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楊義 頁數(shù):249 字數(shù):22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楊義1946年生,廣東省電白縣人。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中文系講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文學評論》主編;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1998-2009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兼兩所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在海內(nèi)外出版學術(shù)著作40余種,有《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三卷、《中國現(xiàn)代文學圖志》、《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中國敘事學》、《重繪中國文學地圖》、《中國古典文學圖志——宋、遼、金、西夏、回鶻、吐蕃、大理國、元代卷》、《讀書的啟示》、《楚辭詩學》、《李杜詩學》,以及十冊《楊義文存》等;發(fā)表論文近500篇。
作者簡介
楊義,廣東省電白縣人。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兼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文學評論》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主要著作有《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三卷)、《中國敘事學》、《中國古典文學圖志——宋、遼、西夏、金、回鶻、吐蕃、大理國、元代卷》、《楚辭詩學》、《李杜詩學》、《重繪中國文學地圖》、《20世紀中國文學圖志》、《重繪中國文學地圖通釋》、《讀書的啟示》、《感悟通論》等三十余種。主編《文學研究所學術(shù)文選(1953-2003)》等16種54冊。
楊義曾為英國牛津大學客座研究員(1992),曾在英國學術(shù)院(1998)、荷蘭萊頓大學(1998)、新加坡國立大學(2001)、劍橋大學(2003)任客座教授。曾講學于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法國巴黎東方語言學院,荷蘭萊頓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名古屋大學,韓國漢城大學、釜山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俄羅斯彼得堡大學,以及臺灣“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及國內(nèi)各主要大學。
書籍目錄
序言
上編 墨子還原
一士君子顯學與草根顯學
二魯南鄙東夷文化因緣
三近儒脫儒之造士過程
四篇目辨?zhèn)闻c過程意識
五墨學十論與天地人三學
六所謂“背周道而用夏政”
七墨氏族源與天鬼意識
八人學中的兼愛、非攻支柱
九政治學說中的草根訴求與東夷體制
十三墨與十論分篇的文化地理學對應關(guān)系
十一王官之學與民間組織制度
十二晚歲囚宋與墨辯發(fā)生的心理契機
十三反思百工技藝與開啟名辯思潮
十四墨子文學觀與買櫝還珠之辯
十五多樣文體與口傳文學程式
下編 墨子還原研究資料長編
編者前識
凡例
一 生平編
(一)生卒年及里籍
(二)出身及行跡
二思想編
(一)思想淵源及發(fā)展(含儒墨關(guān)系)
(二)“天學”《天志》《明鬼》《非命》(宗教、鬼神思想)
(三)“地學”《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實利、經(jīng)濟學說)
(四)“人學”《兼愛》《非攻》《尚賢》《尚同》
(政治、社會理想)
(五)“心學”《墨辯》(邏輯學)
(六)教育、軍事等思想
三文本編
(一)《墨子》版本流變
(二)篇目考訂及作者辨析
(三)“十論”上中下三篇之對應關(guān)系
四 文學編
(一)文學地位與評價
(二)藝術(shù)特點
……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