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國史三十年 (1)

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孔慶東  頁數(shù):328  
Tag標簽:無  

前言

上個月孔慶東告訴我,中華書局要把他在北大中文系上現(xiàn)代文學課的錄音稿出版,囑我寫序。還沒有看到稿子,我就爽快答應下來。慶東上本科時,我擔任過他們的班主任,后來他留校任教,彼此成了同事,比較了解,我樂意支持他的新書出版。    慶東是學者,但外界感覺他更是個作家,擅修辭,會說話,才華橫溢。有時聽他講演,或俗話連篇,或戲謔嘲弄,或詈罵泄憤,當然更多妙語連珠,頗有一種“痞氣”的快感,有意標示“草根”而拒絕“紳士”他擅用連類夸張,矯枉過正,在敏感部位打“擦邊球”,三分偏要說到七分,讓你捏把汗,但想到這是創(chuàng)作,是痛快文章,也就體諒且有些佩服。    我不太上網(wǎng),不愛看別人的博客與微博的嘮叨,免得太多的信息與嘈雜的干擾,但我知道慶東的博客影響巨大,有眾多“粉絲”。他的博客結集出版后送給我,看過若干篇,越發(fā)感到他就是一位很適合生活在傳媒時代的作家?!安┛褪健钡纳壳?,加上網(wǎng)友所熱衷的戲謔、調侃、嘲諷,把“北大醉俠”和“孔和尚”凸現(xiàn)為極富個性的言說符號,每當醉俠、和尚亮相,就引發(fā)一陣轟動。他非常懂得如何在與讀者互動中形成某種“氣場”,表達自己的情思,而圍觀者與“粉絲”也在搶占“沙發(fā)”和唇槍舌劍的嬉鬧中,得到情緒的宣泄。    孔慶東的很多作品,可以稱之為“博客文學”,其特點就在喜用游戲或調侃方式對各種“社會像”——包括自己——進行戲謔漫畫,意在打破傳統(tǒng)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具有明顯的亞文化叛逆性。我猜想,日后若有人研究這一時段的博客文學,大概是不會放過孔慶東的。    但孔慶東和一般作秀炒作的寫手不同,他始終關注社會,針砭時弊,為民請命,透過那些嬉笑怒罵和游戲筆墨,你能感觸到某種正義與責任??讘c東分明瞧不起死讀書讀死書的人,不滿足于當書齋里的學者,他心氣高,骨子里還是想通過新的文學傳播方式去影響社會,改善人生。慶東好品評時事,語多譏刺,憤世嫉俗,縱橫捭闔。有時你會覺得他的痛快文章太過意緒出發(fā),毫無現(xiàn)實操作性,細加琢磨又可能發(fā)現(xiàn)某些“片面的深刻”。用傳統(tǒng)的心態(tài)很難接受孔慶東,但應當想想為何有那么多年輕朋友——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老年朋友欣賞他,這確實是一種新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就像當年郁達夫被許多大人物視為“下流墮落”,而青年人卻在其作品中讀出人性的真實一樣。有一段我曾為慶東擔心,“勸說”他不要過多接觸傳媒,應當在專業(yè)研究方面多下功夫,因為大學畢竟有大學的“章法”。慶東哪里會聽我這一套?他客氣地點頭稱是,轉過身去還是我行我素,越發(fā)往現(xiàn)在這個道上走了。我也轉而說服自己:慶東是在嘗試一種新型的帶有某些“行為藝術”意味的創(chuàng)作,他已經(jīng)很成功,很有影響,何況他的調侃、玩世背后始終不失改造社會的苦心!    慶東每次提升職稱時,都碰到一些麻煩,有些評審委員看不慣他的“痞氣”和時而“出格”的言辭,這時,我就必須出來幫他一把了,理由是:不要刻板地要求一位才子,一位作家型學者。如今中文系缺少“文氣”,能有多少老師真的會寫文章?孔慶東起碼活躍了“文氣”,何況他收放自如,學術研究也水平很高。北大畢竟還是北大,最終沒有為難這位才子,孔慶東也只有在北大這樣特殊的環(huán)境中才如魚得水。    是的,孔慶東的本業(yè)做得出色,學術研究也很有水平。我可以隨意舉出幾個例子。比如慶東研究曹禺的《雷雨》,率先探討了這一著名話劇的演出史。他查閱民國時期大量報刊史料,第一次系統(tǒng)清理了《雷雨》演出的復雜歷史,以及這一劇本付諸演出的復雜的修改變化過程。在這個方面,慶東的研究至今仍是為學界贊許的。他對通俗文學的研究起步較早,十幾年前出版的博士論文《超越雅俗》,厚積薄發(fā),已經(jīng)有嚴家炎先生等給予了高度評價,至今仍頗有曲高和寡的味道和獨特的學術價值。慶東曾和這個領域的“宿將”范伯群先生聯(lián)手,寫過一本《通俗文學十五講》。過去的文學史對通俗文學不重視,也不給位置,研究這方面需要搜尋清理大量史料,要下死功夫,又要有文學史的眼光,是拓荒性質的工作,很不容易???、范合作的“十五講”別開生面,在高校影響很大。此外,在魯迅、老舍、金庸等作家研究方面,慶東都有不俗的建樹。讀他的這些論作,有時可能會感到很大的“反差”——這是那個在博客上嬉笑怒罵的“孔和尚”的論作嗎?慶東的一些文學史研究早已抵達現(xiàn)代文學的學術前沿,而且總是有一些出乎意料的新觀點閃亮呈現(xiàn),只不過這些實績都被他的博客盛名掩蓋了。    這些年來,孔慶東在北大中文系主講過幾次現(xiàn)代文學基礎課,想必他的課會大受歡迎,來捧場的“旁聽族”也一定雀躍。據(jù)說學生“民選”北大十佳教師,孔慶東高票當選第一名,真羨煞我也。我在北大教了三十多年書,也沒有這個“福分”。他的課有親和力,生動有趣,貼近學生,所以得到學生的喝彩。慶東把他講課的部分錄音稿給我發(fā)來,我看了,果然如此。感覺有這么幾點是特別值得稱道的,不妨說說。    慶東講現(xiàn)代文學喜歡“穿越”,講著講著就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他講“五四”聯(lián)想到現(xiàn)今對這份遺產的不重視,甚至扭曲、顛覆,太可惜了。講魯迅必定論及“國民性批判”至今未過時,而且還很迫切,現(xiàn)實社會許多亂象早在魯迅筆下就討伐過了,現(xiàn)在又沉渣泛起。講左翼文學,他用很多精力闡述左翼精神的當下意義,聯(lián)想到當今類似“包身工”的殘酷現(xiàn)象,讓人感到一種很沉重的民本情懷??傊?,孔慶東的文學史是鮮活的,思想飽滿的,帶有現(xiàn)實批判的銳氣。相比之下,現(xiàn)今許多碎片化的、瑣屑的研究,那些“穿靴戴帽”仿漢學的文章,就愈加顯得無聊與蒼白。我并不認為講課非得處處聯(lián)系現(xiàn)實,但作為一門時代感與思想性都很突出的現(xiàn)代文學課程,本來就是很“現(xiàn)實”的,它的生命就在于不斷回應或參與社會現(xiàn)實,和現(xiàn)實對話,參與當代價值重建。    我曾在一些文章中談過,這些年拜金主義流行,加上學術生產體制的僵硬制約,形成普遍浮躁的學風。從以往“過分意識形態(tài)化”到如今的“項目化生存”,剛解開一種束縛卻又被綁上另一道繩索。還沒等喘過氣來,許多學人就再次感受到無奈:學問的尊嚴、使命感和批判精神正日漸抽空。現(xiàn)代文學研究很難說真的已經(jīng)“回歸學術”,可是對社會反應的敏感度弱了,發(fā)出的聲音少了。讀了孔慶東的論著,我愈加感到這些問題的嚴重,而孔慶東文學史的“穿越”現(xiàn)實,也就更顯出其價值。他的文學史灌注著一種責任心,他的“穿越”是在重新強調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當代責任”,思考如何通過歷史研究參與價值重建。這種“穿越”或者“對話”,能使現(xiàn)代文學傳統(tǒng)得到更新,也使得本學科研究具有“合法性”和持續(xù)的發(fā)展動力。    孔慶東講課思路非?;钴S,他不滿足于只講文學史,同時要講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或者說,他要通過文學來講“國史”。這個志向大了去了,未必都能實現(xiàn),卻也體現(xiàn)一種文學史觀,一種敘史的方式。其實對此我是有過懷疑的。幾年前,我曾寫過文章表述,思想史不能取代文學史,那是考慮到當今宏大敘事仍然太多,動不動就把文學史作為思想史文化史的填充材料,忽略了文學研究審美的、個性化的探求。這種狀況現(xiàn)今仍然很嚴重。但值得寬慰的是,孔慶東的文學史雖然在幾種“史”之間穿梭,但基點始終還是文學,重點還是具體的作家作品分析。他對不同作家和文學史現(xiàn)象的分析,是緊扣著創(chuàng)作來進行的,這種分析并不只是為了以文證史,也為了顯現(xiàn)各種不同的審美風致,啟發(fā)與導引審美的愉悅。    更顯個性的是孔慶東的那種放達,他把博客文風帶進了課堂,打亂了常見的有板有眼的授課系統(tǒng),弱化了直線性的史的脈絡,不時插入軼聞史事,又不斷以“問題”沖擊思維,使課堂氛圍極為活躍。不只是詞采的活躍,更有思想的活躍?,F(xiàn)在大學老師的心思很多都不在教學,學生上課也往往提不起勁頭,慶東能把課講得有趣,激發(fā)學習的興味,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我也有些擔心,會不會跑馬太遠,收攏不及,枝蔓過多,妨礙主線;而“問題”頻繁時,難免有非此即彼、缺少分寸感的發(fā)揮(可能是修辭手段),也可能超出大學低年級學生的接受水平。倘若把握不好,就會天馬行空,一堂課下來,只有滿天星斗,而缺少條分縷析的“干貨”?;A課嘛,畢竟要注重“基礎”性,注重教學中的接受規(guī)律,加強學生的基礎能力培育。有些思辨性的內容,可以留到研究生階段解決。    也許這只是我看講稿的多余想象,是提醒其他人不可隨意效仿孔慶東。慶東本人,事實上是講得非常出色的。    如果大家已經(jīng)熟悉寫博客的“孔和尚”,那么就再接觸一下作為文學史家的孔慶東吧。    2011年8月10日

