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窗雜談

出版時間:2008年8月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吳藕汀  頁數(shù):192  字數(shù):14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侗賡(1919-1989),原名沈茹菘,嘉興人。畢業(yè)于無錫國學(xué)專修學(xué)校,王蘧常弟子。曾任安徽阜陽師院美術(shù)系副教授。吳藕汀契友??谷諔?zhàn)爭時期,吳藕汀與沈侗賡、程閬秋、郭蔗庭皆住嘉興殿基灣,時有書畫合作,號“殿基四家”。吳藕?。?913-2005),號藥窗。嘉興人。1951年,嘉興圖書館派吳藕汀去湖州嘉業(yè)堂藏書樓整理藏書。逐漸與嘉興失去聯(lián)系,并有吳藕汀已成“海外東坡”之訛傳。1973年,沈侗賡請評彈演員胡天如,在南潯打聽吳藕汀的下落。

內(nèi)容概要

《藥窗雜談》為吳藕汀先生致沈侗廔先生書信的結(jié)集。由吳藕汀長子吳小汀整理而成。吳藕汀先生(1913-2005),號藥窗,嘉興人,是中國文人畫的著名畫家。沈侗廔先生(1919-1989),原名沈茹菘,吳藕汀同鄉(xiāng)兼契友,曾任安徽阜陽師院美術(shù)系副教授。在1973年至1989年間,兩人過從甚密,書信往來頻繁。    2001年,吳藕汀的長子吳小汀開始輯錄吳藕汀信中的談藝部分??磻蚴菂桥和∠壬簧闹饕?。這些“怪話”,正是自由思想的結(jié)果。這本《藥窗雜談》,是吳小汀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重新輯錄,至十四萬字。一九七四年致佛學(xué)家單培根的一封和晚年致柯文輝的一封談京戲的信,作為附錄?!  端幋半s談》中所收錄的是吳藕汀先生致沈侗廔先生的往來書信內(nèi)容,由吳藕汀長子吳小汀整理而成。 書名“雜談”,內(nèi)容確實龐雜。談藝談戲,評書論畫,論經(jīng)論史,幾包羅萬象。作者對近現(xiàn)代,尤其是當(dāng)代作家作品、畫家畫作、影視名星、戲劇名角,等等,都有些大膽的、與眾不同的、別處心裁的甚至是驚世駭俗的評論,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也有不少奇談怪論。難得的是他堅持說出自己的想法,口無遮攔,誠懇認真,絕無戲言。是耶非耶,讀者幸鑒之。

作者簡介

吳藕?。?913-2005),浙江嘉興人,號藥窗、小鈍、信天翁等。詞壇名宿、畫家、版本目錄學(xué)家。弱冠時即負才名。 1951年,被派往南潯嘉業(yè)堂藏書樓整理藏書,此后與嘉興失去聯(lián)系,遂有“海外東坡”之訛傳。1958年10月,經(jīng)浙江省文化局同意退職休養(yǎng)。文革期間,靠變賣家什度日,

書籍目錄

吳藕汀的“怪話”(代序)卷一  1973—1976卷二  1977—1980卷三  1981—1984卷四  1985—1988卷五  時間無考者附錄  與單培根談佛教  與柯文輝談戲

