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薛春民 頁數(shù):567
內容概要
歇后語是俗語的一種,也稱俏皮話。它廣泛流傳于民間,因為其表達事理明白、生動、詼諧,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歇后語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種具體的描述,或為現(xiàn)實生活、自然界的現(xiàn)象,或為歷史上、文學中的典型人物,或純粹是一種離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則是從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達的對事物的看法。用文字記錄時,兩部分之間用“——”相連,表示兩部分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語氣上的停歇。它運用比喻、想象、夸張、借代、轉義、諧音等手法,構思巧妙,生動形象,幽默俏皮,運用得當,常常會產生強烈的喜劇效果。在平時的言談或文學創(chuàng)作中,如果能夠使用恰當?shù)男笳Z,就會有助于交流思想、傳達感情,使語言充滿生活情趣,產生很強的感染力。 作為我國特有的語言形式,歇后語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與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搜集、整理具有代表性且至今仍在廣大群眾口頭流傳的歇后語很有必要。為此,作者搜集編寫了《中華歇后語詞典》,收錄了常見的歇后語共5000多條。
書籍目錄
前言凡例首字拼音檢字表正文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阿公吃黃連——苦爺(也) 爺:與“也”近音相諧。唉嘆受苦或干活累。[例]李力向他的好友張勇訴苦道:“我整天累得腰酸背痛,可還是得不到老板的賞識,三年了沒長過一次工資,真是~。”挨苦鞭子小挨棍子——吃軟不吃硬 挨:忍受。比喻對于強硬作法不能接受。[例]小林對小劉說:“他這個人是~,咱給人家道個歉,說兩句好話,說不定也就把問題解決了?!卑ご虻墓啡ヒщu——拿別人出氣 比喻對付不了比自己勢力強的或厲害的人卻轉而欺負那些軟弱的人。[例]小林受了同事的氣,回家卻跟妻子發(fā)起脾氣來。妻子罵他道:“你有本事去跟人家理論哪,別~呀!”挨打的烏龜——縮脖千啦 本指烏龜?shù)念^縮了回去,轉指因受驚嚇等而縮手縮腳,放不開。[例]別看他平時有說有笑,可一到正式場合,他就像~。挨刀的鴨子——亂竄 比喻驚慌失措、亂跑亂逃的樣子。[例]他的功夫果然了得,幾個流氓被他打得像~。挨了巴掌賠不是——奴顏媚骨 指為了討好別人而不惜受辱,譏諷沒有骨氣和尊嚴。[例]張峰對王虎說道:“我最討厭他那副嘴臉,見了比他官大的,經常是~。”挨了刀的肥豬——不怕開水燙 挨了刀:指被宰殺。指任人擺布、宰割,有時也指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
編輯推薦
《中華歇后語詞典(雙色本)》是語文常備工具書。掌握歇后語,說話作文都出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