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張雙棣 頁數(shù):28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召集諸門客集體編纂的一部著作。全 書分為三個部分:紀、覽、論?!凹o”按春夏秋冬十二個月分為十二紀,如春分三紀,孟春、仲春、季春。每紀包括五篇文章,總共60篇?!坝[”按照內容分為八覽,每覽八篇,八八六十四篇(第一覽有始覽缺一篇,現(xiàn)有63篇)?!罢摗币彩前磧热莘譃榱?,每論六篇,六六三十六篇。還有一篇序意,即全書的序言(今本已殘缺),放在十二紀后邊??偫ㄆ饋怼秴问洗呵铩啡珪?60篇,結構完整,自成體系。它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學文化方面的歷史資料,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珍貴遺產(chǎn)。
書籍目錄
紀 孟春紀·本生 孟春紀·去私 仲春紀·功名 季春紀·盡數(shù) 季春紀·論人 孟夏紀·誣徒 孟夏紀·用眾 仲夏紀·大樂 仲夏紀·適音 季夏紀·音初 孟秋紀·蕩兵 仲秋紀·決勝 季秋紀·精通 孟冬紀·異寶 仲冬紀·長見覽 有始覽·去尤 孝行覽·本味 慎大覽·慎大 慎大覽·貴因 慎大覽·察今 先識覽·察微 先識覽·去宥 審應覽·精諭 審應覽·離謂 審應覽·具備 離俗覽·貴信 離俗覽·舉難 恃君覽·驕恣 恃君覽·觀表論 慎行論·疑似 慎行論·察傳 貴直論·知化 貴直論·壅塞 不茍論·自知 不茍論·博志 似順論·似順 似順論·別類 似順論·慎小 士容論·上農(nóng)
章節(jié)摘錄
孟春紀?本生 “本生”就是把保全生命作為根本。文章認為外物既可以養(yǎng)生,又可以傷生,而保全生命的方法在于正確地處理人與外物的關系。圣人重生輕物,“以物養(yǎng)性(生命)”,對于外物“利于性則取之,害于性則舍之”,因而能夠“全其天(生命)”。富貴之人多為外物所惑,重物輕生,“以性養(yǎng)物”,對物質享受貪求不已,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導致傷生亡國。作者的這些議論,是為規(guī)勸驕奢淫逸的君主而發(fā)的,其思想主要源于楊朱一派的“貴己”學說。 始生之者,天也;養(yǎng)成之者,人也。能養(yǎng)天之所生而勿攖之謂天子①。天子之動也,以全天為故者也②。此官之所自立也③。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則失所為立之矣④。譬之若修兵者,以備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則亦失所為修之矣?! ∽⑨專骸 、贁t(ying):觸犯?! 、谔欤褐柑焖纳9剩菏?。 ③此官之所自立也:這是職官設立的來由。官,職官。自,從。 ?、芩鶠椋╳ei)立之:指設立職官的目的。 譯文: 最初創(chuàng)造出生命的是天,養(yǎng)育生命并使它成長的是人。能夠保養(yǎng)上天創(chuàng)造的生命而不摧殘它,這樣的人稱作天子。天子一舉一動都是把保全生命作為要務的。這是職官設立的來由。設立職官,正是用以保全生命啊。如今世上糊涂的君主,大量設立官職卻反而因此妨害生命,這就失去了設立職官的本來意義了。譬如訓練軍隊,是用以防備敵寇的。可是如今訓練軍隊卻反而用以攻殺自己,那就失去了訓練軍隊的本來意義了。 夫水之性清,土者摑之①,故不得清。人之性壽,物者抇之,故不得壽。物也者,所以養(yǎng)性也②,非所以性養(yǎng)也③。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yǎng)物,則不知輕重也④。不知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若此,則每動無不敗。以此為君,悖;以此為巨,亂;以此為子,狂。三者國有一焉,無幸必亡⑤?! ∽⑨專骸 、賿_(gu):攪渾,攪亂?! 、谛裕荷??! 、垡孕责B(yǎng):用生命供養(yǎng)外物。指損耗生命去追求外物?! 、茌p:喻物。重:喻身?! 、轃o幸必亡:無可幸免,必定滅亡?! ∽g文: 水本來是清澈的,泥土使它渾濁,所以水無法保持清澈。人本來是可以長壽的,外物使他迷亂,所以人無法達到長壽。外物本來是供養(yǎng)生命的,不該損耗生命去追求它??墒侨缃袷郎虾康娜硕鄵p耗生命去追求外物,這樣做是不知輕重。不知輕重,就會把重的當作輕的,把輕的當作重的了。像這樣,無論做什么,沒有不失敗的。持這種態(tài)度做君主,就會惑亂糊涂;做臣子,就會敗亂綱紀;做兒子,就會狂放無禮。這三種情況,國家只要有其中一種,就無可幸免,必定滅亡?! 〗裼新曈诖?,耳聽之必慊已①,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于此,目規(guī)之必慊已,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則使人喑②,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聲色滋味也,利于性則取之,害于性則舍之③,此全性之道也。世之 貴富者,其于聲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則遁焉④。