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6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頁數(shù):163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湖北云夢睡虎地一一號秦墓出土了《秦律》和《日書》等一大批典籍,不僅使我們認(rèn)識了秦簡的真面目,而且使秦史和秦文化的研究邁向了一個新階段。無獨有偶,時過十載,一九八六年三月,秦人發(fā)祥之地——甘肅天水的放馬灘一號秦墓又出土了竹筒,使我們第二次目睹秦人文獻。這批資料,經(jīng)過最初兩年的整理,于一九八九年、一九九。年分兩次發(fā)表了發(fā)掘簡報和部分竹簡釋文,隨之引起了翠術(shù)界的極大關(guān)注,先后有不少研究論著問世。 一九九一年八月,在蘭州召開的「中國筒牘學(xué)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上,展示了部分竹簡和其它文物,大家都企盼全部資料早日出版。此后,我們加快工作進度,多次重修舊稿,編成此書,將全部資料搜集于此,供學(xué)者研究。放馬灘是一個很偏僻的地方,此前未曾發(fā)現(xiàn)有文物古跡。自一號秦墓發(fā)現(xiàn)以后,我們一面發(fā)掘清理,一面開展大規(guī)模鉆探,基本弄清了墓地情況。由于時間緊迫和基建追尾,僅發(fā)掘了十四座墓葬。這十四座墓,除五號為西漢墓外,其它均屬戰(zhàn)國至秦時期的墓,所以放馬灘是一處戰(zhàn)國秦漢時期秦人的公共墓地,延續(xù)時代較長,是研究秦文化非常重要的考古遺址。
內(nèi)容概要
《天水放馬灘秦簡(精)(繁體豎排版)》以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完整發(fā)表一九八六年在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qū)黨川鄉(xiāng)放馬灘一號秦墓出土的全部簡牘,并以考古發(fā)掘報告收録與此同時發(fā)現(xiàn)的十四座秦漢墓的文物資料。放馬灘一號秦墓屬戰(zhàn)國晚期,出土秦簡共四六一枚。簡書內(nèi)容分甲種《日書》、乙種《日書》和《志怪故事》三種。其中,甲種《日書》七三枚,包含《月建》、《建除》、《亡盜》、《吉兇》、《禹須臾》、《人日》、《生日》、《禁忌》等。乙種《日書》三八一枚,包含《月建》、《建除》、《置室門》、《門忌》、《方位吉時》、《地支時辰吉兇》、《吏聽》、《亡盜》、《晝夜長短》、《臽日長短》、《五行相生及三合局》、《行》、《衣良日》、《牝牡月日》、《人日》、《四廢日》、《行忌》、《五音日》、《死忌》、《作事》、《六甲孤虛》、《生子》、《衣忌》、《井忌》、《畜忌》、《卜忌》、《六十甲子》、《占候》、《五種忌》、《禹步》、《正月占風(fēng)》、《星度》、《納音五行》、《律書》、《五音占》、《音律貞卜》、《雜忌》、《問病》等?!吨竟止适隆菲呙丁? 這是繼一九七五年湖北云夢睡虎地秦簡之后又一次重大秦簡發(fā)現(xiàn)。由于它是在秦人發(fā)祥地——天水首次出土的典籍文獻,直接為秦史、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新資料?!吨竟止适隆繁蛔u為‘我國最早的志怪小說’,在民間通俗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號秦墓隨葬物品中的七幅木板地圖,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古老的地圖。五號漢墓的紙本地圖殘片,是迄今為止我國最早的實用麻紙和紙質(zhì)地圖,對中國造紙史和歷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 《天水放馬灘秦簡(精)(繁體豎排版)》綜合考古、歷史、古文字、古籍整理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將出土文獻與考古資料融為一體,全面地記録了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中國西部這一重要考古成果。?
