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峰雜著

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張政烺  頁數:34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張政烺文集》第五卷《苑峰雜著》,收錄張政烺先生自述、紀念文章、序跋、書評、書信、講話以及其他一些文字。此次新搜集到的未見于《張政娘文史論集》中的是:《斯人離世去,業(yè)績在人間——悼念尹連同志》(與楊向奎先生合著)、《關于“張楚”問題的一封信》、《致胡厚宣的四封書信》(胡振宇先生提供)、《在晉文化研究會上的發(fā)言》、《在湖南省博物館的學術報告》(高至喜先生整理并提供)共五篇;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第一版)中,我們輯得署名張政娘撰寫的辭條共13條,也一并收入本卷。另外,收錄在《張政烺文史論集》中的《中國歷史圖譜數據目錄》(封建社會部分)為打印草稿的影印件,為了方便閱讀,此次我們全部進行了排印整理。

書籍目錄

我在史語所的十年
我與古文字學
郭沫若同志對金文研究的貢獻
忠厚誠篤 誨人不倦——悼鄭天挺先生
斯人離世去 業(yè)績在人間——悼念尹連同志
《商周古文字類纂》后記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出版附記
《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序
評《中國文字之原始及其構造》
《殷契新釋》序
讀《古陶文孴錄》
《春秋后語輯考》序
《西域史地文物叢考》序
《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前言
《臨海水土異物志輯校》序
關于偽皇族案及《長沙古物聞見記》
關于江蘇儀征胥浦西漢墓出土的《先令券書》的通信
關于今注本《金史》工作問題的通信
關于標點本《金史》的簡單說明
《文史》出版三十輯感言
關于古籍今注今譯
在中國書法家協會組織的古文字學家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在“漢字、書法、美學、傳統文化”座談會上的書面發(fā)言
關于“張楚”問題的一封信
致胡厚宣的四封書信
在晉文化研究會上的發(fā)言
在湖南省博物館的學術報告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條目
《中國歷史圖譜數據目錄(封建社會部分)》草稿
回憶父親二三事——代《張政娘文集》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此鐘著錄于《西清古鑒》、《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攗古錄金文》,因銘文有“宗周寶鐘”一語,遂名曰“宗周鐘”,又有“艮子乃遣間來逆邵王”一語,因定為昭王時物。孫誥讓《古籀拾遺》考證謂“昭王者,見王也”,愿見周王,獨缺主名。先生由器制、銘辭、文字、書法、史跡五點言之,斷定此器必位置于厲宣時期。銘文有“款其萬年”,歃當讀為胡,即厲王本名,因改定此鐘名“周王歆鐘”。一時學者從之無異詞。歷時四十余年,一九七八年五月陜西省扶風縣齊家村出歃簋,銘一百二十四字,有“歃簫彝寶簋”;一九八一年二月,扶風縣莊白村出土五祀鐘,距歃簋出土地約二公里,銘八十九字,有“歆其萬年”等字,三器書法相同,遂為西周銅器斷代樹一絕對標準,永不動搖?! 《?、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  整理西周銅器銘文,首先是斷代問題。西周約三百五十年,遺留下許多銅器,銘文長篇的不少,斷代準確,方可認定這許多新史料。  令彝(令尊銘同)云:“甲申,明公用牲于京宮。乙酉,用牲于康宮。咸既,用牲于王。”這里記載甲申祭于京宮,乙酉祭于康宮。京宮與康宮對言。經過先生的仔細研究,知道京宮是大王、王季、文王、武王、成王的廟,而康官是康王、昭王、穆王以下的廟。過去學者不知此區(qū)別,把字體方正的銘文多歸之于周成王,漫無標準,遂不免把一事分成數事,一人分成幾人,而后邊的材料被提到前邊,后邊的若干問題也就沒法子講了。先生糾正這種種錯誤,全文長三萬多字,行文牽涉的問題很多,也斷決了班簋、留鼎、克鼎等器,以至于周王姜是誰之后、徐偃王時代、周厲王年數等問題。這些都是西周銅器斷代上的大事,讀后深覺先生得心應手,應付裕如,毫無障礙?!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苑峰雜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苑峰先生向來愛惜文字,言不虛發(fā)。讀來佩服的五體投地。先生的書見到就要買,否則絕版了,買不到就真有后悔了。之前的《張政烺文史論集》沒買到,太可惜了。如果文集也是繁體豎排就好了。好像在再附個著作年表會更好些。
  •   張政烺先生大作,研究國學必讀之作!
  •   張先生是真學者,好書
  •   學者中的學者,教師中的教師
  •   非常好的書,不用多說的。。
  •   張苑峰先生的新文集
  •   張先生的一些雜文
  •   張政烺文集
  •   內容翔實,材料豐富,值得一讀。
  •   價值不似其他的重要
  •   張老文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