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董瑣記全編(上下)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鄧之誠  頁數:68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自此書問世半個世紀以來,不僅為教學與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不少有用的史料或史裁,也為文物考古、圖書文獻以及各專業(yè)工作者和廣大文史愛好者,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據。五十年代末,中國歷史博物館嘗據本書引《孤兒吁天錄》所述“張獻忠公牘文”條,對該館展覽的中國通史中有關明末張獻忠起義的史實,進行過修改。原教育部所屬人民教育出版社也曾參照此書中一些條目為中小學歷史教科書進行過修訂,此書至今領譽史壇,并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本書既是一部專業(yè)性較強的史著,也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工具參考書?! 〈藭蚴请S手摘錄,注所引或置于篇首,或置于篇末,且有不完備處;一書數條分置各類,或一條間有兩目,內容分散,不相連貫;而且有的內容原案與本案不分,又因是舊式斷句,致有某些字句很難讀順。在此次增補中,除保留原書風貌不動外,僅對個別條目作了局部調換,如重復的條目合并為一;較分散的部分略加集中;訛奪之字予以訂正外,為便于閱讀,試照辭書體對全書進行了新式標點。另增加了若干新條目,基本上按類編排入此書中?! 〈舜卧鲅a的內容,原為先父生前筆錄的札記,分散在各處,后經檢選整理,名為《松堪小記》,體例與《骨董瑣記》略同。原刊在1982年《文史》十六、十七兩輯中,這些條目如“明代坊里均役碑”,原碑在江蘇江陰,可從各衙門鋪陳、轎傘、卷箱、桌椅等多項什物定例中,考見明中葉后江南的物價。又如“張獻忠題詩”條,封建史書中嘗污蔑張獻忠妄殺,讀此知張獻忠固不妄殺,而且不殺節(jié)婦、諸生和廉吏等,可為佐證。再如“戊戌政變實錄”條,述及史書上所記政變內情,每多傳聞之辭,時日先后,不免顛倒,此所述政變實由慶親王奕勖聽慈禧太后令旨,親手布置,當較為可信。又“剛毅與崇祿交惡”條,實因皆奔走李蓮英門路,討邀慈禧太后寵信,以致二人冰炭不相容,由此可知清季官場之弊端?! 〈送?,如“圈地”條,據彭士望《恥躬堂文鈔》所記,知清順治七年在粵中也曾進行過圈地等,這些也都是很有價值的史料,可供參考。至于全書在傳統(tǒng)的治學方法和觀點上的一些問題,讀者當能自作抉擇。

書籍目錄

題詞袁勵準敘葉恭綽敘楊庶堪敘葉瀚敘骨董瑣記 骨董瑣記卷一  銀價米價  田價  順民  魏庵生祠  織造機戶  郎窯  御窯  協(xié)辦大學士  四庫全書  安次香  藏書印  卑職  三清茶碗  葫蘆器  乾隆雕嵌  趙凡夫宜興壺  子瞻三適圖  守壽鑒古  蝦須簾  鐵畫  周芷巖刻竹  陸小掘制小刀  補古銅器瓷器  西游記  鄭筆峰塑像  內起居注  宮史  羊腦箋 ……骨董續(xù)記骨董三記松堪小記索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骨董瑣記卷一  銀價米價  明時京師錢價,紋銀一兩率易黃錢六百,崇禎末,貴至二千四百。順治新錢初行時,以七文作一分,一千文作紋銀一兩四錢,后不能行,改為一厘,漸減至每百五分。當時蘇州錢價,一千文可直銀二錢,或一錢六七分,銀成色低,只直五成耳。米每石千百文,麥七八十文,豆百文,稱為奇昂。天啟四年,因催糧,米價始騰至每石一兩二錢。萬歷己丑,吳中大饑,斗米一錢六分,當時傳為異事。按,明時折糧,四石可折一兩,豐年一兩易八九石,荒年一石至貴不過一兩。崇禎時,山東米石二十。俱見《明史》。清初,關中米價,四石易一兩。見顧亭林《與薊門當事書》?! √飪r  《啟禎記聞錄》言崇禎十五年,吳某有祖遺蕭涇田六百四畝,得業(yè)已六七十載。原價每畝八錢,今則值四五金矣,可知當時田價甚廉。按,唐甄《潛書》言賣田四十畝,得六十余金,每畝僅值銀一兩五錢。是時常賦什五,四十畝佃入四十一石,而賦及雜耗二十三石,兇歲則典物以納,故田價之賤如此?! №樏瘛  队浡勪洝酚钟洠骸瓣J賊”入京,百貼“永昌元年順民”六字,手執(zhí)線香,或貼“順民”二字,額上不拘何色人皆極破青衣,戴破氈帽,破衣帽至值重價。清兵入吳,百姓每圖為首一人手執(zhí)黃旗,書“某國民投順大清國”,余人各執(zhí)線香。又:吳江聞甲申之變,四月二曰賽會,富麗異常?! ∥衡稚簟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骨董瑣記全編(上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9條)

