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語林

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崔文印  頁數(shù):233  
Tag標簽:無  

前言

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編纂的《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典范,對后世文言小說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從唐代王方慶的《續(xù)世說新語》到清代王睥的《今世說》等一批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效法《世說新語》,形成文言小說一個獨特的系列。宋代王讜的《唐語林》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代表?!短普Z林》的作者王讜,是北宋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字正甫,有文名,生平不詳。《唐語林》是他摘輯唐宋時期五十種小說、雜史類著作,并加以改編而成。體例完全仿效《世說新語》,《世說》將所記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除“捷悟”一門外《唐語林》全部采用,此外又增加了嗜好、俚俗、動植、雜物等十七門,共計五十二門。該書記述有唐一代近三百年間之事,涉及宮闈朝堂、鄉(xiāng)野民間,舉凡政治、風習、文化、經(jīng)濟、典章制度,無不為其內容。從總體上說,它繼承了《世說》以記人為主的傳統(tǒng),極少涉及神怪靈異之事,同時,它又與劉義慶專尚清談、僅記士大夫言行不同,記敘內容不僅僅多嘉言懿行并乎政教者,而是關注了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內容概要

《唐語林》是北宋王讜類編的一部有關唐人的佚事雜說、典章故事之書。內容采自唐人說部及少量宋人著述凡五十種。全書仿《世說新語》體例,類分五十二門,按門類分別編錄有關文字。這些文字長短不拘,但都主題鮮明,饒有興味。

作者簡介

作者:(宋)王讜 著,崔文 印,謝方 評注

書籍目錄

編選說明卷一 賜宋璟鐘乳 玄宗諸王友愛 以餅潔刀 玄宗西幸 李勉葬金 西平禮法 李師古憚杜相 李約殮商胡 鄭還古孝友 崔(亻垂)三世同爨 李景讓引飲 崔樞葬海賈 李勛為姊粥 徐有功訊皇甫文備 韋相寧餓不茍 陳子 太宗悟佞人 太宗試賂 谷那律從獵 蘇世長諷諫 房玄齡問營造 高宗停西幸 高郢家無制草 高郢致仕制 姚崇宋璟 嚴安之畫界 姚崇奏請捕蝗 李納陸梁 閻伯瑪惠化 有罪令裹碧巾 高崇文為蜀帥 裴度平淮西 權長孺免死 朱克融囚春衣使 李德裕煮圣水 李石早朝中箭 狄惟謙請雨 盧鈞判虞候 牛叢賜緋卷二 韋澳撰《處分語》 宣宗不赦羅程 宣宗刻于用法 柳仲郢論劉集 李行言賜金紫 高少逸封餅……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末輯佚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唐語林》選文的標準,大體有二:一是內容健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二是文字精煉,有可讀性。注釋注重通俗,評論不牽強附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唐語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8條)

 
 

  •   中華經(jīng)典隨筆值得收藏,
  •   每篇短文皆有出處,有簡單的注釋,不太詳盡,但是每篇都有編者的評論或其他文化方面的介紹.看著有一點啟發(fā),還不錯
  •   很好看,書的質量也好,值得一讀!
  •   怎么說呢?本來我先看的《古今笑》。我還以為都會特有意思。這個嘛,就還好。不過物流不錯,封皮裝幀都行。下單子吧,沒錯的。
  •   女兒要買的,書不錯,比書店便宜,一直在當當買書。
  •   唐朝的小說,看著很過癮,價格很劃算,質量不錯,是正版書
  •   中華書局的買一套
  •   浮躁的年代,能有幾本好書相伴,是一種享受。
  •   成套買的,估計也是簡本,看一看還是可以的。
  •   就是不全。刪減的太多、、、、
  •   網(wǎng)購了“中華經(jīng)典隨筆”系列之《古今笑》、《幽夢影》、《東坡志林》、《武林舊事》以及《唐語林》。

