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作者:張維良 頁數(shù):420
內容概要
《竹笛藝術研究》記錄了張維良教授在為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建設過程中上下求索、忠誠實踐的心路歷程,體現(xiàn)了作者的文化自覺和自信,為今后民族器樂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諸多啟迪。這部著作是笛樂領域里承先啟后的歷史性接力,也是我們推進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進程中目標明確的具體行動,必將為弘揚中國音樂文化做出應有貢獻。民樂,或國樂、中樂、華樂,乃國人認識和把握世界的獨特方式之一。有呵護則自信,有創(chuàng)新則自豪,有實踐則發(fā)現(xiàn),有為人類進步做出無可替代的貢獻的理念則自覺。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竹笛研究專題
第一節(jié) 迫切性與重要性
第二節(jié) 哲學思考
一、竹笛的哲學
二、竹笛的美學
三、方法論與竹笛
(一)經驗與體驗的統(tǒng)
(二)邏輯與歷史的統(tǒng)
第三節(jié) 音樂學定位
一、傳統(tǒng)音樂與竹笛
(一)竹笛的音樂形態(tài)學特征
(二)竹笛的風格流派
(三)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
二、音樂教育學與竹笛
(一)1949年后竹笛教學的狀況
(二)從教育學角度談竹笛教學
三、音樂史學中的笛子
四、音樂考古中的笛子
(一)樂器
(二)圖像
(三)總結
五、運動心理學與竹笛藝術
(一)運動心理學的性質及意義
(二)竹笛演奏技能訓練啟示
(三)運動心理學對竹笛演奏心理培養(yǎng)的啟示
六、音樂聲學與竹笛藝術
(一)發(fā)聲原理
(二)音色
(三)音準
(四)音量
(五)聲源
(六)頻率
(七)律學
(八)音階
(九)制作及改良
第四節(jié) 竹笛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一、中國傳統(tǒng)思想對竹笛的影響
(一)道家
(二)儒家
(三)佛教
二、笛樂詩詞與文獻
(一)笛在文獻
(二)笛在詩詞
第二章 演奏技術的教與用
第一節(jié) 迫切性和重要性
第二節(jié) 竹笛教學法
一、講解法
二、示范法
三、對話法
四、觀摩法
第三節(jié) 竹笛教師素質
一、演奏水平
二、教學能力
三、教學態(tài)度
第四節(jié) 竹笛演奏訓練
……
第三章 竹笛演奏技術在現(xiàn)代音樂中的運用
第四章 竹笛藝術流派研究
第五章 20世紀微樂發(fā)展代表人物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四,竹笛藝術的曲式分析。早期,竹笛是民間用來合奏的樂器之一,其旋律根植于傳統(tǒng)戲曲音樂中。每一樂種及其樂曲曲牌的形成,都是無數(shù)民間藝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昆曲和婺劇中,笛師就是創(chuàng)作旋律的主體之一(地方劇種中演員、琴師、笛師為創(chuàng)作和傳承的主體)。笛師根據唱腔即興伴奏昆曲,并用口傳心授的方法傳承笛樂,如《幽蘭逢春》、《二凡》等。在戲曲、二人臺音樂中,竹笛民間藝人用即興加花、變奏等手法來為聲腔伴奏,并將某曲牌的旋律改編為竹笛獨奏曲,如:《五梆子》、《喜相逢》等,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至今猶存。 從中國民間音樂傳承角度看,竹笛樂曲的曲式結構歷經三個過程。初期,吸收民間音樂的養(yǎng)分,其曲式結構多為一部、二部、并列、變奏等?!捌稹薄ⅰ俺小?、“轉”、“合”的結構運用較多,具有代表性的笛曲旋律有:《幽蘭逢春》進板的四個小節(jié)樂句。此曲式結構的笛曲韻味十足,有著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思想靈氣?!吧⒁宦恢幸豢煲簧ⅰ苯Y構和許多民間約定俗成的傳統(tǒng)樂種結構也支撐著竹笛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中期,西洋曲式“A-B-A”結構傳人中國,竹笛創(chuàng)作樂曲的曲式結構發(fā)生了變化,眾多笛曲開始運用三部曲式結構,并在主旋律前后分別添加引子和尾聲,使竹笛音樂結構的完整性有了提升。中國民間的創(chuàng)作經驗與西方的作曲技術理論在實踐中不斷磨合、碰撞,竹笛樂曲的創(chuàng)作開拓了一條中、西合并的作曲技術新路,即以傳統(tǒng)民間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為根基,以西方浪漫作曲技法為手段。三部曲式的代表性笛曲有:《深秋敘》、《春潮》等。目前,很多竹笛樂曲的創(chuàng)作仍然延續(xù)“A-B-A”曲式結構?! ?0世紀下半葉至今,作曲家用協(xié)奏曲的曲式結構為中國竹笛藝術創(chuàng)作了很多大型協(xié)奏曲和現(xiàn)代民族室內樂作品。協(xié)奏曲有:《愁空山》、《夢幻星島》、《鷹之戀》等;室內樂作品有:《韶》、《三笑》、《晚春》等。部分經典的竹笛協(xié)奏曲成為了竹笛藝術發(fā)展的里程碑,也暗示著中國竹笛藝術的創(chuàng)作道路將會走向更寬的領域?! 〉谖澹赜蛭幕蛩赜绊懙亚L格。中國竹笛的韻味獨特,風格有多個流派之分,而影響這些樂曲風格的原因之一是地域因素?! ?/pre>編輯推薦
竹笛是華夏文化寶庫中的一枝瑰寶,有著九千余年的歷史,它是民族器樂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之一。歷代文人雅士為竹笛這件美妙的樂器留下了無數(shù)贊美的詩篇。 張維良編著的《竹笛藝術研究》首先將深人民間收集和整理從傳統(tǒng)、民間至當代的笛曲,從風格、技法、演奏以及教學理論和歷史文獻等方面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研究。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