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7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清]張吉午纂修,閻崇年校注 頁數(shù):590 譯者:閻崇年 校注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康熙順天府志》,現(xiàn)藏北京圖書館,該本極為珍貴,既非刻本亦非一般意義上的抄本,而是呈寫正本,不見清代各種書目著錄,且迄今未發(fā)現(xiàn)他本。 該書現(xiàn)存七卷,依次為地理志、建置志、食貨志、典禮志、政事志、人物志和藝文志。各卷之下分別設目,總計五十二目。其上承明《萬歷順天府志》,下啟《光緒順天府志》,在方志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全書所用順天府檔案、金石錄、采訪冊等史料,為修史、證史、纂志、補志提供了文獻學的依據(jù),于北京史填充了許多新資料。而其中收錄的一些檔案史料,特別是清初的 “奏疏”和“部覆”二十五件,為《清世祖實錄》、《清圣祖實錄》、《康熙起居注冊》和《皇朝經世文編》等所未編錄。 本書整理者,參考多部清帝《實錄》、史志檔案、文集筆記等資料,對原本作了認真的標點、校訂和注釋。該孤本的整理完成,是作者幾十年來從事北京歷史研究的重要學術成果;其書的面世,對北京史志研究乃至清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書籍目錄
張吉午年與《康熙順天府志》校注凡例卷一(原本缺)卷二 地理 疆域 形勝 山川 風俗 物產 古蹟 陵墓卷三 建置 沿革 城池 公署 學校 壇壝 廟寺 郵舍 關梁卷四 食貨 戶口 田賦卷五 典禮 經費 祀享卷六 政事 歷官 職掌 名宦 武備 徭役卷七 人物卷八 藝文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原額人丁伍千伍丁,編審實在行差人丁共叁一千捌百陸拾玖丁,共征銀捌百陸兩貳錢玖分有零。以上地、丁貳項并房租,通實征銀陸千伍百貳拾壹兩伍錢壹分有零。薊州丁附原額民地伍千伍百頃貳拾捌畝貳分,內除學田、香火、義冢、邊屯、無主老荒、節(jié)年圈投外,實在存剩民地并撥補、退出開荒及額外屯衛(wèi)等地,共肆千壹百肆拾伍頃陸拾畝陸分有零,并草房拾玖間半,共征銀柒千玖百貳拾兩壹錢柒分有零。原額人丁壹萬壹千玖百壹拾壹丁半,今編審實在行差人丁肆千肆百玖拾壹丁,共征銀壹千叁百叁拾壹兩貳錢叁分有零。以上地、丁、草房叁一項,通實征銀玖千貳百伍拾壹兩肆錢捌分柒厘零。玉田縣丁附原額民地伍千貳百壹拾陸頃捌拾捌畝陸分壹厘零,除圈、投外,實在存剩并撥補等地,共伍千叁一百肆拾陸頃叁一拾玖畝肆分零,共征銀柒千柒百柒拾玖兩伍錢柒分伍厘。原額人丁壹萬肆百肆拾?。窬帉弻嵲谛胁钊硕∪磺獍侔剖捌舛?,共征銀壹千陸百叁一拾壹兩肆錢叁一分玖厘零。
后記
《康熙順天府志》校注本即將出版之際,我有些話,記在書后。我于四十年前,在文津街北京圖書館善本部看到《康熙順天府志》一書。當時,閱讀仔細,做了卡片。后來由于撰寫論文的需要,又多次翻閱,并細心鈔錄。經我同其它數(shù)據(jù)對比,似乎覺得《康熙順天府志》是孤本。我把這個想法,告訴負責借閱的先生。當我再次去借閱《康熙順天府志》時,答以該書正在整理,暫不借閱。我把這件事告訴朋友,朋友戲言:你太老實,應該說:「這本書沒有什么價值!」這樣他們就不會不讓你看了。然而,此前我已斷斷續(xù)續(xù)地將這部《康熙順天府志》鈔錄下來。《康熙順天府志》說它是孤本雖易,證明它是孤本卻難。海內遍查,確系孤本;海外庋藏,尚需訪查。爾后我不管到海外什么地方——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日本,也無論是在臺灣還是在香港,走到哪里,查到哪里,不斷地詢查,不斷地追尋。經過多年的訪查與研究,我終于得出一個結論:《康熙順天府志》是孤本。與此同時,我盡力收集同《康熙順天府志》相關的當時順天府府尹張吉午的資料,只鱗片羽,鍥而不舍。終于寫出《張吉午與《康熙順天府志》》的長文。承蒙中華書局汪圣鐸先生不棄,發(fā)表于《文史》第四十七輯,時在一九九七年。屈指一算,十二年矣!為便于讀者參考與指正,現(xiàn)將該文作為代序,列于本書前面。
編輯推薦
《康熙順天府志》由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