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家訓(xùn)(全4卷)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作者:陳曉丹  

內(nèi)容概要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勤勞善良的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悠久的中華古文化,具有比血緣更強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華夏兒女緊緊地聯(lián)結(jié)在了一起。    “家訓(xùn)”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內(nèi)涵、獨特的藝術(shù)形式真實地反映了各個時代的風(fēng)貌和社會生活。它怡悅著人們的情志、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感化著人們的心靈。正是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因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xiàn)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結(jié)構(gòu)、風(fēng)尚習(xí)俗與精神素質(zhì)。這都將是陪伴我們一生的精神財富。    所謂“家訓(xùn)”就是中國古人進行家教的各種文字記錄,包括詩歌、散文、格言、書信等。家訓(xùn)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大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學(xué)習(xí)研究并利用這些知識,對提高我們每個人的文化素質(zhì),品德修養(yǎng),一定會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古代,家訓(xùn)是古人向后代傳授修身、治家、為人處世的基本方法。帝王將相、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和名門望族往往都有教子和治家的文字流傳于世。盡管古代家訓(xùn)有一些內(nèi)容帶有封建倫理色彩,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如修身勵志、持家治學(xué)、敬業(yè)報國等,這些家訓(xùn)為后人留下的成果,極富有形象性、哲理性和針對性。對于今天的人來說,仍有不可忽視的借鑒意義。

書籍目錄

中華家訓(xùn)(1) 顏氏家訓(xùn)  卷第一 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  卷第二 風(fēng)操慕賢  卷第三 勉學(xué)  卷第四 文章名實涉務(wù)  卷第五 省事止足誡兵養(yǎng)生歸心  卷第六 書證  卷第七 音辭雜藝終制 歷代家訓(xùn)精華選編  曹操家訓(xùn)  趙光義家訓(xùn)  王演疇家訓(xùn)  李暠家訓(xùn)  張英家訓(xùn)  劉備:遺詔敕劉禪  韋玄成:誡子孫  嚴復(fù):誡子文理兼通  嚴復(fù):誡子旅游要具備歷史、地理知識  白居易:知足常樂  粱商:敕子冀等  徐勉:誡子崧  姚崇:遺令誡子孫  朱舜水:諭諸孫  楊繼盛:誡子“孝順”  楊繼盛:誡子周濟“同族貧寒”  李應(yīng)升:誡子“孝以事親”  敬姜:論勞逸  崔盧氏: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  鄭泳:通禮  趙咨:敕子胤  韓愈:只有勤學(xué)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公孫僑:舍不為壇  徐皇后:希圣者昌,踵弊者亡  左宗棠:誡子用功讀書  鄭大和:鄭氏規(guī)范  王守仁:為人應(yīng)努力立志求學(xué)  嵇康:家誡  葉夢得:旦必讀書  諸葛亮:誡外甥  元?。赫d侄等事  顏延之:庭誥  歐陽修:誨學(xué)說  徐媛:訓(xùn)子書  洪亮吉:與子書  王修:誡子書  陶淵明:與子儼等疏  東方朔:誡子  劉向:戒子歆書  王祥:訓(xùn)子孫遺令  鄭玄:誡子益恩書  陸游:放翁家訓(xùn)  馬援:誡兄子嚴、敦書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司馬談:命子遷  蔡襄:福州五戒  劉邦:手敕太子  霍韜:教子務(wù)農(nóng)  柳砒:家訓(xùn)  家頤:教子語  邵雍:誡子孫  羊祜:誡子書  呂本中:要向先賢學(xué)習(xí),要以先賢為榜樣  棘剛徐:誡子學(xué)稼  ……中華家訓(xùn)(2)中華家訓(xùn)(3)中華家訓(xùn)(4)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一、天道造物,必無兩全【原文】古人云:“予之齒者去其角,與之翼者兩其足?!碧斓涝煳铮責o兩全。汝輩既享席豐履厚之福,又思事事周全,揆之天道,豈不誠難?唯有敦厚謙謹,慎言守禮,不可與寒士同一般感慨欷欺,放言高論,怨天尤人,庶不為造物鬼神所呵責。況父祖經(jīng)營多年,有田廬別業(yè),身則勞于王事,不獲安享。為子孫者,生而受其福,乃又不思安享,而妄想妄行,寧不大可惜耶?思盡人子之責,報父祖之恩,致鄉(xiāng)里之譽,詒后人之澤,唯有四事:一日立品,二日讀書,三日養(yǎng)身,四日儉用。世家子弟,原是貴重,更得精金美玉之品,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驕盈、不詐偽、不刻薄、不輕佻,則人之欽重,較三公而更貴?!浴堵斢?xùn)齋語》卷二【譯文】古人說:“長了鋒利牙齒的動物就無頭上的角,有了翅膀的動物就只能有兩只足?!贝笞匀粍?chuàng)造萬物,一定沒有兩全其美j你們既然享受吃喝豐盛、穿戴厚實的福分,又想每件事都兩全其美,用大自然創(chuàng)造萬物的道理來推測,難道不是太困難了嗎?只有敦實寬厚、謹慎言語、遵守禮儀,不能與貧困寒士一樣感慨嘆息、放聲高談、怨天尤人,這樣也許不會被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明所呵責。何況父輩祖輩經(jīng)營多年,有田地、房屋,以及其他產(chǎn)業(yè),尚且身子為公事而勞碌,沒有得到過安寧和享樂。作為子孫,生來就享受這樣的福分,卻又不想安分地享受,而是胡思亂想、輕率地行動,難道不是很可惜嗎?要想盡到做兒子的職責,報答父輩祖輩的恩德,給家鄉(xiāng)帶來榮譽,給后人留下恩澤,只有做好以下四件事:一是樹立良好的品德,二是勤奮讀書,三是加強修身養(yǎng)性,四是勤儉節(jié)約。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原來就尊貴顯要,如更具有像精金那樣純良、像美玉那樣美好的人品,對自己的言語要考慮值得人們稱道,對自己的行為要考慮值得人們效法,不驕傲自滿、不狡詐虛偽、不刻薄、不輕佻,那么人們對他們的欽佩和看重,比起三公來要更顯得尊貴。二、硯以世計。墨以時計。筆以日計【原文】昔人論致壽之道有四:日慈、日儉、日和、日靜。……《傳》日:“仁者靜?!庇秩眨骸爸邉印?。每見氣躁之人,舉動輕佻,多不得壽。古人謂硯以世計,墨以時計,筆以日計,動靜之分也。靜之義有二:一則身不過勞,一則心不輕動。凡遇一切勞頓憂惶喜樂恐懼之事,外則順以應(yīng)之,此心凝然不動,如澄潭,如古井,則志一動氣,外間之紛擾皆退聽矣。此四者,于養(yǎng)生之理極為切實,較之服藥引導(dǎo),奚啻萬倍哉。若服藥則物性易偏,或多燥滯。引導(dǎo)吐納,則易至作輟。必以四者為根本,不可舍本而務(wù)末也。

編輯推薦

《中華家訓(xùn)(套裝全4卷)》: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古文化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家訓(xùn)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大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部分,是陪伴我們一生的精神財富。在修身勵志、持家治學(xué)、敬業(yè)報國等方面,仍有重大的意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華家訓(xùn)(全4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