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王嘉毅、李瑾瑜、 王鑒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06出版)
內容概要
《當代課程與教學研究新進展:李秉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講述了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李秉德先生品德高尚,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育活動豐富多彩,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教育家。在李秉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到來前夕,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組織了由李秉德先生生前的同事、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的博士、李秉德先生所帶來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方向的碩士、教育學原理專業(yè)的博士等參加的學術紀念活動,以學術論文的結集出版來紀念李秉德先生,根據論文主題,將學術論文分為三大類:李秉德先生教育思想研究、教學論問題研究、課程論問題研究。表達對李秉德先生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并致力于發(fā)揚光大李秉德先生的教育思想,為創(chuàng)建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課程與教學論學科體系而不懈奮斗。
書籍目錄
上編 李秉德先生教育思想研究 憶李秉德先生及其學術貢獻 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記李秉德先生主編《教學論》經過 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追憶李秉德先生 李秉德先生對我國教育學術的貢獻 我國教學論學科的奠基人與開拓者李秉德教授 李秉德先生的教學論研究及其方法論啟示 教學論的自識與反思 他總能給我們以前行的力量--緬懷李秉德先生 獨立思考的啟蒙 李秉德教育思想研究 李秉德先生往事印象--寫在李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之際 李秉德先生教育故事感懷 關于我國教育投入情況的分析與評價--基于李秉德先生教育經費問題“三筆賬”的再思考 蘭山月--教育家李秉德先生百歲誕辰祭 重申教育實驗研究--以李秉德先生的語文教育實驗為例 記幾許往事 憶一段師緣 三句話的回憶 我記憶中的李秉德先生--寫在李秉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之際 李秉德先生的大學教師作用觀 李秉德教學設計思想初探 李秉德先生對語文教育研究的貢獻 中編 教學論問題研究 新興技術發(fā)展對教學論的影響 從主體性到他者性--教學交往的范式轉型 教育本質新探--兼論教育學學科發(fā)展的突破 科學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主題 試論有效教師的素質構成 關于現實社會中兒童學習若干現象的檢討--以“科學數學觀”視域下數學學習為案例分析 生成論教學哲學的核心觀點 教師文化與新課程教學 課堂教學有效性視域中的教師實踐性知識 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學論學者的學術自覺--以教學要素說的探討為中心 論農村教師的地方性知識 論教師的哲學素養(yǎng) 中小學教材研究(1977-2009年):回顧與反思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技術理性取向 生成視域中心理-道德教育的實踐訴求 我國小班化教學研究綜述 教學美的意蘊探析 教學活動:結構與過程 教學臨界閾研究:從外條件的思考到內問題的探索 均衡發(fā)展:新時期我國少數民族基礎教育的戰(zhàn)略抉擇 論中國當代教學論的形成、構成與特征 “教學相長”本義復歸及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價值 教學生活意義的反思與重構 開放型班級經營的含義、特征與理念 東鄉(xiāng)族女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研究 學科教學理論下我國基礎教育外語課程的生成及特征 課堂隱性文化的內涵、類型與特點 教學習慣的基本意蘊及其改變路向 教學論與教育心理學的關系探究 生活視域下的教學關系:含義、結構及生成 教科書教學化:質性分析與路徑探尋 課堂人種志客觀性釋義 專業(yè)學習共同體視角下學習文化的構建 教好數學需要的數學專業(yè)素養(yǎng)--以四位高中數學教師為例 論教學文化自覺 試析大學教與學的學術及其對我國大學的啟示 教學方法:基本理論與研究新進展 有效教學的十大特征 我國教學理論知識的生產及其批判 建構實在論與我國當下教育科學研究的省思 小學生心理健康、親子關系及其相關的調查研究 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yè)成長--以東鄉(xiāng)縣紅星小學馬老師為個案 免費義務教育項目實施的現狀及政策效應分析--以西部甘、青、寧三省區(qū)為例 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兩個場域--家族取向式學校與教師的家族式心理 西部地區(qū)城鄉(xiāng)中小學教師素質現狀的比較研究--以甘肅省為例 西部農村中小學參與式教學方法使用的調查與反思--以甘肅省為例 下編 課程論問題研究 民族數學及其與數學課程的整合 