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周汝昌
Tag標簽:無
前言
自序本書之作,起步于一九四七年秋冬之際,主體形成于一九四八年暑假;以后略有零散補充,定稿于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三年秋,由上海棠棣出版社印行問世,迄今整整五十載。回憶“而立”之年“立”此一業(yè),種種經(jīng)歷,富于“傳奇”意味,又兼“風云際會”與“陵谷滄桑”的奇致,可以勒為此編紀敘,非本文所能盡述。如今只說,當此新版又將付梓之時,自己愿意一表衷腸的幾點愚意,粗記在此。不成序文,聊供評正。粗淺的理解認識,大約是如下幾點--一、《紅樓夢》是以“小說”“野史”為外貌的著作,其本體內(nèi)質(zhì)是一種歷史文化的、“詩化”了的“自寫心靈”的書--而這是讀時的直覺感受領(lǐng)會,不是由于什么“考證”的“證驗”而后方“知”。二、正因如此,我堅信不考察研索作者曹雪芹其人,就談不上針對其書的理解和賞析。三、欲考察研索其人,必須是從時代背景中尋求一切的來龍去脈,所有能得的直接、間接的“媒介”。割取片段、斷章取義的做法,是會患上“歷史短視、淺視癥”的下策。四、由胡適先生的《紅樓夢考證》而得知敦誠《四松堂集》的重要,也即得知求而未得的敦敏之詩集的同樣重要。恰好四兄祜昌又將此事重新提醒我,于是一索而得,在燕京大學(xué)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懋齋詩鈔·東皋集》。此后,承鄧之誠先生指點,查獲了《永憲錄》中對曹家的極為難得的關(guān)鍵性史跡的記載。大約同時,在燕大東門外成府街一個地攤上買到了故宮印的《掌故叢編》,方知李玄伯氏發(fā)現(xiàn)的曹氏奏折檔案資料。于是,我這個“西語系”的學(xué)生便一步一步地“陷”入了“曹學(xué)”的“泥坑”--這是后來人家譏嘲我的話。五、我這“曹學(xué)”的成果是從根本上揭示了曹家的政治身份(是內(nèi)務(wù)府包衣,不是“漢軍”)、政治處境(在康熙眾多皇子爭謀嗣位的旋渦中),以及他家的悲劇命運。還有首次考明了雪芹的幾門至親的政治身份、處境,幾位至友的家世情況。平郡王、傅鼐、富察家諸人、佟氏隆科多等人的千絲萬縷的政治牽連,更有至親李煦一門的重大情節(jié)--以上這些,都屬于“曹學(xué)”大范圍--卻是關(guān)系到理會雪芹《紅樓》內(nèi)涵的斷乎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六、由這工作的收獲,印證了魯迅先生的灼見真知:“不知何因,是后曹氏似遭巨變”(《中國小說史略》論雪芹生平);同時也就證實了雪芹著書是以“小說”為載體而抒寫形容自己的奇作(不是像胡適先生當時認為的“坐吃山空,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恰恰相反)。七、這樣,可以展示一個事實:《紅樓夢新證》并非是一種簡單的承接胡氏《考證》的著作。它是正式建立“曹學(xué)即紅學(xué)”的這門專題學(xué)術(shù)的專著。八、《新證》之所以可以稱為是一種“建立”(而不是簡單的接承延伸),有其時間的和內(nèi)涵的理據(jù)?!缎伦C》是胡氏《考證》的二十五年之后,又一次的從頭作起。胡先生考后的繼武者,未見其人其作(俞平伯《紅樓夢辨》是另一性質(zhì)的論著,對于考察雪芹其人的身世時代、處境生平,不相干涉,不宜相提并論)。繼出行世的卻都是“索隱派”(我曾列過一個詳表,今不贅)。如謂胡氏《考證》為源頭,則二十五年為一個世紀的四分之一,并未有對雪芹其人之研究的任何發(fā)展。因之,可以說《新證》是新的建立而非舊話重提的重復(fù)翻版。然后再來審視其建立的內(nèi)涵,便可看到幾項重要分科密切聯(lián)系的學(xué)術(shù)體系的構(gòu)建,已然展示清晰。這個體系是新的開始,包括了曹學(xué)、脂學(xué)、版本學(xué)、探佚學(xué)四大分支,相互依伏鉤互成一種新整體研究方法,而非支離破碎的“多立名色”。九、《新證》體系成功建立的一個最明顯的事實驗證,就是它引發(fā)的強烈而廣泛的影響?!缎伦C》引發(fā)的影響,沒有像胡先生考后二十五年之久方有真正的發(fā)展建構(gòu)。一九五三年《新證》出版后,立即形成了一種“紅學(xué)熱”的明潮和暗流。