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尊嚴與生存掙扎

出版時間:2012-12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申萬里 著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通過對元代江南士人的精神世界、生存掙扎、文化信息擴散、日常生活、社會網絡以及江南士人游大都、上都,江南士人與地方大族發(fā)展、江南士人與地方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fā)展等問題的考察,探討中國文化與傳統(tǒng)承載者之一的江南士人群體的生存狀況、他們?yōu)楦纳粕鏅嗬目範幰约八麄冊诮仙鐣l(fā)展中的社會角色與社會影響。

作者簡介

山東嘉祥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元代史研究。著有《元代教育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若干篇。

書籍目錄

緒論
一、本書的主要內容
二、本書的主要觀點
三、前人研究成果綜述與本研究的學術價值
四、本書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懷舊情結
——一元代江南士人精神世界初探
一、痛苦與快樂:元代江南士人的南宋記憶
二、同情與憤怒:元代江南士人對先賢后裔的關注和
對社會現實的批評
三、特立獨行:元代江南士人對夢想的堅持與對現實的逃避
四、結語:元代江南社會的懷舊之風
第二章:元上都的江南士人
——兼論元代江南士人與元上都及相關知識在江南的傳播
一、元代江南士人與元上都
二、元代江南士人到達上都的旅程
三、元代江南士人的上都生活
四、元代江南士人與上都及其相關知識在江南的傳播
五、結語
第三章:游京師
——元大都的江南儒士群體
一、元代江南士人游京師的基本情況
二、元代江南士人游京師的目的
三、元代江南士人在大都求官的方式
四、元代江南士人在大都的生活
五、元代江南士人游京師的結果
六、結語:元代江南士人游京師的價值與文化意義
第四章:生存奮斗、社會經營與權威重塑
——元代江南地方社會隱士研究
一、元代江南隱士的構成
二、元代江南隱士的謀生手段
三、元代江南隱士的社會經營
四、元代江南隱士的生活
五、元代江南隱士的權威重塑
六、結論
第五章:元代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
——以郭畀為中心的考察
一、郭畀日常生活軌跡的復原(至大元年[1308]八月二十七日到至大二年[1309]十月三十日)
二、從郭畀《云山日記》看元代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
三、士人與社會信息
四、士人與地方官學
五、士人與地方社會
六、士人日常的娛樂與文化活動
七、結論
第六章:元代江南士人的社會網絡
——以郭畀、戴表元為中心的考察
一、元代江南士人郭畀的社會網絡
二、元代儒士戴表元的社會網絡
第七章:元代江南特殊士人群體
——江南孔子后裔初探
一、元代江南孔子后裔發(fā)展概況
二、仕宦
三、社會生活
四、余論
第八章:元代的浦江鄭氏
——中國古代同居共財家族的一個個案考察
一、家世
二、家族管理
三、仕宦
四、社會網絡
五、余論
第九章:從武到文
——元代張瑄及其家族初探
一、元初張瑄的崛起
二、張瑄及其家族的發(fā)跡
三、朱清、張瑄之獄
四、張瑄家族的轉型與復興
五、結論
第十章:元代江南的民間義莊
——兼論元代江南士人在地方社會保障中的作用與影響
一、元代江南的民間義莊
二、元代江南民間義莊的運行狀況
三、元代江南民間義莊的管理制度
四、結論
征引文獻與參考書目
附錄:郭畀社會網絡統(tǒng)計表
人名索引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理想、尊嚴與生存掙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