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09-01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宋才發(fā) 著 頁數:884
內容概要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及鑒賞研究(套裝上下冊)》主要內容包括:北京明清故宮文化景觀、北京頤和園文化景觀、北京天壇公園文化景觀、北京北海公園文化景觀、北京八達嶺長城文化景觀、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觀、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文化景觀、沈陽清代故宮文化景觀等。
作者簡介
宋才發(fā),漢族,1953年5月10日生,湖北省武穴市人,法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二級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歷任《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院長兼民族法學研究所所長,中央民族大學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科研處處長兼學校“211工程”辦公室主任、民族博物館館長等職。社會兼職主要有湖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湖北省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期刊研究會執(zhí)行副會長;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審鑒定專家、省部級重大研究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法律專家顧問組成員;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西部大開發(fā)法律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民族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北京市法學會旅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兼教育委員會委員,北京博物館學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協會民族博物館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主持完成17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如199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發(fā)展社會主義研究》;國家民委2002年重點項目《民族法學學科體系可行性研究》;2004年國務院西部開發(fā)辦重點項目《西部開發(fā)立法與民族自治地方自主權的銜接研究》、教育部重大研究項目《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自主權研究》;2005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發(fā)展與完善——自治區(qū)自治條例研究》、司法部項目《西部民族地區(qū)城市化過程中農民土地權益的法律保障研究》等。出版《社會主義發(fā)展理論研究》、《20世紀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與實踐探析》、《中國:侵權行為認定與賠償》、《中國現代企業(yè)制度的法律規(guī)范與實務》、《WTO規(guī)則與中國法律制度改革》、《民族區(qū)域自治法通論》、《中國民族法學體系通論》、《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法通論》、《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發(fā)展與完善——自治區(qū)自治條例研究》、《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重大問題研究》、《中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權研究》、《中國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自主權研究》等多部學術著作,發(fā)表300多篇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獲得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等6項國家級和省部級人民政府獎。1999年被評定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同年被評定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4年被評定為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首屆有突出貢獻專家”。
書籍目錄
上冊緒論一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北京明清故宮文化景觀北京頤和園文化景觀北京天壇公園文化景觀北京北海公園文化景觀北京八達嶺長城文化景觀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觀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文化景觀沈陽清代故宮文化景觀陜西西安古城文化景觀陜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文化景觀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景觀山東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文化景觀山西云崗石窟文化景觀山西五臺山名勝文化景觀山西平遙古城文化景觀山西喬家大院文化景觀河南開封古城文化景觀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文化景觀河南洛陽牡丹文化景觀河南嵩山名勝文化景觀湖北武當山名勝文化景觀湖北襄陽隆中名勝文化景觀湖北荊州古城名勝文化景觀湖北黃鶴樓名勝文化景觀湖南洞庭湖、岳陽樓名勝文化景觀湖南鳳凰古城文化景觀江蘇南京古城名勝文化景觀江蘇蘇州古城文化景觀江蘇南京秦淮河名勝文化景觀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景觀重慶大足石刻文化景觀云南麗江古城文化景觀……下冊
章節(jié)摘錄
北京明清故宮文化景觀 北京明清故宮文化景觀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門,后倚景山公園,東近王府井街市,西臨中南海,地理坐標為東經39度54分,北緯116度23分。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①。從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溥儀,共有24位皇帝(其中明朝有14位,清朝有10位)居住在紫禁城,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紫禁城是由明朝第三位皇帝,即公元1403年即位的朱棣下詔營建的。紫禁城占地78萬平方米,包括宮殿在內的建筑共786種,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宏大的建筑群?!白辖恰比 白衔⑿恰本犹斓刂行闹?,寓意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宮是戒備森嚴的禁地,故稱之為“紫禁城”。② 紫禁城的設計者為蒯祥(公元1397-1481年,蘇州人)。故宮是嚴格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的,由“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巴獬币浴疤偷睢保础敖痂幍睢保?、“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皟韧ⅰ币浴扒骞佟保ɑ实叟P室)、“交泰殿”、“坤寧宮”(皇帝結婚新房)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輔以“養(yǎng)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以及皇帝、皇后、皇太后、嬪妃、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游玩的地方。因而故宮前半部建筑形式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征皇帝的地位至高無上;后半部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筑物多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但按照當時擬定的《清室優(yōu)待條件》規(guī)定,遜帝溥儀“暫居宮禁”(即“后寢”部分),紫禁城自此作為封建皇宮的歷史宣告結束。1914年國民政府將外朝辟為“古物陳列所”。1924年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11月5日馮玉祥部將鹿鐘麟把溥儀驅逐出宮禁,同時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員會”,并接管了紫禁城,對宮內文物進行了系統(tǒng)清點,1925年“紫禁城”正式更名為“故宮”。①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