內容概要

  本書以孔慶東2011年春夏在北大中文系開設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課堂錄音為底本,通過與作者的反復溝通,整理成書。整理時秉承實錄精神,力求再現(xiàn)原汁原味的現(xiàn)場氣氛,保留靈光乍現(xiàn)的思想火花。
  本書首次將場場爆滿的北大中文系王牌課程向大眾敞開,通過生動的講解揭示深邃獨到的思想,與讀者共同探討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國文、國史和國人。
  本書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講解了從1917年到1949年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穿插講解其間重大歷史文化事件,評點胡適、陳獨秀、魯迅、郭沫若、張愛玲、沈從文等一批文化精英,揭秘1917年以來文學背后的政治斗爭,揭示出文學面紗背后冷酷的政治本質,指出中國文學就是中國政治的一面鏡子。
  最最吸引眼球的是孔慶東一針見血的時局點評,看似簡單、執(zhí)拗,口出狂言,但掩不住其文史知識的深厚和充滿哲理的獨到見解,這樣的點評在文中比比皆是,與市面上嘩眾取寵的歷史解讀書相比,這本書在生動幽默之外,極大地增加了深度。
  本書收藏曾慶龍先生的彩色插圖21幅,全部是充滿思想力量的圖文漫寫,特別幽默而智慧。

作者簡介

  孔慶東,祖籍山東的哈爾濱人,孔子第七十三代直系傳人。不把自己關在象牙塔里的北大教授,主攻現(xiàn)代文學,兼及家事國事天下事。平民立場,學者深度。有《47樓207》、《空山瘋語》、《超越雅俗》《正說魯迅》等著作。

書籍目錄

現(xiàn)代文學史序(溫儒敏)
第一講 每個字都可疑——什么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從何時開始
 最保守的觀點 最新的觀點
  什么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什么是“文學” 什么是“中國” 什么是“現(xiàn)代” 怎樣看是否具有“現(xiàn)代性”
 研究現(xiàn)代文學史要注意的問題
 警惕漢學家思維,別不把自己當成中國人 到處喊“接軌”,“接軌”年間的三個問題
第二講 每個觀點都可疑——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性質
 現(xiàn)代文學的性質
 周作人:新文學真不是新玩意 郭沫?若:新文學是民間與士大夫兩種形式的綜合統(tǒng)一 何其芳:新文學是舊文學的正當發(fā)展 胡適:中國這兩千年只有死文學
 胡風:新文學是世界進步文學的支流 主流說與支流說的悖論 王瑤、唐弢、嚴家炎:新文學之新在于民主與無產階級革命 20世紀末:集體失語 20世紀末的努力:重寫現(xiàn)代文學史 現(xiàn)代文學的任務:反帝反封建,改造民族魂 文學的使命:自我革新、文學建國 
 “現(xiàn)代”什么時候算完:1949?1976?
 現(xiàn)代文學的美學特征:悲壯
 抗戰(zhàn)分水嶺
第三講 中國文人的上輩子——兩千年文學回顧
 現(xiàn)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的區(qū)別
 表現(xiàn)對象不同:“假自由人”農民工與欺上瞞下的知識分子 創(chuàng)作手法不同:中國的“主義”忒多 通俗性與現(xiàn)代性的矛盾:道理講得再好,老百姓聽不懂咋辦 思維方式不同:人人神乎其神
 現(xiàn)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的相同之處
 好作品都來自于滿腔郁悶——發(fā)憤著作 誰說好事都是你做的,壞事統(tǒng)統(tǒng)不許寫?——實錄精神 自古文人多情困——抒情意識 懂的人懂,不懂的永遠不懂——追求意境
 中國古代文學的回顧
 文學的起源:“杭唷杭唷派”與“哎喲哎喲派” 漢大賦與漢帝國:吹牛特有感染力 魏晉南北朝:悲涼而華麗的風流 唐文學:我有一個偉大的夢想 宋代文學:都想給你上一課 元曲與明小說:時代不給力,神仙也白搭 晚清: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回光返照的近代文學
 儒家文化的回光返照 中國近代的失敗,敗在精神 中國精神缺少了蠻性 語言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工具 言文一致是中國五千年來的最大變革 民族國家是自我認同的精神共同體 富國強兵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語文出事了 文言不是單純的工具,更有審美價值 成也白話,敗也白話 白話恢復了中國的俠義精神
 辛亥革命并未改變中國,現(xiàn)代文學拉?開帷幕
第四講 天天都有新鮮事——文學革命的發(fā)生
 1917,《新青年》開辟了文學革命的新時代
 千萬別小瞧青年人 民主科學頂個“球” 一到亂世,孔子就被搬出來當神拜
 蔡元培改革北大,《新青年》移民北京
 獨裁下的民主 幫陳獨秀偽造假學歷 沒上過大學的梁漱溟也當上了北大教授 長辮子辜鴻銘的一夫多妻制 《新青年》的猛將們 “五四”運動不能簡單理解為反孔、反傳統(tǒng) 對傳統(tǒng)文化到底質疑什么
 文學革命的標志性文章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 為造勢,兄弟演雙簧
第五講 天下大亂了——文學革命的內容
 新舊文化大比拼
 語言與載道:世界變壞了怎么辦 “拼我殘年,極力衛(wèi)道” 個性解放與人道主義
 白話成為國語
 整理國故運動:到底誰更有學問
 北大“暴徒”的愛國行動:“五四”運動
 新思潮
 思潮毛毛雨,雨過地皮濕 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和社會主義
 新文學社團出現(xiàn)
 新文體出現(xiàn)
 拿作品說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新文體之一:再爛也是新詩
 新文體之二:隨便的感想就是雜文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克服自身危機的偉大變革
第六講 誰也繞不過的魯迅
 魯迅是中國20世紀文學的制高點
 不重新解釋魯迅,社會就變不了 沒讀過魯迅和毛澤東,就閉嘴不要談中國 唯其偉大,故招來集中火力的批判
 魯迅生平
 原名不叫周樹人 中華民族的家道中落 讀野史樹立人民立場
 祖父考場作弊,少年看透赤裸裸的人生真相 可憐的學歷:一個不能吸收真正人才的體制一定會亡 中國的癥結在于缺少愛與誠 健壯而麻木的中國人 婚姻:我可以不幸福,但母親不能不幸?!◆斞傅木畬綍r期 回國任教,辛亥革命換湯不換藥 假如歷史不給他機會:窩在教育部里的中層干部 假如人生沒有路:那就隨便找一條路先走走 老大出山:現(xiàn)代文學第一篇《狂人日記》
第七講 誰?也夠不到的魯迅
 吶喊時代
 《狂人日記》:規(guī)定誰是精神病就是多數(shù)暴政 《孔乙己》:人人鑒賞別人痛苦的黑暗時代 《藥》:先覺者往往死于群眾之手 《我之節(jié)烈觀》:請給中國的女人一條活路 《阿Q正傳》:提醒那些健忘的國民
 彷徨時代
 新文化運動退潮,魯迅進入彷徨期 一個日本女人引發(fā)的兄弟失和
 魏連殳:魯迅的精神側影 生命中最后十年的愛情:與許廣平相遇 30年代雜文:飛花摘葉皆可傷人 時代寓言《故事新編》
 拼命做、隨便死
 魯迅的精神
 懷疑精神: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 現(xiàn)實精神: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里 絕望精神:于無所希望中得救
第八講 中國文人的第一次——早期新詩
 新詩的萌芽:黃遵憲“我手寫我口”
 早期新詩作品
 《嘗試集》:胡適的第一次 會寫詩的不一定是詩人,詩人是一種氣質
 重要進步:沈尹默《月夜》
 以欣賞古董的態(tài)度理解早期新詩 《小河》:新詩的第一首杰作
 郭沫?若與新詩社
 1921,新詩社成立 不世出的聰明人
第九講 人人都在怒?放——新詩的發(fā)展
 人劍合一的純粹詩人郭沫若
 詩集《女神》:鋪天蓋地的大破壞 《天狗》:如今的北大還有幾只這樣的天狗嗎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不可抑制的沖動 《爐中煤》:祖國,就像我深愛的姑娘
 湖畔詩派:《妹妹你是水》
 精煉的小詩
 純美的冰心:永遠生活在童話里 充滿哲思的宗白華
 馮至:現(xiàn)代中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
 理性的愛情詩:《我是一條小河》 外冷內熱的愛情詩:《蛇》
第十講 個個都是文曲星——新月派與象征派
 新月派:一個死在天上,一個死在水里,一個死在槍下
 重建詩歌的新月派 聞一多不是共產黨 中文系的一種罵人方式:這人喜歡徐志摩 新詩的實驗工程師朱湘
 中國早期象征派:詩歌就要讓人讀不懂
 穆木天:透明是不美的 “詩怪”李金發(fā)
 農民詩人臧克家
 雨巷詩人戴望舒
后記:我講現(xiàn)代文學史(孔慶東)

