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3-1 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 作者:劉燁,叔本華 頁數:244 字數:150000 譯者:劉燁
Tag標簽:無
前言
叔本華(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家,開創(chuàng)了唯意志主義哲學及生命哲學流派。其父是一位富有的銀行家,母親是一位通俗小說家。他從小就厭惡商業(yè)生涯,憧憬文人學者平靜高雅的生活。叔本華最初在哥廷根大學學醫(yī),后來,改學哲學,對柏拉圖和康德哲學至為傾服。1814年叔本華取得博士學位。1819年發(fā)表重要哲學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的哲學探討的是世界和人類的本質、本源問題,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現象或表象,意志與表象的關系是建立在人與世界的關系的基礎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現,意志是無法滿足的淵藪;而人生卻總是追求這無法滿足的淵藪,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叔本華認為,人這種生命現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體化,是所有生物中需求最多的。叔本華把意志在追求目的時受到阻礙稱為痛苦;把意志達到目的的狀況稱為幸福。所以說,痛苦是經常的,幸福卻只是暫時性的。因為,人的追求永無止境,如此說來,痛苦成了人生的本質。此外,如果人的愿望就算得到一時的滿足,可是,可怕的空虛和無聊便會迅速襲來。
內容概要
本書是叔本華原著代表作的精選譯本,是集叔本華思想之大成的作品。全書分為六大部分,分別為“人的本性”、“人生總論”、“處世之道”、“待人之道”、“愛與恨,生與死”和“人生對策”。在這六個部分里,叔本華分別就人的本性、幸福和快樂、意志與心智、榮譽與名聲、行為和人性、命運與對策等幾乎囊括了人的一生的各個方面,闡述了獨特新穎的“幸福論”。 在本書中,他從廣泛的人性角度入手,分別對人們自身的所有、地位及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給予了細致入微的闡述,他融合東西方哲學的主流,科學性地披露人性和世故,加以睿智和生動的筆觸,娓娓地跟我們討論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求取幸福和成功,以期充分發(fā)揮此生……
作者簡介
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開創(chuàng)了唯意志主義哲學及生命哲學流派。1818年,剛過而立之年的他憑借其代表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名噪一時,后經一段時間的輾轉周折,于1833年定居法蘭克福,直到1860年去世。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人的本性 人是什么 人是本性 人的性格 道德本能 人有什么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 心理的觀察 第二章 人生總論 周詳的準備 人生的選擇 人生之旅 福分的劃分 人的命運 人世的痛苦 生存的虛無 一切的努力和欲望皆為迷誤 幸福如同夢幻,痛苦才是現實第三章 處世之道 通盤觀察自我 現在才是實在的 幸福有限 腦力工作是獲取幸福的源泉 不斷自我反思 幸福意味著自我滿足 遠離妒忌 堅持到底,做出成績 勇于面對過錯 抑制想象 珍惜擁有的一切 自制的重要性 個人所獲 生命在于運動 維護大腦健康 人生的快樂 身在福中要知福 相信自我 兩個生命 平庸與才智 保持心境平靜 心靈的內在財富是真正的財富 自負與自豪 心智的優(yōu)越性 心靈的分瘠 ……第四章 待人之道 第五章 愛與恨,生與死 第六章 人生對策
章節(jié)摘錄