遁焉,性惡得不傷⑤? 注釋: ?、巽唬╭ie):滿足,愜意。已:表示確定語氣?! 、卩常▂in):啞?! 、酆τ谛詣t舍之:本書《貴生》篇:“耳雖欲聲,目雖欲色,鼻雖欲芬香,口雖欲滋味,害于生則止?!薄 、芏荩哼@里的意思是放縱不能自禁?! 、輴海╳u):何,怎么?! ∽g文: 假如有這樣一種聲音,耳朵昕到它肯定感到愜意,但聽了就會使人耳聾,人們一定不會去聽。假如有這樣一種顏色,眼睛看到它肯定感到愜意,但看了就會使人眼瞎,人們一定不會去看。假如有這樣一種食物,嘴巴吃到它肯定感到愜意,但吃了就會使人聲啞,人們一定不會去吃。因此,圣人對于聲音、顏色、滋味的態(tài)度是,有利于生命的就取用,有害于生命的就舍棄,這是保全生命的方法。世上富貴的人對于聲色滋味的態(tài)度大多是糊涂的。他們日日夜夜地追求這些東西,幸運地得到了,就放縱自己不能自禁。放縱自己不能自禁,生命怎么能不受傷害? 萬人操弓,共射其一招①,招無不中。萬物章章②,以害一生,生無不傷;以便一生,生無不長。故圣人之制萬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③,口敏矣,三百六十節(jié) 皆通利矣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謀而當,不慮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無不受也, 無不裹也,若天地然;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恬⑤。此之謂全德之人?! ∽⑨專骸 、僬校荷涞哪繕?,箭靶?! 、谡抡拢悍笔⒌臉幼印! 、鄢簦▁iu):這里指嗅覺靈敏?! 、苋倭?jié):指人的周身所有關節(jié)?!端貑?六節(jié)藏象論》:“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jié)?!边@里是取其整數(shù)。以人的關節(jié)總數(shù)為三百六十五,是為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相配,這是陰陽五行學說“天人相應”的觀點。利:通暢?! 、輴福╩en):通“悶”,憂悶?! ∽g文: 一萬人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沒有不被射中的。萬物繁盛茂美,如果用以傷害一個生命,那么這個生命沒有不被傷害的;如果用以養(yǎng)育一個生命,那么這個生命沒有不長壽的。所以圣人制約萬物,是用以保全自己生命的。生命全然無損,精神就和諧了,眼睛就明亮了,耳朵就靈敏了,嗅覺就敏銳了,口齒就伶俐了,全身的筋骨就通暢舒展了。像這樣的人,不用說話就有信義,不用謀劃就會得當,不用思考就有所得;他們的精神通達天地,覆蓋宇宙;對于外物,他們無不承受,無不包容,就像天地一樣;他們上做天子而不驕傲,下做百姓而不憂悶。像這樣的人,稱得上是德行完全的人。 貴富而不知道,適足以為患,不如貧賤。貧賤之致物也難,雖欲過之,奚由①?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②,命之日“招蹙之機”③。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日“爛腸之食”。靡曼皓齒④,鄭衛(wèi)之音⑤,務以自樂,命之日“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貴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為其實也。則此論之不可不察也?! ∽⑨專骸 、俎桑汉??! 、谪▂i):安逸,逸樂?! 、壅熊B(jue)之機:導致人腳生病的器械。蹷,病名。這里指腳不能行走?! 、苊衣X:指美色。靡曼,皮膚細膩。皓,潔白?! 、萼嵭l(wèi)之音: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兩國的民間音樂。從孔子“放鄭聲”、“鄭聲淫”起,古人歷來都視之為淫靡之音、亂世之音?! ∽g文: 富貴而不懂得養(yǎng)生之道,正足以成為禍患,與其這樣,還不如貧賤。貧賤的人獲得東西很難,即使想要過度地沉湎于物質享受之中,又從哪兒去弄到呢?出門乘車,進門坐輦,務求安逸舒適,這種車輦應該叫做“招致腳病的器械”。吃肥肉,喝醇酒,極力勉強自己吃喝,這種酒肉應該叫做“腐爛腸子的食物”。迷戀女色,陶醉于淫靡之音,極盡享樂,這種美色、音樂應該叫做“砍伐生命的利斧”。這三種禍患都是富貴所招致的。所以古代就有不肯富貴的人了,這是由于重視生命的緣故;并不是用輕視富貴釣取虛名來夸耀自己,而是為保全生命。既然這樣,那么以上這些道理是不可不明察的。 孟春紀?去私 本篇以堯舜禪讓、祁奚薦賢、腹薛誅子幾個李例,從不同角度說明何謂去私;指出君主只有“誅暴而不私”,才能成就王霸之業(yè)。文中記述的幾則故事,今天仍可作為借鑒。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①,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②?! ∽⑨專骸 、贍T:動詞,照明?! 、谒欤撼?。 譯文: 天覆蓋萬物,沒有偏私;地承載萬物,沒有偏私;日月普照萬物,沒有偏私;春夏秋冬更迭交替,沒有偏私。