章節(jié)摘錄

什么是文學史?文學史就是權力史。文學史強行規(guī)定了誰重要、誰不重要。一個作家在一個文學史里,他是占一章,還是占一節(jié),還是只占一個小自然段,這是一個文化權力的秩序。到底什么是傳統(tǒng)文化?你以為一天到晚搖頭晃腦讀一點《三字經(jīng)》,讀一點《弟子規(guī)》就叫傳統(tǒng)文化了?清朝人比你讀的好多了,清朝照樣亡國了。我經(jīng)常鼓勵現(xiàn)在的80后、90后,不要聽有些人瞎忽悠,說你這不行,那不行。100年前的80后、90后也是到處被人家看不起,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結果怎么樣?人家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那批人,不就是80后、90后嗎?大家一輩子一定要讀幾本硬書,讀硬書的時候很苦,但等你讀完了,你會感到非常幸福、非常快樂。因為世界上的大師你都給拿下了,你這一生可能都不會遇到他,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必然會在你將來的工作中跟你再一次相遇,這個時候別人都忘了,大部分人當中根本就沒有讀過,這個時候只有你是專家,這就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不知道今天那些吹捧胡適的“漢奸”們,他們讀不讀書?那些真想當漢奸的,你也要當周作人這樣有學問的漢奸,漢奸也當?shù)谩绊斕炝⒌亍?、“堂堂正正”。當了漢奸,你還得讀我的書,真乃漢奸當中的“豪杰”。郭沫若寫《鳳凰涅槃》這首詩的時候,他正在教室里上課,忽然靈感來了,一頭就跑出去了,就開始寫,別人看他跟有病似的。這首詩登上了代表那個時代詩歌的最高峰。所以我上課的時候看見一個同學突然跑出去,我從來不加制止,他是靈感來了。我們是干什么的?我們是寫政府工作報告的,當然不能寫成現(xiàn)在這樣的政府工作報告,那正是我們中文系墮落的一個象征。政府工作報告要寫得好,要寫得讓人熱血沸騰,要寫得言之有物。我們中國人為什么團結不起來呢?是因為圣賢的道理很好,可是只有圣賢才能讀懂,別人都讀不懂,人民怎么能團結起來呢?我們說秦始皇焚書坑儒,秦始皇哪有孔子做得絕???秦始皇他笨,他做了那件事,后人都恨他,認為他很殘暴??鬃幼龅煤芮擅?,孔子說我做一個古典文學整理,一整理,全整理沒了,前面三千年成300首詩歌。在中國傳統(tǒng)里“史”字地位非常高,具有神圣的價值。中國的文體有金字塔這樣一個體系,有一個層次的區(qū)別。最高級是經(jīng),一般人寫不了,經(jīng)是圣人寫的。你不能說我回家寫本經(jīng),經(jīng)不是你寫的。那么普通人追求的,能夠寫到最高層次的文本叫史。你如果參與歷史的寫作,那你就進入了神圣家族。雖然我是孔子的直系傳人,但是我個人的立場是堅決反對搞“孔教”的。為什么呢?因為任何思想都不能定為一尊,無論是孔子,還是斯大林,還是丘吉爾,還是希特勒,還是肯尼迪,還是林肯,都一樣。任何思想定為獨尊,就有問題,就有非常大的問題。人勞動的時候是可以產生文學的。按照魯迅先生的描述,人累了之后就哼幾聲,然后別的人跟著一塊哼。哼出一種樂律來,里面加上幾句罵人話,老板真黑心啊,真呀么真黑心!這是最早的文學藝術。而且是有流派的,這邊叫“杭唷杭唷派”,那邊派流叫“哎喲哎喲派”。這是魯迅想象最早勞動中產生的文學。唐朝的青年人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世界,世界早晚是我們的,每個人都充滿了建功立業(yè)的渴望,而且真有那么多人實現(xiàn)了夢想。知識分子真正成為臭老九的時候是元朝,而且這不是罵人的話,這是規(guī)矩。元朝把人分為十來等,第八等級叫娼妓,第九等級叫儒生,第十等級叫乞丐。知識分子位于娼妓和乞丐之間,所以知識分子特別恨元朝。魯迅先生說的好,肥大的不一定是獅子,倘是牛羊,肥大便不是好征兆,所以我一直反對說中國現(xiàn)在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我認為中國現(xiàn)在正處在肥大的階段,我中華乃肥大之國也。一個時代、一個朝廷走下坡路,到了末日的時候有一個標志,就是它已經(jīng)不能吸收真正的人才。真正能夠改天換地、有一番作為的人,如果能夠被吸收到體制中去,就說明這個體制是有活力的,可以延續(xù)。假如晚清的科舉考試能夠吸收洪秀全、魯迅、孫中山一直到毛澤東,能讓這些人一考就考上榜眼、探花、狀元,那清朝絕對延續(xù)下去。你的體制能把最優(yōu)秀的人才吸收進去,那你就是不可戰(zhàn)勝的,因為反對你的人都是水平低的人??墒乔∏“褍?yōu)秀的人推到自己的體制之外,有本事的人考不上,那么這些人就要成為你的敵人。先覺者與群眾之間永遠存在著一種對立、緊張,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這樣。先覺者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救群眾,可是群眾經(jīng)常要害先覺者。魯迅發(fā)現(xiàn)先覺者很多不是死于敵人之手,而是死于群眾之手。如果死于敵人之手,那還算死得其所。死于群眾之手,而且是你正要救的群眾,這是最慘烈,最悲傷的一種死。

