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5-1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作者:(美)奧托·弗里德里克 頁數(shù):406 譯者:劉莉,魏柯玲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格倫?古爾德,這位鋼琴巨匠,受到樂迷的頂禮膜拜,但是他憎惡場演出,31歲時便永遠告別了音樂會舞臺,成為錄音技術(shù)的熱情倡導(dǎo)者。這位出了名的怪人——用圍巾和手套將自己層層包裹,服用大量藥片,還曾因斯坦威公懷一名職員和他握手時動作粗魯提出上訴——其對音樂的詮釋也與眾不同。在“古爾德遺囑執(zhí)行委員會”的正式授權(quán)下,經(jīng)過大量的采訪并查閱從未公開的檔案,資深作家奧托?弗里克完成了這部在深度和文筆上都堪稱典范的傳記著作。從古爾德短暫而輝粕的演奏生涯,到作為教師、作家和講演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他的公開言論和不為人的知的私生活——本書對這位多才多藝、性格乖張的天才作了公正的評價。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克《時代周刊》資深作家,并著有《網(wǎng)之城》(City of Nets)、《暴雨之前》(Before the Deluge)、《走向瘋狂》(Going Cray)與《衰敗與墮落》(Decline and Fall)等作品。他同時為《豎琴師》(Harper’s)《大西洋》(The Atlantic)以及《紳士》(Esquire)等雜志撰稿,并曾擔(dān)任《周六晚間郵報》主編,現(xiàn)居長島。
書籍目錄
前言上篇遺產(chǎn)天才哥德堡變奏曲巡回演出退隱新生活古典唱片作曲家《北胡觀念》下篇電視明星浪漫唱片電影指揮家私生活哥德堡變奏曲(II)尾聲附錄關(guān)于資料來源的說明人名對照表唱片目錄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音樂就是自我殉道文:成慶 一本傳記寫得好,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或許是“出入自如”。所謂“出”,當然是指對傳主的生平大事,都有較詳盡的交代;所謂“入”,則是指作者對于主人公的心靈世界與畢生關(guān)懷,應(yīng)當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性理解,假如能進一步移情,觀照出傳主精神世界的大體輪廓,則夠得上是傳記中的上品?! 陡駛悺す艩柕碌纳钆c藝術(shù)》,這本關(guān)于加拿大鋼琴演奏家格倫·古爾德的傳記,其實是我早先閱讀的漏網(wǎng)之魚。我在北京與上海的書店里,都沒有發(fā)現(xiàn)該書,而最終只能通過按圖索驥,倚靠網(wǎng)上書店才購得。之所以還在這里撰文推薦,首先自然是這本傳記寫得生趣盎然,夠得上傳記作品中的佳品,當然也需要提醒讀者的是,這當中的翻譯錯誤,也比比皆是,需要小心甄別;而最為重要的緣由,則是因為筆者對古爾德偏愛的私心作祟,不得不寫下幾段文字,與大家分享關(guān)于這位音樂家的種種?! ∑杆銇恚駛悺す艩柕乱蛑酗L(fēng)去世,距今已有15年。去世之日,他的50歲生日剛剛過去10天,就以這樣一種頗具戲劇性的方式走到了生命盡頭。 在他的墓碑前的石板上,刻著一段《哥德堡變奏曲》的起始音符,這部作品也一直被認為是代表了古爾德對巴赫的經(jīng)典詮釋,也作為一個神秘的符號見證了其音樂人生的首尾。他錄制的第一張唱片是1955年版的《哥德堡變奏曲》,而在1981年,也就是臨終前錄制的最后一張唱片,也正是這首《哥德堡變奏曲》?! ≡僭趺纯浯筮@部作品對于古爾德的意義,恐怕也并不為過。事實上,在10余年的聽樂生涯里,我對巴赫音樂的某種頓悟,就來自于古爾德的演奏。要將巴赫演奏出某種清澈、神圣的意味,并非容易之舉。