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韓]趙容俊 頁數(shù):40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增訂本)》是一部利用甲骨學對殷商歷史文化進行探討的著作。
作者趙容俊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以甲骨文、金文、盟書、簡帛資料等先秦文獻,與殷商甲骨卜辭所記載的巫術活動相印證。對殷商時期的巫術,如圖騰崇拜、占卜預言等交通鬼神的活動,涉及祈福免災、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作了詳細的介紹。內(nèi)容豐富多彩,讀者可以借此窺探上古文明萌芽時期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增訂本)》對中國巫術的起源和歐美的巫術理論亦有充分的論述和分析。
書籍目錄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巫術的概述
一、巫術的概述
二、前賢研究成果的回顧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與方法
一、研究目的與方法
二、材料的運用
第二章 巫義研究
第一節(jié) 巫術的定義
一、何謂巫術
二、巫術儀式
三、巫職傳承
第二節(jié) 巫術與宗教
一、巫術與宗教
二、巫教與薩滿教
第三章 巫術概況
第一節(jié) 古籍文獻上的巫術記載
一、“巫”字的創(chuàng)意討論
二、先秦典籍中的巫者
三、漢代典籍中的巫者
第二節(jié) 巫者的巫術活動
一、交通鬼神方面
二、醫(yī)療方面
三、救災方面
四、生產(chǎn)活動方面
五、求子生育方面
六、建筑巫術方面
七、喪葬巫術方面
八、祝詛放蠱方面
九、神明裁判方面
第四章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第一節(jié) 交通鬼神方面
一、巫者的交通鬼神
二、祭祀活動
三、鳥圖騰崇拜
四、占卜活動
五、驅使鬼神
第二節(jié) 醫(yī)療方面
一、巫醫(yī)合一
二、占卜問病
三、醫(yī)療巫術
四、防疫除兇
五、中國醫(yī)學的萌芽
第三節(jié) 救災方面
一、析雨活動
二、止風雨的活動
三、戰(zhàn)時的活動
四、蝗災時的活動
第四節(jié) 生產(chǎn)活動方面
一、先秦文獻所見之生產(chǎn)活動
二、考古發(fā)掘的生產(chǎn)活動
三、甲骨卜辭所見之生產(chǎn)活動
第五節(jié) 求子生育方面
一、先秦文獻所見之求子生育
二、考古發(fā)掘的求子生育
三、甲骨卜辭所見之求子生育
第六節(jié) 建筑巫術方面
一、先秦文獻所見之建筑巫術
二、考古發(fā)掘的先秦建筑
三、甲骨卜辭所見之建筑巫術
第七節(jié) 喪葬巫術方面
一、先秦文獻所見之喪葬巫術
二、考古發(fā)掘的先秦墓葬
三、甲骨卜辭所見之喪葬巫術
第八節(jié) 祝詛放蠱方面
一、先秦文獻所見之祝詛放蠱
二、甲骨卜辭所見之祝詛放蠱
第九節(jié) 神明裁判方面
一、古籍文獻所見之神明裁判
二、法律的起源與形成
第五章 先秦巫術的傳統(tǒng)及對後世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先秦巫術的傳統(tǒng)
一、上古時期
二、殷商時期
三、兩周時期
第二節(jié) 對後世的影響
一、文學方面
二、思想方面
三、藝術方面
四、科學方面
附錄
一、殷商甲骨刻辭所見之“巫”字用例
二、殷商甲骨刻辭所見之“祝”字用例
三、殷商甲骨刻辭所見之“奏”字用例
四、殷商甲骨刻辭所見之“舞”字用例
五、殷商甲骨刻辭所見之“姣”字用例
參考暨引用書目
專 書
論 文
其 他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其后至于兩周時代,因社會生產(chǎn)力迅速發(fā)展,且建筑的技術水平亦更高,故中國傳統(tǒng)的基本建筑格局已形成,且日趨豪華精美,又時常建造亭臺樓榭②。因此,此時建筑上的巫術色彩已逐漸趨向于淡薄。尤其,于工973年至工974年,在洛陽北窯村西周遣址的F2房址工2奠基坑中,曾發(fā)現(xiàn)入骨架7具、馬骨架3具、犬骨架2具。據(jù)研究報告,此奠基坑乃為殷遣民的遺址,并在置柱、安門時使用此類骨架③。由此奠基坑所見的骨架而不難得知,此種人性奠基的習俗,于西周早期仍然盛行,不寧唯是,此種習俗則為商人的一種建筑巫術活動之遣風。此處應注意者,除宮殿與一般的居住建筑之外,于夏商周三代,古人亦重視“入神合一”的邑制,故設置具有一定社會功能或政治功能的各類宗教性或禮儀性的祭所,則成為常制④。據(jù)考古學的報告,夏商周三代確有立宗廟以祭祖先,并設專門祭地以祀社會崇信的諸神,如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早商的鄭州商城遺址及河南偃師商城遺址、商代后期的殷墟小屯乙組與丙組基址、兩周時期的各都城遺址等王邑遺址,以及湖北黃陂盤龍城遣址、河北藁城臺西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等族邑遣址中,均發(fā)現(xiàn)宗廟祭壇或祭祀場一類的建筑遣跡,即為祀天地神祇人鬼的場所⑤。
編輯推薦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修訂本)》榮獲韓國慶熙大學韓醫(yī)學院原典學教研室及韓醫(yī)學古典研究所的出版基金,特此謝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