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通史(上、中、下)

出版時間:2007-9-1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作者:張庚,郭漢城  頁數(shù):全三冊  字數(shù):89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文庫”主要收選20世紀以來我國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科學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優(yōu)秀著作和譯著。這些著作和譯著,對我國百余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fā)展產生過重大積極的影響,至今仍具有重要價值,是中國讀者必讀、必備的經典性、工具性名著?! 〈蠓裁?,均是每一時代震撼智慧的學論、啟迪民智的典籍、打動心靈的作品,是時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寶,均應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傳之久遠?!爸袊膸臁笔占儆嗄陙淼拿诸惓霭?,便是以新世紀的歷史視野和現(xiàn)實視角,對20世紀出版業(yè)績的宏觀回顧,對未來出版事業(yè)的積極開拓,為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蠓裁?,總是生命不老,且歷久彌新、常溫常新的好書。中國人有“萬卷藏書宜子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有當前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要求,中華大地讀書熱潮空前高漲?!爸袊膸臁边x輯名著奉獻廣大讀者,便是以新世紀出版人的社會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幫助更多讀者坐擁百城,與睿智的專家學者對話,以此獲得豐富學養(yǎng),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 榇?,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tǒng)領,堅持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以登高望遠、海納百川的廣闊視野,披沙揀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賾索隱的嚴謹態(tài)度,投入到這項規(guī)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來?!  爸袊膸臁彼諘至杏?個類別,即:(1)哲學社會科學類(哲學社會科學各門類學術著作);(2)史學類(通史及專史);(3)文學類(文學作品及文學理論著作);(4)藝術類(藝術作品及藝術理論著作);(5)科學技術類(科技史、科技人物傳記、科普讀物等);(6)綜合?普及類(教育、大眾文化、少兒讀物和工具書等);(7)漢譯學術名著類(著名的外國學術著作漢譯本);(8)漢譯文學名著類(著名的外國文學作品漢譯本)。計劃出版1000種,自2004年起出版,每年出版1至2輯,每輯約100種。  “中國文庫”所收書籍,有少量品種因技術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調整,大多數(shù)品種則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庫,千種書籍,莊諧雅俗有異,版式整齊劃一未必合適。況且,版式設計也是書籍形態(tài)的審美對象之一,讀者在攝取知識、欣賞作品的同時,還能看到各個出版機構不同時期版式設計的風格特色,也是留給讀者們的一點樂趣?!  爸袊膸臁庇芍袊霭婕瘓F發(fā)起并組織實施。收選書目以中國出版集團所屬出版機構出版的書籍為主要基礎,逐步邀約其他出版機構參與,共襄盛舉。書目由“中國文庫”編輯委員會審定,中國出版集團與各有關出版機構按照集約化的原則集中出版經營。編輯委員會特別邀請了我國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專家、領導同志擔任顧問,以確保我們的事業(yè)繼往開來,高質量地進行下去。  “中國文庫”,顧名思義,所收書籍應當是能夠代表中國出版業(yè)水平的精品。我們希望將所有可以代表中國出版業(yè)水平的精品盡收其中,但這需要全國出版業(yè)同行們的鼎力支持和編輯委員會自身的努力。這是中國出版人的一項共同事業(yè)。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志存高遠且持之以恒,這項事業(yè)就一定能持續(xù)地進行下去,并將不斷地發(fā)展壯大。

內容概要

本書所述,始于戲曲的起源與形成,止于鴉片戰(zhàn)爭前后,全面系統(tǒng)地敘述了中國古代戲曲劇種、戲曲文學和戲曲舞臺藝術發(fā)展的歷程;通過探討古代戲曲與各個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系,總結戲曲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今天的戲曲工作者提供借鑒.全書共四編:第一編,戲曲的起源與形成;第二編,北雜劇與南戲;第三編,昆山腔與弋陽諸腔戲。第四編,清代地方戲。本書版本采用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修訂版。