后記

目前中國高校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業(yè)的基礎課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全國上百路人馬數(shù)千名學者圍攻這30多年的文學現(xiàn)象,成果甚豐,而對該門課程的反思、總結與交流相對較少。本人試結合自己對這門課的接觸史,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談談對該課程的若干粗淺體會。    我大約30年前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本科時,很早就決定要報考現(xiàn)代文學方向的研究生。其實從我自身的知識結構來講,我可能更適合學習古代文學。但一是我不想把自己最喜歡的事物變成自己的“研究”對象,所謂“愛者不究,究者不愛”,我寧愿把四書五經(jīng)和唐詩宋詞放在枕邊廁上作為我終生的審美慰藉;二是現(xiàn)代文學以其與國家民族的關系、與當代生活的關聯(lián)和在整個文學研究中承上啟下、左右勾連、內外交通的座標位置更多地感召了我。給我們83級文學班講授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的孫慶升老師經(jīng)常把一些沒有結論的“專業(yè)問題”透露給我們。他的講課風格在親切隨和中隱含著“問題意識”和“憂患情懷”。我們班的班主任溫儒敏先生那時還頗為年輕,經(jīng)常到宿舍里來跟我們交流,他溫文爾雅的談笑背后顯示出的是對自己專業(yè)的強烈自負,他可以從他的導師王瑤先生開始,逐個評論每位現(xiàn)代文學老師的學術風格,這對我們班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班里很多同學都大量閱讀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不少同學通讀了《魯迅全集》,有幾人還堅持閱讀《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動態(tài)》等?,F(xiàn)代文學方面的選修課,我們班都積極去聽,唐沅的茅盾研究、孫玉石的現(xiàn)代詩歌研究、嚴家炎的小說流派研究、錢理群的魯迅研究、周作人研究等,都是我們在宿舍里討論的話題。我和幾個同學還跑.到84級文學班——就是吳曉東、王楓他們班,去聽黃修己老師的基礎課。在這樣的氣氛下,我們班很多p-]學報考了現(xiàn)代文學方向的研究生?,F(xiàn)在看來,影響本科生專業(yè)興趣的一是基礎課,二是班主任,三是與基礎課配套的選修課。我們教研室的青年教師近年來也發(fā)現(xiàn),如果班主任熱情負責,多與同學交流的話,那么班里的“尖子”學生往往就會報考班主任所在的專業(yè)。其次,則報考基礎課講得最受歡迎的老師的專業(yè)。    后來我跟錢理群老師讀研究生期間,有意識地旁聽了多位本專業(yè)老師的基礎課,一般是聽兩三次。我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是只在自己專項研究課題的方面講得深入精彩,而是更多地表現(xiàn)為對整個專業(yè)研究動態(tài)的全面把握,表現(xiàn)為整個專業(yè)知識的“淵博”。他們決不依賴任何一本現(xiàn)成的教科書來授課,再權威的論著,包括自己的著作在內,統(tǒng)統(tǒng)都列為“參考書目”。從授課中,學生很難判斷老師究竟是研究哪個方向的。所以學生聽的雖然是“基礎課”,但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高度和難度,并非只是作家作品的羅列加時代背景的鋪陳。我后來接觸了某些其他院校中文系畢業(yè)的學生,驚訝于他們對專業(yè)問題的隔膜和品鑒能力的平庸,經(jīng)過了解得知,他們的現(xiàn)代文學基礎課,學的就是魯迅生于哪年死于哪年、寫過什么作品、分別都具有什么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等,我批評說:你們這根本就等于沒念過中文系!你們學的那些“知識”,隨便一個文學愛好者、一個退休的老人,都可以在圖書館里查到,還用學四年嗎?我當時的批評可能年輕氣盛、尖銳刻薄了一點,但我想由此表達的是,基礎課跟基礎課之間,相差是可以非常大的,沒有學術研究和個人識見作為背景和底蘊的基礎課,那就等于中學語文課的文學史知識的延伸,既不能培養(yǎng)學生“史”的眼光,也不能培養(yǎng)學生“文”的感覺。后來一些到北大進修的現(xiàn)代文學教員印證了我的想法,他們說:原來你們是這么講現(xiàn)代文學的啊!怪不得我連你們研究生的文章都看不大懂呢?;A打不好,必然影響向專深發(fā)展。目前一些研究生就是因為基礎薄弱而能力始終提升不上去,只好依靠現(xiàn)成的理論框架拼湊畢業(yè)論文。而畢業(yè)后從事其他工作的學生,對現(xiàn)代文學史中的許多問題也是一知半解,往往盲從網(wǎng)絡上的道聽途說?;A課當然要區(qū)別于選修課,不能脫離基本的學術共識,但仍然應表現(xiàn)出一定的前沿性,才是有價值有活力的基礎課。    研究生期間,要有一次教學實習。記得好像當時錢理群老師在給86級講基礎課,我就代他講了茅盾部分,講的題目是《茅盾的矛盾》。我對茅盾本來比較感興趣,為了備課,我又重讀了幾乎全部的茅盾作品和當時能夠找到的茅盾研究資料。怎樣在有限的學時內既覆蓋了基礎知識又保持了前沿視角,是我當時思考的重點,錢理群老師點撥我說:以點帶面、由點到面。我就自己理解為“以問題統(tǒng)領知識”,在授課主體的獨立思考的學術性和受眾的接受縱深之間尋找一個適度的平衡地帶。我還與同年教學實習的黃心村、湯晨光、臧力等同學交流了經(jīng)驗體會,這次講課實踐對我以后的教學研究,包括教科書編纂都頗有裨益。所謂“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以前只是聽說,此后則是深味。基礎課教學,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學生都可能發(fā)出深度提問,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課前的充分準備,就可能造成授課遺憾。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學生,信息渠道繁多,解構意識強烈,你講魯迅有學問,他可能說周作人更有學問;你講穆旦深刻,他可能說那都是裝孫子。所以,我現(xiàn)在授課,除了在假期提前準備就緒外,每次課后,就盡快準備下一次授課內容,而且授課當天一定結合所講內容翻看相關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所以備課實際上成為一種“終生專業(yè)自我培訓”,使得講課內容能夠與時俱進,師生兩方都樂在其中也。    我研究生畢業(yè)后,因故分配到北京二中當語文教師。我按照阿0前輩的思路,心想人生大約免不了是要做幾年語文老師的。既然上帝如此安排了,就不能荒廢青春,一定要上好課,教好書。我除了教兩個班的語文課和輔導學校的“醉嬰文學社”以外,在學校和教育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為整個高一年級開設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選修課。這是中國第一次在中學開設專門的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雖然叫“選修課”,但實際上全年級每周必聽,內容就是大學里的現(xiàn)代文學史,所以實際相當于大學中文系的現(xiàn)代文學基礎課。我還跑回北大借來《阿Q正傳》、《沉淪》等錄像帶配合教學。當時是1990年,我熱情很高,但壓力也很大,校內外都有一些不理解的人和靜候我犯錯誤的人。一次我引用了魯迅說的“才子加流氓”的話,被誤傳成“孔慶東說魯迅是大流氓”,教育局責令校黨委書記找我談話,雖然我澄清了事實,但該課只講了一年,未能形成“傳統(tǒng)”延續(xù)下去。反省幾次類似的事件,我認識到,基礎課不能過高超越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生一旦難以將新的知識與舊的認知溝通,就可能誤讀和歪曲新知,直到產生出他們自己能夠理解的“意義”。我調查出這次誤傳是一個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和其對我持有偏見的家長所肇始,我沒有批評該學生,而是在批閱作文和周記時多次與之交流,使之明白我開設該課程的一片苦心和來之不易,使之明白現(xiàn)代文學與我們每一個現(xiàn)代入的生命存在都息息相關。該學生后來承認了錯誤,語文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這一年的現(xiàn)代文學教學,等于為我后來回到北大正式講授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進行了演練,我開玩笑說,我是曾經(jīng)做了三年的“碩士后”才回到北大繼續(xù)讀博的。我的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得到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熱烈擁護,那一屆的學生不論去向如何,普遍喜歡文學、喜歡思考,有的至今跟我保持聯(lián)系。我所寫的教學論文還在教育局獲了獎,我倒不是看中那個獎,而是由此判斷上級對該課程的態(tài)度,沒有認為我是在“毒化青少年學生”便謝天謝地了。    在中學任教期間,我的語文課教學,也貫穿了我所認為的“現(xiàn)代文學精神”,幾乎每篇課文,都窮盡研究資料后精心選擇講授角度。例如一次為全市名師做公開課,講的是《祝?!?,我采用了高遠東的研究成果,從儒釋道合流的視角來講“是誰殺死了祥林嫂”,課前還打電話請教了高遠東。由于我講課風格一貫如此,我的學生都能聽懂,而來觀摩的多數(shù)教師卻聽不大懂,課后與我交流許久。我當時想,這些老師在大學里也應該是學過現(xiàn)代文學基礎課的,為什么當了語文老師就一定要把《祝?!防斫鉃槊珴蓶|講的舊社會壓迫勞動婦女的“四大繩索”呢?我因此倍加感謝我所有的大學基礎課老師:孫慶升、洪子誠、費振剛、葛曉音、張雙棣、馬真……我還感悟到一點,能夠把大學教學與中學教學聯(lián)系起來,從整體上考慮學生的知識構成和接受需求,是基礎課建設的首要條件之一。順便插一句,現(xiàn)在中學里講《祝福》時,很多老師和教材都大講特講“是誰殺死了祥林嫂”,隱約已經(jīng)形成新的模式了,而且有個很時髦的名目,叫做“研究性教學”。    后來我就回到了北大,雖說是免試讀博,但延續(xù)當老師的慣性,同時為了養(yǎng)家糊口,也經(jīng)常講課。一是給中文系的留學生講,二是輔導一些留學生考研。經(jīng)我輔導的留學生大都考入陳平原、王富仁、朱金順等名師的門下,有的后來還讀了博士。所以我在留學生中名氣很大,輔導酬金是北大最高的。三是我還到某夜大去講過現(xiàn)代文學,還給中小學老師做過現(xiàn)代文學講座,這些經(jīng)年不絕的講課活動使我年深日久地沉浸在現(xiàn)代文學的基礎知識里,要從魯迅馮至張愛玲讀到周文馬加柯仲平。我清醒地知道這對我產生的影響可能并不都是正面的,基礎知識過分駁雜,往往預先從紙背看透了那些高深話題的悖謬與荒誕,因此學術激情不免減弱,又喜自養(yǎng)宅心,不愿戳穿他人美夢,更厭惡以己繩人、自以為真理在握者。于是,我愈來愈偏愛“基礎課”了。    再后來我留校任教,給本科生、留學生都講過現(xiàn)代文學,還專門跑到新加坡去講了一遍“速成版”。雖然我留系十年來,所授選修課要多于基礎課,但我以為,講選修課易,講基礎課難,正如寫專著易,寫教材難。選修課講得好,人皆見之,專著寫得好,人皆仰之。而基礎課講得好,人多忽之,教材寫得好,人多輕之。不過,北大現(xiàn)代文學教研室一向重視基礎課,領導親自抓,大家搶著上,還多次開會加以研討,所以一直是中文系的名牌課程之一。    不過,我對這門基礎課,還是心存諸多困惑。第一個問題是安排在哪個學期比較合適?,F(xiàn)在一般是安排在大一開始上,可是古代文學史卻安排在大二。未學古代而先學現(xiàn)代,顯然不妥。借一句已經(jīng)被用濫了的話說:沒有晚清,何來五四?不對古代文學有個總體的認知,學生如何能明白為什么陳獨秀胡適之要揭竿而起?所以我講現(xiàn)代文學史時,要先用一節(jié)課講一下“中國古代文學述略”,從“葛天氏操牛尾”和“斷竹續(xù)竹”講到“我手寫我口”和“一聽五更鐘”。主要不在講“文學”而在講“文學之命脈”,有點類似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或者胡蘭成《中國文學史話》的思路但遠沒有他二人的才學,加之課時所限,所以捉襟見肘,頗不自如,因此很希望學生學完古代再學現(xiàn)代。雖然古代文學往往講到晚清就匆匆忙忙結束,但畢竟給了學生一部完整的古代文學史,我們現(xiàn)代文學從晚清講起也是可以的了。    然而倘若大二甚至大三再學現(xiàn)代文學,又會產生其他問題。因為從大二開始,學生要上一些選修課了。沒有文學史的基礎知識,選修課必然學得囫圇吞棗。我講現(xiàn)代戲劇課時,有新生責問我為何講老舍的《殘霧》而竟不提《龍須溝》和《茶館》。我一問他,原來還沒上基礎課,宜乎其分不清現(xiàn)代與當代了。    第二個問題是目前現(xiàn)代文學史的課時普遍被壓縮,壓縮到原來的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所以不但周文馬加柯仲平不能講了,連許地山穆時英端木蕻良也只能幾句話帶過。這樣的基礎課很容易變成干巴巴的幾條筋甚至變成了“現(xiàn)代文學述略”。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辦?我想首先是呼吁各校增加現(xiàn)代文學史的課時,爭取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須知現(xiàn)代文學歷史雖然不長,但內容豐厚,問題錯綜復雜,上關古代,下啟當代,內蘊理論,旁連域外,講授含糊,必將殃及其他課程也。減少學生的總課時我是支持的,但具體應該減少哪些課程,恰像政府應該削減哪些開支一樣,還是聽聽一線將士的聲音為好。其次如果課時不能增加,則應根據(jù)現(xiàn)行實際情況,另行制訂教學大綱,在保證體現(xiàn)學術前沿性的基礎上,減少枝蔓,突出重點,有骨干有血肉地講出一部“精編版”的現(xiàn)代文學。再次,基礎課的課時少了,應考慮以選修課補救之,開設一批中等難度的選修課,作為基礎課的“衛(wèi)星課”。例如大作家被淡化了,就以“魯迅研究”、“老舍研究”、“曹禺研究”補救之。文體脈絡模糊了,就以“現(xiàn)代小說流派研究”、“現(xiàn)代詩歌流派研究”、“現(xiàn)代通俗文學研究”補救之。須注意這些選修課不一定要發(fā)揮教師個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必講得格外艱深,重點是作為基礎課的“局部放大”,好比基礎課的“移動硬盤”,所以說要“中等難度”也。另外,現(xiàn)在的學生閱讀作品少,審美能力也下降了,所以應該在基礎課之前或者同時,開設現(xiàn)代文學作品賞析課。北大由陳平原老師領銜、集體上陣的該課程已經(jīng)是全校聞名的精品課,應該在大一年級專門開設固定的作品課,指導學生以專業(yè)眼光細讀作品,避免學生成為知道《子夜》卻不知道屠維岳、知道沈從文卻不知道花狗大的客里空。    第三個問題是具體的授課姿態(tài)和方法?,F(xiàn)在各校擴招,學生增多,基礎課往往采取上大課的方法,一二百人同時聽課很常見。高遠東老師認為這已經(jīng)接近于“聽講座”,老師不容易講得細致,學生更是聽得粗枝大葉。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相當多的老師喜歡把基礎課越講越深,高明者把基礎課講成了選修課,低俗者則不是過度闡釋作品,就是憑空生造理論,而具體的史實和作品的基本意義卻被忽略了。須知我們現(xiàn)在培養(yǎng)的本科生大多數(shù)將來不是要從事本專業(yè)研究的,碩士生也不是,連博士生里當學者的也不過半。我們不能把課堂當成學術研討會的講臺,在那里變相地宣讀自己的學術論文。具體地說,一個本科生學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首先不是要為了對他報考現(xiàn)代文學的研究生有用,而是要對他的“人生”有用。我們如果沒有把現(xiàn)代文學中的“人生”層面講出來,喚起學生對人生問題的思考,那就不能說是成功的基礎課。有不少考研者在面試時,對現(xiàn)代文學的著名學者如數(shù)家珍,可試讓他談談對幾部具體作品的感受,卻一堆文學史教材上的空話或者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學廢話。因此我認為,基礎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采取小班上課的方式,幾十個人最好,便于組織討論和配合教學的相關活動。另外教學內容要注意“學術”與“人生”的均衡。在中學,學生已經(jīng)大面積地討厭語文課了,核心原因就是語文課脫離了人生。倘若在大學的文學院系里.學生再討厭文學史基礎課,那豈不說明我們的文學教育已經(jīng)徹底走向了“非人化”,進入了“非人間”?我1998年上過基礎課的兩名本科生,后來跟我讀了研究生,如今已經(jīng)畢業(yè),分別到文化部門和傳媒領域工作了,我很高興的一點是,他們沒有因為學了現(xiàn)代文學而喪失了“現(xiàn)代文學精神”,他們對生活、對學問,都保持了熱愛和警惕。前幾年我替溫儒敏老師上了一回現(xiàn)代文學史,那個班的學生充滿了活力,我第一節(jié)課問他們的“什么是現(xiàn)代”那個問題,他們現(xiàn)在還有人在思考,這使我仍然愿意繼續(xù)上基礎課了。我在北大講課,由于旁聽者太多,索性近幾年多開通選課,或者基礎課、選修課與通選課并開?,F(xiàn)代文學中的魯迅研究和老舍研究,都開過了通選課。我想,在合適的時候,將現(xiàn)代文學史也開為通選課,那就等于把這門基礎課開到了全校。那時,或許會有點新的體會吧。我講現(xiàn)代文學史,屬于小字輩,以上不揣冒昧與譫妄之言,敬諳師長同仁批評指正。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些年來,孔慶東在北大中文系主講過現(xiàn)代文學史,他的課一直大受歡迎,來捧場的“旁聽族”也很雀躍。據(jù)說學生“民選”北大十佳教師,孔慶東高票當選第一名,真羨煞我也。我在北大教了30多年書,也沒有這個“福份”。 他的課有親和力,生動有趣,貼近學生,所以得到學生的喝彩。慶東把他講課的部分錄音稿給我發(fā)來,我看了,果然如此。如今這些精彩的講稿出版,使更多的人可以領略孔慶東的一流課程,可以讓更多的人受到難得的“再教育”,令我十分欣慰!慶東講現(xiàn)代文學喜歡“穿越”,講著講著就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他講“五四”聯(lián)想到現(xiàn)今對這份遺產的不重視,甚至扭曲、顛覆,太可惜了。講魯迅必定論及“國民性批判”至今未過時,而且還很迫切,現(xiàn)實社會許多亂象早在魯迅筆下就討伐過了,現(xiàn)在又沉渣泛起。講左翼文學,他用很多精力闡述左翼精神的當下意義,聯(lián)想到當今類似“包身工”的殘酷現(xiàn)象,讓人感到一種很沉重的民本情懷。孔慶東的文學史是鮮活的,思想飽滿的,帶有現(xiàn)實批判的銳氣。相比之下,現(xiàn)今許多碎片化的、瑣屑的的研究,那些 “穿靴戴帽” 仿漢學的文章,就愈加顯得無聊與蒼白。我并不認為講課非得處處聯(lián)系現(xiàn)實,但作為一門時代感與思想性都很突出的現(xiàn)代文學課程,本來就是很“現(xiàn)實”的,它的生命就在于不斷回應或參與社會現(xiàn)實,和現(xiàn)實對話,參與當代價值重建。孔慶東講課思路非?;钴S,他不滿足于只講文學史,同時要講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或者說,他要通過文學來講“國史”。這個志向大了去了,未必都能實現(xiàn),卻也體現(xiàn)一種文學史觀,一種敘史的方式。其實對此我是有過懷疑的。幾年前,我曾寫過文章表述,思想史不能取代文學史,那是考慮到當今宏大敘事仍然太多,動不動就把文學史作為思想史文化史的填充材料,忽略了文學研究審美的、個性化的探求。這種狀況現(xiàn)今仍然很嚴重。但值得寬慰的是,孔慶東的文學史雖然在幾種“史”之間穿梭,但基點始終還是文學,重點還是具體的作家作品分析。他對不同作家和文學史現(xiàn)象的分析,是緊扣著創(chuàng)作來進行的,這種分析并不只是為了以文證史,也為了顯現(xiàn)各種不同的審美風致,啟發(fā)與導引審美的愉悅。更顯個性的是孔慶東的那種放達,他把博客文風帶進了課堂,打亂了常見的有板有眼的授課系統(tǒng),弱化了直線性的史的脈絡,不時插入軼聞史事,又不斷以“問題”沖擊思維,使課堂氛圍極為活躍。不只是詞采的活躍,更有思想的活躍?,F(xiàn)在大學老師的心思很多都不在教學,學生上課也往往提不起勁頭,慶東能把課講得有趣,激發(fā)學習的興味,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髮W 溫儒敏真是亮得刺眼??讘c東的書出的不少,也很好看,但絕少有一本像《國文國史三十年》這樣下功夫的,單是里面的插圖,就相當出人意料。書一翻開,忍不住先看完的并不是文章,而是里面的整整二十幅漫寫。那些漫寫真是許久不見的好作品。輕描淡寫的幽默,卻深刻得力透紙背,放射出難以抵擋的思想光芒,直看得人忍俊不禁,熱血沸騰,看完了折回去還要再看,最后竟涌起一種久違的饑餓感,好像還沒吃飽,要再吃上幾幅才心安似的。這可是我先前絕沒有想到的。有這樣一幅圖,諷刺的是當今的一些“官僚知識分子”既不憂國亦不憂民,每天熱衷于自己找樂子的現(xiàn)象。畫家解讀了孔慶東書中的一句話“中國人多的是享樂精神,少的是俠義精神。玩弄任何東西,那個細微,不得了,鼻煙壺都能分好幾百種?!?畫面中幾個中年男人,圍著看斗蟋蟀,瞪眼張嘴,得意洋洋地傻樂著。可笑的是,斗蟋蟀的地方并非只是一個小小斗盆,而是立著一只頂天立地的罐子,上面寫著“弘毅蟋蟀大斗場”,可見這斗場的看客是越來越多了,斗場的生意竟是越發(fā)光大了!尤其這“弘毅”二字用的最妙?!墩撜Z?泰伯》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弘毅,本為抱負遠大,意志堅強之意??蓱z這里的“弘毅”,被玩物喪志的“官僚知識分子”們忘到了九霄云外,祖國和人民,責任與義務早已在他們的心中沒有了位置。如今到政府衙門里走一走,就會知道有些官僚真是“高雅”得不得了,有玩古琴的、玩玉的、玩瓷器的、玩紅木的、玩聞香的,這些人,與市井小徒有何區(qū)別?他們又何嘗不是玩物喪志的一代官僚呢?——媒體人

