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潘力 頁數(shù):40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日本與中國僅一水之隔,但我們并沒有真正了解它。因為日本文化受到中國的深遠影響,所以許多人習慣地認為日本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分支,日本美術也是中國美術的衍生物,但事實并非如此……古人修書為志,此書亦為日本美術之志,引導讀者追尋日本美術一百五十年來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的軌跡,領略蘊含其間的獨特文化心理和造型意識。
作者簡介
潘力,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大學美術系。獲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高級訪問學者、東京藝術大學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日本美術研究。專著:《日本美術:從現(xiàn)代到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浮世繪》(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獲2008年第十二屆華北優(yōu)秀教育圖書一等獎、2010年第十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譯著:《設計私語錄》((日)原研哉蓍,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合著:《東方美術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年)。在《美術》、《美術觀察》、《裝飾》、《清華美術》、《中國美術館》、《世界美術》、《浮世繪藝術》(日)等國內外期刊發(fā)表相關論文三十余篇,部分論文為《新華文摘》、《造型藝術》轉載。
書籍目錄
導言
序章“間”--獨特的空觀
“間”概念的緣起與神道信仰
禪意空間
繪畫、文學等藝術形式中的“間”
“間”概念的積極倡行者--磯崎新
訪談錄:日本建筑設計家磯崎新
第一章 日本美術與西方的相遇
一、寫實繪畫的黎明
舶來的“遠近法”
橫濱的視點
二、技術與藝術
博覽會機制與工藝美術的振興
近代油畫的開拓者--高橋由一
西式美術教育的發(fā)端--工部美術學校
第二章 “日本畫”與“洋畫”
一、岡倉天心與新日本畫
費諾洛薩的<美術真說》
從東京美術學校到日本美術院
《東方的理想》
橫山大觀與“朦朧體”
二、黑田清輝的“外光”
折衷的學院派
“新派”與“舊派“的論爭
未盡的理想主義
三、浪漫的裝飾性
優(yōu)雅的東方情懷--藤島武二
激情的天才--青木繁
訪談錄:日本美術史論家佐藤道信
第三章 個性化與民族化的時代
一、新興美術的潮流
《白樺》
村山知義與“MAVO”
二、岸田劉生的“內在美”
現(xiàn)代啟蒙與“古典感化”
“寫實的神秘派”
”真實”的觀念性
三、開拓新的地平線
版畫-HANGA
“大正的歌磨”--竹久夢二
日本畫與現(xiàn)代主義
“梅原?安井時代”
四、東方的油畫--藤田嗣治
巴黎的際遇
“絕妙的乳白色”
“戰(zhàn)爭畫”的旋渦
訪談錄:日本美術史論家高階秀爾
第四章 復興:走向現(xiàn)代
一、重振旗鼓的前衛(wèi)美術
在廢墟上復活
吉原治良與具體美術協(xié)會
抽象繪畫
”反體制“與“反藝術”
二、日本畫的戰(zhàn)后軌跡
傳統(tǒng)與革新
超“日本畫”
源遠流長的“巖彩”
三、現(xiàn)代文化與大眾藝術
“世界的棟方”
現(xiàn)代動漫之父--手治蟲
岡本太郎的“對極主義”
大眾文化的旗手--橫尾忠則
四、“增殖的魔幻”--草間彌生
無限增殖與自我消滅
紐約“前衛(wèi)的女王”
“我想駕駛這輛車去談一場精彩的戀愛”
訪談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
……
第五章 “物派”與“后物派”
第六章 影像生存
第七章 可愛文化
第八章 開放的邊界
第九章 共生的“場”
第十章 終章“異界的風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