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陳垣 頁數(shù):278 字數(shù):1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這是一套寫給年輕人的國學讀本。 “國學”之名,始自清末。其時歐美學術進入中國,號為“新學”、“西學”等,與之相對,人們便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統(tǒng)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等。 晚清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會通碰撞,人文學術勃興,產(chǎn)生了一批大師級的學者,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他們的著述,歷經(jīng)歲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輝。我國古代經(jīng)典,浩繁艱深,而這些著作無異于方便后人接近經(jīng)典、了解歷史與文化的一座座橋梁,其價值自不待言。 遺憾的是,出于諸種原因,這些著作,有的版本繁多,錯漏雜見,有的久不再版,一書難覓。有鑒于此,我們特組織出版“跟大師學國學”書系,從中遴選出一些好讀易懂、簡明扼要的作品,仔細編校,統(tǒng)一裝幀,分批推出,以饗讀者。 這些作品,大多是一版再版的經(jīng)典,不僅在文化學術界歷來享有盛譽,也在廣大讀者中間有較高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當日名家,影響很大,但1949年后未曾重印,借此次機會,將之重新推薦給大家。
內(nèi)容概要
在民國以前,遇當代帝王或所尊者之名時,必須回避。但各朝所諱不同,避諱方法也不一致,因此史書上常有因避諱而改易文字的地方,甚至改變姓名、官名、地名、書名、年號等。其流弊足以淆亂古文書,但如果能加以利用,則可以解釋古文書之疑滯,辨別古文書之真?zhèn)渭皶r代。因此,可以說,避諱學亦為史學中一門輔助科學,是研究中國歷史所不可缺少的知識?!妒分M舉例》是陳垣先生廣泛閱讀了大量宋人、清人有關避諱的述作,并收集引用了大量的古籍材料而寫成,“意欲為避諱史作一總結(jié),而便考史者多一門路、一鑰匙也”。這是陳垣先生在避諱學方面的一部總結(jié)性的著作,書中列舉了八十多個通例,分析并說明了歷代避諱的種類、所用的方法及其利用情況,以及與避諱相關的問題,厚積薄發(fā),言簡意賅,學術水平很高;同時,文字通俗易懂,不失為一本較好的普及性讀物。
作者簡介
陳垣(1880~1971),字援庵,廣東新會人。我國著名的史學家和教育家。陳垣先生自幼無師承,靠自學闖出一條廣深的治學途徑,在宗教史、元史、歷史文獻學等方面著作等身,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推重。他先后在北大、輔仁、燕大、北師大教學數(shù)十年,任輔仁大學校長、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前后達四十六年。主要著作有《元西域人華化考》、《二十史朔閏表》、《中西回史日歷》、《史諱舉例》、《??睂W釋例》、《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國佛教史籍概論》、《通鑒胡注表微》等。
書籍目錄
序
卷一 避諱所用之方法
第一 避諱改字例
第二 避諱空字例
第三 避諱缺筆例
第四 避諱改音例
卷二 避諱之種類
第五 避諱改姓例
第六 避諱改名例
第七 避諱辭官例
第八 避諱改官名例
第九 避諱改地名例
第十 避諱改干支名例
第十一 避諱改經(jīng)傳文例
第十二 避諱改常語例
第十三 避諱改諸名號例
第十四 避諱改物名例
第十五 文人避家諱例
第十六 外戚諱例
第十七 宋遼金夏互避諱例