天地、日月、四季施其恩德,于是萬物得以成長?! ↑S帝言日:“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①?!薄 ∽⑨專骸 、佟奥暯亍绷捍笠馐牵魳?、色彩、衣服、香料、飲食、宮室都要適當,禁止過度。重,過甚。按:這段意思與上下文無關,通篇也無此意,疑為后人轉寫錯誤而混入本篇。 譯文: 黃帝說過:“音樂禁止淫靡,色彩禁止眩目,衣服禁止厚熱,香料禁止?jié)饬?,飲食禁止豐美,宮室禁止高大。” 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①:至公也。 注釋: ?、賵颉⑺?、禹:都是傳說中上古時代的圣王?! ∽g文: 堯有十個兒子,但他不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傳給了舜;舜有九個兒子,但他不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傳給了禹:他們是最公正無私的了?! x平公問于祁黃羊日①:“南陽無令②,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日:“解狐可③。”平公日;“解狐非子之讎邪④?”對日:“君問可,非問臣之讎也。”平公日:“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⑤。居有間⑥,平公又問祁黃羊日:“國無尉⑦,其誰可而為之?”對日:“午可⑧。”平公日:“午非子之子邪?”對日:“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逼焦眨骸吧啤!庇炙煊弥朔Q善焉??鬃勇勚眨骸吧圃眨∑铧S羊之論也,外舉不避讎,內舉不避子?!逼铧S羊可謂公矣?! ∽⑨專骸 、贂x平公:春秋晉國國君,名彪,公元前557-前532年在位。祁黃羊:晉大夫,名奚,字黃羊。據(jù)《左傳?襄公三年》的記載,祁奚薦賢的事發(fā)生在晉悼公之時?! 、谀详?;古地名,在今河南濟源一帶。令:縣官。 ?、劢猓▁ie)狐:晉大夫?! 、茏嚕╟h6u):仇敵?! 、輫耍壕幼≡趪嫉淖杂擅?。焉:指示代詞兼語氣詞。這 里相當于“于彼”、“于此”?! 、蘧佑虚g(jian):過了一段時間?! 、呶荆很娢?,平時管理軍政,戰(zhàn)時兼任主將的御者?! 、辔纾褐钙钗?,祁黃羊之子?! ∽g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缺個縣令,誰可以擔任這個職務?”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逼焦f:“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可以擔任這個職務,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逼焦Q贊說:“好!”就任用了解狐。國人對此都說好。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缺個軍尉,誰可以擔任這個職務?”祁黃羊回答說:“祁午可以?!逼焦f:“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回答說:“您問誰可以擔任這個職務,不是問誰是我的兒子。”平公稱贊說:“好!”就又任用了祁午。國人對此又都說好。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這些話太好了!推舉外人不回避仇敵,推舉家人不回避了子。”祁黃羊可稱得上公正無私了?! ∧哂锈犠痈贡、?,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日②:“先生之年長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誅矣,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③?!备梗S享)對日:“墨者之法日:‘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怂越麣艘?。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④,而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辈辉S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⑤。忍所私以行大義⑥,鉅子可謂公矣?! ∽⑨專骸 、倌撸褐笐?zhàn)國時的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為墨翟。鉅子:等于說“大師”。戰(zhàn)國時墨家對本學派有重大成就的人的稱呼。他書或作“巨子”。腹(黃享)(tun):人名。腹,姓。肄,名。 ?、谇鼗萃酰簯?zhàn)國秦國國君,名駟,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邸跋壬本洌罕緯恫磺菲@句話作“欲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之,介詞,這里的作用是把主謂句轉化為偏正詞組。