 
 

  •   顧頡剛老先生在日記中常常記載看此書,研究歷史及古董的好參照。時下那些所謂淘寶的迷們若??催@類書,還不致于淘到**吧。
  •   值得一讀的好書
    趣味十足 可當小品文讀 佩服作者的學識掌故
  •   可以了解一些舊時文人的收藏情趣。
  •   書比較不錯!就是包裝太隨意了?。颊鄣牟幌裨挘。?/li>
  •   名家名著加著名出版社,75折,超值!
  •   文字精干,內容龐雜。小中見大,可見盛世古玩之一斑。
  •   大學里在圖書館借了看過,這次買回來收藏。
  •   好書啊,高手信手拈來,讀者受益無窮
  •   經典著作,不用多介紹了。印制精美
  •   前輩的筆記,80%以上基本對我們還有啟迪和幫助。
  •   很不錯,很便宜,值得看,值得擁有。
  •   質量不錯,送貨速度挺快。
  •   雜學,就是要很雜!呵呵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國學的魅力!
  •   幫老公買的,挺好,書頁質量都很好。
  •   雖云瑣記,但是處處見出前輩學人的扎實作風。好書,開卷有益。
  •   沒有讀完,太厚了
  •   內容沒話說,印刷質量差。
  •   內容自不必說,鄧先生實在廣博,盡管在其他方面也頗遭非議,但這不影響書的質量。大32開,兩大冊,這個沒有問題,但是紙不夠好,仿佛那些文化暢銷書,看似光鮮,實際上“輕薄”得很。就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比較莊重穩(wěn)健的中華書局來說,這大概不能算是個好的風氣。書是簡體橫排的,書后附篇名索引,而且既然叫“全編”,還收了三記以外的東西,用起來比較方便就是了。
  •   內容沒有想象精彩但還可以
  •   內容多且雜,短文為主,沒什么條理
  •   骨董瑣記全編(上下)
  •   此書經典,
  •   玩古董人的參考書
  •   幫朋友定購
  •   缺乏圖片說明
  •   雜趣雜談,非常有用的史料。
  •   鄧先生之作
  •     這本書是買古董的人必備之書,知識量之大就不用說了,細讀還非常有趣。所以又被稱為第一閑書。作者鄧之誠,百度了一下生平:其生于1887年,逝世于1960年,字文如,號文如居士、明齋、五石齋,祖籍江蘇江寧,中國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其學富五車,著撰等身?!吨腥A二千年史》、《清詩紀事初編》、《東京夢華錄注》、《桑園讀書記》《骨董瑣記》等皆出自其名下??箲?zhàn)時候被日本人抓住過。描寫日人拷打犯人之景象慘不忍睹。與周作人是同事,他不大喜歡新文學,只是不公開說而已。與推崇新文學的周作人異曲同工,但是背道而馳。畢竟一個做漢奸,一個人險些做烈士。
      下面的話繼續(xù)抄百科:《骨董瑣記》初版問世于1926年11月,由北京富文齋佩文齋發(fā)行,有光紙鉛字排印,單邊白口,半頁13行、行30字,饒富古意。書史為袁厲準題、葉恭綽、楊庶堪、葉瀚拜寫的序。鄧之誠也寫了三首詩放在書前:“過眼煙云歷劫多,洞天清秘幾摩挲,堂堂白日甘頹廢,奈此饑蟲跋扈何?!薄伴L編底簿述淵源,體例難從眾口尊,鈔撮陳言文數萬,雜家原異一家言?!薄榜R鄭精嚴自不同,說經家法異雕蟲,平生頗好人譏彈,一笑難逃世網中。”又云:瑣記將刊成矣,書此以志吾過。文如居士戲題。
      瑣記分八卷,每卷有小題百余,小巧富生趣,如“銀價米價”、“藏書印”、“葫蘆器”、“羊腦箋”、“日本刀”、“女子篆刻”、“江浙藏書家”等等。有人有物有事有史,增廣見識,悅目消閑,真乃天下第一等“閑書”也!鄧小誠為編撰此書,查閱輯錄之書不下二百種。
      文章易寫,學問難做。要我查資料裝點下文章的門面尚可。若成一本專著便要了親命。好在前人勤勉,孜孜不倦。所以讀到有趣的地方,趕在酒局之前摘幾段下來。抄到哪里算哪里。
