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1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傅抱石 頁數:6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清末以降,中國繪畫與中國文化共同面臨存亡絕續(xù)的危機。如何生存發(fā)展,成為近代中國第一流才智之士殫精竭慮的焦點。近百年來的中西文化論戰(zhàn),與中國藝術現代化的爭辯,至今尚末結束。概括而言,除了“死守傳統(tǒng)”與“全盤西化”兩極對峙之外,就是以西方的觀念與方法來改造中國文化,以及以中國文化為主體,吸收其他文化之營養(yǎng)來謀求中國文化的再生這兩條路。 傅抱石,原名長生,初小四年級時改名瑞麟。17歲就讀省立第一師范,開始美術創(chuàng)作與研究,處號“抱石齋主人傅抱石”。1940年10月5日(清光緒30年甲辰8月)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祖籍新喻縣章塘村。1965年9月29日因腦溢務病逝南京寓所,享年61歲。 傅抱石是畫家,但是美術史與理論的研究之精深,完全是典型的學者。也正因為他在史、論研究方面之精深,才有其自出機杼的繪畫創(chuàng)造。極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在民族衰頹,文化凋敝的時代,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觀今鑒古,鑒往知來,于是,歷史的研究成為他振興中國文化宏愿的第一項工程。他說“我比較富于史的癖嗜……對于美術史、畫史的研究,總不感覺疲倦,也許是這癖的作用。因此,我的畫筆之大,往往保存著沈厚的史味?!?/pre>書籍目錄
序大滌草堂圖 1942年屈原 1942年仿石濤山水 1943年觀瀑圖 1943年山蔭道上 1944年萬竿煙雨 1944年麗人行 1944年琵琶行 1944年觀音像 1944年天女散花 1944年聽泉圖 1944年原安臥雪 1944年竹林七賢 1944年人物冊頁之一 1944年人物冊頁之二 1944年雨景 1944年風雪歸人圖 1945年東山攜妓圖 1945年擘阮圖 1945年瀟瀟暮雨 1945年虎溪三笑 1945年撫琴仕女 1945年游赤壁 1946年二湘圖 1946年紅衣仕女 1946年殿庭對話 40年代今古輸贏一笑間 40年代秋江泛舟 40年代河伯 1952年屈子行吟圖 1953年搶渡大渡河 1953年云中君和大司命 1954年山水 1955年平沙落雁 1955年蘭亭圖 1956年西那亞皇宮(羅馬尼亞風景)1957年西那亞車站(羅馬尼亞風景)1957年布拉格宮 1957年韶山 1959年……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