幾乎所有海內(nèi)外的《紅》文、《紅》評、《紅》書、《紅》刊……都是在它的影響之下而萌生的,蔚為大觀。也就是說,如果以歷史目光展望一下“紅學(xué)史”的來龍去脈、起伏升沉,即不難看到從一九五三年開始以迄于今的--與以前迥乎不同的研《紅》場面、格局、興榮……以及一些十分特別的文化觀。有人說,沒有《新證》,就沒有這五十年來的紅學(xué)。這話雖然抬舉了它,但也確有其一定的道理。十、影響是多樣的,好的壞的都有。好的是導(dǎo)引了加深加細的研究,從而出現(xiàn)了青年一代的杰出研《紅》專家,成就令人鼓舞。這是這門專學(xué)大有前途、可望層樓更上的最好征兆。壞的影響是“引誘”了一些人,誤以為治紅學(xué)弄考證是個成名成家的“門路”“捷徑”,于是模仿、“效顰”之現(xiàn)狀層出不窮,沒有真學(xué)力真見解,假裝巧扮,弄虛作偽,沽名釣譽--甚至由“專家”就索性充當了“霸主”,妄想壟斷這門學(xué)術(shù),讓它成了“一言堂”,不許對他的論點說法表示任何異議。這已然不再是《新證》的責任,但它竟讓人如此眼紅,千方百計地謀劃如何“壓倒”并“打倒”《新證》,豈不也是“無罪之罪”?至于明目張膽的剽竊、稗販(材料、論證、觀點……),并且以“反戈一擊”為其手段,以遂其私者,因已越出了學(xué)術(shù)的范圍,無有詳列的必要了。十一、《新證》的缺點和遺憾,說來那是太多了。比如不少評論者把“材料豐富”列為本書的特色和優(yōu)勝處,甚至有人認為這是本書的唯一可取處,其他是談不到或看不出的。但事實上“材料”也并不“豐富”。創(chuàng)稿時,那情形是很寒傖的:四七年掙扎回到大學(xué)時,已是老大徒傷悲的荒廢之人了,僅僅由于未過三十歲,還有點生氣,就在課馀摸索《紅樓夢》的事情。翻看了一些書,隨手摘錄資料。這些資料后來就成了本書的組成部分。書稿粗具形體之時,我已無有條件再去搜求各種書物原件去核對一遍。原稿的樣子是很不夠體統(tǒng)的--百般碎紙條拼粘而成,臨到說是可以有付梓的可能,只好努力繕鈔一個可以拿給人的清本。這個任務(wù)是家兄在困難中擔當起來的。幾十萬字,鈔是鈔完了,可我們兩個人又誰也沒有再去拿原底稿來核一下鈔本的條件了,就那樣子交付與了出版介紹人。一九五二年,我到了成都在大學(xué)外文系教英語,這時排出的校樣便陸續(xù)寄到我手。面對著這么些“轉(zhuǎn)頭陳跡”的“舊作”,成堆的鉛字紛紜錯亂的排樣,實深有“望洋”之感,很多疑問,無法核對解決,又只好以“意”為“斷”。很顯然,這不但會“遺留”下不少問題,而且還會自己“制造”問題。一九七六年出版的重排增訂本,整理時精神主要放在增刪內(nèi)容上,舊版遺留下來的需要核正的那些地方,依然無法獲得解決,也曾查對了一部分書物史料,但全書所引書目、篇目粗計有六七百種,實已無法盡核。當時我目病已甚,又只能委之于我的一個孩子。然而就是這樣一本書,也發(fā)生了不小的影響。十二、《新證》的可存,是因為它以考證為手段,卻以思想研究批評為目的,這方是一部書的“靈魂”--這就是我對高鶚偽續(xù)篡改、冒充“全本”的思想本質(zhì)的批揭,指出它是與雪芹的精神意旨處于針鋒相對的地位,是一個有政治背景的文化陰謀。這一揭示,接受的人日益多起來了,目前在高校學(xué)子群中,已出現(xiàn)了可貴的良例,是個吉兆。當然,還有反對的,甚至出言不遜、難以醒悟的,還有待時間的推移與更多人的努力工作,逐步爭取。這個工作還十分艱難,這是個文化思想領(lǐng)域中從來就存在矛盾斗爭的規(guī)律性問題,不是張三李四某幾個人的事情?!缎伦C》是激烈批判程高偽本“陣營”中的忠實戰(zhàn)士,它能于五十年后之今日又以新版形式問世,表明了它的學(xué)術(shù)大方向是經(jīng)受了考驗而可以站立于百家爭鳴之中仍有其凜凜之生氣,并將繼續(xù)接受考驗,聽取雌黃毀譽--凡是與人為善的指教,感切無內(nèi),永志弗諼。別有用心與所圖的,則聽隨尊便,所歷既多,就見怪不怪了,恕不多及。癸未寒宵試表愚衷于東皋陋室
內(nèi)容概要
