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鳳陽 頁數(shù):1005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古辭辨》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古漢語語義詞典。作者在本書的《凡例》和《后記》中反復(fù)闡述了寫作的由來和命名的立意。通過對十三經(jīng)、周秦諸子等常用典籍的梳理,作者篩選出4000多個常用字詞,將它們按意義的共性類聚為1400余組;在意義組內(nèi),著重分析闡釋字詞間的內(nèi)在區(qū)別。書名“古辭辨”,是《古代漢語近義辭辨析》的縮稱,“就其實際來說,是一部擴大了收錄范圍的古代漢語常用詞同義詞詞典”(引文見本書《后記》,下同)。作者超脫了現(xiàn)代詞匯學(xué)的分類,將同義詞、近義詞、對義詞、同類詞、同源詞等放在一起,以它們所指的對象為范疇,以它們的意義關(guān)聯(lián)為紐帶,把看似散沙式的字詞構(gòu)筑成了一個古漢語詞義的本體框架。
作者簡介
王鳳陽(1929-),語言文字學(xué)家,東北師范大學(xué)教授,1952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留校任教,講授古代漢語、漢字學(xué)等課程。著有《漢字學(xué)》《古辭辨》等。
書籍目錄
凡例
分部表
條目表
筆畫檢字表
漢語拼音檢字表
正文
附錄一:部分歸并字還原表
附錄二:常引書全名及作者注者表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說文》“草木斡也”(依段注)?!扒o”字偏旁雖從草,但它不限于草莖,也可以用于樹木;甚至不限于草木,凡物體的挺拔直立的主斡部分都可以稱“莖”?!盾髯印駥W(xué)》“西方有木焉,名日射于,莖長四寸”,這是木的“莖”;《漢書·武帝紀(jì)》“甘泉宮內(nèi)產(chǎn)芝,九莖連蕖”,這是菌類的“莖”;《韓非子·喻老》“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這裹“莖”指葉柄;《後漢書·班固傳》“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這襄“金莖”指支持承露盤的銅柱。擴大開來,人體支撐頭部的稱“頸”,支撐身體的稱“脛”,雖然這是比喻用法的分化,但可以看出“莖”側(cè)重于起支撐作用的細(xì)長部分,只是它經(jīng)常用于草類的莖而已。干(gan),簡化前作“斡”,古作“榦”,《字匯》“草木莖也”?!拔印惫倘欢啾順湮?,它同樣不限于樹斡,也可以表草本植物的莖。沈約《詠新荷》“微根才出浪,短斡未搖風(fēng)”,王勃《采蓮賦》“風(fēng)低綠斡,水濺黃螺”:“斡”指的就是荷藁、蓮花的莖。對人來說,“斡”就是支持身體的脊柱,所謂“軀斡”;其他物體的主體部分也可以叫“斡”?!扒o”和“斡”是同源的,只不過細(xì)長挺直的叫做“莖”,長而粗壯的叫做“斡”罷了。所以在使用中“莖”才主要用于草本類,“斡”才主要用于木本類?!扒o”為草本植物所專用的是“莛”,“稈”、“稿”則是“斡”的分化詞。東方朔《答客難》“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莛”就是草莖;《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或取一秉稈焉”,“稈”就是禾斡。為木本植物所專用的則有“桿”、“竿”這類分化字。朱駿聲“草日莛,木日梃”。截木梃而成的棍棒之類也稱“梃”,如:《孟子·梁惠王上》“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編輯推薦
《古辭辨(增訂本)》是由中華書局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