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8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辛更儒 選注 頁數(shù):197 譯者:辛更儒 注解
Tag標簽:無
前言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生于金山東東路濟南歷城縣東北的四風閘,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卒于南宋江南東路信州的鉛山縣,終年68歲。12世紀中葉的中國,由于女真族的入侵,北宋的滅亡,南宋的建立,南北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已經形成。然而,生活在中原地區(qū)的漢族人民,卻不甘心于忍受民族的壓迫,于1161年(即宋紹興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趁金主完顏亮大舉進攻南宋之機,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反金起義。辛棄疾的祖父辛贊,曾經做過金朝南京(開封府)的知府,辛棄疾出生于這樣一個家庭,本來可以通過正常途徑在金出仕為官,但他卻受民族大義的激勵,糾集二千馀人,毅然投身于反金斗爭,參加了耿京領導的山東最大的一支起義軍,擔任義軍的掌書記,并參與策劃了配合南宋正規(guī)軍的膠州灣之戰(zhàn)和奉表南歸的重大決策,為阻止金軍南侵做出了貢獻。
內容概要
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為成熟的體裁,也是社會參與程度最高的文學形式。它語言優(yōu)美凝練,韻律豐富協(xié)暢,既便于即時表達所感所思,又便于傳唱與回味,因此為各時代、各階層人們所廣泛接受,成為全民語言和情感的教科書。 為適應當代讀者對古典詩詞的閱讀需要,2005年中華書局在長期致力出版各種古代文學總集、別集的基礎上,組織全國二十多家單位的三十多名權威學者,編撰出版了“古典詩詞名家”叢書。叢書從古代文學實際出發(fā),精心選擇名家名作,參酌最新研究成果,兼顧時代審美趣味,力圖為讀者提供一套兼具學術品位與可讀性的詩詞讀物。叢書出版后受到歡迎,迄今已發(fā)行三十余萬冊。不少讀者紛紛來信,在表達他們對這套叢書喜愛之情的同時,也提出了不少改進的建議,從選目、文字到版式,都有涉及。其中不少意見十分寶貴。 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套“古典詩詞坊”叢書,就是我們接受部分讀者意見重新對“古典詩詞名家”進行加工的結果,叢書選入了最負盛名、最受歡迎的10位詩人的優(yōu)秀作品,除改正了原有的個別文字錯誤外,還更新了版式,采用雙色印刷,精心選配了多幅插圖。升級和精編后的“古典詩詞坊”形式上更加貼近時代趣味,適宜閱讀和收藏。
書籍目錄
漢宮春(春已歸來)滿江紅(家住江南)滿江紅(倦客新豐)水調歌頭(千里渥洼種)念奴嬌(我來吊古)滿江紅(點火櫻桃)滿江紅(直節(jié)堂堂)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小蘭花慢(老來情味減)新荷葉(人已歸來)菩薩蠻(青山欲共高人語)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聲聲慢(開元盛日)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浣溪沙(細聽春山杜宇啼) 水調歌頭(長恨復長恨) 水龍吟(舉頭西北浮云) 瑞鶴仙(雁霜寒透幕)最高樓(吾衰矣)沁園春(一水西來)水龍吟(聽兮清驪瓊瑤些)蘭陵王(一丘壑)沁園春(疊嶂西馳)賀新郎(逸氣軒眉宇)水調歌頭(我亦b居者)沁園春(杯汝來前)玉樓春(何人半夜推山去)驀山溪(飯蔬飲水)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踏莎行(吾道悠悠)永遇樂(投老空山)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蘭陵王(恨之極)六州歌頭(晨來問疾)水調歌頭(我志在寥闊)西江月(醉里且貪歡笑)賀新郎(路入門前柳)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念奴嬌(龍山何處)歸朝歡(我笑共工緣底怒)賀新郎(聽我三章約)雨中花慢(舊雨常來)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卜算子(千古李將軍)粉蝶兒(昨日春如)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賀新郎(鳥倦飛還矣)賀新郎(綠樹聽鵜(夬鳥))西江月(萬事云煙忽過)浣溪沙(北隴田高踏水頻)漢宮春(秦望山頭)漢宮春(亭上秋風)生查子(悠悠萬世功)南鄉(xiāng)子(何處望神州)瑞鷓鴣(聲名少日畏人知)永遇樂(千古江山)玉樓春(江頭一帶斜陽樹)瑞鷓鴣(江頭日日打頭風)摸魚兒(望飛來半空鷗鷺)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滿江紅(漢水東流)念奴嬌(野棠花落)鷓鴣天(唱徹《陽關》淚未干)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滿江紅(過眼溪山)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阮郎歸(山前燈火欲黃昏)滿江紅(可恨東君)祝英臺近(寶釵分)滿庭芳(傾國無媒)木蘭花慢(漢中開漢業(yè))沁園春(三徑初成)菩薩蠻(稼軒日向兒童說)西河(西江水)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蝶戀花(點檢笙歌多釀酒)水調歌頭(今日復何日)水調歌頭(君莫賦《幽憤》)賀新郎(鳳尾龍香撥)唐河傳(春水)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滿江紅(蜀道登天)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千年調(卮酒向人時) 丑奴兒近(千峰云起)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清平樂(繞床饑鼠)鷓鴣天(不向長安路上行)念奴嬌(兔園舊賞)鷓鴣天(一榻清風殿影涼)鷓鴣天(枕簟溪堂冷欲秋)清平樂(茅檐低?。M江紅(湖海平生)洞仙歌(飛流萬壑)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浪淘沙(身世酒杯中)水龍吟(稼軒何必長貧)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蝶戀花(誰向椒盤簪采勝)沁園春(老子平生)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賀新郎(老大那堪說)賀新郎(細把君詩說)鵲橋仙(松岡避暑)醉翁操(長松)踏莎行(夜月樓臺)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1。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馀寒2。年時燕子,料今宵夢至西園。3渾未辦黃柑薦酒4,更傳青韭堆盤5。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6。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7。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8?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9。【題解】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春,辛棄疾自山東起義軍中奉表南歸,被南宋當局授予江陰軍簽判職務,從此留居江南?!缎良谲帤v仕始末》上說他南渡之初“寓京口”,京口就是鎮(zhèn)江。而他的夫人范氏,恰恰也是從北方南下的歸正官范邦彥的女兒,同樣寓居京口。辛棄疾和范氏的結合,應當在當年秋前往江陰軍任職之前。這首《漢宮春》詞,是作者南渡后的開篇之作。從上半闋所寫作者居家生活的簡樸看,它應作于作者南歸所經歷的第一個立春日,即紹興三十二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立春在明年元日之前),作者是攜眷在江陰軍(今江蘇江陰市,軍為宋代州郡級單位)度過的,詞中反映的是作者急切盼望打回山東去的心情:上片說這一年的立春特別寒冷,而第一次在江南度過立春,作者并沒有作好迎春的思想和物質準備。過片之后繼而說出作者的種種擔憂,怕年華消逝,怕清愁不斷,但最怕的還是打回老家去的愿望落空。作為《稼軒詞》的開山之作,它以清新、雄健的格調,卓犖不凡的立意,帶給南宋詞壇一片新鮮的氣息,顯示了作者寫作歌詞的才華。
編輯推薦
《辛棄疾詞選(插圖版)》:感受漢語魅力,分享至美意境;培育優(yōu)雅氣質,體驗詩情人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