編輯推薦

《國文國史三十年(1)》編輯推薦:1、史上最好看,最過癮的現(xiàn)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堂堂爆滿的最牛課程,常吸引校外人士打著“飛的”來聽課??纯瓷险n場面就知道有多火,同學們已經(jīng)坐到講臺上去聽課。2、北大王牌課程再現(xiàn)。北大“民選”最受歡迎的教師,孔慶東高票當選第一名。3、絕非匯編作品,絕非拼湊之作。孔慶東全面系統(tǒng)講解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對指導現(xiàn)實生活特別有用,補上人生最重要一課。4、中國的文學史,就是中國的政治史。本書能讓人透過中國文學的表面現(xiàn)象看到中國30余年政治發(fā)展的本來面目。一個領導干部光有工作熱情是不夠的,如果不了解國文國史的發(fā)展脈絡,常常會好心辦錯事。5、孔慶東這個人從來不肯好好講文學,他是在講歷史、講政治,他用犀利的語言和對文學現(xiàn)象的深刻領悟,揭示藏在文學面紗背后的殘酷政治本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文國史三十年 (1)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2條)

 
 

  •   孔慶東2011年春夏在北大中文系開設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課堂錄音為底本,通過與作者的反復溝通,整理成書。整理時秉承實錄精神,力求再現(xiàn)原汁原味的現(xiàn)場氣氛,保留靈光乍現(xiàn)的思想火花。本書首次將場場爆滿的北大中文系王牌課程向大眾敞開,通過生動的講解揭示深邃獨到的思想,與讀者共同探討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國文、國史和國人。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講解了從1917年到1949年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穿插講解其間重大歷史文化事件,評點胡適、陳獨秀、魯迅、郭沫若、張愛玲、沈從文等一批文化精英,揭秘1917年以來文學背后的政治斗爭,揭示出文學面紗背后冷酷的政治本質,指出中國文學就是中國政治的一面鏡子。最最吸引眼球的是孔慶東一針見血的時局點評,看似簡單、執(zhí)拗,口出狂言,但掩不住其文史知識的深厚和充滿哲理的獨到見解,這樣的點評在文中比比皆是,與市面上嘩眾取寵的歷史解讀書相比,這本書在生動幽默之外,極大地增加了深度。
  •   《國文國史三十年》

