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習俗教育讀本

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族小學  頁數(shù):522  字數(shù):530000  

內(nèi)容概要

《民族習俗教育讀本》從飲食習俗、禮儀習俗、節(jié)日習俗、宗教信仰習俗、人生禮儀習俗等方面對中華大家庭中五十六個民族的習俗做了概括性介紹。通過閱讀書中豐富的內(nèi)容,廣大少年兒童可以了解祖國各民族的習俗并從中感受到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tǒng)。進而增進大家對各民族的了解,加深民族之間的友誼,更好地促進民族團結(jié)、發(fā)展和共同進步?!睹褡辶曀捉逃x本》中各民族習俗的介紹,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為中小學開展民族團結(jié)教育活動提供了素材。

書籍目錄

漢族習俗
蒙古族習俗
回族習俗
藏族習俗
維吾爾族習俗
苗族習俗
彝族習俗
壯族習俗
布依族習俗
朝鮮族習俗
滿族習俗
侗族習俗
瑤族習俗
白族習俗
土家族習俗
哈尼族習俗
哈薩克族習俗
傣族習俗
黎族習俗
傈僳族習俗
佤族習俗
畬族習俗
高山族習俗
拉枯族習俗
水族習俗
東鄉(xiāng)族習俗
納西族習俗
景頗族習俗
柯爾克孜族習俗
土族習俗
達斡爾族習俗
仫佬族習俗
羌族習俗
布朗族習俗
撒拉族習俗
毛南族習俗
仡佬族習俗
錫伯族習俗
阿昌族習俗
普米族習俗
塔吉克族習俗
怒族習俗
烏孜別克族習俗
俄羅斯族習俗
鄂溫克族習俗
德昂族習俗
保安族習俗
裕固族習俗
京族習俗
塔塔爾族習俗
獨龍族習俗
鄂倫春族習俗
赫哲族習俗
門巴族習俗
珞巴族習俗
基諾族習俗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侗族社會信奉多種神靈,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是其宗教信仰的思想基礎(chǔ),主要有自然崇拜、靈魂與祖先崇拜、薩子(女性神)崇拜等。20世紀初,個別地區(qū)雖有天主教和新教傳人,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然流行。侗族的宗教祭祀活動一般由鬼師主持,鬼師也稱“巫師”。大凡病痛、災(zāi)禍、家宅不寧及發(fā)生自然災(zāi)害時,人們認為是不同的鬼怪精靈在作祟。因此,就要請鬼師驅(qū)鬼。鬼師察看巫書或以占卜法,判斷何方何鬼作祟,應(yīng)用何物禳解。重病久病者,被認為是鬼怪將其魂魄偷走,要請鬼師“攆鬼追魂”。如果村寨發(fā)生流行病或火災(zāi),也要由鬼師主祭掃寨。鬼師有的世襲,有的由寨老兼任。鬼師“趕鬼”收受供品作為酬報。自然神崇拜侗族相信萬物有靈,認為自然界各種物類和自然現(xiàn)象都有神靈主宰,并影響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因而崇拜眾多的神靈。土地神分為橋頭土地、寨頭土地和山坳土地等幾種。每個村寨大都設(shè)神龕供奉,只有牌位,無神像;有的供一塊石頭,也有懸掛豬下頜骨的。人們以為土地神執(zhí)掌人畜興旺,地方安寧,并震懾猛獸。逢年過節(jié)或遇自然災(zāi)害,必須用豬、羊、雞等獻祭,祈求豐收和平安。出獵前,狩獵的引頭人須到溪溝里撈取三尾小魚作為供品,燒香化紙敬祭土地神,然后領(lǐng)隊上山。獵獲后,要向土地神謝恩。水神歲首要敬祭水神。這天,婦女到河里或水井汲水,須先在河邊或井旁點香燒紙,然后才能取水回家。榕江縣車寨的婦女,還合辦酒菜到井邊祭祀,圍在井邊,歌頌水井,祝愿井水終年長滿,四季清甜。牛神農(nóng)歷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祭牛神,稱為“牛辰節(jié)”或“洗牛身”。是日要讓牛休息,并用雞、鴨等祭品在牛欄旁邊設(shè)案祭祀。有的還用特制的黑糯米飯喂牛,對其為人耕作表示謝意。

編輯推薦

《民族習俗教育讀本》:民族風俗是彰顯民族特征的重要因素,從一定意義上講,全面、客觀、系統(tǒng)地認識各個民族的風俗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貢獻,對于繼承和弘揚各個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保護和發(fā)展中華文化的多樣性,保持中華民族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睹褡辶曀捉逃x本》分別從節(jié)慶習俗、人生習俗、生活習俗、社會習俗、信仰習俗等方面,深入淺出地敘述了56個民族民俗文化的歷史和現(xiàn)狀,生動地展現(xiàn)了各個民族民俗的豐富內(nèi)涵,為學校實施民族團結(jié)教育提供參考依據(j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族習俗教育讀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