第十八 宋金避孔子諱例
第十九 宋禁人名寓意僭竊例
第二十 清初書籍避胡虜夷狄字例
第二十一 惡意避諱例
卷三 避諱改史實
第二十二 避諱改前人姓例
第二十三 避諱改前人名例
第二十四 避諱改前人謚例
第二十五 避諱改前代官名例
第二十六 避諱改前代地名例
第二十七 避諱改前代書名例
第二十八 避諱改前朝年號例
卷四 因避諱而生之訛異
卷五 避諱學應注意之事項
卷六 不講避諱學之貽誤
卷七 避諱學之利用
卷八 歷朝諱例
征引書目略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魏書·蕭衍傳》:“衍將蕭曬寇淮陽?!薄读簳酚袇瞧胶钍捑埃创耸挄\,唐人避諱,追改為景。 《北齊書·盧叔武傳》,《北史》作叔彪。唐人諱虎,史家多稱為武,亦有作彪者,此人蓋名叔虎。 《周書·趙文深傳》,深本作淵,避唐諱改。北周天和二年十月《華岳頌》,即趙文淵書。 《隋書·韓擒傳》:“擒本名豹?!碧迫酥M虎,多改為武,或為獸,或為彪,此獨改為豹者,欲應上文“黃斑”之謠也。 《北史·長孫幼傳》:“孝文以其幼承家業(yè),賜名幼,字承業(yè)?!北举n名稚,據(jù)《魏書》可證。史避唐諱,李稚廉改為幼廉,孔稚孫改為幼孫,謝稚改為孺子,皆以稚治音同也。 《舊唐書·列女傳》:“宋庭瑜妻魏氏,隋著作郎彥泉之后也?!睆┤斒菑Y,避唐諱追改。 《宋史·藝文志》,別集類有《恭翔集》,即敬翔也??偧愑性S恭宗《文館詞林詩》,即許敬宗也。避宋諱追改。 《遼史·穆宗紀》:“諱璟?!崩顮c《長編》:“開寶二年,契丹主明為帳下所弒。”明即穆宗,后周避廟諱改,宋史臣因之。 《金史·劉瑋傳》:“唐盧龍節(jié)度使仁敬之裔?!比示醇慈使?,史臣避金章宗父諱追改。 右避諱改前人名。 《后漢書·黨錮傳》:“郭林宗、賈偉節(jié)為其冠。”《何颙傳》亦云:“郭林宗、賈偉節(jié)?!狈稌媳芗抑M,故郭泰不書名,并偉節(jié)亦字之。 《岑侄傳》:“郭林宗、朱公叔等皆為友?!币嘁蚬爸煲?。《朱穆傳》:“近則邴吉、張子孺?!弊尤妫瑥埌彩雷?,章懷所改也。世皆改代,人名不合改,故稱其字。 《晉書·宣帝紀》:“青龍四年,遼東太守公孫文懿反?!惫珜O淵稱字,避唐諱。 《晉書·載記》,劉淵稱劉元海,石虎稱石季龍,皆避唐諱稱其字。 《魏書》慕容鼽稱元真,石弘稱大雅,馮弘稱文通,皆避魏諱稱其字。 《梁書·宗夾傳》“祖景”,景即炳?!赌鲜贰穭t稱宗炳字少文,而不名。 《宋史·藝文志》,職官類有蔡元道《祖宗官制舊典》三卷,本名悖,避諱稱其字。又別集類有《司空文明集》一卷,本名曙,亦避諱舉其字。包幼正本名佶,避徽宗諱稱字。李泰伯本名覯,避高宗諱亦稱字。 《通典》一五一《兵篇》,晉鎮(zhèn)南將軍杜元凱,避豫字嫌名,故稱字。 右避諱稱前人字。 《續(xù)漢·天文志》:“河南尹鄧萬。”萬下脫世字,唐人避諱去之。 《后漢書·爰延傳》亦作鄧萬。
媒體關注與評論
歷史學家 柴德賡 陳老師的學問是多方面的,有人說他是元史專家、宗教史專家,這話并不錯。但他對年代學、??睂W、目錄學、史料學、避諱學等,既博且精,都是有書為證,為大家所熟悉的。 歷史學家 楊志玖 援庵先生博學廣識,著述豐碩,論據(jù)精湛,無論鴻篇巨制或短幅片羽,皆足為后學典范,其治學領域之廣袤與學術見解之深邃更令人敬佩。 當代學者 羅邦柱 自有避諱以來,就有人議論它、研究它。……真正把這些史料進行董理,綜合分析,自覺運用避諱知識為史學服務的,陳垣當是第一人。
編輯推薦
《史諱舉例》講述了晚清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會通碰撞,人文學術勃興,產(chǎn)生了一批大師級的學者,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陳垣編著的此書是跟大師學國學系列之一,是一套寫給年輕人的國學讀本,是年輕人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首選讀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