    中華書局出版

      本書以孔慶東教授2011年春夏在北大中文系開設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的課堂錄音為底本整理而成。整理過程秉承實錄精神,力求再現(xiàn)原汁原味的現(xiàn)場氣氛,保留了靈光乍現(xiàn)的思想火花。
      本書首次將場場爆滿、常吸引校外人士打“飛的”來聽講的北大中文系王牌課程向大眾敞開,通過生動的講解,揭示了深邃獨到的思想,與讀者共同探討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國文、國史和國人。

      本書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講解了從1917年到1949年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穿插講解了期間發(fā)生的重大歷史文化事件,評點了胡適、陳獨秀、魯迅、郭沫若、張愛玲、沈從文等一批文化精英,揭露了1917年以來文學背后的政治斗爭,揭示出文學面紗背后冷酷的政治本質。

      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孔慶東一針見血的時局點評,看似簡單、執(zhí)拗、狂傲,實為建立在深厚學養(yǎng)之上的卓識獨見,充分顯示了孔慶東先生“平民立場,學者深度”的一貫風格。書中收錄了曾慶龍先生的彩色插圖20幅,全部是充滿思想力量的圖文漫寫,或令人深思,或令人莞爾一笑,靈動而智慧,是近年漫畫界少有的佳作。
      有評論稱,本書是“孔慶東看家武功首次亮相”,“史上最好看、最過癮的現(xiàn)代文學史”
  •   國文國史三十年①(《明朝那些事..》史上最好看,最過癮的現(xiàn)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堂堂爆滿的最牛課程,常吸引校外人士打著“飛的”來聽課??纯瓷险n場面就知道有多火,同學們已經(jīng)坐到講臺上去聽課。北大王牌課程再現(xiàn)。北大“民選”最受歡迎的教師,孔慶東高票當選第一名。
  •   之前有自學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還有《魯迅小說研究》,知道“魯郭茅巴老曹”的說法,對“五四新文化運動”,對現(xiàn)代文學的一些名家流派,有個大致的了解。孔慶東的《國文國史三十年》,初讀來覺得很順暢,條理清晰,在關鍵處則提升到一定的思辨高度,讓人覺得很受益。比如講到白話與文言的取舍,講到語言的透明與半透明,連接到當今時代的種種問題,這是以前自學教材中所不能見到的。正因為這樣,能啟發(fā)對新詞、網(wǎng)絡用語等新興事物運用的思考。



    孔慶東沒有一上來就從五四說起,而是回顧了中國文人的“上輩子”,三千年的古代文學概況。這樣子就站在整個歷史的框架下,來審視新文化運動,審視現(xiàn)代文學,這是對過往的傳承,是古代的發(fā)展。有了這個高度,看問題就很深遠。另外孔慶東沒有就事論事,而是以宏觀的敘事角度,講述文學與文化,文化與社會間的關系,這個時代背景就出來了。一件一件的作品,通過歷史的脈絡串聯(lián),作家作品就如一顆顆耀亮的珍珠,交相輝映,更為熠熠生輝了。



    近些年來,受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影響。以為文學的要遠離政治,遠離意識形態(tài),要純文學,要小資情調。這是對以往學校古板說教的一種反叛。記得我小學時曾總結的一句話:很喜歡語文,但語文考試總不好考。也其實也印證了語文教育上某種不好的現(xiàn)狀??讘c東認為,“中國的文學史,就是中國的政治史”。從中國近現(xiàn)代的歷史來看,他說的是很有道理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產生,是以肩負救苦救難重任的面目出現(xiàn)的。古語有云:“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文學不只些風花雪月,不只“言志”,也有“載道”。因此,孔說,“國文不挎,國家不亡”。
  •   用兩個半晚上讀完了孔慶東的《國文國史三十年》(上)。這是我讀的第一本孔慶東的書。
    孔和尚近年來一直處于輿論界的風口浪尖上,他的很多話,被有意無意地斷章取義了,見于各種版本的中國當代專家語錄,成為眾多媒體和“不明真相的群眾”口誅筆伐的對象。甚至他的一張不修邊幅的照片,被配上一句沒有任何語境的“中國最應當學習朝鮮”,拿來與陳寅恪、蔡元培、胡適之等北大歷史上最偉大的教授做對比,作為北大今不如昔的鐵證。
    “我這樣一個人,我認為我自己是真正自由主義分子的人,卻被打成‘極左分子’。就像1957年被打右派一樣,當年是被打成右派,今天是又被打成左派。”“我認為我是真正自由、民主的人。但是人們不允許你為別人說幾句話,只要為社會說幾句公道話就不行。我這人就不信邪,我就堅持說,說到今天,終于從泥土中挖了一個小孔,可以喘一口氣?!?br /> 孔慶東在書中這樣描寫他自己的政治立場。
    “如今,全國上下到處讓孩子們讀《三字經(jīng)》,讀《弟子規(guī)》,這是誤人子弟。到處都是讀這個,以為這就是傳統(tǒng)文化,以為寫點兒毛筆字,寫點兒繁體字這就叫傳統(tǒng)文化。再寫你能寫過清朝嗎?寫不過清朝。問題是清朝亡了。清朝傳統(tǒng)文化不比我們好嗎?清朝為什么亡?不也是亡在傳統(tǒng)文化上嗎?所以我們要區(qū)分傳統(tǒng)文化里的那些封建糟粕、封建毒素?!?br /> 孔慶東在書中這樣描寫他對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
    “一部古代文明史,其實是一部吃人史。我們今天又一次面臨著弘揚傳統(tǒng)文化這樣的一個語境,不加分析地去弘揚傳統(tǒng)文化,你怎么知道你弘揚的不是吃人文化呢?所以很多人為什么看不懂我的文章,我的文章盡量寫得通俗易懂,還是看不懂,就是他思想太簡單,一會兒看見我擁護傳統(tǒng)文化,一會兒又看見我批判傳統(tǒng)文化,你到底什么意思啊?”
    孔慶東很痛苦,“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在魯迅的《藥》中,夏瑜被紅眼睛阿義打了一個耳光時,內心也是這種痛苦。這是一種先覺者對于他所想拯救的群眾的痛苦??讘c東對魯迅極度推崇,上冊總共十講,他就用了完整的兩講來講魯迅,講魯迅的生平,講魯迅的作品??缭浇倌甑臅r光,孔慶東向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精神導師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
    “我們今天對中國社會的種種批判,大部分都是繼承魯迅的思想。到了今天,魯迅不但沒有成為過去,相反由于他長遠的預見,他對歷史的貫通,使他今天獲得了更加重要的意義。今天,魯迅仍然是一個制高點。”
    綜上種種,為什么我從書中讀到的這個孔慶東,跟被網(wǎng)絡所妖魔化了的那個孔慶東,完全判若兩人呢?
    再聯(lián)想到去年底發(fā)表《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三篇文章后的韓寒,提出弱勢群體無賴化這一觀點后的黃健翔,在現(xiàn)在的中國,要發(fā)出一點批判底層人民的聲音,所遭到的后果就是瘋狂的辱罵和圍攻。
    什么時候,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都能夠接受“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這個觀念了,中國的民主之路才算真正有希望了。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這一百年來,中國無疑是大大的倒退了。
    蔡元培、魯迅、胡適、傅斯年、張季鸞、陳寅恪、陳獨秀、聞一多、徐志摩、周作人……
    這是怎樣的一代人啊!
  •   高中畢業(yè)后即參加了工作,常常為未能進入大學校園接受高等教育而扼腕嘆息、耿耿于懷。
    所幸,喜歡讀書的習慣沒有由此廢止。每年都會購置一批興趣所至的書籍填充日漸虛空的頭腦和日益煩浮的時光。
    于當當網(wǎng)購書有很長時間了。很多書并不象推銷的那般引人入勝,所以讀過就讀過了,或者隨手翻翻就束之高擱。動筆寫書評是很少見的事。
    而讀完《國文國史三十年①》后,卻不可抑止地想寫點什么、說點什么。

