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刻新詮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程章燦  頁數(shù):260  
Tag標簽:無  

前言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古典文獻對中國文化傳承的貢獻是全方位的。它不僅以一種相對集中而凝固的方式保存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而且通過傳抄、印刷、編輯、整理、誦讀、研究等傳播方式,對中國社會各階層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從而參預了對中國人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文化內涵的塑造,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在文獻傳承的過程中,不僅各個學科領域和各種不同類型的具體文獻的傳承,參預了對中國文化之民族特色的塑造,并影響了中國人對自身心理情感與思想文化的民族認同;而且,作為文獻著錄和書籍傳承的重要支撐的目錄學,也一貫致力于整合林林總總的固有文獻與已有知識,使之系統(tǒng)化與合理化,與此同時,其自身還構成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體系與學術框架。有鑒于此,幾年前,當南京大學文學院(當時的南京大學中文系)正式實施國家“985工程”“漢語言文學與民族認同”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的研究計劃時,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和古典文獻研究所的同人們集思廣益,提出以“文獻傳承與民族文化認同研究”為名設立子課題,并很快通過了專家組的立項論證?,F(xiàn)在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這套“文獻傳承與文化認同研究叢書”,就是這一子課題的研究成果。

內容概要

  《古刻新詮》分上、中、下三編,包括總論、述要與具體考述三個部分,面、線、點相結合,考論相兼,無論是全局描述,還是微觀考證,對于唐五代小說、歷史及文化研究,都有重要參考價值。要深入理解文獻的意義,不僅需要了解文獻自.身的形成及其傳承過程,也需要參考和借鑒前人的研究積累。在中國傳統(tǒng)學術史上,小說研究基本上不登大雅之堂,二十世紀以降,小說研究才“升格為一門具有現(xiàn)代學科性質的專學,這是二十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收獲,也是中國現(xiàn)代學術區(qū)別于傳統(tǒng)學術的特色與個性之所在”。這一份豐厚的學術遺產應該及時清理,其中的利弊得失亦有待總結。苗懷明《二十世紀中國小說文獻學述略》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研究分為四個時期:二十世紀上半期、建國后三十年、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從小說文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等方面對這一學術領域的成果作了全面盤點,尤其突出有關《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等小說名著的文獻。小說的產生、存在、傳播的社會文化語境與詩文辭賦等文學樣式有很大差異,小說研究也相應地形成了自身的特點,苗著從學術史角度所作的文獻清理,顯然有助于這兩方面的正本清源。

書籍目錄

《劉熊碑》新考一、碑主身份生平考二、碑刻時代考三、書撰不出蔡邕考讀《張遷碑》志疑一、《張遷碑》出土時地及其在明代之流傳問題二、《張遷碑》之語詞及用典問題三、碑文中的官名及其碑額體例問題四、《張遷碑》的書法及漢碑的偽刻與重刻問題《張遷碑》再志疑一、前人對《張遷碑》的懷疑二、漢人的書寫態(tài)度與漢碑的書刻三、補刻與翻刻問題四、碑文文本的問題五、小結作為文本的漢代石刻——讀《漢代石刻集成》明僧紹與棲霞立寺史實考——重讀《攝山棲霞寺碑》與《明征君碑》一、明僧紹家世事跡及其南渡時間二、明僧紹與棲霞寺的創(chuàng)立《頭陀寺碑文》所用佛典與《涅盤無名論》之真?zhèn)我?、《頭陀寺碑文》所用佛典與僧肇二、關于《涅盤無名論》真?zhèn)蔚臓幷撊?、從《頭陀寺碑文》李善注論《涅盤無名論》的真?zhèn)螁栴}讀《六朝別字記新編》札記一、鵪(鵬)二、(整)三、劣四、(秩)五、狄(狄)六、龍膚(膝)七、釤(釤)八、晌暉九、肪(肱)十、天河之懸濁十一、雒(雄)十二、祿力十三、準陰豈存十四、怨果唐代墓志中所見隋唐經籍輯考唐代墓志中所見隋唐經籍續(xù)考《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洛陽卷》著錄訂補一、著錄有誤,應訂正者二.著錄不全,應補出者三、系年有誤,應是正者四、年代失考,可考定者五、拓本重出,應剔出者唐代墓志叢考一、《馮信墓志》應作《張信墓志》二、《右軍器使陳君暨東??h君徐氏合志》系年三、《口伯饒墓志》考四、《甘元柬墓志》考五、《裴涓墓志》系年考六、跋《郭思漠墓志》七、跋《口君殘墓志》八、《陸廣成墓志》考九、《李鐩墓志》當作《蔣錐墓志》十、《口君墓志》即《張貞脊墓志》十一、《崔沔妻王方大墓志》撰者考十二、《楊公妻長孫夫人墓志》系年考十三、《李庭玉改葬墓志》系年考十四、《曹義墓志》重出十五、《褚峰墓志》系年考十六、《鄭魯墓志》系年考十七、跋《劉致柔墓志》十八、《孫備墓志》系年考十九、咸通末二志應系乾符元年二十、《唐代墓志匯編》重出篇目讀《金石錄》卷二十四札記讀《金石錄》小識《大越國李家第四帝崇善延齡塔碑》??家?、釋文校理二、文獻考證三、文學價值石刻文獻與古代文學研究芻論一、集部輯佚的一大淵藪二、文集??钡膶氋F資源三、作家作品研究的重要史料四、新材料與新認識五、馀論讀石隨筆從金到石從廊廟到民間——石刻的興起及其文化背景司馬遷真有侍妾隨清娛嗎?——《隨清娛墓志》辨?zhèn)巍疤顚憽背鰜淼娜松伞锻鰧m墓志》談唐代宮女的命運名人名寺名山——《明征君碑》與棲霞山棲霞寺的故事從《有唐武威段夫人墓志銘》看元稹為人誰得了便宜?——碑志文潤筆及其他透過字面看風波——讀《歐陽柒墓志銘》數(shù)典而不忘祖——東南亞華文石刻一瞥(上)紀年與正朔——東南亞華文石刻一瞥(下)讀《印度尼西亞華文銘刻匯編》第一卷札記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刻新詮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