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兆鵬,邵大為,張靜,唐元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歷來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對文學作品以排行榜的方式加以排序,是對傳統(tǒng)的顛覆,將會受到當代年輕讀者的關注,引起學者的爭鳴,從而形成社會的熱點。為唐詩排行,是千百年來的第一次,足以引起廣大讀者和媒體的興趣。大家會關心是怎么排名的,自己喜歡的詩人詩歌排在第幾名。這本由王兆鵬、邵大為、張靜和唐元著的《唐詩排行榜》是采集關于唐詩的傳統(tǒng)材料和現(xiàn)代材料,采用現(xiàn)代統(tǒng)計學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將現(xiàn)代科學手段引入到古典文學作品的研究賞析中,也是我國的第一次,勢必對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推廣普及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本書圖文混排,雙色印制,裝幀精美。
書籍目錄
第1名 黃鶴樓 崔顥
第2名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第3名 涼州詞(黃河遠上) 王之渙
第4名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第5名 登岳陽樓 杜甫
第6名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柳宗元
第7名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第8名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第9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第10名 蜀道難 李白
第11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第12名 楓橋夜泊 張繼
第13名 終南山 王維
第14名 長信秋詞(奉帚平明) 王昌齡
第15名 登高 杜甫
第16名 泊秦淮 杜牧
第17名 江雪 柳宗元
第18名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
第19名 烏衣巷 劉禹錫
第20名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第21名 夜雨寄北 李商隱
第22名 燕歌行 高適
第23名 琵琶行 白居易
第24名 觀獵 王維
第25名 出塞 王昌齡
第26名 過故人莊 孟浩然
第27名 長恨歌 白居易
第28名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第29名 石壕吏 杜甫
第30名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第31名 靜夜思 李白
第32名 咸陽城東樓 許渾
第33名 山居秋暝 王維
第34名 錦瑟 李商隱
第35名 寒食 韓翃
第36名 石頭城 劉禹錫
第37名 鹿柴 王維
第38名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第39名 赤壁 杜牧
第40名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第41名 旅夜書懷 杜甫
第42名 馬嵬 李商隱
第43名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第44名 蜀相 杜甫
第45名 望薊門 祖詠
第46名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沈儉期
第47名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第48名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第49名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第50名 隋宮(紫泉宮殿) 李商隱
第51名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岑參
第52名 春宮怨 杜荀鶴
第53名 望岳 杜甫
第54名 賦得古原草送別 自居易
第55名 逢入京使 岑參
第56名 春望 杜甫
第57名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第58名 閨怨 王昌齡
第59名 終南別業(yè) 王維
第60名 無題(相見時難) 李商隱
第61名 江南春絕句 杜牧
第62名 春曉 孟浩然
第63名 九日藍田崔氏莊 杜甫
第64名 商山早行 溫庭筠
第65名 使至塞上 王維
第66名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第67名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杜甫
第68名 長安秋望 趙嘏
第69名 山行 杜牧
第70名 鳥鳴澗 王維
第71名 涼州詞(葡萄美酒) 王翰
第72名 山石 韓愈
第73名 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
第74名 兵車行 杜甫
第75名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第76名 從軍行(青海長云) 王昌齡
第77名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第78名 長安春望 盧綸
第79名 晚次鄂州 盧綸
第80名 野望 王績
第81名 賈生 李商隱
第82名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第83名 將進酒 李白
第84名 秋興(玉露凋傷) 杜甫
第85名 登樓 杜甫
第86名 月夜 杜甫
第87名 北征 杜甫
第88名 過香積寺 王維
第89名 竹枝詞(楊柳青青) 劉禹錫
第90名 從軍行 楊炯
第91名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
第92名 春夜喜雨 杜甫
第93名 送魏萬之京 李頎
第94名 早雁 杜牧
第95名 雁門太守行 李賀
第96名 行經(jīng)華陰 崔顥
第97名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李白
第98名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第99名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第100名 羌村(崢嶸赤云西) 杜甫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名 黃鶴樓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嚴羽《滄浪詩話》) ◎1黃鶴樓①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绱v歷漢陽樹②,芳草萋萋鸚鵡洲③。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咀⑨尅竣冱S鶴樓:位于湖北武漢武昌區(qū)。傳說古代仙人費祎在此乘鶴登仙。②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漢江。歷歷:清晰分明的樣子。漢陽:今武漢漢陽區(qū),與黃鶴樓隔江相望。③萋萋(qī):形容草木茂盛。鸚鵡洲:原在武昌城外長江中,相傳因漢末禰衡在此賦《鸚鵡賦》而得名,后漸淹沒。 【排行指標】 古代選本入選次數(shù):17 在100篇中排名:1 現(xiàn)代選本入選次數(shù):24 在100篇中排名:26 歷代評點次數(shù):38 在100篇中排名:1 當代研究文章篇數(shù):1 在100篇中排名:62 文學史錄入次數(shù):9 在100篇中排名:1 互聯(lián)網(wǎng)鏈接文章篇數(shù):135600 在100篇中排名:22 綜合分值:0.8153 在100篇中總排名:1 【指標解析】 此詩位列唐詩排行榜的第一首,讀者也許會感到驚訝。唐詩金曲的第一首,怎么會是崔顥的《黃鶴樓》,而不是李白、杜甫的某首詩?然而,客觀的數(shù)據(jù),實實在在表明這首詩是古今公認的唐詩第一名篇?! ≡嚳磾?shù)據(jù),它有三個單項第一:一是古代選本選錄次數(shù)第一,二是歷代評點次數(shù)第一,三是現(xiàn)當代文學史錄入次數(shù)第一。入選該詩的古代選本共計17種,其中唐五代4種、宋金元5種、明代2種、清代6種;在現(xiàn)當代選本中,入選率也相當可觀。選本的權重占50%,評點的權重占30%,能在這兩項取得如此之高的成績,此詩的綜合得分自然居高不下?! ∧敲礆v代選家和評點家為什么如此青睞這首詩?是誰推升了它的人氣?是詩仙李太白!傳說李白過黃鶴樓,想賦詩一首,及見崔顥此詩,大為驚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為了一較勝負,李白作《鸚鵡洲》、《登金陵鳳凰臺》,從句法到用韻,都是模仿崔顥此詩。在唐代詩人詩作中,唯有崔顥此詩得到過李太白如此嘆服的殊榮。試想,連詩仙李白都佩服首肯的詩作,普通讀者還能不認同?有了李白的贊譽,后來的歷代選家想不入選都有些困難! 不僅詩仙李白極口稱道,宋代著名的詩歌理論批評家嚴羽也高度評價此詩,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嚴羽是嚴肅的批評家,他的評價,自然是嚴謹?shù)膶徝琅袛?。明、清兩代,贊許此詩"氣格音調(diào),千載獨步"、"蘊含無窮,千秋第一絕唱"者不乏其人。我們所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彰顯的正是歷代詩選家和詩評家對此詩的高度認同。所以,此詩榮獲唐詩第一名篇的桂冠,不是沒有依據(jù)的?! ±畎仔Х露鞯摹而P凰臺》和《鸚鵡洲》兩詩,尚常流播人口,而傳為崔顥所本的那一首詩則鮮為人知,那是初唐沈佺期的一首應制之作,詩名《龍池篇》:"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先天天不違。池開天漢分黃道,龍向天門入紫微。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地莫東歸。"崔顥的《黃鶴樓》句法與之絕似,但整體韻味上顯然有出藍之勝。因為世人多能道《黃鶴樓》,所以《龍池篇》就寂寞多了。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