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1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作者:[意] 皮阿維 編劇,[意] 威爾第 作曲 頁數(shù):118 譯者:張詩正
內(nèi)容概要
為了向廣大音樂 戲劇工作者和歌劇愛好者介紹世界歌劇四百余年來的發(fā)展,特編了這套“世界歌劇文學(xué)系列”從書,每年出版若干種。希望這套叢書能夠成為大家喜愛的手冊,并在聽賞中豐富藝術(shù)感受。 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帕爾馬附近的Le Roncole,1901年1月27日逝世于米蘭)是一位意大利的歌劇作曲家。他的作品在他生前就已經(jīng)非常著名,到今天為止它們依然非常受歡迎。威爾第從1824年開始學(xué)習(xí)音樂,他為吉奧阿基諾·羅西尼的歌劇塞維利亞理發(fā)師寫了續(xù)曲。然后他去米蘭,但那里的音樂學(xué)院拒絕受他,他并不灰心,而是私自繼續(xù)學(xué)習(xí)。他的處女作是《波尼法西奧伯爵奧貝托》,此后他又寫了《王國的一天》,這是他的第一部戲劇,但它很不成功,難怪,此前不久他的第一位夫人和孩子死了。1842年他創(chuàng)作了他的第一部不朽之作《那布果》。那布果在米蘭首演,其唱女中音的主角演員后來成了他的夫人。其后他的佳作屢出不疊。1872年他的另一部巨著《阿依達(dá)》問世。這部歌劇是寫給開羅的一個歌劇院的開幕式的,而不是如許多人所說的寫給蘇伊士運(yùn)河的開航的。威爾第晚年主要修改他早年的作品。威爾第支持意大利當(dāng)時的獨(dú)立運(yùn)動,他的一些作品中有暗示這個運(yùn)動的情節(jié)。一直到今天還有人建議將他為那布果所作的合唱《飛吧,思想,插上金色翅膀》作為意大利的國歌。[編輯]重要作品《波尼法西奧伯爵奧貝托》(1839) 《王國的一天》(1840) 《那布果》(1842) 《倫巴第人在第一次十字軍中》(1843,修訂后稱《耶路撒冷》) 《埃爾納尼》(1844) 《兩個福斯卡羅》(1844) 《圣女貞德》(1845) 《阿爾齊拉》(1845) 《阿蒂拉》(1846) 《麥克白》(1847) 《強(qiáng)盜》(1847) 《海俠》(1848) 《萊尼亞諾戰(zhàn)役》(1849) 《路易莎·米勒》(1849) 《斯蒂費(fèi)利奧》(1850,修訂后稱《阿羅爾多》) 《弄臣》(1851) 《游吟詩人》(1853) 《茶花女》(1853) 《西西里晚禱》(1855) 《西蒙·波卡涅拉》(1857) 《假面舞會》(1859) 《命運(yùn)的力量》(1862) 《民族贊》(1862,合唱) 《唐卡洛斯》(1867) 《阿依達(dá)》(1871) 弦樂四重奏(1873) 《安魂彌撒曲》(1874,合唱) 《奧瑟羅》(1887) 《圣母頌》(1889,合唱) 《法爾斯塔夫》(1893) 《圣母悼歌》(1898,合唱) 《感恩贊》(1898,合唱) 《贊美童貞女瑪麗亞》(1898,合唱)
書籍目錄
出版者的話作者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故事梗概劇中人物歌劇腳本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