章節(jié)摘錄

繪畫倘然一意做作,我總覺得與我的是走兩條路,沒有相同之處。我上次看的傅某人就是這一類的人,畫室中什么剪去筆頭的斗筆、刷帚、電熨斗、排筆、噴水壺等各寶俱全,真是畫家之羞,莫過于此。當(dāng)年陳玉石見人刻圖章日“爾輩持刀將用以削人足趾甲邪”。我看這些刻印人,還不止用各種工具,畢竟還是用“刀”的。我勸老兄山水還是少畫,因為我輩沒有條件去畫,處身在市井之中,除了拾人窠臼而外,創(chuàng)不出新意來的。倘使能夠云煙供養(yǎng)了多年,那么才有畫山水的資格,否則總是老一套。你看我寄你山水合作畫,不是這樣吧,所以我現(xiàn)在畫山水,已經(jīng)視為畏途的了。重陽日連登高也沒有地方,哪里還有什么丘壑可言??雌票?,成腹稿則可,倘使團皺了紙紋當(dāng)畫稿,那胸中還有什么“竹”,變成依樣畫葫蘆了也。這都是野狐禪之談,付之一笑料而已哉。前天一個無月的黃昏,偉偉出去會朋友了,我一人獨自在看那《論衡》,忽然門上有剝啄聲,心想是陌生人。倘然是熟人,會拉一拉繩兒就進來了。開門一看,卻是一位不速之客,大致七十歲左右的年齡,自稱姓胡,家住升山附近,來南潯作客。他說“聞君高雅,遂乃不介而見”。當(dāng)然免不了泡茶敬煙,相與寒喧。看了我墻上的《昔年曾見》,但微笑而已。見我書架上的書,卻頻頻搖首無一語相問。談了些家常閑事,從而轉(zhuǎn)向了書畫方面。他談到了吳作人、李可善(染)、潘天壽、李苦然(禪)(第一第三我知道,第二第四人我卻不知道,你知道否),我對畫院之人,仍然是表示不滿。他說你不要妄自菲薄,他們是工藝品而已。這句話我覺得很新鮮,一時倒也無話可以說下去,聽聽他罷。他不知怎樣談起了王逸少當(dāng)年的風(fēng)韻起來,而且還有得色。天黑無月,在雪亮燈光的底下,談了近一小時告辭而去。我用電筒照明送他出門,望北走去。行前還說,過兩天再來,但是到今天卻未見降臨。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人棄我求,為斯世難得之人?!S賓虹他講起與我們共同的好友沈兄侗樓的一世坎坷,才華未及展露而去,頓時淚光瑩然,紅潤多皺紋的臉上,交疊著七十年前才有、而我未及見到的頑童表情。他和逝者一道拍昆曲,賞古畫,評論好萊塢影片時,任俠使氣的剪影,提醒我關(guān)山歲月,人生浮沉……——柯文輝

編輯推薦

《藥窗雜談》共收信函208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藥窗雜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吳藕汀的信札,最見此老性情。他談詩、談畫、談人、談戲、談電影……無所不談,但絕不人云亦云。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但你肯定會受到啟迪。
  •   藥窗確實是個有趣的文化老人。這本雜談雖然是通信,卻篇篇都是有趣的好文字。雖是老年之語,卻也時時有“憤青”之態(tài)。因為真性情,故藥窗所言藝文之道頗為直接,亦自信至極。時風(fēng)貶褒之性情躍然字間。雖然大多文字都論畫論史論文,比如對《紅樓夢》的一些猜想,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落第漢人反滿之作等等,但我以為將它作為理解江南文人文化的背景來閱讀,可能會更有意味。
  •   文章是書信形式的摘錄,涉及很多近代的人與事,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很有價值,對于作者的許多觀點雖然不能茍同,但覺得很有新意,值得我們?nèi)セ匚杜c深度思考
  •   他的幾本書都買了,看不進去,有一本關(guān)于京劇的里面的觀點尤其反感,怎么那么好的東西都被他說的一無是處了?
  •   沖著老先生是俺同鄉(xiāng),特意買了一本給養(yǎng)病的祖父看(俺家老太爺比他長三歲),他看了一周,評語就是四個字:倚老賣老。管理員我可以退這本書嗎?
  •   中華書局為吳藕老出專集,實在是令人悲喜交加的事.吳是魯迅先生所謂的"畸躬",生不逢時,在亂世中顛沛流離,布衣終老,有文才而名不行于世,他的悲劇,就是傳統(tǒng)的文化人在20世紀的典型遭遇.讀他的文章,就象嚼江南小鎮(zhèn)的豆腐干,看似不起眼,卻越嚼越有味道。
  •   一位老人與友人書信往來的節(jié)選,從70年代至80年代大多關(guān)于戲劇與書畫,也涉獵到一些文學(xué)作品,到了后期,戲劇漸漸變成了電影,這也符合我國的國情其中他對于紅樓的看法,讓我驚愕不已,他的想法是,紅樓不是曹雪芹寫的,這個觀點和大家完全是背道而馳的,而且還提出了很多論據(jù)。關(guān)于這個,也只能是有待后人去研究考證了書信集的話,總比文章老實點,因是兩人之間的往來,因也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性。吳藕仃老人是嘉興人,我也是嘉興人,這也正是我買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其中有提到嘉興的過去,雖然只是略微提到,也感覺甚是親切。講那時嘉興的茶館,五芳齋的發(fā)展,還有其他的一些變遷,很喜歡這書,接下來就看他的《藥窗詩話》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