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作者:韓懷宗 頁數:365 字數:2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歷時3年,筆耕40萬字,臺灣咖啡界老頑童韓懷宗窮盡所學,解析最新的國際咖啡流行趨勢,介紹最完整的咖啡品種、產地,剖析名豆,教戰(zhàn)杯測及沖煮實務,是重度咖啡愛好者的完全教戰(zhàn)手冊!歷時3年,筆耕40萬字,臺灣咖啡界老頑童韓懷宗窮盡所學,解析最新的國際咖啡流行趨勢,介紹最完整的咖啡品種、產地,剖析名豆,教戰(zhàn)杯測及沖煮實務,是重度咖啡愛好者的完全教戰(zhàn)手冊!。
作者簡介
韓懷宗:
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yè),1986年進入聯合報系擔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編輯,并轉任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編譯,直至2003年退休。1998年兼任西雅圖極品咖啡產品副總至2002年止,
協助產品開發(fā)并編寫教育月刊《Coffee Times》。
任職《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期間,因與美方編輯部時差問題,養(yǎng)成熬夜喝咖啡提神的習慣。起初喝即溶咖啡,但喝來乏香苦口,于是自力救濟,
自己烘咖啡豆,犒賞味蕾,不自覺玩起咖啡,并大量搜集國際咖啡資訊,研究咖啡烘焙與沖泡,至今已屆三十年,堪稱中國臺灣地區(qū)咖啡界的老頑童。目前擔任碧利咖啡實業(yè)顧問及相關咖啡教學工作。
著有《咖啡學:秘史、精品豆與烘焙入門》,并有譯作《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 》、《咖啡萬歲:小咖啡如何改變大世界》。
書籍目錄
Chapter.1 精品咖啡進化論(上):第一、二波咖啡簡史<br>
Chapter.2 精品咖啡進化論(下):第三波咖啡登場<br>
Chapter.3 臺灣地區(qū)精品咖啡大躍進<br>
Chapter.4 咖啡風味輪新解:氣味譜<br>
Chapter.5 亞齊搏命,關于曼特寧的前世今生<br>
Chapter.6 精品咖啡溯源,舊世界古早味:埃塞爾比亞、也門與印度<br>
Chapter.7 新秀輩出,新世界改良味(上):
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危地馬拉、薩爾瓦多、肯尼亞<br>
Chapter.8 新秀輩出,新世界改良味(下):
藝伎雙嬌——巴拿馬VS哥倫比亞<br>
Chapter.9 量少質精,汪洋中海島味:
夏威夷、牙買加、古巴、波多黎各、多米尼加、波旁、圣海倫娜<br>
Chapter.10 如何泡出美味咖啡:賽風&聰明濾杯篇<br>
Chapter.11 精品咖啡外一章,天然低因咖啡:
星巴克、UCC、意利,咖啡巨擎嚴重的新黑金<br>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達格與杰夫相知相惜 說出此番豪語的是知識分子創(chuàng)辦人達格·澤爾(DougZell),他與杰夫共同打造新形態(tài)咖啡館與有利咖啡農的直接交易制度。 1992年,達格在加州從事茶葉生意失敗,改行玩咖啡,并在舊金山的畢茲咖啡擔任咖啡師和管理工作,存了些錢。1995年,二十六歲的達格,返回芝加哥老家,借用老爸的地下室,與妻子籌劃開咖啡館,兩人檢討茶葉生意虧錢的原因,在于用人不當與龐大的外購開銷,于是決定未來的咖啡館務必自己烘咖啡,而且咖啡館伙伴,寧缺毋濫,最后慧眼相中當年才二十二歲的杰夫。當時的杰夫長發(fā)及腰,衣衫襤褸,喜歡非洲擊鼓與冥想,狀似嬉皮,怎么看都不像達格要找的伙伴。在面試時,杰夫不談咖啡經,卻高談鼓經: “不要小看擊鼓,鼓的韻律與節(jié)奏就好比人生目標,愈能掌握擊鼓節(jié)拍,人生目標就愈發(fā)堅定……”這句話很有哲理,打動了達格,他決定聘用杰夫。 杰夫高中時修過德文,年少輕狂,無照駕駛、抽大麻,樣樣來,壞習慣不少,但學業(yè)成績不錯,1992年進入加州伯克利大學攻讀語言學與哲學,同時迷上加納鼓,還遠赴維也納游學半載,終日與人文氣息的咖啡館和超濃咖啡為伍。1992年秋重返伯克利,又成了畢茲咖啡的熟客。1995年畢業(yè)后,杰夫返回芝加哥,無所事事,只好為人遛狗,賺取每小時12美元工資,雖然愉快但不是他想賴以為生的職業(yè),有一天在街上遛狗,看到知識分子咖啡館招募伙伴的廣告,前往應征,他與未來老板達格,一拍即合。 創(chuàng)業(yè)維艱,校長兼撞鐘 創(chuàng)業(yè)之初,杰夫負責咖啡吧臺,達格管烘焙,但杰夫對烘豆子很感興趣,達格只好傾囊相授,滿足他的好奇心,杰夫挺有慧根,學得很快,沒多久烘焙重任就由杰夫一肩挑,一年多來,白天為客人泡咖啡,晚上還要烘豆子,累了就睡在烘焙機旁,達格則負責清潔打掃、收銀、叫貨、跑腿,校長兼工友,兩人合作無間,每周工作八十小時。 生意蒸蒸日上,除了熟客外,連附近的餐廳也來買咖啡豆,最大轉折點是全美知名的芝加哥美食餐廳查理·卓特(Charlie Trotterts)決定采用知識分子的咖啡豆,知識分子的名氣不脛而走。1998年,杰夫面臨人生抉擇,該繼續(xù)待在咖啡館內或返校做研究?他找達格長談:“如果你們夫婦認為我留下來有幫助,愿意讓我入股,我很樂意做知識分子的股東,而非千一輩子的伙計……”達格決定邀他入股,分享成果,當年二十五歲的杰夫,以兩萬美元認了20%股份,升任為副總經理,也成為知識分子的股東。 驚覺生豆影響力 1998年以前,知識分子向進口商購買生豆,達格與杰夫只需把好烘焙與咖啡萃取關,即可做出好口碑,即使開在星巴克附近也不怕。起初,兩人以為咖啡是以人為本的事業(yè),人為因素決定咖啡好壞,然而,不斷杯測卻驚覺生豆品質好壞無常,已非兩人所能控制,換言之,知識分子只能控管到較下游的烘焙與萃取,上游的生豆品質就要靠進口商決定,兩人失去安全感。 為何進口商要把數萬磅的咖啡豆摻混銷售?我們買的生豆是當令鮮豆、隔年舊豆,或更久的老豆,甚至三個年份的摻雜豆?我們想買某莊園某年、某季或某產區(qū)的鮮豆,可能嗎?這些問題永遠無解,兩人終于決定跑一趟產區(qū),看看能先為農民做些什么,讓事后買到的咖啡品質更有保障。
編輯推薦
《精品咖啡學(上):淺焙、單品、莊園豆,第三波精品咖啡大百科》以六章篇幅,詳述產地傳奇與最新資訊,包括扮豬吃老虎的臺灣地區(qū)咖啡,以及搏命進亞齊的歷險記。我也參考葡萄酒的分類,將三大洲產地,區(qū)分為“精品咖啡溯源,舊世界古早味”、“新秀輩出,新世界改良味”、“藝伎雙嬌”和“量少質精,汪洋中海島味”,分層論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