    這套書不錯,首先是寫得好。作者蘇東坡、馮夢龍、王讜、周密、張潮……通俗點說,那都是飛機掛上暖壺,水平太高的大家。

    其次,中華書局的典籍出版一向態(tài)度嚴謹,編校認真,這套也不例外。

    有了這兩點,“中華經(jīng)典隨筆”系列,起步價定在18塊以上,最高30。

    如果百分制,俺給這套書打80分,良好,但達不到優(yōu)秀的程度。

    遺憾之處三。

    1,隨意穿插風馬牛不相及的明清書畫。

    原書應該是沒有插圖或者很少插圖的,因為這套書的精髓在于文字,插畫沒有無妨;然編輯隨意添加不少與文字風馬牛不相及的明清書畫——于是,唐人事、宋人書、清人畫、今人評……
    要是非得擱上圖片湊個版面,也未嘗不可,但我覺得,還是顏色正常些好,畫面清晰些好,大小能讓人看出是什么些好。

    2,喜歡這套書的人,多多少少有點兒古文底子,些些許許有點兒人生閱歷,評注若對不上大家的心思,省些力氣也好。

    3,最最令人遺憾的,是這套書七零八落的刪選。

    比如《唐語林》,宋人曰:《唐語林》八卷,長安王讜(音黨)正甫撰。以唐小說五十家,仿《世說》分門三十五,又益十七,為五十二門……

    洋洋灑灑八卷五十二門,僅選“內容健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文字洗練,有可讀性”的180條——好小相哉!

    清談隨筆,勝在短小簡練,區(qū)區(qū)簡練的180條——讀者的心思與想法,如同李逵吃酒“不奈煩小盞,換個大碗來篩”……

    想起《西游記》的一段,不妨將師父、悟空、八戒對應責編、評校者、讀者。

    唐長老舉起箸來,先念一長卷《前言啟齋經(jīng)》。那呆子一則有些急吞,二來有些餓了,那里等唐僧經(jīng)完,拿過紅漆木碗來,把一碗白米飯,撲的丟下口去,就了了。

    ……那唐僧一卷《舉箸說明經(jīng)》還未完,他已五六碗過手了,然后卻才同舉箸, 一齊吃齋。
    呆子不論米飯面飯,果品閑食,只情一撈亂噇,口里還嚷:“添飯!添飯!”漸漸不見來了。

    悟空叫道:“讀者賢弟,少吃些罷,也強似在山凹里忍餓沒書看,將就讀彀得半飽也好了!”

    八戒道:“嘴臉!常言道,齋僧不飽,不如活埋哩。再蒸去!再蒸去!
    …………
    唐僧、悟空一齊教:“收了家火,莫睬他!”