      明朝京城中的錢價,一兩紋銀換600黃錢。到了崇禎末,就漲到了2400。不知何故漲了四倍。我估計那時候打仗,局面動蕩,錢賤且重不如銀好防身。順治的時候七文作一分, 1000文換紋銀1兩四錢。根本不能實行,于是改為七文一厘,慢慢又漲到每百文五分。蘇州的錢價更是到1000文值得2錢銀,或者一錢六七分。且銀子的成色低,只有五成而已。這個通貨膨脹率真高。怪不得古人易窮,備不住這樣大起大落啊。至于糧食,明朝正常的時候4石折一兩銀。到豐年一兩銀可買八九石?;哪暌皇粌伞5搅顺绲潟r,山東一石米要到24兩。崇禎時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難怪老百姓揭竿而起導致國滅。真是吃不起飯了。到了清初,關中的米價四石換一兩。又恢復正常。這么快將糧食恢復穩(wěn)定,這也是清能延續(xù)下去的原因。至于明滅,以前考慮過多政治上的問題。但國基已動,民不聊生,皇帝即使清廉高效,殺再多的大臣太監(jiān),恢復不了生產,還真不管用。
      卑職之稱,是元代袁桷 《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例事狀》:“卑職生長南方, 遼 金 舊事,鮮所知聞?!?之前,只是稱卑微的職位,《梁書沈炯傳論》:“沈炯 仕於 梁 室,年在知命,冀郎署之薄宦,止邑宰之卑職。”
      最早認為《西游記》是丘處機寫的,后來考證作者是淮安吳承恩。一是書中的官職根據明制,一是其中的語言都市淮郡的方言。話說回來,淮安話和鹽城話差不多。恰好孫悟空的花果山又在連云港。連云港的話稍微難懂一些。我們這里稱之為侉。所以用淮劇演繹西游記,應該是貼近書中語言的??上Щ磩‘吘共粨P,尤其動作方面估計多以借鑒他戲為主。以致猴戲演不過紹興。不然,聽孫猴子三打白骨精時用蘇北方言喊一句:“我的乖乖!你往哪拐跑!”又親切又有意思。
      竹子開花,花如棗,花落結果,果實如麥。以長篙擊打竹子以讓其實落。就跟收到稻谷一樣。一石得米四五斗。加十分之一的粳米,就可以煮了吃。味道和粳米差不多,《晉書》中記載:“晉惠帝元康二年,草、竹皆結子如麥,又二年春巴西群竹生花?!钡褡娱_花是饑年之兆。小時候經歷過一次竹子大面積開花事件。都忙著捐錢給大熊貓了,忘了那年是不是糧食歉收。還有一點我至今沒有搞明白。我們錢捐了去,難道真從外國買進新鮮的竹子喂熊貓嗎?當年搶救大熊貓是舉國運動。至于業(yè)績如何,無人交代我們也不知道去問個究竟。現在我們畢竟進步了,昨天看滿屏在喊“刀下留人”說明大家心存善念。只是無濟于事而已。你看這都岔到哪塊去了。
      現在人喊爾等為你們。元朝的時候就喊你每。《指南錄》里講一個秀才在無錫被當文天祥給抓了起來,言你門云云。是門作們用。如今云南貴州人尊稱人還作你家。
      荀子曰:亂世之征,文章匿采。我看這個話第一印象就是如今寫個文章,防止出現敏感詞而不停的自我閹割的過程。考慮找一大堆不相干的詞匯將自己的意思說出來,那個東西該有多么的不知所云。當然這原意是講樂論的。原來的意思我就不細究了。
      清乾隆年間,蘇州王月軒花四百金購得高克恭《春云曉靄圖》軸,請一個很牛逼的張姓裱工開始作假,化5金買側理紙半張,一裁為二,花十金請翟元屏臨摹了二本,又花十金請鄭雪橋摩鐫印,然后用水浸透,貼在漆幾上等它干,干后再浸,一天二三十次。最后以白芨煎水蒙在畫上,滋其光潤,使墨入肌理。用原畫的綾邊等等一應作假到齊。先800金賣給一人,這個人正在生病,不出房門,一看就歡喜的不得取錢拿下了。然后又做另一幅,跑到江西去500金賣掉。真正的畫還在家里。古人做假的本事由是可觀。所以賞玩古玩,壓根是偵探的活。至于欣賞,多少有些僑情。你說這人引以為傲的家傳之寶,賣弄了幾輩子,最終被證是假。叫他情何以堪。這還真不是損失點財物的事情。這叫真下面子。這個王某人花四百多金賺了1300金,還留有真跡。同時還為歷史上留下兩個傻帽。
      讀書在如今確實是種奢侈。尤其當你讀點書,打算自己寫點什么的時候,發(fā)現并非有想象中那么從容。這個時代大部分人讀書時是惜時如金。玩樂時卻沒日沒夜,一擲千金。所以總想著市場會喜歡我寫些什么。目的性大功利性強。最后寫什么都是敷衍。忽然想到曾經歷史上大多數的時間,有些人真是為自己的快樂而讀書寫書。所以說這是一本閑書,并非浪得虛名。而就是消閑而已。
      最近一本正經的讀書,其實也摘不了幾個段子。晚上忙著喝酒。然后幾個兄弟坐在那里追憶往事,中年所有的恍惚迎面而來,卻在那些早已迷失的瞬間忽然的清醒,不要費勁想這些說的是什么意思。只是酒話而已。
      