書籍目錄
前言圖版一號秦墓竹簡甲種《日書》圖版一圖版二圖版三圖版四圖版五圖版六圖版七圖版八二 一號秦墓竹簡乙種《日書》圖版九圖版一○圖版一一圖版一二圖版一三圖版一四圖版一五圖版一六圖版一七圖版一八圖版一九圖版二○圖版二一圖版二二圖版二三圖版二四圖版二五圖版二六圖版二七圖版二八圖版二九圖版三○圖版三一圖版三二圖版三三圖版三四圖版三五圖版三六圖版三七圖版三八圖版二九圖版四○圖版四一圖版四二圖版四三圖版四四圖版四五圖版四六圖版四七三 一號秦墓竹簡《志怪故事》圖版四八四 墓葬發(fā)掘及出土文物圖版四九 放馬灘外景圖版五○ 一號秦墓發(fā)掘情況 2 三一號秦墓發(fā)掘后情況圖版五一一四號秦墓槨蓋板 2 一四號秦墓棺板圖版五二 陶器一 式罐 2 Ⅱ式罐 3 Ⅲ式罐 4 Ⅲ式罐圖版五三 陶器二Ⅲ式罐 2 Ⅳ式單耳罐 3 Ⅳ式單耳罐 4 Ⅳ式單耳罐圖版五四 陶器三 V式罐 2 V式罐 3 V式罐 4 釜 5 繭形壺圖版五五 漆器漆耳杯 2 漆耳杯 3 漆盤圖版五六 木器木尺 2 木枕 3 木槌圖版五七 銅器半兩錢 2 銅帶鉤 3 銅璜 4 銅鏡圖版五八毛筆與筆管 2 算籌 3 木板畫虎 4 木板畫博局圖圖版五九木板地圖一 2 木板地圖二圖版六○ 木板地圖三圖版六一木板地圖四 2 木板地圖五圖版六二木板地圖六 2 木板地圖七圖版六三五號漢墓發(fā)掘清理 2 五號漢墓棺槨結(jié)構(gòu)圖版六四 式罐 2 Ⅱ式罐 3 漆耳杯 4 木梳釋文一 一號秦墓竹簡甲種《日書》釋文二 一號秦墓竹簡乙種《日書》釋文三 一號秦墓竹簡《志怪故事》釋文四 一號秦墓木板地圖釋文天水放馬灘墓葬發(fā)掘報圖一 放馬灘地理位置圖圖二 放馬灘墓葬分布圖圖三 九號秦墓乎剖面圖圖四 二號秦墓平面圖圖五 二一號秦墓乎剖面圖圖六 四號秦墓平剖面圖圖七 一號秦墓木槨未開前平剖面圖圖八 一號秦墓木棺結(jié)構(gòu)圖圖九 一號秦墓平面圖圖一○ 三一號秦墓平面圖圖一一 一四號秦墓槨蓋板平面圖圖二一 一四號秦墓棺槨結(jié)構(gòu)圖圖三一 一四號秦墓平面圖圖一四 秦墓陶器圖一五 秦墓漆器圖二八 木尺圖一七 木槌圖一八 秦墓銅器圖一九 毛筆與筆管圖二○ 博局圖圖二一 虎圖二二 木板地圖一圖二三 木板地圖二圖二四 木板地圖三圖二五 木板地圖四圖二六 木板地圖五圖二七 木板地圖六圖二八 木板地圖七圖二九 五號漢墓平面圖圖三○ 五號漢墓出土器物附錄一 放馬灘紙化驗報告二 參考文獻目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天水放馬灘秦墓竹簡,出土于一九八六年春季,出土?xí)r由泥漿包裹、浸泡于墓室積水中,質(zhì)地松軟、纖維脆弱、易折易損,墨跡粘附力差,字跡多有不清或脫落,清理難度很大,費時亦頗長,至一九九○年時完成了整理和初步釋文工作。由于當(dāng)時工作條件的限制,拍照工作不但使用的是一般相機,而且竹簡不能脫水,只能在水中拍攝,所以本書中的照片亦多有不清晰。釋文工作也是在水中用放大鏡肉眼辨識,也存在多處不確。盡管如此,總算告成,望讀者多加諒解。出皈前,曾對照原簡和原始記錄,對釋文做了多次修改。二○○五年正式交予中華書局,此后責(zé)任編輯李解民先生肩負重任,四處奔走、多方聯(lián)系、數(shù)次試驗,北京海天雷鷹科技有限公司承擔(dān)具體制作,將圖版照片處理到現(xiàn)在比較理想的效果,全賴?yán)罹σ?,特此感謝。
編輯推薦
《天水放馬灘秦簡(精)(繁體豎排版)》講了放馬灘一號秦墓屬戰(zhàn)國晚期,出土秦簡共四六一枚。簡書內(nèi)容分甲種《日書》、乙種《日書》和《志怪故事》三種。其中,甲種《日書》七三枚。乙種《日書》三八一枚。《志怪故事》七枚。這是繼一九七五年湖北云夢睡虎地秦簡之后又一次重大秦簡發(fā)現(xiàn)。由于它是在秦人發(fā)祥地——天水首次出土的典籍文獻,直接為秦史、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新資料?!吨竟止适隆繁蛔u為‘我國最早的志怪小說’,在民間通俗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墓群出土的木板地圖和紙質(zhì)地圖,令人矚目。一號秦墓隨葬物品中的七幅木板地圖,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古老的地圖。五號漢墓的紙本地圖殘片,是迄今為止我國最早的實用麻紙和紙質(zhì)地圖,對中國造紙史和歷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