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三話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張中行  頁數(shù):48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張中行先生所著“負暄”三種(《負暄瑣話》《負暄續(xù)話》《負暄三話》)是其從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陸續(xù)面世的三本散文集。所記多為舊人舊事。記人,則既有如雷貫耳的大家,也有名不見經(jīng)傳的奇人異士;記事,則既映出歷史的嬗變與物事的變遷,又不乏愛硯與愛螳螂的抒懷短章。文中處處體現(xiàn)著張老的卓識與深情,輕松中寓嚴肅,幽默中帶淚水。用沖淡雋永的筆觸記可傳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被譽為今世的《世說新語》。讀來如行去流水,文字清淡卻回味悠長。

作者簡介

  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難認,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農(nóng)家。1929年畢業(yè)于通縣師范,193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中國語言文學(xué)系。先后任教于中學(xué)和大學(xué)。建國后就職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先生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xué)、哲學(xué)諸多領(lǐng)域,人稱“雜家”。自覺較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和人生哲學(xué)。晚年為文,以“忠于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以真面目對人”為信條。自20世紀80年代始,十余年間,相繼有《負暄瑣話》《負暄續(xù)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文言常識》《順生論》《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說夢草》《散簡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記舊人舊事,或談學(xué)論理,或探究人生……鉤玄提要,百煉工純,以其見識之深邃,文筆之獨特,受到海內(nèi)外廣泛關(guān)注。

書籍目錄

序 (谷林)
一 啟功
二 季羨林
三 老溫德
四 鐘叔河
五 張守義
六 韓文佑
七 曹家琪
八 劉慎之
九 凌霜紅
一○ 馬玨
一一 孫毓敏
一二 凌大嫂
一三 趙麗雅
一四 丁建華
一五 故園人影
一六 先后兩閨秀
一七 姑蘇半月
一八 夢魂長在斷橋西
一九 津沽舊事
二○ 歷下譚林
二一 報國寺
二二 閱微草堂
二三 一溜河沿
二四 鄉(xiāng)關(guān)半日
二五 書
二六 酒
二七 信
二八 日記
二九 代步
三○ 左撇子
三一 學(xué)書不成
三二 閨秀小楷
三三 集句書聯(lián)
三四 歙硯與閑情
三五 一方閑章的聯(lián)想
三六 戲緣鱗爪
三七 貧賤行樂
三八 敝帚自珍
三九 關(guān)于識荊
四○ 也說一件小事
四一 欲贈書不得
四二 案頭清供
四三 郇廚妙手
四四 狐死首丘
四五 吃家鄉(xiāng)飯
四六 吃瓜
四七 啞麥榆錢
四八 螳螂
四九 賦得讀書人
五○ 關(guān)于反觀乎己
五一 白省
五二 剛直與明哲
五三 自欺而不欺人
五四 臨淵而不羨魚
五五 長物與戒之在得
五六 幻境和實境
五七 神游一例
五八 錯錯錯
五九 失落
六○ 常人哲語
六一 曠達
六二 生的小反抗
六三 剝啄聲
六四 晨光
六五 才女.小說.實境
六六 壽則多辱
六七 歸
六八 桑榆自語
跋語

章節(jié)摘錄

  其三是可以破岑寂。仍是上面說的,我沒有禪宗古德的修養(yǎng),因而連帶,就常常有杜甫“尋常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的悵惘。是不是向往繁華,甚至騰達?不是,因為我沒有《史記·汲鄭列傳》所說“翟公為廷尉”那樣的經(jīng)歷,也就沒有“門外可設(shè)雀羅”那樣的悲哀。但常人總是常人,長時期的門庭寂然就會引來“被人忘卻”之感。這“人”可以是心情方面有近聯(lián)系的;就說是相當遠的吧,不要說足跡,而是連音問也斷滅,如果想到“他日相逢下車揖”的淳厚、溫暖,也總當不免于凄清之感吧?而適時寄來的書信就正可以化凄清為關(guān)懷。這樣,一封八行書占地不大,卻能改變室內(nèi)的空氣,夸大一些說,是曾經(jīng)感到無告,變?yōu)橛兄恕 ∑渌氖轻湃绻?,還會變?yōu)槔ьD,那書信之為用就更大了。困頓情況萬殊,有梅雨式的,如瓶無儲粟是;有霹靂式的,如戴上某種帽子是。尤其后一類,如我們所習(xí)見,妻或不以為夫,子女或不以為父。友呢,也許不都走絕交的路吧?而如果竟有這樣的,并適時寄來哪怕只是問候的信,那就可以使處困頓之境的人相信,自己的為人和處境,還不是人所共棄。  ……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這過去,有人,有地,有事,自然未必都是可意的,但“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有些竟是常浮上心頭,忘不掉。索性就寫下一點點,也許未必有人愿意看,那就算作自己的溫舊夢也好。  ——張中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負暄三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5條)

 
 

  •   這幾本負暄寫的真好,我可喜歡了。終于找到合適的時機下手買了。書很不錯,內(nèi)容和外觀都好。
  •   喜歡張中行的書,買了三套了。
  •   張中行先生的經(jīng)典之作
  •   張中行老先生的作品,中華小精裝很棒??!
  •   現(xiàn)在突然就想看看那些過往的老頭老太們寫得東西,張中行的經(jīng)歷還有名家的評介讓我沖動得買了這套書中的7本
  •   清新雋永,過去知識人的記錄
  •   過去的歷史,值得細細讀。
  •   朋友推薦的,買了兩本,一本送人,自己還沒看呢
  •   呵呵,多點了一下,就買多了一本。送人吧。
  •   張老通古博今。
  •   看著挺好的,準備好好讀一下
  •   專門買來收藏的
  •   這一版本設(shè)計,內(nèi)容均較上成!
  •   早讀了,買了是為能???/li>
  •   收藏齊了!
  •   大師的書,值得看。
  •   精致,小巧,可愛!
  •   書的質(zhì)量是沒說的,就是速遞太慢了!
  •   值得珍藏的一本書。
  •   感覺張中行老先生很厚樸、踏實。負暄瑣話、負暄續(xù)話、負暄三話三本書中觀點都很不錯,白璧微瑕的是他老人家對佛學(xué)的態(tài)度。這個各人信仰不同,不可一概而論。反正我是信佛的。阿彌陀佛!
  •   內(nèi)容和負暄瑣話一樣精彩,但中華書局定價一直虛高。
  •   還在看【負暄續(xù)話】但是這一系列都很不錯!這一版有插圖 插圖很棒!
  •   在讀中,不知道是不是比前二本要有趣味一點的,好像里面就有記揚之水的一篇
  •   有一有二,必然有三。
  •   這個版本不是中華書局應(yīng)有的包裝?。。?!
  •   謹小慎微的知識分子。
  •   正在看,感情表達比較細膩,在古風(fēng)韻味。
  •   這一套書有點仿資中筠文集的意思,但是裝幀精美處不如,內(nèi)文版式的用心上不如,稍嫌粗糙。至于內(nèi)容,那自是好的。
  •   家長里短,入情入理。
  •   中間壞了十幾頁,不是被人撕掉,印的時就有問題,第一次有這種情況,對中華書局有點小失望!
  •   精美,小巧
  •   小精裝啊
  •   很喜歡看那時的人談過去的人,過去的事。
  •   精裝本做的一般
  •   小精裝可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