  •     這書我買過好幾本,有三聯、北京、中國書店、中華的,也讀了幾遍,內容確實深厚,不過可能限于條件,有些引文有誤。比如剛卯條引漢書文字就錯了,這本書最好的版本應該是民國明齋本。三聯本中一些地方該作小字不小字,還有漏文的情況,這些情況在明齋本里沒有,后來的這些整理本大多以三聯本為底本,錯誤也就繼承了。希望有后來者整理。
  •     紙張之薄,背面的字全透過來,我覺得有幾頁紙的厚度不太勻,接近于一觸即破。
      
      其實這紙張還有些發(fā)黑。膠釘沒有鎖線,封面設計倒是簡潔,,但是平裝本,又厚,膠也不好,翻開的時候有點嘎嘎聲音,書脊淺淺地起折痕,或者是裂痕?雖然沒有翻散架,但是估計也離散架不遠了。
      
      封面設計走簡潔路線。但是這個設計比較失敗。如果沒有黃色的方塊的龍,結構應該還算好看,民國書大多長類似的面貌。書名加了一個黃色方塊的龍,怎么看怎么覺得像是長了個腫瘤,連畫面平衡感都沒有,就覺得留白那么多還又擠又亂。
      
      我們平時只做網頁設計,不做封面設計。不過,多少有點一樣吧??偛荒芡岜亲有毖厶y看吧。中華書局,現在比較不可理解。他們最近十幾年印的書怎么都那么不好。
      
      這書還有北京出版社還是哪里的版本,要便宜很多。紙張其實也要強一點。還是買北京社的舊版好。
  •     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挺喜歡的
  •     很強的八卦集成,揀二三事記之。
      
      《曹操?!罚骸叭尚缯氯眨l(xiāng)民崔老榮于彭城鎮(zhèn)西十五里叢葬地開井為塋,地圮為黑穴,繼得石室,深廣有加,入石門者皆死。……中置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敘乃魏武帝操也。前五十年發(fā)石室十余處,唯皆無棺,至是真冢始現。石志今藏縣署,不知文何若。他日當訪之?!?br />   日前河南安陽曹操大墓被權威認定為真冢,質疑者均為外行人搗亂。此新聞比曹操七十二疑冢更為奇幻。
      
