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種子3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大衛(wèi)·亞斯曼、等、 喬雪梅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大衛(wèi)·亞斯曼  頁數(shù):147  譯者:喬雪梅  

內容概要

  閱讀《科學的種子3》不要求事先具備什么科學知識,它可以帶著所有對科學充滿好奇的人(包括培訓人員、教師、家長)一起去探索科學。書中沒有提供“教學方案”,只給出了一些學習科學的方法。這些方法受到“動手做”系列的啟發(fā),并得到了《科學的種子3》編寫者的認可。  在《科學的種子3》中,天文學家法比安娜·卡索利通過簡單的演示實驗,為我們破解地球運動的奧秘,同時還介紹了支持和推動“日心說”的伽利略和哥白尼的一些事跡和觀點;地質學家吉斯蘭·德·馬勒西利帶領我們去探討水循環(huán)的規(guī)律,他用簡單的實驗模擬水流及地下含水層的污染情況;物理學家讓·庫斯泰克斯闡述了飛機的飛行條件;另一位物理學家讓·馬特里孔在探討能量時指出,我們賴以生存的能量不可避免地遵循著簡單的守恒定律;生物學家夏爾·奧弗雷向我們揭示了人類感知周圍世界的五種感官的特點;物理學家大衛(wèi)·凱雷對氣泡、液滴和液珠抱有濃厚的興趣,他向我們介紹了它們的特性及其有關的技術應用;在《科學的種子3》的最后,生物學家貝爾納·克勞海格讓我們認識到植物和動物一樣也受到免疫系統(tǒng)的保護,可以抵抗大部分侵染者?!  犊茖W的種子3》由物理學家大衛(wèi)·亞斯曼、生物學家讓一馬力·布夏爾及天體物理學家皮埃爾·列那主編。該系列叢書是一套生動的科普讀物,適用于小學各個階段的學生和對科學感興趣的所有讀者?!皠邮肿觥毕盗惺且豁椨煞▏茖W院倡導,法國教育部頒布的科學教育革新計劃。自2000年起,該計劃在法國全國范圍內推行,并通過了法國科學院委員會的質量認證。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大衛(wèi)·亞斯曼 等 譯者:喬雪梅