周汝昌先生自1947年開始撰寫《新證》,1950年定稿完成。1953年9月第一次出版,10月重印了一次,同年12月第三次印刷。全書分為八章,共39萬字,由出版了俞平伯先生的《紅樓夢研究》的棠棣出版社出版。1976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了《紅樓夢新證》增訂本,此版在篇幅上大大多于第一版,字數(shù)達到80萬字。除增加了第八章“文物雜考”外,每一章的內(nèi)容都得到了充實。此版《新證》取消了王耳的代序,把它并入引論之中。迫于政治情勢,卷首增加了李希凡、藍翎的《評〈紅樓夢新證〉》(原載1955年1月20日的《人民日報》),同時去掉了初版第七章“新索隱”。此版《新證》1985年重印,刪去了李希凡、藍翎的文章。1998年華藝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周汝昌紅學(xué)精品集》,內(nèi)中自然包括了《新證》。此版在1976年版的基礎(chǔ)上進行修訂。因為這套書有個“總序”,所以刪掉了相當于序言的“寫在卷頭”。另亦刪除了1985年本的后記和附錄中華書局此次再版,是在1976年人民文學(xué)增訂版、1998年華藝修訂版的基礎(chǔ)上重予校訂,遵照作者生前意見,恢復(fù)了“寫在卷頭”和1953年版的第七章“新索隱”,以及1985年本長達2萬字的后記。作者生前為本版撰寫了自序?!都t樓夢新證(增訂本)(套裝全3冊)》主要涵蓋三方面內(nèi)容:一、考證了曹雪芹的籍貫、出身、家世、生平等問題,開創(chuàng)了紅學(xué)研究中的“曹學(xué)”;本書征引詳博,舉凡通史、政書、檔案、地方史志、文集、譜牒、傳記、筆記等史料無不包涵,以此使讀者明了《紅樓夢》成書之背景。二、結(jié)合“曹學(xué)”對《紅樓夢》進行考釋。三、對脂批、《紅樓夢》各版本進行考證,對《紅樓夢》流傳過程中的讀者接受給予評價。
作者簡介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別署解味道人。天津人。燕京大學(xué)中文系研究院畢業(yè)。曾任四川大學(xué)外文系講師、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古典部編輯、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研究員等。資深紅學(xué)家、古典詩詞研究家。著有《紅樓夢新證》《書法藝術(shù)答問》《曹雪芹小傳》《獻芹集》《紅樓夢與中華文化》《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紅樓小講》等多部學(xué)術(shù)論著、隨筆集,主編《紅樓夢辭典》,并編注《楊萬里選集》《范成大詩選》等。
書籍目錄
自序 寫在卷頭 第一章引論 第二章人物考 第一節(jié)世系譜表 第二節(jié)曹宜曹宣 第三節(jié)過繼關(guān)系 第四節(jié)幾門親戚 第三章籍貫出身 第一節(jié)豐潤縣人 第二節(jié)遼東俘虜 第四章地點問題 第一節(jié)南北東西 第二節(jié)院宇圖說 第三節(jié)北京住宅 第四節(jié)江寧織署 第五節(jié)真州鹺院 第五章雪芹生卒 第六章紅樓紀歷 第七章史事稽年 前期(明萬歷二十年——清順治十八年) 中期(康熙元年——康熙五十一年)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 第八章文物雜考 一曹雪芹畫像 附雪芹小像辨 二脂硯齋藏硯 三“怡紅”石印章 四曹雪芹筆山 附程偉元畫扇 五曹雪芹詞曲家數(shù) 六“紅樓夢”解 第九章脂硯齋批 第一節(jié)脂批概況 第二節(jié)脂硯何人 第三節(jié)申著作權(quán) 第四節(jié)議高續(xù)書 補說三篇 附資料輯錄三種 第十章新索隱 附錄編本子與讀者 一戚蓼生考 二劉銓???附青士椿馀考 三戚蓼生與戚本 四清蒙古王府本 附簡介一部《紅樓夢》新鈔本 五夢覺主人序本 附鈔本雜說 六靖本傳聞錄 七“慚愧當年石季倫”——最早的題《紅》詩 八“試磨奚墨為刊刪”——最早的題《紅》詩之二 九“續(xù)貂詞筆恨支離”——較晚的題《紅》詩 十“買櫝還珠可勝慨!”——女詩人的題《紅》詩 后記 附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由于上述原因,我保存了拙文的原貌不作大改,連誤論《氏族譜》“宣”“宜”二字相似易混的那一段也不刪,就是為了讓它證明我在當時條件下思慮所能及的限度,以及當時我的理路的本貌,絕談不上什么編造一個曹宣并為了否定曹荃的這等等罪名。 “荃”名見載于《氏族譜》;同輩之中, “寅”“宜”倒并列于“璽”后,而“荃”卻獨列于“爾正”之后。至于現(xiàn)在大家常常引用的有關(guān)“曹荃”的資料,實際都是內(nèi)務(wù)府滿文檔的漢譯本,只是尋照字音才譯成“荃”字的。