    補充一句,本系列叢書目錄核對多有失誤;封底的系列書目隨意添減——這是大不足。

    總結:枕邊書,宜于翻檢,不必收藏。
  •   配的插圖古色古香與文章相得益彰,就是點評有點爛:)
  •   不錯一套古人筆記
  •   以為是全本,結果是節(jié)選,有點失望.....但書還是很好的,喜歡筆記小說和稗官野史.......哈哈
  •   書的內容不錯,可是書的外面居然是臟的。。。著實讓我郁悶了。
  •   書內容還可以,就是解釋比較少
  •   對“中國書局”出版的書,感覺一直都很好!
  •   坑爹唬娘啊,宋人節(jié)選的!不如買隋唐嘉話呢!
  •   裝幀不錯。不過沒有注明只是選本啊。另外對某些畫蛇添足的評語實在不喜。
  •   還可以,感覺不錯,不過還沒有看完。
  •   與《世說新語》比差遠了。
  •   書內容當然是好的,中華書局的書質量也還可以。
  •   中華經(jīng)典隨筆整套書總體都很一般,編校者水平一般,對原文是整段白話文翻譯,意趣全無。對于有一定水平的讀者,其實完全不需要,有湊字數(shù)之嫌,且原文并不全,只是摘選,插圖版也顯得檔次不高,感覺中華書局的書也并非都是精品。
  •   印刷裝幀色調之類都很精美。簡體橫排和注釋都很適宜,但是那個點評搞得太差了,真正涉及評定部分都很粗陋,見識一般,境界不高。不如不加!
  •   在書店翻閱了此書。這一版的確是給入門者的,序言里面也說了,算是給大家一個初步認識。我個人跟喜歡《唐語林校證/唐宋史料筆記(歷代史料筆記)》那一版,閱讀古籍我只偏好繁體豎版。我覺得最不好是排版,不喜歡里面紅色的彩圖,顯得很俗??偟膩碚f還可以。插圖印刷等等都比較清新,紙張輕薄。
  •   裝訂什么的都沒的說,就是注釋太差
  •   如題 不是全本 有些評論過于主觀
  •   無論如何,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的。開本長身玉立,微有高古之意;精簡了篇什,供日常繁忙的讀者更有效率地讀《唐語林》;插圖繁多,“投入的閱讀”又多了個視覺的維度。可以看得出編者是用了一番心思的,無奈評點實在實在乏善可陳,庸而下之,廢墨滿篇,猶似美人頦下一顆飯粘子,壞了全書,可恨殊甚。這并非此一冊、而是整個系列的病疾,真不知以中華書局這樣水準的出版商,怎會容許有拙筆如... 閱讀更多
  •   好書,值得收藏。值得一讀。
  •   此《唐語林》系中華書局之圖文版,印製較精美,有圖有譯注,適合一般層次讀者。本人在卓越購買的同為中華書局版之《唐語林校證》,繁體豎排,為閱讀品味古籍之最佳版本。以陽春白雪謂之,洵不誣也!
  •   快讀唐語林
  •   這套書不錯,不過還沒買全
  •   唐語林哦
  •   因為武林舊事才收的這個系列……
  •   書很好,有注釋,沒譯文,閱讀需有文言基礎
  •   《中華經(jīng)典隨筆》叢書真好!
  •   中華稅局的書質量好
  •     小誤兩則。
      第一,P78“衛(wèi)道弼【钅+盧】磬”應作“曹紹夔鑢磬”見《唐語林》。
      我未見簡化字作【钅+盧】,原文為“鑢”,評注者在繁簡轉化時把字弄錯了。注音“l(fā)u”,誤。
      《漢語大詞典》:
      鑢1 [lǜ ㄌㄩˋ]
     ?。邸稄V韻》良倨切,去御,來。]
      1。磋磨?!对姟ご笱拧ひ帧贰鞍坠缰琛?, (漢) 鄭玄《箋》:“玉之缺尚可磨鑢而平?!薄冻鯇W記》卷三十引(晉)劉欣期《交州記》:“鮫魚出合浦,長三尺,背上有甲,珠文,堅強可以飾刀口,又可以鑢物。” (宋) 王讜《唐語林·補遺一》:“ 紹夔食訖,出懷中錯,鑢磬數(shù)處?!?br />   2。磋磨骨角銅鐵等的工具?!抖Y記·大學》:“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集注》:“磋以鑢鐋,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澤也。” 沈從文《我的教育》八:“他們用鑢,用鋸,用鉆孔器,全是極其伶巧?!?br />   3。磨礪、修養(yǎng)。 (漢)揚雄《太玄·大》:“大其慮,躬自鑢?!?范望 注:“鑢以治邪。躬,身也。自治其身?!?br />   
      第二,P125。若非要冠一個題目,改“常敬忠誦十遍萬言”為“常敬忠七遍誦萬言”更恰。
      
      引P220“方開袴”條作結,喜劇收場吧:
      方干貌陋唇缼,味嗜魚鲊,性多譏戲。蕭中丞典杭,軍倅吳傑患眸子赤。會宴于城樓,飲,促召傑。傑至,目為風掠,不堪其苦,憲笑命近座女伶裂紅巾方寸帖臉,以幛風。干時在席,因為令戲傑曰:
      一盞酒,《一捻鹽》,止見門前懸箔,何處眼上垂簾?
      傑還之曰:
      一盞酒,一臠鲊,止見半臂著襕,何處口唇開袴?
      一席絕倒。爾后人多目干為“方開袴”。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