作者簡介

張庚(1911~2003),湖南長沙人,戲劇理論家、教育家、戲曲史家。 
郭漢城(1917~ ),浙江蕭山人,戲劇理論家、劇作家。

書籍目錄

編寫說明修訂說明再版說明第一編  戲曲的起源與形成  第一章  戲曲的起源    第一節(jié)  古代歌舞與古優(yōu)    第二節(jié)  角抵戲與參軍戲  第二章  戲曲的形成    第一節(jié)  從廟會到瓦舍    第二節(jié)  宋雜劇與金院本第二編  北雜劇與南戲  (公元十二世紀至十五世紀的戲曲)  第一章  綜述    第一節(jié)  本時期內戲曲發(fā)展的概況    第二節(jié)  北雜劇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南戲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二章  北雜劇的作家與作品    第一節(jié)  北雜劇作家與作品概述    第二節(jié)  關漢卿及其作品    第三節(jié)  王實甫的《西廂記》    第四節(jié)  馬致遠的作品    第五節(jié)  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第六節(jié)  康進之的《李逵負荊》    第七節(jié)  無名氏的《陳州糶米》  第三章  南戲的作家與作品    第一節(jié)  南戲作品概述    第二節(jié)  《白兔記》    第三節(jié)  《拜月亭記》    第四節(jié)  高則誠的《琵琶記》  第四章  北雜劇與南戲的舞臺藝術    第一節(jié)  概  述    第二節(jié)  北雜劇的音樂    第三節(jié)  北雜劇的表演    第四節(jié)  北雜劇的舞臺美術    第五節(jié)  南戲的音樂    第六節(jié)  南戲的表演    第七節(jié)  南戲的舞臺美術第三編  昆山腔與弋陽諸腔戲  (公元十四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初葉的戲曲)  第一章  綜述    第一節(jié)  本時期內戲曲發(fā)展的概況    第二節(jié)  昆山腔的產生、興起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弋陽腔的形成、發(fā)展與演變  第二章  昆山腔的作家與作品    第一節(jié)  昆山腔的作家與作品概述    第二節(jié)  湯顯祖及其“四夢”    第三節(jié)  沈璟及其作品    第四節(jié)  李玉的作品    第五節(jié)  李漁的戲曲作品與理論    第六節(jié)  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第七節(jié)  洪昇及其《長生殿》  第三章  弋陽諸腔作品    第一節(jié)  弋陽諸腔作品概述    第二節(jié)  《破窯記》    第三節(jié)  《金貂記》    第四節(jié)  《珍珠記》    第五節(jié)  《荔鏡記》  第四章  昆山腔與弋陽諸腔戲的舞臺藝術    第一節(jié)  概  述    第二節(jié)  昆山腔的音樂    第三節(jié)  昆山腔的表演    第四節(jié)  昆山腔的舞臺美術    第五節(jié)  弋陽諸腔的音樂    第六節(jié)  弋陽諸腔的表演藝術    第七節(jié)  弋陽諸腔的舞臺美術第四編  清代地方戲  (公元十七世紀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戲曲)  第一章  綜述    第一節(jié)  本時期戲曲發(fā)展概況    第二節(jié)  地方戲的興起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昆弋諸腔的進一步發(fā)展  第二章  清代地方戲作品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雷峰塔》    第三節(jié)  《黃金印》    第四節(jié)  《綴白裘》中的地方戲曲劇本    第五節(jié)  楚曲《祭風臺》  第三章  清代地方戲的舞臺藝術    第一節(jié)  概  述    第二節(jié)  清代地方戲的音樂(上)——多種戲曲聲腔的出現(xiàn)    第三節(jié)  清代地方戲的音樂(下)——板式變化結構體系的形成    第四節(jié)  清代地方戲的表演(上)——多種腳色體制的全面發(fā)展    第五節(jié)  清代地方戲的表演(下)——綜合性表演形式的進一步戲劇化    第六節(jié)  清代地方戲的舞臺美術    第七節(jié)  宮廷戲曲的舞臺美術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綜 述  第一節(jié) 本時期內戲曲發(fā)展的概況  明初至清中葉,即從十四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初葉,我國戲曲藝術又經歷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在北雜劇漸趨衰落的同時,南戲卻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起初是南戲各種聲腔的并列競爭與交流發(fā)展,隨后是昆山腔與弋陽諸腔戲的崛起盛行和流布演變。新興的昆山腔和弋陽諸腔戲,繼承了南戲的傳統(tǒng),又吸收了北雜劇的成果,在戲曲演出舞臺上,開創(chuàng)了以南曲為主的傳奇時代。它們的成就,代表了這一新的歷史時期我國戲曲藝術發(fā)展的高峰。在這三百五十多年的戲曲發(fā)展過程中,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戲曲通史(上、中、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這套書我在圖書館看過 非常不錯 只是這個07年版本的裝幀不如06年 價格稍貴啊
  •   真好的一套書,全面。
  •   大致瀏覽了一下 真是一本好書??戳司筒幌敕畔?/li>
  •   書的質量很好,內容也很豐富,挺喜歡的!
  •   不錯 寫的好
  •   很好的書,值得購買,質量很好。
  •   是學戲曲學專業(yè)的基礎書,尤其是從第二編第四章之后寫得不錯,沒有忽略戲劇音樂和演劇方面的發(fā)展情況??戳擞惺斋@。
  •   這套書編的很好,是學習戲曲之人必讀的書,專業(yè)性較強,它對整個戲曲史的介紹都很詳細,難易程度還好,比起周貽白先生的《中國戲劇史長編》算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它主要著眼于劇本的研究,周先生的主要著眼于場上研究,兩本配套起來應該是整個中國戲曲史的全部了。
  •   《中國戲曲通史》一書旨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文藝學觀點評析中國古典戲曲的發(fā)展脈絡,兩位作者均是著名的戲曲史家。該書對戲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由于本書出版較早,作者尚未能擺脫“階級斗爭”的觀點,因此對一些戲曲現(xiàn)象和戲曲作家的評價有失偏頗。
  •   因為比另一個版本出版時間要新,而且價錢便宜所以選了。送書真不是一般的快啊。。。表揚表揚戲曲史的書籍就是貴學習必備買了。。。雖然是馬克思主義的批評方法,但是了解下戲曲歷史也未嘗不可。。。老學者更加謹慎負責呢。。。恩很滿意。
  •   對學習戲曲知識很有幫助,對從事戲曲研究或是演員都非常適合學習借鑒。
  •   對于戲曲愛好者這是一本很好的理論參考書
  •   是一些高校戲曲專業(yè)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定的參考書目之一
  •   昨天下午下的訂單,竟然今天上午就到了!真快
    我喜歡寬一點的書,這個雖然不是特別寬,但是翻起來不費勁 手感挺好的 嘿嘿
    內容很全面 比起另一本專業(yè)必備書
    值得購買 價錢比較能夠接受
  •   中規(guī)中矩的書籍而已,其實價錢貴了一點。。。
  •   先說快遞的速度很快。
    32開的大小很喜歡。
    內容~才開始看,覺得好像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重點。得自己仔細閱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