這一點申說清楚,恐怕也很必要。 朱南銑先生在駁議拙說的各文章中,有一點卻是我十分感荷的,這就是他指出了曹寅、曹宣并非如我所推的是孿生兄弟。其理由是,《楝亭詩鈔》卷三有“支俸金鑄酒槍一枚寄二弟生辰”一詩,腹聯(lián)云:“三品全家增舊祿,百花同日著新緋?!毕伦⒃疲骸吧酵ㄉ??!奔热徊苄帐腔ǔɑǔ泻芏喈愓f,最通常的是二月十二日),這就徹底否定了“孿生”說。我認為朱先生此說是對的。誰說的是真理事實,就要信從誰的論點。 我舊年何以致此誤說?大約是因為,曹寅對自家人,對豐潤的同族人,對遼東的同族人,以至對安徽貴池的同宗人,在詩題中都不作分別,通稱某某幾兄,某某幾弟和某某侄。稱二弟的有“筠石二弟”“峙乃二弟”,后者卻是曹秉楨。那么單稱“二弟生辰”,究不知指誰。況且我始終以為“與子墮地同胚胎,與子四十猶嬰孩”的話,如非用之于雙生兄弟,何必非要用這種“掰瓜露子”的措詞?覺得難有另外的解釋。 現(xiàn)在看來,不掛字號的二弟,還應(yīng)是二胞弟,不像是疏宗同族弟。至于那兩句難解的詩,恐怕是為了著重指明同母所生(又年齡挨肩相近)。封建社會的富貴人,除了正妻,例有幾位側(cè)室姬妾。曹寅為了特別表明一母所生的兄弟關(guān)系和感情,故此說了那種話,當時人讀了必不奇怪;而到我這里,只會以一種普通人家僅僅見過一夫一妻的這種“觀念”來讀它,自然覺得出奇,不免大驚小怪起來。(這讓富貴人聽了,必然要嗤笑其“寒傖”了。) 今為存其舊貌,亦不加改動,兼志朱先生嘉惠。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周汝昌是我的“紅學(xué)”方面的一個最后起、最有成就的徒弟。他的《紅樓夢新證》已三版,香港可買到……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書。——胡適(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大師)《紅樓夢新證》無可否認的是紅學(xué)方面一部劃時代的極重要的著作。他挖掘史料之勤慎,論證史實之嚴密,都可令人敬佩。……汝昌在考證方面給紅學(xué)奠立了許多基礎(chǔ)工作,在討論方面也引起了好些啟迪性的頭緒。——周策縱(著名美籍華裔學(xué)者)對于《紅樓夢》,我贊同周汝昌的看法。他考證得非常好,我認為在百年來《紅樓夢》研究里,他是最有成績的。——李澤厚(著名學(xué)者)周汝昌先生從“新證”開始,接著又用數(shù)十年的功夫深化研究,結(jié)果創(chuàng)造了曹學(xué)、版本學(xué)、脂學(xué)、探佚學(xué)互參的紅學(xué)四維結(jié)構(gòu),把“考證”推向高峰。可以說胡適是《紅樓夢》考證的開創(chuàng)者,而周汝昌先生則是總集成者。——劉再復(fù)(著名學(xué)者)
編輯推薦
《周汝昌作品系列:紅樓夢新證(增訂本)(套裝共3冊)》為紅學(xué)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集大成之作,胡適、顧隨、張伯駒一致贊賞的名著。
名人推薦
周汝昌是我的“紅學(xué)”方面的一個最后起、最有成就的徒弟。他的《紅樓夢新證》已三版,香港可買到……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書。 ——胡適 《紅樓夢新證》無可否認的是紅學(xué)方面一部劃時代的極重要的著作。他挖掘史料之勤慎,論證史實之嚴密,都可令人敬佩?!瓴诳甲C方面給紅學(xué)奠立了許多基礎(chǔ)工作,在討論方面也引起了好些啟迪性的頭緒。 ——周策縱 一部文學(xué)作品,本事的考證和作家的傳記,同樣被重視,因為這都是幫助我們了解作品作家的重要資料。這在世界一切文學(xué)作品和作家固是莫不皆然,而對曹雪芹的《紅樓夢》來說,則更是加倍的重要,原因是這部小說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小說,即在于它的寫實自傳體這一獨特性上。在這一點上,作品的本事考證與作家的傳記考證二者已合而為一了。 ——周汝昌 我贊同周汝昌的看法。他考證得非常好,我認為在百年來《紅樓夢》研究里,他是最有成績的。不僅考證,而且他的“探佚”很有成就。 ——李澤厚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