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潘瓊閣 頁數(shù):138 字數(shù):200000
內(nèi)容概要
《侗族蘆笙傳承人--張?!穬?nèi)容提要:男不吹笙丟了祖宗的習俗,女不坐夜空留那箱漂亮的侗服,不是我們定下吹蘆笙游訪的習欲,已有前人先隨我們隨后……
《侗族蘆笙傳承人--張海》作者潘瓊閣。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傳承寶地育傳人
第一節(jié) 三江:侗族文化源遠多元文化交匯
第二節(jié) 獨峒:親歷桃源之峒
第三節(jié) 張海的藝術(shù)人生
第二章 傳統(tǒng)難忘精髓難舍
第一節(jié) 三江侗族蘆笙大觀
一、蘆笙形制
二、三江傳統(tǒng)侗族蘆笙
三、侗族蘆笙的風格
四、蘆笙的制作過程
五、吹起蘆笙跳起舞
六,生活在鮮活的土壤里
七、蘆笙禁忌
第二節(jié) 侗族蘆笙的精髓:喜樂、和諧、群聚力
一、吹喜不吹喪
二、追求和諧完滿
三、群聚性文化心理
第三章 創(chuàng)新不止傳承不息
第一節(ji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蘆笙的發(fā)展
二、張海的蘆笙制作和吹舞技巧
第二節(jié) 傳承現(xiàn)狀困境與希望并存
一、形式與內(nèi)容的變遷
二、三江侗族蘆笙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傳承用情授徒用心傳藝
一、口耳相傳的樂曲——張海的蘆笙譜
二、播撒希望的種子
三、具有侗族特色的作品
第四章 與蘆笙相伴的人生
第一節(jié) 艱苦的童年,有蘆笙為友
一 、“從小就喜歡文藝”
二、他把蘆笙當做朋友
第二節(jié) 禁吹的日子,君子當自強不息
一、“人家孩子能,我為什么不能!”
二、他不僅懂得蘆笙
第三節(jié) 讓蘆笙重回民間的土壤
一、“我下定決心要把蘆笙弄出來”
二、他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
第四節(jié) 做出與時俱進的好蘆笙
一、“我開始做蘆笙的時候就開始改良”
二、學生喜歡他做的蘆笙
第五節(jié) 從民間來、回到民間去
一、“我來自民間、又回到民間去”
二、學生們喜歡這個性情中人
第六節(jié) 嚴格教授侗族藝術(shù)
一、“對曲子的理解很重要”
二、他是有魅力的老師
第七節(jié) 相互扶持的侗族藝術(shù)之家
一、孝老愛親模范家庭
二、多元的經(jīng)濟來源
第八節(jié) 多元的經(jīng)濟來源
第五章 訪談
一、采訪楊順豐
二、采訪吳世華
三、采訪蘇甲宗
四、采訪唐力
五、采訪陸瓔
第六章 有關(guān)蘆笙的民歌、傳說、故事
附錄 張海及其家庭獲得的主要獎勵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老百姓的生活里。張海至今仍是自豪的:“可以說,由我引起,獨峒的蘆笙踩堂又火起來了?!? 1978年,張海進入獨峒公社文化站工作,有了更多展示和發(fā)展自己文藝才能的機會。不僅是蘆笙,還有侗歌、笛子、琵琶、牛腿琴、侗戲等等,張海都如饑似渴地吮吸著。 在搜集民間音樂的過程中,張海不滿意簡譜了,嫌它記錄蘆笙曲太慢。1979年,他自創(chuàng)制了一套記錄蘆笙譜的方法,并用這種方法記錄下了幾十首侗族蘆笙曲。他說:“我用符號把各個音分開來記,方便得很,在民間推行也被大家接受了。” 接下來,他對傳統(tǒng)蘆笙也不“滿意”了。在接觸了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音樂后,他逐漸感到傳統(tǒng)蘆笙的表現(xiàn)力不夠豐富,于是開始改制蘆笙。以后,他一有機會就去蘆笙師傅家學習傳統(tǒng)蘆笙制作,常常和會做蘆笙的人討論制作的技藝。制作蘆笙的關(guān)鍵是將發(fā)音管、共鳴筒及簧片三者完美地結(jié)合,其中簧片的制作最為復雜,每個音所用的簧片長短、厚薄都不一樣,要精心切割、打磨,反復在蘆笙管上調(diào)試。銅片薄而鋒利,常常把他的手劃破。1987年,張海終于做出第一把改良的8管蘆笙,之后他陸續(xù)加管,一直加到24管。