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10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容觀夐 頁數(shù):43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人類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百年的歷程, 自嚴復1901年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以來,幾代前輩學人篳路藍縷,開啟山林,使人類學在華夏大地成長。中山大學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人類學的拓荒者。這次《中山大學人類學民族文叢》首批整理了楊成志、容觀夐、黃淑娉、龔佩華四位先生的文集。本集是容觀夐先生的文集。
作者簡介
容觀夐,廣東中山市人。1922年生?,F(xiàn)任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中國族群研究中心顧問、嶺南考古研究中心顧問和民俗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初,在武漢中南民族學院二十年間,兼任文物館主任(1953-1958),入藏各類文物九千余件,籌建中南區(qū)少數(shù)民族陳列館,1955年夏,中山大學復辦人類學系,從北京調(diào)回母校,任系副主任兼文物館工作,主持全系科研,講授本科及研究生基礎(chǔ)課程。著有《文化人類學與南方少數(shù)民族》、《人類學方法論》與喬曉勤合著《民族考古學初論》,獲廣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專著二等獎。
書籍目錄
人類學教學研究篇 人類學 人種、種族及人類的分類 進一步完善《學科分類與代碼》 促進我國文化人類學的發(fā)展 文化與文化變遷(上) 文化與文化變遷(下) 教學實踐給我們提出的課題 我對人類學研究的一些認識 應該全面地搜集少數(shù)民族文物南方民族史篇 人類學在民族史研究中的作用 試論南方民族史研究的人類學取向 競渡傳風俗 ——古代越族文化史片斷 釋“島夷卉服,厥篚織貝” ——兼談南方少數(shù)民族對我國古代棉紡織業(yè)的貢獻 關(guān)于我國南方棉紡織歷史研究的一些問題 從民族志資料看嶺南古越族與東南亞的親緣關(guān)系 關(guān)于黎族早期歷史問題的研究 對當前黎族史研究的幾點思考 關(guān)于黃道婆生平業(yè)績問題的思考 黎族地區(qū)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改變?nèi)? ——從《評皇券牒》看瑤族的早期歷史 體現(xiàn)瑤族主體意識的盤瓠傳說 瑤族歷史三題 “耍歌堂”活動在八排瑤族 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從“清檔”三則史料說起 海南省苗族族屬問題 民族考古學篇 值得提倡的民族志類比分析法 ——“民族考古學”介紹 文化人類學知識與考古學研究 考古學走與人類學相結(jié)合的道路 ——再論文化人類學知識與考古學研究 從一位考古學家的諍言談起 ——三論文化人類學知識與考古學研究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