對于今天的現(xiàn)代人而言,要進入巴赫那個時代的音樂精神氛圍,本身就是一個相當不易的要求。也正是如此,20世紀的鋼琴演奏家,多是選擇浪漫派作品為主,為數(shù)不多演奏巴赫的鋼琴家,雖然也能自成一格,但是他們所演繹的巴赫,未免不沾染了“浪漫派”的濃重氣息,只要看看佩萊西亞和阿格里奇演奏的巴赫,便可窺見一斑。 如果有人因此認為,古爾德或許就是一位心思純凈的音樂家,那么這無疑大錯特錯,古爾德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都似乎與巴赫的音樂相差甚遠,當然,巴赫本人也曾經(jīng)在大街上好勇斗狠,全無音樂里的清澈平和。但是看過古爾德演奏的人們,會發(fā)現(xiàn)十分怪異,因為他總是弓著背,身體幾乎就要貼上琴鍵,他彈琴時的雙手也比一般演奏者更平,遠遠看去,就如同“鋼琴前的霍金”,身體佝僂成一團,只剩下幾個手指在那里不停地跳動?! 「屓烁杏X困惑與不解的,則是他比較詭異的音樂趣味。除開巴赫,他還喜歡勛伯格這位“無調(diào)性大師”,熟悉音樂史的自然明白,巴赫代表的復(fù)調(diào)音樂與勛伯格開啟的無調(diào)性音樂傳統(tǒng),本是水火不容,古爾德同時接納一正一反,到底意味著什么? 盡管這本傳記描述了很多古爾德如何熱愛勛伯格的情節(jié),但是并未說明,在巴赫與勛伯格之間,到底存在哪些不為人所知的秘密。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古爾德非常討厭莫扎特,這位古典音樂史上人人都愛的“小甜甜”。他給出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莫扎特的音樂是“享樂主義”式的。他最讓人詫異的“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在古爾德看來,本質(zhì)上是將音樂引向膚淺化與庸俗化的階段。如此驚世駭俗的觀點,自然引發(fā)了他與一幫音樂專家的爭論。 他曾經(jīng)在接受訪談時說,藝術(shù)的目的是“終其一生營造一種驚異與安詳?shù)臓顟B(tài)”,短期的目的則是“救世濟人”,而音樂會、表演、展覽和觀眾的歡呼,都是虛假的、甚至是罪惡的根源。如果說巴赫的音樂最終是要在一種音樂的秩序中達成與上帝的和解,那么勛伯格提出的則是“和聲即情感”,要用音樂的強度表達最深的情感?! 』蛟S這已經(jīng)暗示了,古爾德的心靈,乃是一個分裂的秩序。他一方面內(nèi)心掙扎,充滿了情感表達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對世俗與平庸的生活感覺厭惡,這體現(xiàn)在他常常是深居簡出,只依靠電話與人聯(lián)絡(luò),而當他內(nèi)心風(fēng)暴舒卷之時,他甚至獨自前往北極附近,只為獲得某種極端神秘的體驗?! 〉沁@種分裂并未讓他的心靈徹底被徹底現(xiàn)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的那種孤獨感,其實是一種不斷追求完美的孤獨經(jīng)驗,就如同一種“隱退的完美感”。這讓他常常在音樂中,發(fā)掘出古典世界的“神性”體驗。當年與古爾德一起創(chuàng)作小說《戰(zhàn)爭》的小說家莫西芬德利在看到他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的結(jié)尾處時放聲痛哭,在他看來,古爾德在那里已經(jīng)找到了“神性”?! 』蛟S我們不應(yīng)該夸大古爾德的精神成就,因為盡管他在1981年再錄《哥德堡變奏曲》時,已經(jīng)對1955年的那個初出茅廬時的版本表示過種種不屑,但是他是否真正追求到巴赫音樂中的完美秩序,看起來頗讓人懷疑。他并沒有留下足夠的材料來佐證這一切,但是他曾經(jīng)為自己定下“為自我殉道而確定你的探索”的目標,卻在他的演奏生涯中毫無疑問地實現(xiàn)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