心理的觀察 一個勝過他人的人,看不到其他人的優(yōu)點,看不到超出他自己擁有的東西以外的任何東西,因為他骨子里想看到的不過就是這個范圍的東西而已。 當我們被極大苦痛摧殘、折磨的時候,外界的反應會讓我們痛心地發(fā)現,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冷漠的,是自行其道,與我們毫不相干的。正如歌德所說:“這個世界是多么輕易地拋棄我們,使我們變得無助、孤獨,它總像太陽和月亮那樣繼續(xù)走它自己的路。”縱使如此,我們還得而且必須是若無其事地進行成千上萬的活動。所以,為了恢復我們外部的所作所為與我們內在的感情之間的協(xié)調,我們怒吼、狂叫,痛苦得或氣得直跺腳?! ∥覀兊男郧槭侨绱吮┡埃灾脸前岩磺兴胛覀冏约旱纳?,并且強使人人都同情我們。否則,我們是不會感到滿足的。獲得這個結果的惟一辦法便是贏得別人的愛。然而這有些困難,于是我們時常選擇捷徑,把我們的苦惱負擔泄漏給那些并不相干的人們,他們往往帶著無限的好奇心,他們愿意傾聽你的訴說,但是他們并不會去同情你。 煩惱是作為智慧的人對作為意志的人之強有力的表現所施加控制的狀態(tài)。有兩種方法可以避免這種煩惱;一是靠抑制這意志的猛烈;二是靠智慧離開控制。 單憑一個人的人格,就能獲得一個美麗女人的歡心,這或許是對一個人的虛榮心比對任何其他的東西一種更大的滿足;因為這是確信,一個人的人格是那被最為珍視、欲求與蔑視所有其他之人的等價物。因此,被拒之戀是很大的突發(fā)性劇痛,倘若是因忌妒心引起,痛苦更顯為猛烈?! 』蛟S虛榮心比其它感官更主要地和歡樂與痛苦有關,因為只有心智的東西,才能產生如此猛烈的震顫。低等動物熟知情欲,但并不知激情的愉悅與愛情的痛苦。 在我們的人生之旅上,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花花綠綠的人生景象,正因為這些景象才使得人生之旅充滿了樂趣。但是,我們看到的只不過是人生的表面現象,猶如向公眾敞開,陌生人也可以進入的任何地方一樣。 另一方面,人生的內面現象,生命存在,活動與顯示其特性之處的本心與中心,特別是我們在家中能看到的親屬間的內面的關系,我們無法看到:我們已經用內面交換了這外面。這就是為何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看到這世界恍若一幅色彩瑰麗的風景畫,盡管視野頗為寬闊,卻沒有前景的原因,因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有一天我們會對這世界感到厭倦?! ∮幸环N人關心于他給其他人的印象;有一種人則更關心其他人對他自己的印象。前一種人的氣質是主觀的;后一種人的氣質是客觀的;前一種人在其整個實存中,更像是一個僅僅具有被人捉出來的觀念的人;后一種人,在他的整個實存中,更像是那捉出觀念的人?! ‘呥_哥拉斯說:只有英雄識英雄,在許多方面一點不假。它說明了,每一個人怎么只能和他的同胞相類似,或者起碼是屬于相似的性格,他才能了解他的緣故?! ∫粋€人肯定能在他人身上,看到人人所共有的,人們本性的庸俗的,器量小的與卑鄙的成分;在此,每個人對他的同胞都有所了解;一個有勝過另一個人優(yōu)點的人,看不到其他人的優(yōu)點,看不到超出他自己擁有的東西以外的任何東西,因為他骨子里想看到的不過就是這個范圍的東西而已。倘使有任何使他困惑的事情,它將帶給他一種模糊的,夾雜著慍怒的恐懼感,因為它超出了他的理解力,所以與他志趣并不相合?! ∵@就是為什么說,只有心心相印才能彼此理解的緣故。為何天才的作品,只有一個天才的人能完全地理解與充分地評價;并且,為什么由于群眾眼里認為這些作品在任何真正的意義上絕不存在,它們必須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間接地引起注意。這也就是為什么一個人將直視另一個人的表情,心里確信,即除去他將看到他自己的可憐的相似物以外,決看不到其他的東西;并且,這個正是他將看到的東西,因為除它以外,他不能把握什么東西。
編輯推薦
在《叔本華的智慧》中,他從廣泛的人性角度入手,分別對人們自身的所有、地位及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給予了細致入微的闡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