他還根據(jù)不同的調(diào)式(如C調(diào)、降E調(diào)、F調(diào)、G調(diào)、A調(diào))來制作蘆笙,每把蘆笙都可在三個調(diào)之間轉(zhuǎn)換。 1985年,張海因為全面的侗族藝術(shù)才能、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待人處事,被招進三江縣侗族藝術(shù)團,成為藝術(shù)團里的蘆笙演奏師。由于他制作的蘆笙工藝精湛,很多地方的藝術(shù)團體都來訂貨,到現(xiàn)在,張海已經(jīng)制作了3000多把多管蘆笙。團里的蘆笙制作、修理也都是他在負責。 張海還常常被派去各村寨輔導村民演奏蘆笙。在實踐中,他摸索出自己的教學方法,那就是“從民間來,到民間去”,簡單易學,便于推廣。他還把自創(chuàng)的記譜法教給村民,方便他們記憶和練習,加上待人誠懇,他深受村民們歡迎。1991年,他被聘為全國第四屆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歌舞《民族之光》第三場《蘆笙踩堂》段舞的編導,并被評為柳州地區(qū)優(yōu)秀編導。 同時,張海開始和藝術(shù)團到全國各地演出,和各地各民族的民間藝人交流。他對侗族藝術(shù)的認識,從無意識的愛好上升到有意識的推廣。1992年,張海和藝術(shù)團被邀請到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表演。演出結(jié)束后,楊尚昆主席慰問演員,對他說了一句“你們少數(shù)民族有這樣的樂器(蘆笙),是值得驕傲的,你們一定好好發(fā)展它,不要失傳”,這在張海的心里烙下了強烈的使命感。 這種使命感讓他意識到了傳承的責任。2000年以后,張海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傳承人。他知道,侗族藝術(shù)要一代一代繼續(xù)下去,必須從孩子抓起。 他培養(yǎng)了很多徒弟和學生,女兒張吳巧覓是張海最大的驕傲。巧覓生活在侗族藝術(shù)氛圍濃厚的家庭,從7歲開始,在爸爸的指導下。學吹侗笛和蘆笙。幾年來,乖巧的她進步神速,屢屢在三江、柳州等地的大型活動中露面并脫穎而出,到過國內(nèi)外不少地方表演。2010年,張吳巧覓成為廣西民族大學的學生。 跟張海學習專業(yè)演奏的學生前后已有50多人了,而村寨里學習簡單吹奏的已有幾百人。張海和他的家人、他的學生們積極參加各種表演和比賽,利用這些機會宣傳并推廣侗族蘆笙,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侗族的蘆笙。這是張海迫切想要做的。 在比賽和表演的曲子里,好幾首都是他改編和創(chuàng)作的。張海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開始創(chuàng)作侗族蘆笙曲。他改編和創(chuàng)作的曲子用他改良的蘆笙演奏,不僅豐富了指法和技巧,而且突出了侗族音樂的特點;既能表現(xiàn)侗家人的生活和情感,舞臺欣賞性又強,且不失侗族蘆笙的特色。 因為出色的侗族蘆笙吹奏和制作技藝,因為積極地推廣侗族蘆笙藝術(shù)和培養(yǎng)侗族藝術(shù)傳人,2007年,張海被中國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評為“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P12-13
后記
侗族文化和侗族蘆笙于我來說,都是新鮮的,曾經(jīng)聽老教授神采飛揚地講起過豐厚的侗族文化和溫柔樂觀的侗族人,親眼所見,果真不虛。盡管我對侗族蘆笙知之甚淺,卻也深刻體驗到侗族蘆笙吹響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喜樂、和諧、凝聚。喜樂是蘆笙的專職,是侗族人的生活,和諧是蘆笙的構(gòu)成,是侗族人對天、地、人的致敬,凝聚是蘆笙的優(yōu)勢,是侗族人的身份認同。