    由于平時很少上網(wǎng),所以有些孤陋寡聞。知曉孔慶東先生的大名,始于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國罵”事件。后來與同事評論,才知道孔先生在江湖早已聲名遠播,唯自己閉耳塞聽耳。
    收到《國文國史三十年后①》,原想也是隨手翻閱,了解一家之言;更以為因“國罵”而聲名大噪的孔老師,估計也歸屬于“憤青”一族,吸引眼球的因素居多,未必有真才實學。沒想到一讀而不可收,完全被慶東先生的旁征博引、嬉笑怒罵、風趣幽默所吸引,讀到喻今調侃處,心有靈犀地宛而一笑;讀到志同道合處,不由自主地擊掌喝彩、喜形于色;讀到精辟處,非要念出來與他人分享,不管別人有空沒空、愿不愿聽……忘情如此,手不釋卷,暢快淋漓,如沐春風。
    似這般由頭至尾,一字不落地讀一本書于我已多年不見,甚至連編輯部的出版說明連同前序后記、作者簡介都逐字品讀更是遙無印記。
    捧讀《國文國史三十年①》,如端坐北大教堂,聽孔先生信馬由韁、口若懸河、談古論今、縱橫捭闔。一個個鮮活、生動、個性十足的人物,由遠及近,由模糊而清晰,形象豐滿地立于眼前。
    于是設想,倘若國內知名的大學教授都能借鑒慶東先生的做法,將講課錄音整理出冊,對于象我這般未能進入高校、對象牙塔甚為仰慕的人而言將是多大的福音啊。朋友笑笑說:“估計90%以上的所謂大學教授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水平”。果如此,甚為悵然。
    讀慶東先生的班主任寫的前言以及孔先生自己寫的后記,始明白慶東先生的聲名大嘈絕非偶然。其成功緣于淵博的學識,緣于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與一些無真才實學、僅靠噱頭吸引眼球的所謂精英無可類比。孔先生執(zhí)著地、刨根問底似的研究學問態(tài)度和扎實作風可能為當前為數(shù)眾多的教育工作者所不及。如果老師們都能如此精于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所授內容的來龍去脈,則是中國學生之幸、中國教育之幸。
    將《國文國史三十年①》敬重推薦給正讀高二的兒子,由衷地希望他放下或淡化喜歡的動漫,多讀讀此類的書籍。對他說:“讀此書就相當于進了北大,坐在課堂里聽孔教授講課,這是多么舒暢的精神享受啊?!?br /> 期待更多的大學教授拿出優(yōu)秀的授課教材,供更廣泛的求學者閱讀。
    期待《國文國史三十年②》早日出版。
  •   用了4天時間看完此書,確實不錯?!秶膰啡辍肥强讘c東版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貫穿古今、勾連中外,立場非常鮮明,內容非常詳實。而且深入淺入,即便不是中文專業(yè)的人也能容易看懂,對普及語文有非常好的作用。書中有兩句話我覺得是非常深刻的,一個是開篇即明的——“文學史從來都是政治史和權力史”,深以為是。文學即人學,政治即人事。學好文學史可以讓你知道什么是愛國和怎樣愛國。另一句就是“要了解20世紀的中國,有兩個人的書不能不讀,不能不通讀。一個是魯迅,一個是毛澤東。不了解這兩個人你就閉嘴不要說中國?!蔽矣X得,要了解中國的當下和未來,同樣必須研究、學習魯迅和毛澤東,不然永遠都是瞎胡鬧。什么時候超越毛澤東、超越魯迅,什么時候就是我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甚至人類又一次前進之時。開始閱讀《國文國史三十年②》,走起!
  •   孔老師的這本現(xiàn)代文學史,會讓人學到很多東西。首先開篇沒有把古代和現(xiàn)代分隔開,用了相當大的篇幅梳理了古代文學,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幾乎所有喜歡現(xiàn)代文學的初學者,會有一種薄古重今的思想,所以這一點很重要。其次孔老師講的絕不僅僅是一家之言,會把一個問題的幾乎所有大家的觀點羅列出來,支持人文學科本身的多重性,這很關鍵。第三,對于很多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大家,盡管會有批評,但總基調還是肯定的,這很符合人道主義的思想,畢竟能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絕非簡單的人物,文學史更重要的是注重他們的人文成就,所以讓讀者更清晰的了解其文藝貢獻,而非依據(jù)一家之言單方面的去肯定或是否定,比如對郭沫若的評價,我以為就很好,郭沫若就是一只鷹,鷹有時飛的比雞底,但嘲笑鷹的只有雞,這點不可小視。第四,孔老師的這本書,語言很犀利,也很幽默,這會大大提高讀者的興趣,而人很事情只要有了興趣,一切都不成問題。。??傊秶膰啡辍分档靡蛔x,真心期待第二冊的問世。。。
  •   孔慶東版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確有特色。毫無傳統(tǒng)僵化教材的八股氣,也無洋海歸們,拿西方理論框架生解中國文學的幼稚和蠻勁。 文學不能脫離歷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是怎樣的歷史?一部救亡圖存史,一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在這波瀾壯闊,中國人的苦難歷程和浴血奮斗中,中國文學留下了怎樣的記錄?可能是躲在書......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史,我到今日方詳盡閱讀,非常幸運,遇上了孔慶東。這種幸運可能不僅是因為遇上好書,也恰巧碰上了自己的閱讀時機。本書的價值也不僅僅是觀點與角度的所謂新穎,孔慶東獲得盛名,并非偶然,他有真正的底蘊,為文為人,背后的東西更重要,讀此書,感觸很多很深。
  •   最好看的文學史,沖孔慶東三個字,沖著這個書名就買了。老是看見什么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之類了書名,冠以現(xiàn)代、當代之名,看后都不知道中國的現(xiàn)代當代文學是什么時候開始和結束的。老孔也說了這個問題,但講的不多,個人感覺講的不透,本書的主要內容還是講文學三十年的事。老孔的話還是很直白和犀利的,不像那種教科書樣的文學史,話語干癟、機械、程序化,值得買、值得看。
  •   一部文學史同時也是社會史、政治史、文明史

    你可以不贊同孔和尚的某些細節(jié)
    但你不得不贊賞孔慶東的思想格局

    由于是講課稿實錄整理的,所以語言接近口語,讀起來舒爽順暢,是一部能夠讓你斜靠在沙發(fā)里就可縱橫捭闔現(xiàn)代文學史的奇書!
  •   十幾年前就曾看過老孔的《青樓文化》,折服于其才情,但之后的疏懶竟讓我錯過了孔慶東很多年。最近重新開始關注他,這本《國文國史三十年》絕對是當下這個文字泛濫但思想?yún)T乏的時代很值得認真閱讀的好書。我看到的不僅是孔老師扎實的學術功底、悲天憫人的情懷,啟發(fā)獨立思考的良苦,還有他的一片赤誠。

    最近還看了他老師錢理群先生的《我的精神自傳》,同樣精彩,一并推薦了。
  •   說實話,孔老師的形象乍一看,有點對不起觀眾,而他講的魯迅和金庸,因為先入為主的關系,也有點不愿意看。但是當進入孔老師的博客后,才知道盛名之下,名不虛傳,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啊。
    國文國史三十年,沒有了博客中的調侃,帶著幾絲正經(jīng)八百的教授面孔,但把問題講了個通通透透,重新激起了閱讀現(xiàn)代文學的興趣,呵呵,期待孔老師的第二部分ing!
  •   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很感興趣,孔慶東講得很有啟發(fā)性,中華書局的書值得一看。
  •   本人中文系學生。當然不是在北大。
    關于現(xiàn)代文學其實大部分老師——比如我們的現(xiàn)代文學史老師所講的精神內核其實許多與孔老師一樣的,只是,表述上區(qū)別。
    不管怎樣,無論如何是值得買一本收藏的。
    呵呵,每日看一點即刻哦。
    要喝咖啡不加糖哦。
  •   盡管孔慶東對金庸武俠里的一些剖析我不認同,但這本書里孔老師對中國文學的見解顯然非常獨到,把中小學的語文提高到一種國家層面,真的是非常深刻的
  •   書讀完了,感覺收獲很多。這本書里有很多其他書里學不到的東西,這些都是深刻東西。
    讀完書,可以加深了對近代文學史的了解,也加深了對孔慶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讓讀者的思想更深刻了,眼睛更明亮了。
    非常值得讀的一本書,強力推薦。
  •   同他的老師的現(xiàn)代文學史三十年相比,更加通俗了,不過假如要考試,還是選擇孔慶東老師的,不過說實話,作者本人自己的東西并不多,只是繼承,未見發(fā)揚。
  •   我媽媽非常喜歡非常非常的喜歡史上最好看、最犀利、最過癮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   看著這本書,總能回想起大學的課堂。雖然俺不是北大畢業(yè)的,呵呵!內容嗎,不敢評論。畢竟是講課的實錄,并且還是講給20來歲的大學生的,通俗易懂是肯定的了,至于深度,需要自己挖掘。適合想了解現(xiàn)代文學的人讀
  •   原來現(xiàn)代文學還可以這樣講。看完此書,感覺寫此書的孔慶東語言并不偏激,娓娓而談,和網(wǎng)絡中的孔慶東簡直是兩個人??磥砭W(wǎng)絡還是靠不住啊。
  •   中國現(xiàn)在最需要的就是像孔慶東一樣的學者和作家,現(xiàn)在太多的所謂學者和作家,寫的作品只知道阿諛奉承。在這個時代還能看到真正敢于直言的人,敢于說一些真話,是非常了不起的。兩本書已全部買了。
  •   很別致的表述。既然孔慶東的課這么受歡迎,一定有他獨特的魅力在。通過看書,不在北大,卻能享受到北大的課程,好!
  •   同題,書還沒讀完,但很贊同封面上的那句話,中國的文學史,就是中國的政治史??偸钦f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卻沒有偉大的作品出現(xiàn)?,F(xiàn)在的文人墨客脫離了大地,脫離了大地上辛苦勞作的人民,能寫出什么來?天天在喊著民主自由的知識分子可曾踏踏實實的傾聽過這片土地的真正需求?“堅持以人民的立場撰文寫史,國文不垮,國家不亡?!?,深以為然,但愿那些個浮躁、以筆桿子為生的人也能認認真真的讀這本書。
  •   最好看、最犀利、最過癮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   北大醉俠,文字犀利,獨到的視角解讀國文國史!
  •   不學中文也要讀《國文國史三十年》
    自以為很多認識已經(jīng)夠深入了,可還是被老孔鎮(zhèn)住了!
    更難得還能淺出,把道理都說透了。
    忙于工作的同時抽空讀了一遍,意猶未盡,繼續(xù)再研讀。
    并期待《國》2

    補一句:北大學子真有福!
  •   孔慶東教授出的書我和女兒幾乎每本都看過,尤其是他對經(jīng)典名著的點評,通俗易懂。女兒最喜歡孔教授對金庸武俠小說的詮釋。
  •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孔和尚,在國文國史三十年里頭體現(xiàn)的是他學者情懷的一面。書里面是正氣,是正義,讀的不光是一部文學史,讀完之后塑造人格,讓人嘆服!
  •   孔老師的新書,終于等到了,今天讀了幾十頁,很是贊賞,不愧北大醉俠。還讀過孔老師的《47樓207》和《正說魯迅》,都是難得的好書,最可貴的是,孔和尚始終以平民學者要求自己,始終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嫉惡如仇,敢說敢做,愧死那些迂腐文人,正像魯迅先生說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桌蠋熣沁@樣的人。最近孔老師出風頭了,原因是那三句國罵,我覺得,評價這件事,不要停留在表明的道德水平,應該深入思考,一個如此理性可愛的教授,為何會爆粗口?讀一讀孔老師的書就明白了。
  •   北大不愧是北大,孔慶東也果然有牛的資本。好書。
  •   史上最好看,最過癮的現(xiàn)代文學史。
  •   很好的補充現(xiàn)代文學知識,仿佛在北大教室聽課
  •   文學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歷史的真實,孔先生的這套書,把近現(xiàn)代文學史講活了,很好看,很受用
  •   從朋友那里知道了有孔慶東這個人,從他的博客中初步了解了孔和尚,從微博中被震撼。本書內容和作者孔和尚在微博上的表現(xiàn)非常不同,本書內容嚴肅認真,視角獨特,又深入淺出。我今年30+了,但是感覺中學生讀這本書也非常合適?;貞浧鹬袑W時候,我覺得如果當時有這本書,肯定會影響我對高考專業(yè)的選擇,和大學中讀書的興趣。

