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境與詩境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馬奔騰  頁數(shù):267  字數(shù):23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禪宗是帶有濃郁藝術意味的宗教,禪是一種與藝術思維相通的佛教修行方式。禪境與詩境具有異質同構的關系,而禪家自性與禪門直覺都對詩歌意境的創(chuàng)造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作為中國古典美學之核心的意境理論在每個時期的發(fā)展變化,也都與禪的因素息息相關。禪與文學藝術水乳交融,為中華審美文化增添了無盡的神韻。本書通過研究禪與詩歌意境創(chuàng)造的新變、禪與詩歌意境理論曲發(fā)展等問題,力圖揭示審美現(xiàn)象的歷史復雜性,以及整體文化背景中文藝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章  詩禪趨近的思想背景  第一節(jié)  佛禪境界的流變  一、禪的歷史演化  二、“無念”的禪境  第二節(jié)  佛禪的藝術氣質    一、禪僧對世俗文化生活的追求    二、以詩文明禪  第三節(jié)  禪境與詩境:異質同構    一、禪境與詩境的差異    二、禪境與詩境的相通第二章  文人與禪  第一節(jié)  古代文人的信仰狀況    一、儒釋道互補的思想背景    二、文人對佛禪思想的接受與拓展  第二節(jié)  文人的生活與佛禪    一、文人生活受佛禪影響的多維性    二、文人受佛禪影響的幾種類型  第三節(jié)  文人的詩歌與佛禪    一、不同歷史時期佛禪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關系    二、文人禪意詩創(chuàng)作的普遍性第三章  禪與詩歌意境創(chuàng)造的新變  第一節(jié)  禪家自性對意境的開拓    一、禪宗對自性的強調    二、禪家自性對詩人心性的拓展    三、禪家自性影響于詩歌意境創(chuàng)造的具體表現(xiàn)  第二節(jié)  禪門直覺與意境的神韻    一、中國詩歌重抒情重表現(xiàn)的傳統(tǒng)    二、禪宗對直覺的重視    三、禪門直覺與詩性思維    四、禪門直覺對詩境的影響  第三節(jié)  道、禪的藝術境界    一、道、禪思維方式的相通    二、道、禪境界的不同    三、道、禪境界與審美移情第四章  禪與詩歌意境理論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詩歌意境理論的萌生    一、詩歌中的意境創(chuàng)造    二、意境理論的萌芽  第二節(jié)  唐宋時期的詩歌意境理論與禪    一、“境”含義的流變    二、唐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三、宋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第三節(jié)  元明清時期的詩歌意境理論與禪    一、元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二、明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三、清代的意境理論與禪第五章  面向未來的意境理論和禪美學  第一節(jié)  禪與意境理論的現(xiàn)代升華    一、王國維的意境理論    二、宗白華的意境理論  第二節(jié)  生機長存的意境理論    一、意境美學思想至今仍具有強大生命力    二、意境理論的歷史給我國當代文論的啟示  第三節(jié)  禪美學研究的文化價值    一、禪美學研究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    二、禪美學研究可健康大眾身心、促進社會和諧結語附錄:當代禪美學研究述評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僧家亦有芳春興,自是禪心無滯境。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②美妙的詩篇為禪家的修行增添了無盡韻味,禪也變得越來越靈動迷人起來。詩歌是禪家最常運用的明禪的文體,但卻不僅限于詩歌,時代的文學風尚也體現(xiàn)在佛教文本的創(chuàng)作中。賦是自漢代之后一直比較流行的文體,有的禪師就以賦來明禪,如石門元易、大洪法為等人都是如此③。禪家“代別”、“頌古”等專用于宗門內的文體也體現(xiàn)著禪宗文學化的傾向。“代別”是禪宗弘揚禪理的一種文體。它指的是公案語義未盡,需要加以“代語”或“別語”,對之作進一步的揭示。代別的代表作是宋代禪師善昭的《公案代別百則》、《詰問百則》。作為一種文體,代別對后世的文學與學術都有深刻的啟示,如明清時期特別盛行的批點,以及通過批點讓古人的著作代自己立言,就是代別形式的發(fā)展?!绊灩拧笔且皂嵨膶高M行贊譽性解釋的語錄體裁。善作代別的禪師善昭是頌古的發(fā)明者。頌古是對宋代禪學發(fā)展的一大促進,自北宋以后,頌古因為形式的生動、具有較強的藝術性,易于普及和流傳,而比代別具有更大的影響力,也得到文人士大夫的特別喜愛。善昭曾選擇百則公案作《頌古百則》。后來,云門宗的雪竇重顯也善于作頌古。重顯有很好的文學修養(yǎng),他上堂小參、舉古堪辯,都非常注意辭藻修飾,頌古這種體裁在他的手里走向成熟。后來的禪僧紛紛效仿,使禪宗漸漸走上注重華麗一途。宋代,江西詩派的詩人們喜歡學習古人,寫詩尋求“來處”、尋求“點鐵成金”,這種思維方式與當時禪宗代別、頌古的思維方式是相通的。

后記

我是在十年前于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選擇詩與禪的關系作為研究方向的。那時我對佛教還所知甚少,只是覺得自己選了一個有意思、有價值的內容。因為在文明沖突論引起廣泛關注的時代,研究禪這種中外多元文化共同促生出來的精神成果,以及這一精神成果對平衡民族心靈、豐富藝術創(chuàng)造所作的巨大貢獻,對思考今日之民族文化建設和東西方文化交流都有啟示意義。當相關的學習和研究初步展開之后,我才感受到重重的困難與壓力。佛禪是很深奧的學問,禪、詩關系也千頭萬緒并難以言說,所以對此課題的研究非短時間可以奏效,而需要有一個緩慢的知識積累與體悟的過程。讀博士的階段,導師引領我初步建立起對這個領域的了解和研究興趣。待到博士畢業(yè)參加工作之后,我還繼續(xù)著這一方向的學習與探索,并于2004年申請到了以“禪境與詩境”為題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這是個很生動的題目,卻仍然難以深入展開,相當長的時間里,我甚至一籌莫展。除了努力讀書和思考,我別無選擇。因為住的地方離辦公室很近,所以絕大多數(shù)的夜晚我都會到辦公室工作,而這本書,就是在無數(shù)個夜晚的苦讀和寫作中一點點完成的。

編輯推薦

《禪境與詩境》是由中華書局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禪境與詩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禪與詩歌意境的水乳交融盡顯書中。
  •   看得出,這本書凝聚作者太多的心血,文筆流暢,可讀性強,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