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顧頡剛 頁數(shù):全十七冊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顧頡剛一生治學,勤于作讀書筆記,六十多年積累了近二百冊筆記,共計五百五十萬言。這些筆記是他全部著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內(nèi)容含蓋中國古代文化的政治、社會、經(jīng)濟、宗教、思想各個層面,充滿了新材料與新見解。其中五十四種筆記,1990年曾由臺灣聯(lián)經(jīng)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今中華書局編輯《顧頡剛?cè)?,補收入顧頡剛早年讀書北京大學時的筆記,有《寒假讀書記》等五種,另將《浪口村隨筆》、《史林雜識初編》兩種收入。這是收入顧頡剛讀書筆記最全的一種。
書籍目錄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一)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二)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三)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四)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五)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六)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七)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八)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九)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十)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十一)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十二)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十三)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十四)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十五)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十六)
顧頡剛讀書筆記(卷十七)
章節(jié)摘錄
王世貞仿古王世貞擬《雅》、《頌》,擬《離騷》,擬漢《郊祀歌》,擬漢《鐃歌》,擬《琴操》,擬古樂府,擬晉、唐五言詩,擬《左傳》,擬《國策》,可謂盡摹仿之能事矣。內(nèi)閣大庫藏書宣統(tǒng)己酉,內(nèi)閣修葺大庫,發(fā)出閣內(nèi)舊藏二萬余冊,見張鈞衡所作明《孫能傳》、張萱《內(nèi)閣藏書目錄跋》。此即今京師圖書館藏書之一部分也。陸心源藏書李宗蓮《醑宋樓藏書志序》云:“凡得書十五萬卷,而坊刻不與焉。其宋、元刊及名人手鈔手校者,儲之醑宋樓中。若守先閣則皆明以后刊及尋常鈔帙,按《四庫書目》編序而以近人著述之善者附益之?!弊x此,可見近來各圖書館之分善本及普通二種,實發(fā)源于陸氏,前此未有也。又可見《四庫》成立以后,凡藏書家皆根據(jù)《四庫目錄》以為庋儲編目,如丁氏持靜齋、方氏碧琳瑯館、陸氏守先閣均是。李《序》又云:“念自來藏書,未能垂速,今春(光緒壬午)奏記大府,以守先閣所儲歸之于公。”按醑宋樓書售去時,守先閣書得保否,待考。浙中光緒間,有徐氏古越藏書樓,及陸氏守先閣,皆以私有歸公,開圖書館之先聲,大可景慕。李《序》又述浙中藏書源流云:自古言藏書者嫏嫘、石室、蓬萊、道山,皆荒渺無足征信。若吾鄉(xiāng)富于典籍者,梁沈約聚書二萬卷,見于本傳。宋、元之際,月河莫氏、齊齋倪氏,寓公若資中三李、陵陽牟氏,皆不下數(shù)萬卷。周草窗三世積累,有書四萬卷?!洱R東野語》稱石林葉氏有十萬卷,然考少蘊《避暑錄話》亦只謂家舊藏書三萬余卷而已。惟直齋陳氏《書錄解題》之作,可考見者五萬一千余卷。明代白華樓茅氏,其卷數(shù)不可考,然九學十部之編以制藝為一部,則其取盈于捆帙者亦僅矣!近干、嘉間石冢嚴氏芳茉堂、南潯劉氏暝琴山館,皆以藏書名,與杭州振綺堂汪氏、蘇州滂熹園黃氏埒,為阮文達、錢竹汀兩公所稱。余嘗見二家書目著錄寥寥,豈足與先生比長絮短哉!天下藏書家為人人推服無異辭者,莫如四明天一閣。然視先生所藏,其不如也有五:天一書目卷只五萬,瓸宋則兩倍之,一也。天一宋刊不過十數(shù)種,元刊僅百余種,醑宋后三四百年,宋刊至二百余種,元刊四百余種,二也。天一所藏丹經(jīng)、道藤、陰陽、卜筮不經(jīng)之書著錄甚多,醑宋則非圣之書不敢濫儲,三也。范氏封扃甚嚴,非子孫齊至不開鎖,醑宋則守先別儲,讀者不禁,私諸子孫,何如公諸士林,四也。范氏所藏,本之豐學士萬卷樓,承平時舉而有之,猶易,若醑宋則掇拾于兵火幸存,搜羅于于蟬斷炱朽,精粗既別,難易懸殊,五也。
編輯推薦
《顧頡剛?cè)?顧頡剛讀書筆記(套裝共17冊)》是由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