      《酒人》一篇歷數酒王酒相酒將酒后酒孩兒事,最強者當數葛臨溪:“不與之酒,從不自呼一杯,與之酒,雖盆盎無難色,長鯨一吸,涓滴無遺。嘗飲余家,與諸桐嶼、吳惠叔五六人角,至夜漏將闌,眾皆酩酊,或失足顛仆,臨溪一一指揮童仆,扶掖登榻,然后從容登輿去,神志湛然,如未飲者?!?br />   我那撮好酒的朋友們,這是不是你們真正希望達到的境界呢?不若先從第一句做起吧:“不與之酒,從不自呼一杯。”酒神大隱于市也。
      
      《彩繪法》記諸般顏色,盡多難想卻貼切之形容詞語。莫非朱天文撰《荒人筆記》前曾讀到過這段?
  •     《篋底舊藏-不聞窸窣,最堪無聲逐葉讀》
      
      話及線裝書,宋槧、元刻、明版、清刊,乃至民國石印、鉛字倣宋排版,一應俱為過往,除卻館藏深閣,偶供學識,私藏案架,大抵祇為清賞也。別他則喧囂市井坊間,拍賣行裡,錢銀高標槌低落,攜將歸去之人,雖則家有闊綽文房,書有累架疊案,燙金皮脊精裝看膩了,弄這個把卷函,妝個胭脂作點綴,豈管句讀或有不順,字詞亦有陌生,金鑲玉嵌并非時尚,懂得以文化粉墨自家身價,其之品味,或已屬臺階有上矣。
      線裝一卷,握讀在手,不聞窸窣,最堪無聲逐葉讀,興許,此般韻味唯獨吾邦,游歷他國,得閑去圖書館逗留尋覓,浩瀚典籍,雖為驚嘆,然觀其厚重裝幀,頓時憶及線裝書之好處,一卷大抵不過百頁,最合一手握讀,不拘桌案陳設,書葉綿軟,無聲逐頁翻過,心入其中矣。時尚所謂“人性化設計”,其之提倡,跨越本世紀前後,然吾華夏,其於書籍之裝幀,便攜把讀,早亦上千年也。
      不聞窸窣,最堪無聲逐葉讀,一卷線裝書在手,文字之誘,乃其一也;得益祖?zhèn)髟旒?,筆墨雕鏤,鋟梓以傳,握讀眼前,袖卷思忖,其之愜意,乃其二也。
      造紙一事,是為國粹獨到,讀鄧之誠之《骨董瑣記》所敘,可作見識。
      鄧之誠之《骨董瑣記》一書,有專項說「紙」,品為一題,其紙品有名,以年代列舉:
      
      晉有子邑紙、側理紙(或曰水苔紙)、繭紙。
      秦有蜜香紙(或曰香皮紙)。
      唐有短白簾硬黃紙、粉蠟紙、布紙、藤角紙、麻紙、桑皮紙、桑根紙、雞林紙、苔紙、建中女兒紙、卵紙。
      南唐有會府紙、鄱陽白(或曰匹練、匹紙)、澄心堂紙。
      宋有張永自造紙、藤白紙、砑光小本紙、蠟黃藏經紙(有金粟山與轉輪藏二種)、白經紙、鵠白紙、白玉版匹紙。
      元有黃麻紙、鉛山奏本紙、常山榜紙、英山榜紙、上虞大牋紙。
      明有大內白牋、磁青紙、高麗繭紙、皮紙、新安玉牋、松江譚牋、觀音簾匹紙。
      
      其紙品有名,以地方列舉:
      
      江南有竹紙、楮皮紙、黟縣凝霜紙。
      浙江有麥麬稻桿紙。
      吳有由拳紙、剡溪小等月面松紋紙。
      
      分類鈔録鄧之誠之《骨董瑣記》以上,祇紙品一事,真可謂已蔚為大觀。惜者,上述紙品,用料獨特,技藝考究,工序繁多,鄧之誠引古人云:“片紙非容易,措手七十二?!鼻彝糁埛?,多為匠人家族單傳,故其大多,現今已失。
      後世雖有類似,亦大多另名之,單宣紙一項,生宣以質地品類命名者,有夾貢、玉版、凈皮、單宣、夾宣、礬宣、棉連、連史等等,熟宣以染色底紋命名者,有珊瑚牋、雲母牋、冷金牋、酒金牋、蠟生金花羅紋牋、設色虎皮牋、龜紋牋、白鹿牋、瑪瑙牋、蟬衣牋、冰瑯牋、彩色灑金牋、水印瓦當牋、倣古色宣等等。
      若有相問,澄心堂紙、鵠白紙、新安玉牋等等諸品名紙,現今何緣可見,或得有幸,手中那一卷線裝書,雖無窸窣,卻風吹頷首,悄然吾在,但未事聲張也。
      