    這本書是孔和尚講課內容被整理后出版的,我從在微博中詢問他這么做是不是“涉嫌偷懶”,老孔答曰“這才是水平”。
  •   不在北大為了貼近北大 很好的選擇 但是個人認為不能當作極為學術的書來看,孔慶東老師的觀點是可以借鑒的。
  •   北大教授孔慶東的好書!
  •   孔慶東特立獨行,對文學史作了獨特的解讀,獲益匪淺。
  •   以前只久聞孔教授的大名,但是這是第一次讀他的作品,果然受益匪淺。以前也學習過中國現(xiàn)代文史和當代文學史,在中國文學史上,1917年-1949年,這一段歷史并不出色,但是,經(jīng)過孔教授的分析,我才發(fā)現(xiàn)當中的珍貴。
  •   孔慶東的書都值得一看對文學史的認識獨樹一幟
  •   孔慶東的書還用當年明月推薦!腦殘腰封!腦殘編輯!裝幀及印刷都不錯建議大伙兒寫書評時都附上編印及紙張等書本身的信息反饋哦好內容遇上**出版社p編輯結果都是很悲催滴
  •   孔慶東教授不愧為大家,觀點新穎獨到,不落窠臼,讓人耳目一新,我要好好收藏此書。
  •   孔慶東寫的書質樸,通俗易懂,當年明月推薦的,要好好的讀讀了。
  •   對現(xiàn)代文學的講解精辟獨到。很過癮。
  •   這哪里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可以給人以多方面啟發(fā)。非常過癮。
  •   孔慶東:平民立場 學者深度,值得一看
  •   孔慶東教授的講課記錄,語言幽默,深入淺出,非中文專業(yè)的同學讀起來也會津津有味,是文學類的入門書籍。
  •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從古穿越至今 人性與文化結合 政治與文學輝映
    適合大多數(shù)人閱讀的現(xiàn)代文學普及史
  •   這本書深入淺出,把很多理論的東西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而又不失深刻性。可能由于是根據(jù)講課的錄音整理,一些內容看起來是偏于情緒化和疏于考證的,不過瑕不掩瑜??梢宰屛覀儗ΜF(xiàn)代文學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理解。不僅適合中文專業(yè)的讀,也適合大眾。
  •   對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著作,一般都不會自己去購買,圖書館借來翻翻就可以了,這部是個例外,這是一部值得收藏并反復閱讀的書。
  •   讀孔老師的文章總會感到很興奮,每次都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這本書的確非常好,講解現(xiàn)代文學史旁征博引,厚積薄發(fā),縱橫闔捭總之很過癮
  •   作為空和尚的粉絲,第一次閱讀他的學術型著作。全書夾敘夾議,旁征博引,語言風趣,史料翔實,對于魯迅先生的論述部分尤為精彩。想要了解中國現(xiàn)代歷史的朋友都值得一讀?!_荒守拙
  •   孔和尚心系天下,憂國憂民,將一顆赤心藏在笑罵之中?!版倚εR皆成文章”——魯迅如此,孔慶東亦如此。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現(xiàn)在這樣的“良心”太可貴了。
  •   很有才的孔慶東,把歷史徐徐講來。
    看完第一冊,很有收獲。等到第二冊出版,趕緊買來。
  •   比較喜歡孔慶東的文章,這本書寫的也不錯,對當前的現(xiàn)象也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   國文國史,文學人學!
  •   不只是文史,而融合了很多方面的歷史書啊
    沒看過孔老師書的,建議至少要買這本先讀讀
    現(xiàn)在每天都會看《孔慶東有話說》,佩服孔老師!
  •   孔慶東的書還是很不錯的,言語很犀利,我很喜歡,不一樣的視角
  •   這是當今中國最好的一本書,讀了以后可以了解中國近代文學的歷史,也就是中國的歷史,對中國未來的發(fā)展也有重要的意義。
  •   之前看了很多魯迅的書,但都較為孤立,這本從現(xiàn)代文學史娓娓講來,清晰了很多。
  •   最好的一本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   崇拜孔慶東老師的為人做事,他對祖國的炙熱感情更是讓我敬仰。這本書彌補了不能聽他的課的遺憾!
  •   孔老師的學者深度,平民立場始終沒有改變,佩服!讀此書受益匪淺,文學史就是政治史,恨自己讀書太少了,近年來,每天堅持讀書,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孔老師啟發(fā)才努力這樣做的。堅持了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一天不讀書就有不滿足的感覺,真像沒吃飽飯一樣。讀書還要讀好書,讀有良心的作者的作品!支持孔老師。
  •   北大最火的課程,雖然在北京讀書,但沒時間去北大蹭課,只好拜讀孔和尚的大作了!
  •   我看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深入了解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但愿能有不錯的讀后感。
  •   其實以前看過孔慶東的書,這是第二本。有助于了解那個年代的事情,以前對那個時代充滿了崇拜,呵呵,現(xiàn)在可以借此書深入了解一下了。認真閱讀準備
  •   要了解現(xiàn)代文學與的政治關系,請讀此書
  •   讀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就如讀中國現(xiàn)代史····傾聽孔先生不一樣的解讀心境···
  •   一直很關注孔慶東,恨無機會聽聽他的課,這本書稍稍彌補了遺憾,相當受益,尤其對學中文教語文的人來說,值得讀。
  •   這是俺讀過的最有深度、思想性的現(xiàn)代文學史。
  •   對孔慶東沒有感覺,只知他曾經(jīng)在高考作文方面很出色。不過這本書是在完全看不到內容的情況下決定買的,只因上面的一句話就是100年前的80后、90后當時也到處被別人看不起,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不過他們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買后發(fā)現(xiàn)里面內容也非常好,絕不枯味
  •   男朋友是工科生,一直想好好看點書補補文史方面的知識,孔老師的書用風趣幽默的表達講述歷史和文學,對于非專業(yè)出身的人應該會更加輕松點。
  •   喜歡孔慶東的同志,一定要看看??缀蜕惺请y得的學者,是真正的學者。
  •   找回了自己上大學的感受,傾聽孔慶東老師的講授,非常喜歡這套書!
  •   普及型讀物,對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有了全新的認識,非專業(yè)人士非常值得一看。
  •   國文國史,看中國
  •   適合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感興趣的讀者
  •   很不喜歡孔慶東本人,不過這本書的質量倒是還不錯
  •   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魯迅,讓我知道了中國文化中所包含的意義。文學,其實就是人學。
  •   孔和尚對孔子的態(tài)度和一些“左派”迥然不同,卻被一些人圍剿。這讓我困惑。但我漸漸地認同這樣一個觀點:孔家店里賣的東西很多不是孔子的?!翱准业辍币虻?,但孔子的思想的確應該研究研究,有些是我們可以繼承的。毛主席的兩個女兒的名字,一個李敏一個李訥,來歷我就不說了。我想這正反映了毛主席對儒家思想的態(tài)度,并不矛盾。PS:今日又見南懷瑾關于《論語》的一本著作里,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作為一名非專業(yè)研究文學的讀者,我只能說:我很有興趣讀讀孔和尚的這本書。
  •   作者的文風一如既往的幽默,犀利。本書對當代文學的輪廓有清晰的介紹。在當下世風皆右的背景下,作者偏左的觀點值得關注。這本書本人兩天看完。好書!
  •   孔慶東是人有爭議的人物。我不同意他的很多說法,也基本不買他的書了。但是他的專業(yè)研究還是值得肯定的,所以買他這一本。
  •   曾經(jīng)的孔家店,掛著孔子的招牌卻賣的卻是“水貨”,古儒們的教誨,卻被一代代后學者來了“顏色革命”,如今的孔家店,出了孔慶東老師這個掌柜的,賣的可都是“行貨”啦,
  •   我以前很喜歡孔慶東的書籍。最近由于他的諸多言論卻讓我有了一層“敬畏”。買這兩本書,純粹是為了學習多方面的知識。
  •   孔和尚這次依然那么充滿活力的文字,活靈活現(xiàn)的展開了現(xiàn)代文學史。讓人很自然的就翻完了一本書!
  •   孔慶東的作品值得一看!
  •   給小女買的,我先看了,孔慶東的這本書非常好,可以作為教科書閱讀,
  •   國文國史三十年① 喜歡看這些書 知道些大概
  •   語言平易近人,很好的解釋了什么是真正的現(xiàn)代文學。聚了大量的例子,讓讀者更易理解。希望大家購買本書??梢远嗔私馕膶W知識
  •   非常不錯的現(xiàn)代文學史,孔老師講的簡單易懂
  •   不得不承認,孔慶東先生的學識十分淵博!
  •   孔慶東的書值得買
  •   喜歡看孔慶東老師的書,正在學習中,很棒!
  •   孔慶東的書都是好書啊
  •   看大師的書真是享受!長了不少見識!我是個孔慶東迷。
  •   上大學的時候也學過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感覺是純知識性的,這一本,讀來讓人覺得爽快,而且有禪家當頭棒喝的感覺,一下子覺得通了,懂了。
  •   北大的王牌課啊,況且我的知識對于這一段幾乎是空白,很像了解啊!受益匪淺
  •   我喜歡孔慶東寫的東西!
  •   視角獨到,見地精辟!對文學史觀的一種拓展,很有新意,吸引人!用心之作,有理性、有良心、有膽識!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