書籍目錄

序言地球的運動地球的自轉地球的公轉然而,它仍在運動!您見過地球在轉動嗎?水的循環(huán)天上落下的水到哪里去?河水流量的測量降水都會匯聚流淌嗎?有時,水并不匯聚滲入地下的水去了何處?土壤會變干燥,為什么?滲入土壤的水并不完全蒸發(fā),它還用于補給“含水層”含水層中的水流向何方?還有其他含水層嗎?含水層的污染水文學小結水從何處來?飛機怎樣飛行誰第一個飛上了天空?升力和阻力空氣動力的產生空氣動力依賴于什么?音障飛機的推進飛機的穩(wěn)定性飛機的操縱飛機可能的演變能量的儲存和衰減引言能量的普遍性質能量的三個時段能量是什么?能量的儲存和循環(huán)不同的儲存庫封閉系統(tǒng)的概念宇宙中的能量儲存能量的長途跋涉能量在循環(huán)過程中消耗卡諾和“火動力機”熵,能量質量的量度最好和最壞情況下的熱熵,混亂程度的量度時間的不可逆性和消耗的不可避免性五種感覺器官拉封丹寓言中的感覺聞到奶酪的氣味:嗅覺看到奶酪(和烏鴉):視覺讓烏鴉歌唱:聽覺放開奶酪:觸覺品嘗奶酪:味覺第六感覺了解人體器官的作用和功能第一課:嗅覺第二課:觸覺、嗅覺和味覺第三課:視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第四課: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和味覺氣泡、液滴和液珠物質的分散狀態(tài)表面張力浸潤和液體的鋪展毛細現(xiàn)象及其變化表面活性劑植物的免疫性引言植物自然免疫的基礎免疫的關鍵因素之一:盡早識別入侵者保護農作物的新戰(zhàn)略:激活植物的免疫功能詞匯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氣候變化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和它圍繞地軸的自轉雖然是比較穩(wěn)固而持久的,但它們也總會受到月球和其他行星的干擾,其結果導致地球軌道和它的自轉隨著時間發(fā)生著緩慢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氣候發(fā)生巨大變化的起因。前面已經講過二分點的進動現(xiàn)象。在26000年的時間里,地球自轉軸的晃動使季節(jié)發(fā)生了緩慢偏差。以地球經過近日點為例,在近日點北半球處于冬季,即北極總是黑夜時,地球和太陽間的距離最近,因此北半球的冬季相對南半球而言比較溫和。13000年后,地軸將指向相反的方向。那時,北半球的夏季會更熱,冬季會更冷。地球軌道的形狀在100000年間也發(fā)生著變化,橢球體的扁鼓程度將發(fā)生變化。另外,地軸的傾斜度并不總是23°26',而是每隔41000年發(fā)生一些變化。綜合這些現(xiàn)象,可以部分解釋地球上出現(xiàn)冰期的原因。例如,設想北半球處于冬季時,地球位于遠日點,它的軌道扁長,傾斜度最大,冬季很可能非常冷!那么陸地面積最多的北半球將會產生一個巨大冰蓋,地球便進入了冰期。太陽系所有行星都有這樣的氣候變化。以火星為例,在某一時期,它的轉軸傾斜度變化很可能過大,使本已稀薄的火星大氣完全凍結!地球未曾經歷過如此大的氣候變化,這很可能是月球在其中起到一定的穩(wěn)定作用。地球公轉軌道的變化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并且可以預測。天文學家可以告訴我們,下一個冰期將會出現(xiàn)在距今20000年至25000年的這個未來時期內。由于溫室效應,我們的地球溫度現(xiàn)在正在升高,人們希望利用冰期來降溫,但冰期的到來實在太遙遠了。然而,它仍在運動! 世界的兩大學說 “當您看到太陽運動時,卻要認為它是靜止的,而認為腳下堅實不動的地球以很快的速度在圍繞著太陽這個中心轉動。這需要多么豐富的想象力!”在1657年西拉諾·德·貝日拉克撰寫的小說《另一個世界或月球帝國的旅行》中有一個人物這樣說道。確實,日常生活中沒有任何經驗可以 “證明”地球圍繞太陽運動而不是太陽或其他恒星圍繞地球運動。因此,人們直到16世紀才開始認真思考有關地球運動的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豐特奈爾在他的《關于多元世界的對話》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一個叫哥白尼的德國人,拿走所有這些不同的圓圈及古人設想的天空。他推翻地球中心的宇宙模型,建立起另一個新的宇宙模型。他以天文學家的熱忱拿起地球,把它拋離宇宙中心(它原先所處的位置),再把太陽放入這個中心上,似乎這一中心位置的榮譽更應該讓太陽享有。這樣,行星不再圍繞地球轉動……一切都圍繞太陽運轉,地球也是如此?!?于是,在17世紀初出現(xiàn)了兩個“世界學說”: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流傳下來的舊說——地心說;哥白尼創(chuàng)立并由開普勒完善的新說一日心說。如何在兩者問抉擇?哪一個才是真正符合事實的世界學說?用什么來批駁太陽運動這一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明顯證據,使我們認識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這兩個緊密相連的運動? 在伽利略生活的時代,人們沒有任何客觀的理由在兩個學說問做出選擇。在《世界兩大學說的對話》(1632年)一書中,伽利略對地心說的追隨者所提出的論據進行了一一反駁,他認為地球的運動不是不可能的。例如,地心說的支持者認為如果地球是運動的,那么,拋在空中的石頭應落在拋石處的西邊,因為當石頭在空中時,腳下的地球已經運動,人們應該可以覺察到這一切,因為10秒鐘內赤道上某一固定點會產生5千米的位移。事實上,隨著地球的自轉,赤道上某一固定點24小時的位移相當于地球的周長:2×π×6378千米,那么10秒內的位移是該數(shù)值除以24×60×6。伽利略以運動的船只為例,運用類比法批駁了這一論據:從船桅桿上落下的石頭并不落在船尾,而是落在桅桿腳下。有人試圖對此加以驗證,他們垂直放置一門大炮發(fā)射炮彈,結果發(fā)現(xiàn)炮彈會重新落回到炮筒中!這是危險的實驗! 伽利略除運用類比法外,并沒能證實地球的運動。人們觀察到衛(wèi)星圍繞木星的運動,但這仍然無法證明地球以同樣的方式在圍繞太陽運動。另外,伽利略自己也不曾說過,任何在封閉船艙中進行的實驗都無法證明是船在運動而不是大海在運動。

編輯推薦

《科學的種子3》是一套生動的科普讀物,適用于小學各個階段的學生和對科學感興趣的所有讀者。“動手做”系列是一項由法國科學院倡導,法國教育部頒布的科學教育革新計劃。自2000年起,該計劃在法國全國范圍內推行,并通過了法國科學院委員會的質量認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科學的種子3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