  •     鄧之誠先生於《骨董瑣記》一書內涉瓷説窰,篇幅最多,郎窰、越窰、龍泉窰、崔公窰、均窰、饒窰、汝窰、吳窰、柴窰,晉瓷、漢瓷再加傳世各色名器之案例,諸如《三清茶碗》、《韓瓶》、《元豐瓷蓮盆》、《鸚鵡啄金杯》等等,大凡上百篇。按其所述各例器皿之製作年代與窰址來看,名瓷器皿之優(yōu)劣,似乎并不儘在乎於民窰與官窰。
      其在《御窰》一篇裡,大致界定了御用官窰之緣起年代與判定範疇:
      
      “宋景德中始置鎮(zhèn)於浮梁西鄉(xiāng),因名景德,以奉御董造瓷器,是為御窰之始?!?br />   
      劫後幸存,玻璃立櫃中還有一個道光年製的八楞彩繪瓷碗,外壁上每一爿分別畫著鐘離權,鐵拐李,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張果老,曹國舅,八位大仙在那上面整整 party 了將近有兩百來年了,好生快活。白底瓷,六寸碗,內底彩繪蝙蝠一,蟠桃兩,翻手一印,朱紅四字,“道光年製”,篆體。那年頭,虧得裡面放了一大堆過年養(yǎng)水仙花的雨花石,這碗兒,才沒有跟著那些書籍字畫一起去經風雨、見世面,要不然,準定不在此地了,花落誰家,很難說道。道光年,那雍乾盛世風光不再,瓷器也不見了精彩,光澤弗如,生動大減,放著也就放著,我少賞讀。倒是來客都比較留意,看著看著,總有那麼一句問:“民窰乎,官窰乎?”
      民窰乎,官窰乎?興許很重要,可我不太以為然。
      官窰精致不待説,可入得宮來就猶如那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幾曾得到多少聖上青睞,御手把玩,浮塵相伴時日多,寂寞得很,尤其是那些個擺設瓷,縱然千百年,卻連那一口家常湯水,想來都未曾進過口。
      民窰不一樣,家常器皿,大魚也嘗過,大肉也吃過,至少過年過節(jié)有過那么幾囬。五榖雜糧,見多識廣,筷兒叮噹,多少是熱鬧過幾日的。千百年後還看得出那一份滋潤,靈氣得很。
      客問:“那麼,民窰官選入宮闈呢?”
      我道:“問牠去~~”
      客問:“那麼,官窰出宮入民間呢?”
      我道:“發(fā)財啦~~”
      
      
  •     《閑讀札記-上海骨董》
      
      倘若打開Google Map尋問一下上海,眼前顯現的中心-A處便是靜安區(qū),而靜安區(qū)的中心-A處左近便是上海地方誌上赫赫有名的“張園”所在,祇是Google向來是就事論事,顧左右而言他是有點的,弄一大堆答非所問的東西來敷衍搪塞你;融合地理、歷史、人文綜合回應,欠缺就大了去了,所以,問Google Map,“張園”何在,所答倒也老實:“在上海市周邊找不到匹配‘張園’的任何地點?!?br />   “張園”者,上海人俗稱“張家花園”,官名“張氏味蒓園”,地處南京西路(舊名“靜安寺路”)以南,石門一路(舊名“同孚路”)以西,茂名路(舊名“慕爾鳴路”)以東,威海路(舊名“威海衛(wèi)路”)以北,五十年代以後,有好長一陣子則以泰興路名之,大概可以說是上海灘唯一的一條人車合行於一道的所謂馬路了,其實就是一條大胡同,上海人叫作大弄堂。而今如果得閑深入這一個舊居民宅匯集之處去走一走,你依然可以看到有近百年歷史雙廂房開間、二層樓坡頂建筑的大石庫門房屋,青磚紅瓦,黑漆大門的橫額上,還有葉祥本((字符卿,號蘭禪,書畫篆刻家,1895--1946)書題的匾額-“東吳世澤”;相鄰房屋上的各式題款,有“紫氣東來”的張揚,也有“俾爾戢榖”的謙遜;有兩幢三棟華洋建筑合璧的對穿小弄堂,抬頭可見“抱樸寄廬”四個篆刻大字,也有L型、民間俗稱鑰匙彎的窄仄小胡同,“永甯巷”三個楷體大字橫頂依舊……
      祇是,即便舊痕依稀,這裡也早已經不是昔日那一個“張氏味蒓園”的真面目了,這裡所見的各色陳舊建筑,并非“張園”遺跡,而祇是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那昔日時髦去處的私家花園-“張園”淪落之後,上海社會百年歷史變革、地產變遷的一個佐證而已。
      關于“張園”,筆者生也稍晚,欲作考據自然是排不上隊的,祇是閑讀所見,有些相關文字,先後讀得,覺得頗有意思,文鈔一二於此,以響未曾讀及者而已。
      