課程改革:從“學術理念”到“治國策略” 校本課程開發(fā)活動的問題反思與改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年:經驗、問題與對策 地方性知識與課程開發(fā) 論課程變革的阻力 關于課程論與教學論關系的再思考 “活動課程”新論 農村課程改革十年:問題、成因與對策 綜合科學課程的實施現狀及策略研究--基于上海和杭州科學課教師的調查 教師課程取向及其內涵 課程權力演進:從“集權”到“放權”--新中國成立以來課程政策的演進與變革 重塑教師的課程觀--以研究性學習課程指導教師為例 我國體育課程改革反思:成效與問題 從中小學教學活動時間分布變化看新課程在西北地區(qū)的適應性--基于2004年與2007年關鍵數據的比較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李先生對中小學的教學深有研究,一生對其研究始終興趣盎然并逐步擴展和深入。為了深化教學研究并使教學理論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李秉德先生十分注重學科教學論的研究,特別是語文教學論的研究。這與受“廉方教學法”實驗的影響和他在中小學的教學實踐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大革命”時期,李先生在西北師范大學附小當過教員,他曾經這樣回憶這段經歷:“雖然就教材內容來說并沒有什么深奧之處,但是本著一個教育專業(yè)者的職責與良心來要求,要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思想貫徹于當前的教學實際,卻還需要付出一定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艱苦勞動。我在設計教學過程中經常考慮如何提出一些密切聯系實際的作業(yè)題并制作一些簡易的直觀教具。”在這段教學實踐過程中,李先生把自己多年的教育理念付諸實踐,把簡單的問題采用啟發(fā)式的方式給孩子們講得有趣易懂,當年他在課堂上的教學實踐為他后期進行中小學教學研究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在后期,他提出的關于小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讀、練、講,以及如何進行識字教學都與他早期自身的教學實踐密不可分。先生在語文教學研究方面結出了更加豐碩的成果,在語文教學史、閱讀和識字教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語文教學實驗和科學化以及語文教學學科建設等方面作了深入系統(tǒng)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研討,從而構筑和形成了他的語文教學觀。李先生后來一直關注并致力從事的語文教學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科學研究法和教育實驗研究等,可以說是他早年教育實驗和研究工作的延續(xù)發(fā)展和深入。 (二)關于教學的基本理論問題 20世紀80年代,李秉德先生以系統(tǒng)思想為指導,在對教學現象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獨特的教學研究理論模式。1985年他發(fā)表了題為《要加強對教學各方面的研究與實驗》的文章,呼吁從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組織、手段和評價等方面加強對教學變革的研究。李秉德先生認為:在對教學現象進行研究時,應以系統(tǒng)思想為指導。首先要從整體上考慮教學現象的構成要素,其次要考慮這些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李秉德先生運用系統(tǒng)觀點分析了教學現象的構成要素和相互關系,指出了教學研究的主要范圍。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運用系統(tǒng)的觀點,從分析教學活動諸要素及其相互關系著手。1991年他主編的《教學論》則是他教學思想集中的反映,被譽為“教學七要素系統(tǒng)論”。
編輯推薦
《12當代課程與教學研究新進展:李秉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編輯推薦: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李秉德先生品德高尚,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育活動豐富多彩,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教育家。在李秉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到來前夕,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組織了由李秉德先生生前的同事、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的博士、李秉德先生所帶來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方向的碩士、教育學原理專業(yè)的博士等參加的學術紀念活動,以學術論文的結集出版來紀念李秉德先生,根據論文主題,將學術論文分為三大類:李秉德先生教育思想研究、教學論問題研究、課程論問題研究。表達對李秉德先生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并致力于發(fā)揚光大李秉德先生的教育思想,為創(chuàng)建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課程與教學論學科體系而不懈奮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