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6 出版社:民族 作者:陳其光
內容概要
《論語說文集》收入了作者從事民族語文工作以來的優(yōu)秀論文,該集選錄的是有關語言理論、語言關系和漢字系文字方面的短篇論文共29篇,具體內容包括《論語言功能的發(fā)展》《漢藏語系的二維語音》《約定俗成與順理命名》《河州話的聲調重音》《漢字的借用與派生》《女字的產生和性質》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閱讀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yè)的在職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
作者簡介
陳其光,1926年生于湖南沅江。1950年入湖南大學學習。1951年調人中央民族學院。l956年中央民族學院研究生畢業(yè),留校任教。l986年任教授。1990年退休。退休后繼續(xù)任教,研究語言文字,為一些高校審閱博士論文。研究領域涉及語言理論、語言關系、漢藏語、苗瑤語、女書。發(fā)表著作有:《中國語文概要》、《語言調查》、《女漢字典》等專著4部,《語言學概論》、《漢藏語概論》、《中國女書 集成》等合著l0部,論文有《論語言功能的發(fā)展》、《音位標音的幾種選擇》、《漢語源流設想》、《漢藏語聲調探源》等60多篇。
書籍目錄
前言論語言功能的發(fā)展音位標音的幾種選擇漢藏語系的二維語音借詞三論漢語源流設想漢藏語聲調探源語言、文字和民族約定俗成與順理命名華南一些語言的清濁對轉語言間的深層影響語音沉積層民族語對中古漢語濁聲母演變的影響河州話的聲調重音論假借論押韻論諧聲漢字系文字漢字的借用與派生論漢字的超語言使用漢字的又一個分支——女字女字與漢字女字的造字法和用字法女字的產生和性質女字的形、音、義、源女書押調和女字變形五嶺方言和女書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語言間的區(qū)域特征女字和女紅圖案
章節(jié)摘錄
音位標音的幾種選擇音位是從一定言語連續(xù)體的眾多音素中歸納出來的能區(qū)別語素的最小語音單位。音位標音是用符號(常見的是國際音標)把歸納出來的音位標示出來,使它成為視而可讀的的東西。對立、互補、音近、簡單、系統(tǒng)是歸納音位、標記音位的一些原則,其中對立、互補處于核心地位。根據(jù)對立的原則,可以確定兩個音屬于不同的音位。根據(jù)互補的原則,可以把幾個音歸并為一個音位。①音近的原則一方面是指兩個音雖然成互補分布,但是音值相差很大,不宜歸并為一個音位;另一方面是指音標所代表的音不應與實際的音相差太大。簡單原則要求歸納音位時省略伴隨特征,使音位數(shù)目和標音符號盡可能少。系統(tǒng)原則要求歸納出來的音位盡可能配列存在,不孤立零落。在應用這些原則時,由于各人的著眼點不同,對于一些性質相同的語音現(xiàn)象,往往有不同的處理。四十多年來我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漢語和民族語調查。學者們在整理漢藏語系某一個地點的語音材料時,一般用傳統(tǒng)的方法把語音歸納為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除聲調外,有些聲母和韻母是由幾個音復合而成的。無論是聲調和單音的聲母、韻母,還是復音的聲母、韻母,多數(shù)人是根據(jù)音位學的原則標寫的,但是有的并不完全是這樣。然而對一個方言點做共時描寫時,應該用音位標音,在復輔音聲母里避免出現(xiàn)單輔音中沒有的輔音,在復元音韻母里避免出現(xiàn)單元音中沒有的元音。
編輯推薦
《論語說文集》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