      其一,見諸熊月之先生之《張園與晚清上海社會》 :
      
      有關“張園”背景的文字:“舊址在今泰興路南端。此處原為農田,屬上??h二十七保九圖,土名大浜頭。自1872年至1878年,英商和記洋行經理格龍先後向農戶曹增榮、徐上卿、頋上達、裘兆忠、陳掌南、頋聚源租得土地20.25畝,辟為花園住宅。格龍本以經營園囿為業(yè),故布置頗具邱壑,有洋房一所,池沼一汪,種植荷花。四圍沙路曲折,樹木蔥蘢,曠場一片,細草平軟。1879年,此地轉租給英商豊泰洋行,豊泰洋行於同年及翌年先後添租華人徐炳春、頋順坤土地兩塊,於1881年復將此地轉給和記洋行。1882年8月16日,寓滬富商張叔和自和記洋行購得此地,計面積21.82畝,價銀一萬數千兩,命名‘張氏味蒓園’,簡稱‘張園’”。
      
      有關張叔和其人的文字:“張叔和(1850-1919),名鴻祿,字叔和,無錫東門含錫橋人。來滬時間不詳,大概是1870年代。他與李鴻章關系甚好,才幹頗受李賞識。1880年,以廣東候選道的身份,到輪船招商局幫辦事務……從1882年至1885年,他是招商局四個主要負責人之一……1885年9月,因招商局虧款問題,與徐潤同被革職?!?br />   
      其二,見諸鄧之誠先生之《骨董瑣記?骨董三記?卷六》 :
      
      “上海昔有味蒓園,俗稱張園,為張鴻祿所辟。光緒二十年十月十五日,上諭:‘劉坤一奏前辦上海招商局,廣東候補道張鴻祿因虧空局款,被參革職開復,仍在上海起造花園,聚集游人,日事征逐,聲名甚劣,實屬行止卑鄙,有玷官箴。張鴻祿著即革職,勒令囬籍,不準逗遛上海,以警官邪。欽此。’”
      
      從前的“張園”,緣起與終結、輝煌與沒落,大抵如是?,F在的“張園”,舊樓老宅,還有若幹平民百姓,卻是都市中心的黃金地塊-上海骨董。將來的“張園”,尚且還不得而知。
      有一個説道,“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舊鳴新啼,聒噪婉約,各有各的獨特叫法,于是乎,農田變私家豪宅,公器謀朋黨商賈,牟利其間入私囊的,洋人有之,華人有之,亦官亦商更不足為奇,相關鳥事,諸多發(fā)生,祇是那些壞鳥兒不曾料到的是,歷史總還是有那麼一枝筆在書寫記錄的,就連鄧之誠先生的《骨董瑣記》也將此等閑雜,筆墨了,留於紙間,以為後世作備考,知曉從前。
      
  •   實際上明齋本錯字最多,但三聯本把明齋本刪去了十多條,所以明齋本應該是最完整。
  •   兩本各有優(yōu)劣,明齋本最全,最符合原來的樣式,三聯本改了一些錯誤,但也改了一些格式,比如一些小注變?yōu)榱苏淖?,就得依明齋本改過來。還有就是缺的條目。
  •   “不與之酒,從不自呼一杯?!?br /> 估計此公明白周圍自有勸酒者,否則,憋死他!!
  •   這是境界,境界!
    不忽悠,但來者不拒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