以,相當“于”。 ?、転橹n:賜給我恩惠。之,代腹(黃享)自己。 ?、菟剑浩珢邸! 、奕蹋喝绦?。這里是忍心殺掉的意思?! ∽g文: 墨家有個大師腹(黃享)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了人。秦惠王對腹薄說:“先生您的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又沒有別的兒子,我已經(jīng)下令給司法官不殺他了,希望先生您在這件事上聽從我的話吧。”腹薄回答說:“墨家的法律規(guī)定:‘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受刑。’這樣做為的是嚴禁殺人、傷人。嚴禁殺人、傷人,這是天下的大理。大王您雖然賜給我恩惠,命令司法官不殺我的兒子,但是我腹(黃享)卻不可不執(zhí)行墨家的法律?!备梗S享)沒有應允惠王,最終殺了自己的兒子。兒子是人們所偏愛的。墨家大師腹(黃享)忍心殺掉自己心愛的兒子去遵行天下大理,可算得上公正無私了。 庖人調和而弗敢食①,故可以為庖。若使庖人調和而食之,則不可以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②。誅暴而不私③,以封天下之賢者,故可以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誅暴而私之,則亦不可以為王伯矣?! ∽⑨專骸 、僬{和:指調和五味。 ?、谕醪撼删屯醢灾畼I(yè)的君主。王、伯,用如動詞?! 、鬯剑赫紴橐延?。 譯文: 廚師調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所以可以做廚師。假使廚師調和五味而私自把它吃掉,那么這樣的人就不可以做廚師了。成就王霸之業(yè)的君主也是如此。誅殺暴君,自己卻不占有他的土地,而是把它分封給有德之人,所以能夠成就王霸之業(yè)。假使他們誅殺暴君而把他的土地占為己有,那么這樣的君主就不能成就王霸之業(yè)了。 仲春紀?功名 本篇旨在論述為君之道。文章以大量生動的比喻說明:要達到目的,必“由其道”。條件具備了,方法對頭了,自然水到渠成,否則徒勞無益。本篇勸誡君主要重視人心的向背,指出“欲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所以示民,不可不異”,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 ∮善涞溃γ豢傻锰?,猶表之與影①,若呼之與響②。善釣者,出魚乎十仞之下,餌香也;善弋者,下鳥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善為君者,蠻夷反舌殊俗異習皆服之③,德厚也。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④,人主賢則豪杰歸之。故圣王不務歸之者⑤,而務其所以歸⑥。 注釋: ?、俦恚汗糯鷾y日影、定時刻所立的標竿。 ?、陧懀夯芈暋! 、坌U夷:古代南方民族稱蠻,東方民族稱夷。這里泛指華夏之外的四方各族。反舌:指四方各族語音與華夏不同?! 、苁荩罕姴?,百草?! 、輨眨好懔氖隆! 、匏詺w:使……歸附的條件?! ∽g文: 遵循一定的途徑獵取功名,功名就無法逃脫,正像日影無法擺脫測日影用的標竿,回聲必然伴隨呼聲一樣。善于釣魚的人能把魚從十仞深的水下釣出來,這是由于釣餌香美的緣故;善于射獵的人能把鳥從百仞高的空中射下來,這是由于弓好的緣故;善于做君主的人能夠使四方各族歸順他,這是由于恩德崇厚的緣故。水泉很深,魚鱉就會游向那里;樹木繁盛,飛鳥就會飛向那里;百草茂密,禽獸就會奔向那里;君主賢明,豪杰就會歸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強使人們歸依,而是盡力創(chuàng)造使人們歸依的條件。
編輯推薦
“四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經(jīng)典的價值和魅力在流光歲影里永不褪色,先賢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著我們的現(xiàn)代生活。為在古代經(jīng)典與現(xiàn)代經(jīng)驗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我書局推出“中華經(jīng)典藏書書系”。 本套書系定位為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普及本,遴選中華文化中的經(jīng)典書目,加以注釋、翻譯,引領大家閱讀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編寫中體現(xiàn)家庭藏書計劃的理念,依據(jù)市場需求分批出版,所推書目遵循從“基礎”到“拓展”的延伸,體現(xiàn)層級深入的理念,展現(xiàn)家庭藏書的層次。內容遵從經(jīng)典,約請國內古代文史哲領域的專家把關,具有權威性;形式追求現(xiàn)代,采用雙色印制;全面照應“經(jīng)典藏書”理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