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西與周邊國家民族文化之旅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李甫春,王光榮,龔本海,拉達娜潘,顏潔  頁數(shù):536  字數(shù):505000  

內容概要

李甫春、王光榮、龔本海、(泰)拉達娜潘、顏潔編著的《中國廣西與周邊國家民族文化之旅》講述了旅游在促進經濟發(fā)展、國富民強、保護人類遺產、促進世界和諧、催生新的文明方面所發(fā)揮的特殊功能,在緒論中又點明了本書的主題就是以民族文化之旅搭建廣西與周邊國家友誼共富之橋,說的都是旅游在人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活動中所起的正面影響,所建立的功勞。

作者簡介

李甫春男,壯族。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學院分院歷史系(現(xiàn)中南民族大學)。曾在馱娘江流域及桂西地區(qū)從事多年農村工作和新聞工作。后調至廣西社會科學院從事民族經濟、扶貧與西部開發(fā)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商品經濟研究》、《少數(shù)民族經濟新論》、《擺脫貧困的新思路》(與楊柳合作)、《資源開發(fā)與民族發(fā)展》(合著)、《壯族》(泰文版)(合作)、《桂西老區(qū)開發(fā)新論》(主撰)、《千年等一回——廣西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理論構想》(豐撰)。
王光榮
彝族,廣西那坡人。1967年7月畢業(yè)于中南民族學院(今中南民族大學)中文系。1985年調入廣西師范學院工作,現(xiàn)為該院研究員、教授,民族民間文化研究所所長,文藝學、民俗學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民俗學會、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西南民族學會常務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曾任廣西第五屆民間文藝協(xié)會副主席。至今已出版了《彝族歌謠探微》、《歌謠的魅力》等7部專著,并與他人合編合著《民族民間文學原理》等15部,發(fā)表學術論文108篇、文學作品64件,合計380萬字。

書籍目錄


緒論 以民族文化之旅搭建友誼共富之橋
一、東南亞是民族種族的大觀園
二、神秘、龐大的泰壯老撣族群
三、中國廣西與周邊國家發(fā)展的新機遇
四、民族文化旅游能成為友誼共富之橋
五、本書的框架結構
第一篇 中國廣西周邊國家的民族和神奇迷人的民族文化旅游勝地
第二篇 廣西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和奇特秀麗的山水風光
第三篇 以民族文化旅游為紐帶,把廣西與周邊國家建成連片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第四篇 以南寧為依托、以桂林為龍頭的廣西民族文化之旅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河內的巴亭廣場是為紀念越南清化省巴亭爆發(fā)的第一次抗法運動而取名,是越南國家領導人迎接國外政要、舉行重要集會和重大活動的地方。1945年9月2日,越南人民的偉大領袖胡志明主席在這里宣讀了《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廣場長320米,寬100米,內鋪有168塊草坪,四季常青。胡志明主席的陵墓便坐落在廣場上,莊嚴肅穆,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排著長隊,等候瞻仰胡志明主席的遺容。陵墓的北面有胡志明故居和法式建筑風格的主席府。巴亭廣場的東面是越南國會大廈,北面是黨中央機關辦公大樓,東南面建有胡志明博物館。胡志明博物館的旁邊是河內著名的獨柱寺,又稱“延祐”或“蓮花臺”,它是建在靈沼池中一根白色石柱上的木構建筑,寺周圍有回廊,造型清秀脫俗,宛如一朵出水芙蓉。寺內供奉著觀音,每天都有游客和當?shù)鼐用竦剿吕餆闫砀!?位于河內文廟街的文廟古建筑群是河內最重要的古跡之一。它始建于1070年,內設國子監(jiān),是越南最早的大學。中國式的低房檐風格建筑以及雕龍、銅龜銅鶴等圖形的建筑元素和坐北朝南的建筑方位。體現(xiàn)了文廟建筑風格中濃重的漢文化氣息。文廟的主要建筑包括奎文閣、天光井、大拜堂、正寢殿、啟圣祠等。大拜堂內有清朝康熙皇帝手書的“萬世師表”橫匾。正殿正中供奉了孔子的塑像,兩側則奉祀中越兩國先儒。天光井東西兩側,整齊地排列著82塊進士碑,每側41塊,皆為石龜馱碑的造型。每塊碑上部刻有科舉考試的時間、碑文的撰寫者、書寫者、雕刻者以及考取的進士名單。這些進士碑是中越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每年的春節(jié)期間,文廟內都會舉辦隆重的祭祀活動,同時還舉行書法、下棋、吟詩、斗雞、斗鳥等文化娛樂活動。 (二)千峰戲水下龍灣 在越南的下龍市,有一片美麗神奇的海灣,這就是被稱為“世界奇觀”的下龍灣(Halong Bay)。“不到下龍灣,不算到越南?!边@是中國著名詩人蕭三在訪問越南時創(chuàng)作的《下龍灣賦》中留下的佳句。下龍灣位于越南下龍市東部,是越南北方廣寧省的一個海灣,位于北部灣的西部,離河內150公里,1969座姿態(tài)各異的大小島嶼坐落在面積為1553平方公里的海面。下龍灣是越南最著名的風景區(qū),越南人自稱其為世界第八大奇觀,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4年和2000年兩次將下龍灣列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11年被評為世界新的七大自然奇跡。由于下龍灣中的小島都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小山峰,山奇水秀,風景如畫,與桂林山水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素有“海上桂林”之稱。 下龍灣古時名稱很多,在10世紀之前名為安邦、綠洲、綠海,后曾稱玉山、玉水。傳說很久以前,有一條母龍從河內升起(河內過去稱為升龍),降落在這個海灣,擋住了洶涌的波濤,使這一帶人民安居樂業(yè),因此人們便把這個海灣稱為“下龍灣”。隨同母龍下海的還有一群龍子,所以附近的小海灣又稱為“拜子龍灣”。

編輯推薦

《中國廣西與周邊國家民族文化之旅》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廣西與周邊國家民族文化之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