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人民美術 作者:丁文雋 頁數(shù):28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該書以比較淺顯易懂和流暢的文筆,對書法藝術的產(chǎn)生、演變發(fā)展、各個時代各種藝術風格特點進行了論述,同時又將字體的間架結構和形態(tài)變化,以及學習書法的基本規(guī)律要領、書法工具的性能等等技術性問題都作了深入淺出通俗明曉的歸納介紹。《書法精論》問世以后,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和推崇,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普及和發(fā)展我國的書法藝術產(chǎn)生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丁文雋(1905-1989),名越鴻,字文雋,號煮石、畏因學人,晚號“半殘老人”。1927年畢業(yè)于原北京交通大學,多年從事鐵路管理工作.其一生潛心研究書法藝術,染翰臨池,終生不倦。在書法實踐、理論、教學上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是我國二十世紀影響深遠的書法家。
研習書
書籍目錄
前言出版說明第一章 書法的起源與漢字的書法 第一節(jié) 什么是書法 第二節(jié) 書法是怎樣產(chǎn)生的 第三節(jié) 漢字書法的特點 一 漢字是衍形文字 二 漢字和書寫工具——毛筆 三 漢字書法是一種藝術第二章 漢字書法的發(fā)展過程 第一節(jié) 原始社會時期 第二節(jié) 奴隸社會時期 第三節(jié) 封建社會與半封建社會時期 一 秦、西漢、東漢 二 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 三 隋、唐、五代 四 宋、元、明 五 清代 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第三章 書法藝術的審美標準與提高書法藝術水平的主要途徑 第一節(jié) 書法藝術的審美標準 一 雄偉、豪邁 二 剛勁、強健 三 淳樸、端莊 四 秀麗、俊逸 五 勻整、平正 第二節(jié) 提高書法藝術水平的主要途徑 一 善于取象 二 合理地應用法則 三 心精手熟第四章 執(zhí)筆法 第一節(jié) 執(zhí)筆法的由來 第二節(jié) 執(zhí)筆法與手臂關系及“實指” 第三節(jié) 虛掌 第四節(jié) 平腕與懸肘 第五節(jié) 使用提筆、揸筆或其他代用品第五章 運筆法 第一節(jié) 總論 第二節(jié) 筆的縱橫運動 一 筆的縱面運動 落筆、頓筆、提筆 二 筆的橫面運動 過筆、轉筆、折筆、挫筆、縱筆、搶筆與縮筆 三 介于縱橫兩面之間的運動 駐筆 第三節(jié) 中鋒與偏鋒 方筆與圓筆 一、中鋒與偏鋒 二、方筆與圓筆 第四節(jié) 篆書運筆法 第五節(jié) 隸書運筆法 第六節(jié) 真書運筆法 第七節(jié) 草書運筆法第六章 結構法 第一節(jié) 總論 第二節(jié) 結構的五要素——平正、勻稱、連貫、參差、飛動 第三節(jié) 各種書體的結構舉例第七章 取法 第一節(jié) 學書必須取法古人 第二節(jié) 可供取法的碑帖舉例 一 古文籀篆 二 古隸及隸書 三 真書 四 行草書 第三節(jié) 各體范本選擇的標準第八章 臨摹 第一節(jié) 臨摹的功用與區(qū)別 第二節(jié) 臨摹的具體方法與要點 第三節(jié) 臨摹的次序 第四節(jié) 臨摹的最終目的第九章 用具 第一節(jié) 總論 第二節(jié) 毛筆 第三節(jié) 紙 第四節(jié) 墨 第五節(jié) 硯附:歷代著名書法家簡介 論歷代書法絕句五十四首跋 歷代碑帖附圖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書法的起源與漢字的書法 第一節(jié) 什么是書法 書法,就是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皶?。是指寫字,如振筆疾書、大書特書,也就是用筆把文字寫在紙上或某種物件上的動作。人們無論進行一種什么勞動,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也就是完成這種動作必經(jīng)過的過程和方法。我們把用毛筆書寫漢字的過程和方法,通稱為“書法”。它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種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 ∥覀兘裉鞂W習書法藝術,既要掌握和運用傳統(tǒng)的基本規(guī)律和技法,又不能滿足于此,還必須遵循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方針,使它反映時代的需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繁榮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使之在我國書法史上開辟一個新的篇章。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诙?jié) 書法是怎樣產(chǎn)生的 書法之所以成為我國特有的傳統(tǒng)藝術,是和我國的漢字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緊密相聯(lián)的。所以,要說明書法的起源,必須先弄清我國文字的起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