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影留

出版社:陸壽鈞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陸壽鈞  

作者簡介

陸壽鈞,1942年4月生于上海青浦朱家角。1963年8月進入上海電影界做繪景助理工作?!拔母铩焙笳{任文學部編輯,曾擔任過數(shù)十部影視劇的責任編輯和文學統(tǒng)籌,為國家一級編輯。又創(chuàng)作過數(shù)十部影視劇,其中,有電影《燭光里的微笑》、《第一誘惑》,電視劇《一號機密》、《紅毛巾》等,屢獲國家級大獎,為國家一級編劇。同時,又從事散文、傳記、小說、評論創(chuàng)作,出版過十余本集子,其中《上官云珠生死錄》、《影壇人生》等有較大的社會影響。為此,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并被評為上海首屆德藝雙馨藝術家。曾任上影文學部副主任、創(chuàng)作策劃部主任?,F(xiàn)為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電影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市文聯(lián)委員、中國作協(xié)上海分會會員、上影藝委會成員。

書籍目錄

序 寫在前面的話 置景工 繪景人 老校長 對沈浮老廠長的一次采訪 柯靈先生二三事 趙丹的兩幅字畫 白楊采訪記 我所認識的道臨老師 一位不該被湮沒的戲劇、電影表演藝術家 智者劉瓊 “永不泯滅的回聲” 四見艾蕪 良師益友?;?懷念魯韌 電影美術界泰斗韓尚義 老王 幕后的大師 魂斷干校 葉明與沈浩 錄音技師吳江海 人正、務實的齊副廠長 馮晶之死 導演岑范 歡樂留人間 大個子中叔皇 “土琵琶”的絕唱 憶對馬烽、孫謙的一次拜訪 劉藩老師 讀《舞臺揮毫一鄭長符戲曲人物畫作品集》 讀《施琦平畫集》 英年早逝的國家一級編輯祝鴻生 偉若大姐 永遠的朋友 永遠的老師——記日本友人森和代 一部影片與一位領導 樓下的老同鄉(xiāng) 偶識陳學昭 在謝晉身邊工作的日子里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他出任了上影文學部的副主任,我被調至文學部任編輯,日子不太好過。一次,他要去四川開拓稿源,需帶兩個助手。一個挑中了巴金的女婿祝鴻生,那是理所當然的,巴金是四川人,祝鴻生去會有好多關系可以便于開展工作。另一個卻選了我,那是讓我至今都不能理解的。就是經過此行及以后對所組稿子的處理中,老王與我自然而然地成了忘年交。并且,我的編輯工作在他的指導下,也有了起色。以后,他升任文學部主任、文學副廠長,在我的心目中,他還是原來那個老王。他離休后,我常去看他,后來,我當了文學部的副主任兼支部書記,仍常常去看他,沒少吃過師母汪老師燒的可口的上海家常菜。在老王的心目中,我還仍然是以前的“大陸”。我們一起談創(chuàng)作、談人生,無話不說。我消解了他的一絲寂寞,也從他那兒得到不少教益。 那天,我來到老王家,見他倚在床頭看電視,人已骨瘦如柴,說話也十分吃力,卻還為他夫人給我泡茶慢了而發(fā)火。他夫人告訴我說,他不能進食,脾氣越來越倔。我鼻子一酸,我知道老王是為了無力對我這個老下級熱情而在發(fā)急…… 我早明白他將不久于人世。我給他帶去一束鮮花,有他喜歡的白丁香和紅玫瑰。我還想給他寫篇文章,趕在他走前報給他一點安慰,可由于種種顧忌,雖沖動地在大年初一就動了筆,最終還只是開了個頭,我仍然認為,人走了,送再多的花圈,說再多的好話,已無多大意思。真有情,就趕在前。那天,我在他家深深地感受到了一個認真的人在老而無權后的孤獨。為此,我卻更敬重認真的人。并將終生告誡自己:要雪中送炭,而無須錦上添花。 春節(jié)回滬后,我給老王打過一個電話。他說他的病好些了,能吃點流食了。想不到沒過幾天,他就病危送人了醫(yī)院。此后,我去看過他兩次。一次是與文學部的兩位老同事去的。老王鼻中插著輸氧管,手臂上扎著輸液管,我們相對無言。另一次,聽說他不行了,是跟隨兩位老廠長去的。老王掙扎著說出了三句話,一是問: “夏公走了?”他指的是夏衍逝世了。夏公病重,上影代表赴京去看望時,夏公也曾問起過老王。老王明白這回他將隨夏公而去了。二是問起上影的現(xiàn)任領導。三是“謝謝領導的關心”。老廠長徐桑楚聽到此,眼圈一紅地說道: “我們是50年的老朋友了……”臨別時,我挨著老王的耳朵說了聲“保重!”他吐詞不清地說道:“我沒有完成任務……”這是我聽到他最后對我說的一句話,這句話也只有我能聽懂…… 老王離休后,我根據(jù)領導的指示,曾邀他寫過周璇的傳記電影劇本。這個劇本由他來寫是有不少優(yōu)勢的,然而,他仍然十分認真,不但采訪了不少人,而且還通過北京的電影資料館,把三四十年代報刊上登載的有關周璇的文章全部復印了一份,足足有四百多篇。

編輯推薦

《人去影留》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