;他樂觀而又現(xiàn)
實,偏愛“純粹事實基礎上的理想主義”。他
的思想伴隨獨立的美國一道發(fā)展,這使他成了
美國文明發(fā)育階段的一位合適的代言人。這部
講演集讓我們直面這個民族,傾聽它的心聲,
把握它的脈搏。

書籍目錄

目錄
美國學者
1837年8月31日在劍橋鎮(zhèn)對全美大學生
榮譽協(xié)會發(fā)表的演說
對神學院畢業(yè)班的講演
838年7月15日于劍橋鎮(zhèn)
文學的道德
1838年7月24日在達特茅斯學院對文學
社團的講演
自然的方式
1841年8月11日在緬因州沃特維爾學院
對阿德法爾協(xié)會的講演
人即改革者
1841年1月25日在波士頓機械師學徒
圖書協(xié)會的講演
關于時事的報告
1841年12月2日在波士頓共濟會宣讀
保守黨
1841年12月9日在波士頓共濟會發(fā)表的演說
超驗主義者
1842年1月在波士頓共濟會發(fā)表的演說
年輕的美國人
1844 年2月7日在波士頓商業(yè)圖書館協(xié)會
發(fā)表的講演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美國學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1837年8月31日,愛默生在美國大學生聯(lián)誼會上以《論美國學者》為題發(fā)表演講,抨擊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于金錢的拜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勞動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xiàn)象,強調人的價值;他提出學者的任務是自由而勇敢地從表相中揭示真實,以鼓舞人、提高人和引導人;他號召發(fā)揚民族自尊心,反對一味追隨外國學說。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對美國民族文化的興起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被譽為是美國“思想上的獨立宣言”。愛默生的思想受到了當時的傳統(tǒng)思想的壓制和攻擊。1838年7月15日,當愛默生在劍橋神學院發(fā)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演講時,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神教派等宗教勢力的抗議和攻擊。這表明,在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美國社會,各種思潮斗爭很激烈?!八^‘人’只是部分地存在于所有的個人之中,或是通過其中的一種稟賦得以體現(xiàn);你必須觀察整個社會,才能獲得對完整的人的印象?!薄?頁“個人若要把握他自己,就必須時常從自己的分工職能中脫離出來,去了解一下其他勞動者的感受?!薄?頁“大自然以它一切平和或教訓的圖畫勸導他,人類的歷史教育他,未來則邀請他。其實,每一個人豈不都是一個學生,天下萬物不正是為了學生而存在的?”—4頁“世上惟一有價值的東西是活躍的心靈。這是每個人都有權享有的。每個人自身都包含有這顆心靈,盡管多數(shù)人的心靈都受到了滯塞,有些人的心靈還沒有誕生?;钴S的心靈能看見絕對的真理,能表述真理,或者進行創(chuàng)造。在這種活動中,心靈確是一種天才。它不是少數(shù)幾個人蒙上天垂賜的特權,而是人人均有的正當資產(chǎn)?!薄?頁“毫無疑問,存在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即嚴格地讓書服從于讀者?!枷胫娜恕^不應該受制于他的工具?!覀儍A聽,是為了讓我們自己能夠發(fā)言?!薄?0頁“既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業(yè)要有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當心靈得到勞動與創(chuàng)造的支撐時,任何書籍都會頁頁生輝,意義倍增。每一個句子的含義都擴展了,作者的意識變得像世界一樣寬廣?!薄?1頁“大學也有著它不可或缺的功用,即教給學生基礎知識。但是如果要大學發(fā)揮更高的效用,它們就必須不僅僅依靠訓練,而應當鼓勵創(chuàng)造。它們必須從各處征集具備不同才華的學生,將他們聚集到大學溫暖的校園里,再用強勁的知識火焰,點燃這些年輕人的心智?!薄?2頁“沒有行動,思想也就永遠不能發(fā)育為真理?!袆诱撬枷氲男蜓浴Mㄟ^它,思想才從無意識過渡到意識。正因為我生活過,我才獲得現(xiàn)有的知識。于是我們很快便能辨明,哪些詞句里飽含著人生經(jīng)驗,而哪些言語里一無意義?!薄?3頁“我從生活中獲得多少經(jīng)驗,我就能開墾多少無知的荒野,或者說我就能擴大多少自我的領地”。--14頁“真正的學者舍不得放過每一個行動的機會,他會覺得這如同在放棄權力。”—14頁“學者必須學會把現(xiàn)在的一切能力、過去的一切貢獻、未來的一切希望都集于一身?!薄?8頁“人生在世,如若不能兀自獨立,被人當作有個性的漢子看待,或者不能結出應有的果實,反而與眾人混為一體,被人成千上萬地籠統(tǒng)評估,以我們所屬的政黨或地域人口來計算,以地理分布來預測我們的意見,稱我們?yōu)楸狈交蚰戏健@豈不是莫大的恥辱?……我們要用自己的腳走路;我們要用自己的手來工作;我們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29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