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名師課徒畫稿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潘韻 繪  頁數(shù):100  

前言

  中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yōu)良而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主體,有著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美學思想。在長期的實踐中,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畫家的努力探索和刻苦實踐,使中國畫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與之相適應的造型特點以及傳承方式,它是中華民族整體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zhì)、人文品格的形象反映,其獨特的造型特點及表現(xiàn)手法,是中華民族思維方式和塑形狀物手段在造型藝術中的體現(xiàn),而這又體現(xiàn)在其獨特的畫藝畫法的傳授與學習上?! ∨c西方繪畫從對著實物寫生,重視觀察、描繪物象的形體結構和色彩變化人手,來學習繪畫技能不同,中國畫的技法傳授與學習主要依靠老師的言傳身教,重視老師經(jīng)驗及畫法、風格的傳授,而不是從學畫甫始即對物觀察、寫生。也就是說,中國畫主要是通過老師按照學畫的步驟和過程,隨手繪出所教內(nèi)容的圖稿,并書寫出技法步驟和筆法墨法要求,學生按照老師的課徒畫稿要求,對之臨摹學習,以求掌握基本技法,獲得學習上的進步,并由此開始獲取筆墨傳統(tǒng)和繪畫美學思想。因此,老師所繪的課徒畫稿對于初學繪畫者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初學階段是打基礎的時候,此時如果能得到一位畫藝高超、授徒有方的畫家精心編繪的課徒畫稿,并在其悉心指導下,對之臨摹學習,不但能很快掌握基本的繪畫技法,而且也會為日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梢哉f一套優(yōu)秀的課徒畫稿對學畫者來說是通向成功的津梁。  有鑒于此,在中國繪畫史上,畫家們非常重視畫譜的編繪。早在南宋,畫家宋伯仁就編繪有((梅花喜神譜)),將梅花的種種形態(tài)情貌一一繪出,以便于人們欣賞和臨習。在元代,畫家吳鎮(zhèn)給他兒子編繪了一部專門畫竹的技法圖譜——《竹譜》,他在書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自己的畫竹方法和經(jīng)驗以及創(chuàng)作理論,是一部難得的課徒畫稿。到了明代,畫譜的編繪更是層出不窮,著名者如《十竹齋畫譜》、《顧氏畫譜》、《歷代名公畫譜》等等,由于木版雕刻印刷技術的進步,使畫譜得到廣泛流傳。清代是畫譜編繪的重要時期,此時出現(xiàn)了各種畫科種類的畫譜,其中不乏在畫史上影響巨大者,如《芥子園畫傳》。該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中國畫各科目的傳統(tǒng)流派、基本技法、歷代名家的風格面貌及其圖式,并各配以相應的例圖,全書圖文并茂,技法講解淺顯易懂,名詞術語解釋深入淺出,極便于初學者學習,對中國畫的普及起了極大的作用,直至今天仍然是學習中國畫的最佳入門畫譜之一,而廣受歡迎?! 〉搅私F(xiàn)代,隨著西學東漸,西方院校式教學的方式也傳人中國,在新建的美術院校中,雖然西方繪畫的教學方式和傳授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學的主流,但在中國畫系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占據(jù)著相當?shù)谋戎?,一些傳統(tǒng)型的畫家還是用課徒畫稿的形式,向?qū)W生示范、傳授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和筆墨形式,學生們也樂于或者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在社會上,傳授和學習中國畫的方式仍然一如過去——以老師所畫的課徒畫稿為范本,通過對之臨摹,來掌握繪畫的基本技法,并打下傳統(tǒng)的筆墨基礎。這種傳統(tǒng)的學畫方式在中國畫史上造就了無數(shù)的名家,至今仍然是學習中國畫的首選方式?! ≡诋斀?,由于美術院校和畫院中集中了一批優(yōu)秀的甚至可以說是一流的畫家,因此他們出于教學、示范需要所編繪的課徒畫稿,就較之社會上一般畫家所繪的課徒畫稿,除了畫藝精湛、技法精良外,更具有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可以說是很好的繪畫教科書,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臨摹,以此也受到社會上學習中國畫者的廣泛歡迎。

內(nèi)容概要

  中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yōu)良而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主體,有著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美學思想。在長期的實踐中,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畫家的努力探索和刻苦實踐,使中國畫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與之相適應的造型特點以及傳承方式,它是中華民族整體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zhì)、人文品格的形象反映,其獨特的造型特點及表現(xiàn)手法,是中華民族思維方式和塑形狀物手段在造型藝術中的體現(xiàn),而這又體現(xiàn)在其獨特的畫藝畫法的傳授與學習上。

作者簡介

  潘韻(1905—1985),原名趣琴,號趣叟,長興人。1934年上海新藝術??茖W校畢業(yè),長期從事國畫創(chuàng)作和美術教育工作。1940年起,先后任杭州國立藝專與浙江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解放后,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2年3月,兼任浙江省文史館副館長。潘韻擅長山水畫。初學北宋黃山谷與明代沈石田,繼學南宋馬遠、夏圭,掌握傳統(tǒng)筆法,觀察真山真水,重視寫生,認為“沒有生活、沒有感受、沒有激情,畫出來的東西就沒有生命”。20世紀50年代的代表作《春之晨》,被譽為新中國新國畫的前驅(qū);《解放大西南進軍》蔚為大觀,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多幅作品,如《靈隱》、《開國大典》、《修建運河堤》、《下龍灣》等都有較強的時代感。1981年11月,浙江美術學院列館專門展出潘韻的山水畫和花鳥畫近60幅,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先后在《浙江日報》、《新美術》與《浙江中國畫》上發(fā)表。其作品擅長勾斫筆法,筆多頓挫,勁健而活脫;追求骨法,剛硬爽直,猶如其心直口快的個性。晚年受黃賓虹畫理的啟示,追隨清畫家石溪筆意,承宋人余風,其畫清勁中更添老辣的意味。

書籍目錄

樹的生長規(guī)律樹之生長規(guī)律白描樹枝法樹枝露根舉例一般樹干紋理白描寫生樹法畫樹法畫樹用墨法幾種寫生的點葉樹叢林雜樹畫法點葉樹法特征樹特征樹特征樹苔草畫法樹法范圖一樹法范圖二樹法范圖三樹法范圖四樹法范圖五樹法范圖六樹法范圖七樹法范圖八樹法范圖九樹法范圖十樹法范圖十樹法范圖十二樹法范圖十三樹法范圖十四石法之配搭各式石法袁耀觀潮圖石法小斧劈皴作石山又一態(tài)劉松年皴法荊浩、關仝石法坡石法坡石法范華原皴法披麻皴披麻皴橫筆點皴主峰回轉(zhuǎn)取勢法峰回路轉(zhuǎn)法主峰環(huán)抱式深遠法瀑布水口式流泉式平遠法高遠法深遠法深遠法石法范圖一石法范圖二石法范圖三石法范圖四石法范圖五石法范圖六石法范圖七石法范圖八石法范圖九石法范圖十石法范圖十石法范圖十二石法范圖十三石法范圖十四石法范圖十五石法范圖十六石法范圖十七石法范圖十八石法范圖十九石法范圖二十石法范圖二十石法范圖二十二石法范圖二十三石法范圖二十四,石法范圖二十五石法范圖二十六石法范圖二十七石法范圖二十八石法范圖二十九石法范圖三十石法范圖三十石法范圖三十二石法范圖三十三石法范圖三十四石法范圖三十五石法范圖三十六石法范圖三十七石法范圖三十八石法范圖三十九石法范圖四十石法范圖四十石法范圖四十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畫名師課徒畫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