而現(xiàn)在,蘆笙所面臨的危機和改革,其實是整個侗族文化面臨的問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繼承與創(chuàng)新,認同與冷漠,都在考驗著悠久的文化,都在拷問著每顆關(guān)注的心。 民族文化在強大的外來潮流沖擊下,站立困難。侗族傳統(tǒng)蘆笙也在經(jīng)歷著民間土壤的沙化和身份認同的危機。種種搶救措施都會在現(xiàn)實中遇到種種難題,也許“搶救”一詞本身就意味著無奈。制作匠人減少,老一輩蘆笙手老去,新的傳人難以接續(xù)。在青黃不接的時代,張海卻在承繼傳統(tǒng)的同時,實踐著侗族蘆笙的改革,培養(yǎng)著侗族蘆笙的接班人,并且倔犟地宣傳和推廣著侗族蘆笙。在侗族蘆笙遇到信心危機時,他為它驕傲,努力用它表達侗族人的生活和情感;他惜舊揚新,樹立起侗族青年甚至一些中老年人對侗族蘆笙的自信和認同。我想這是張海感動我的地方,也是他獲得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的原因吧。 在寫這本小書的時候,我希望著力呈現(xiàn)一個生動的傳承人,他的喜怒哀樂,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張海的口述部分,以及我在采訪期間的見聞,近乎瑣碎。我卻覺得,這樣能夠走近傳承人,獲得更鮮活的信息,收獲侗族蘆笙和蘆笙傳承人所帶來的感動。 侗族蘆笙的革新,讓人欣喜,它生機勃勃,信心滿滿。而對于傳統(tǒng)侗族蘆笙的未來,我雖不樂觀,也不悲觀。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矛盾重重,我難以解讀,也不敢輕易判斷,只是用綿薄之力記錄。記錄可以成為一面鏡子,讓人們看到有這樣一種樂器讓侗族人快樂而充實,傳遞侗族文化的精髓。有這樣一個人從蘆笙中獲得快樂,也把快樂演奏給別人。 書雖小,卻是我第一次獨立承擔如此重大的任務(wù)。對于蘆笙和音樂的外行,以及侗族傳統(tǒng)蘆笙在時間上的限制,也讓我的記錄困難重重,好在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汪立珍老師始終給予我支持和指導,讓我在艱難的行進中獲得力量。徐健順老師熱心為我解答音樂上的問題并為我介紹懂得蘆笙的楊民康和李妍紅老師。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的研究生朱學民幫助我分析曲式結(jié)構(gòu)并解答有關(guān)音樂的問題,舞蹈學院的范澤容幫我檢查有關(guān)舞蹈動作的描述。 在采訪中,三江侗族自治縣宣傳部副部長楊順豐不僅熱情接受我的采訪,送給我《三江民族文化小詞典》,而且接受我的請求,在百忙之中為我寄來所需照片。三江侗族工藝品店的店主吳瑞平為我介紹侗族文化和侗族蘆笙,他的父親吳世華更是將他的博學大方地展現(xiàn)給我。感謝蘇甲宗先生接受我的采訪。在三江,張海的朋友譚正榮夫婦以及徒弟楊江瑞夫婦、謝梨慧、楊新剛,還有很多不知名的人,讓我感受到侗族人的善良和熱情。 我最想要感謝的是本書的主角張海及他的家人。在書中,對他們的感情和感激已經(jīng)滲透紙背。書稿基本完成后,張海和吳培晏仔細地閱讀了它,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更給了我拿出它的信心。對張海和他的家人,我難以表達心中的感情,我想,對于朋友,也無須太多語言。 還有三位我特別要提到的人。我的丈夫郭振東,自始至終給予我支持;兩次載我們?nèi)ト?,并在藝術(shù)方面給我意見的葉一功伯伯;再就是我的父親潘久輝,他不僅是本書照片的主要拍攝者,更是我在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堅強后盾。在此,向父親深鞠一躬。
編輯推薦
在寫這本《侗族蘆笙傳承人--張?!返臅r候,作者潘瓊閣希望著力呈現(xiàn)一個生動的傳承人,他的喜怒哀樂,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張海的口述部分,以及在采訪期間的見聞,近乎瑣碎。作者卻覺得,這樣能夠走近傳承人,獲得更鮮活的信息,收獲侗族蘆笙和蘆笙傳承人所帶來的感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